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强化降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申建军

关键词:心肌梗死, 急性, 强化降脂, 心血管事件, 辛伐他汀, 通心络胶囊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再通后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强化降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再通后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每天80g;通心络胶囊3粒,每天3次.对照组仅给予辛伐他汀每天20g.随访观察1年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LDL-C水平为(2.27±0.09)mmol/L,低于对照组的(2.75±0.1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3.73%低于对照组的3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期间有3例出现转氨酶一过性升高3例,对照组出现转氨酶升高1例,经减量或停药后均恢复正常.2组均未发现肌溶解等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强化降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即可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及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又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巴韦林滴鼻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滴鼻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1%利巴韦林滴鼻液滴鼻,每侧鼻腔滴2滴,每天3~4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天10~15mg/kg,每天2次,5~7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9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巴韦林滴鼻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样有效且方便、简单、依从性好.

    作者:王惠英;盛明生;田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并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吸入治疗COPD,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文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头孢吡肟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37岁,主因腹痛、腹胀1d,伴恶心、呕吐,不排气、不排便入院,入院后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部分小肠切除约15cm、端端吻合术,术后2d给予头孢呋辛钠输入,术后第3天改为:头孢吡肟皮肤敏感试验阴性,头孢吡肟2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之前未用其他药物,当输入5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寒颤、大汗、四肢湿冷,脉搏细数不清,血压88/48mm Hg(1mm Hg=0.133kPa),血氧饱和度81%,随即意识模糊,迅速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去枕平卧,面罩吸氧,同时通知医师,给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持续心电监测,5min测量血压1次.约15min患者逐渐好转,2h恢复正常,神志清楚,血压120/76mm Hg,脉搏82次/min,血氧饱和度99%,观察1周未发现其他并发症.

    作者:蒲玉婷;齐利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临床药师参与难治性感染2例会诊体会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作用下及存在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造成了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困难.细菌耐药性的迅速发展、多重耐药细菌引起的难治性感染已构成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笔者将所参与会诊中的2例难治性感染病例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报道如下,并对其用药进行分析.

    作者:高惠;袁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我院妇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妇科门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妇科门诊2009年1~12月处方,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共抽查4576张处方,其中抗菌药物处方3492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31%.抗菌药物使用类别分别为: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抗真菌类、抗厌氧菌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制剂类.不合理用药处方数为2142张,占抗菌药物处方张数的61.34%,不合理用药的主要类型分别为超疗程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用药方法不合理等.结论 该院妇科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表现形式多样,应引起领导及相关人员的重视,并加强干预和管理.

    作者:张成贵;黄纯友;曹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系统化干预对处方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干预对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5-7月486例处方作为干预前处方,另选2008年12月-2009年2月512例处方作为干预后处方.对比观察干预前后不合格处方分类情况及处方合格率.结果 干顶后不合格处方的各类型数量都明显减少,信息记录不全、处方内容不完整、用药与诊断不符、用药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处方抽查合格率为88.9%(32/36)高于干预前的76.5%(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

    作者:邓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搏出量(SV)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应加用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

    作者:陈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

    实验室动物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步,大鼠是公认的建立脑缺血模型的首选动物之一,其生命力强,造模后不易死亡,大脑结构与人类相似.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模的方法亦不断改进,现将造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笔者总结的方法与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田兆华;彭晓红;刘柏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而老年人伤前常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伤后又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精神心理障碍.我院骨科对此类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并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孟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该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抽查该院呼吸内科14例CAP患者的住院病历,对其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用选药评价、药动学指标、联合用药评价、药效学指标4个方面、21个分解点进行评价.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一联、二联用药占28.57%,三联及以上用药占42.86%.呼吸内科平均药品费用/住院平均费用比例和抗菌药物平均费用/平均药品费用比例偏高.结论 该院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用药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陆少雁;余长春;林森;曾梅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出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1].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产后出血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近年发生产后出血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曹智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螺内酯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 观察螺内酯联合缬沙坦与单用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DM)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选择早期DM肾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组(A组)24例和缬沙坦组(B组)24例,检测2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钾水平.结果 2组用药后UAER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比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用药后A组血钾虽较B组高(P<0.05),但并无实际l临床意义.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螺内酯联合缬沙坦比单用缬沙坦对控制早期DM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更有效.

    作者:郭红伟;闫岩;曹小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部溃疡的细菌分析

    糖尿病足多有病原菌感染[1].现对我院2009年1月一2010年12月收治的4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8例糖尿病足患者,男27例,女21例,中位年龄66.7岁.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未用抗菌药物前用灭菌棉拭子蘸取其伤口分泌物置于灭菌试管内,进行细菌培养,利用德灵AS4微生物检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判断药敏试验结果.

    作者:王曙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主.2组治疗2周后综合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作者:齐秀彦;狄琢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社区与医院环境分离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相关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特点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与医院环境分离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相关耐药基因及耐药消度剂基因携带特点.方法 检测并分析98株MRCNS榴关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特点,其中46株来自门诊患者,52株来自同期住院患者.结果 社区与医院环境分离MRCNS以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所有葡萄球菌的70%.社区与医院分离的MRCNS mecA基因均阳性;社区MRCNS携带耐消毒剂基因率、MRCNS gyrA基因携带率、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于医院,医院阿米卡星耐药率高于社区.结论 不同环境分离出的MRCNS耐药性不同,不同用药习惯决定了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差别.

    作者:庞敏;杨筱君;李斌;刘培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妊娠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

    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多呈阵发性,多见于健康人,此症多有心悸、胸闷和头晕症状,发作时间长,频率快或基础心脏病较严重者易引发血流动力学障碍[1].我院2007-2009年收治11例突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孕妇,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小华;李羊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膀胱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膀胱肿瘤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是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常见的肿瘤.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9位,在男性排名第6位,女性排在第10位之后[1].2002年世界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10.1/10万,女性为2.5/10万,年龄标准化病死率男性为4/10万,女性为1.1/10万.在我国男性膀胱癌位居全身肿瘤的第8位,女性排在第12位后[2],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3.8/10万,女性为1.4/10.0万,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而对分级相同的膀胱癌,女性的预后比男性差[3].以手术为主,辅助治疗包括化疗和放疗.因此,加强膀胱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减轻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防止或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月莉;苏翠霞;高凤蕊;陈淑芹;梁天云;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背无痛静脉输液技术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背无痛静脉输液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改进组和传统组,各100例.改进组采用改进的穿刺法,传统组采用传统法进行穿刺.对比2组接受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感受及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 改进组患者疼痛感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2.0%高于传统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背无痛静脉输液技术优于传统穿刺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霞;朱锡颜;麦少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87例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87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药物包括6大类13个品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多,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结论 应加强儿童ADR监测及报告工作,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葛英;崔红;农孙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妊娠期合理用药

    妊娠期使用药物应充分考虑该药物在妊娠期间的敏感性和药代动力学对胎儿的影响,如致畸性;由于血液流量减少使胎儿发育障碍;使用有子宫收缩作用的药物时,可致流产或早产,甚至在分娩前给药物同样对新生儿有影响.妊娠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与妊娠时间相关.总结如下.

    作者:郑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