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正颌外科学组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痛因尚不清楚[1],因而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1993年胡永升等报道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2].对此我们做了动物实验,证实在兔眶下神经内注射阿霉素后,同侧三叉神经节内相应的神经节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注射点附近的神经干变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在临床应用阿霉素注射到三叉神经外周分支内,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义诚;唐尤超;徐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口腔颌面缺损常常是复合组织缺损,需同时修复骨和皮肤及口腔衬里,前锯肌复合组织瓣能同时携带骨、肌、大面积皮肤的任意组合,特别适合于复杂组织缺损的修复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许多作者报道了该组织瓣的解剖,设计,临床应用及优缺点,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文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5 下颌骨骨折固定及其进展5.1 内固定手术的基本原则5.1.1 手术入路口内入路用于颏部、下颌体一般骨折;口外入路用于下颌角移位和粉碎性骨折;穿颊入路用于下颌角一般骨折;联合入路用于下颌角、升支及各种粉碎性骨折.
作者:张益;张陈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明确舍格伦综合征腮腺表现的特点;以及与其它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5例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一步进行探讨.结果舍格伦综合征的腮腺表现以炎症型多;肥大型次之;类肿瘤型少;三者与口干燥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部分患者有恶变可能.结论舍格伦综合征腮腺表现的特点是该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临床应引起重视.
作者:俞创奇;胡北平;丁永敏;郑凌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评价DNA含量和AgNOR定量在研究腮腺混合瘤细胞增殖活性的价值.方法对60例良性无复发、复发和恶性腮腺混合瘤用流式细胞仪和银染色核形成技术作DNA含量和AgNOR定量测定.结果异倍体率,高S期细胞比率(SPF)率,AgNOR大小和分布在无复发与复发组间无显著差异,而良性与恶性肿瘤间有显著差异;AgNOR数目和形态各组间有显著差异;高SPF率与AgNOR均能反映其细胞增殖活性.结论高SPF率和AgNOR对良恶性混合瘤的鉴别有重要价值;AgNOR颗粒数目和形态对良性混合瘤的复发有较高估测价值.
作者:陈伟良;李海刚;陈光晔;孔庆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颊脂垫是咀嚼脂肪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Egyedi[1](1977)先将其作为带蒂移植体封闭口腔上颌窦瘘和口腔与鼻腔的洞穿.后来Tideman[2](1986)用来覆盖游离皮片的颊脂垫修复口腔内缺损获得成功.作者自1993年起应用颊脂垫修复口腔内缺损,取得满意效果.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对颊脂垫的应用解剖、颊脂垫瓣的制作技术、适应症及优缺点等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汪湛;何一川;陈文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郑家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和变化,探讨VEGF在上述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以KTY-04型雷管为爆炸源,复制颌面部爆炸损伤.选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伤后6h、1d、2d、3d、5d和7d伤口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并与伤前组比较.结果颌面部爆炸伤伤口组织中VEGF表达在伤后第一周内稳步上升,于伤后第一天起和伤前组比较,差异明显,伤后第3天开始,差异非常显著(P<0.01),伤后7天达峰值.VEGF受体Flt-1的表达则在伤后3d内与伤前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伤后5~7d其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加强.结论 VEGF在颌面部爆炸伤后的表达与创伤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形成的时间相似,其受体Flt-1的表达也多发生于此时期,说明VEGF参与调节了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血管再生阶段,对毛细血管的发生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张从纪;李慧增;周树夏;杨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作者通过对功能性语音障碍病人的异常音分析,阐明异常构音的特点,从而为制定有效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经诊断为功能性异常语音的患者共75例(不包括唇腭裂患者),无智力、听力障碍,咬合关系正常;男性:48例,女性:27例,大年龄为24岁,小年龄为4岁,平均年龄为8.16岁.根据语音录音资料并反复观察及记录患者唇的开合度、舌位高低与前后、上下牙列关系和下颌运动等构音器官的运动后,得出异常语音清晰度和异常构音.结果功能性异常语音的异常语音出现率按构音点分:舌尖前音(68.44%)、舌面音(57.78%)、舌尖后音(23.11%)、舌根音(24%)和舌尖中边音(14.67%)、舌尖中音(17.33%),它们可单独出现,也可两种异常音并存;按语音病理学分类:腭化音占37.33%、侧化音占22.67%、齿间音占21.33%、腭化音+侧化音占8%、侧化音+齿间音占5.33%、鼻腔音占1.33%、其它占4%.结论功能性异常语音的异常音主要出现在辅音中的舌尖音和舌面音, 其中以舌尖前音和舌面音多见.构音时,舌的运动位置改变是造成功能性异常语音的主要原因,由此也形成了以腭化音、侧化音、齿间音为主的异常构音.
作者:蒋莉萍;王国民;袁文化;李青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山羊颞下颌关节上腔内压在5种运动状态下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Mingograf 7型多道生理记录仪对15只健康成年雌性山羊颞下颌关节测量在休息位、小开口位、大开口位、咀嚼及侧向运动时关节内压的值.结果在休息位时,颞下颌关节上腔内压为负值,开口过程中负压值下降,在咀嚼、侧向运动等周期性运动中,关节上腔内压处于负压与正压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中.结论关节上腔内压可用于反映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运动状态.
作者:张志光;田慧;何一青;任材年;陈光晔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或向平滑肌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所组成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子宫、胃肠道、腹膜后腔[1~7].发生于口腔者极为少见.本文报道一例发生于下颌牙龈的平滑肌肉瘤,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及诊治特点、治疗与预后进行讨论.
作者:施晓健;俞光岩;赵福运;高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化学感受器瘤,是头颈部较少见的一类良性肿瘤,大部分发生在一侧颈部,其中双侧颈动脉体瘤更为少见,复习国内资料,至1997年初,国内共报道202例,手术治疗180例.我科曾收治双侧颈动脉体瘤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瞻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正颌外科学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唇腭裂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颅颌面发育障碍.由于先天的发育缺陷、异常的牙()功能机制及唇腭裂修复术的创伤和疤痕限制等原因,唇腭裂患者面中部畸形较一般的牙颌面发育畸形更为严重复杂.这些形态畸形和功能障碍的治疗有其特殊性.
作者:杨斌;黄洪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复杂的牙颌面畸形,尤其是因颌骨因素造成的牙颌畸形,用正畸治疗方法虽可以矫正其(牙合)关系,但无法矫正颌骨畸形及由此引起的面容畸形,常需作正畸与正颌手术的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郑翟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参数下Nd:YAG激光照射家兔面神经所致形态及支配肌功能改变.了解激光对面神经热效应的安全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组设计,观察28只家兔56侧面神经在各组Nd:YAG激光照射后神经升温状况、功能评价、面神经运动状况,支配肌肌电改变.结果能量密度≤70J/cm2时Nd:YAG激光可致面神经轻度变性;术后3周支配肌功能基本恢复.能量密度≤140J/cm2时激光可致面神经中度变性,术后3周支配肌功能明显下降,6周基本恢复.能量密度为240J/cm2时激光致面神经不可逆损伤,面神经支配肌功能完全丧失.结论 Nd:YAG激光对家兔面神经的影响存在量效关系.
作者:周国瑜;余优成;张志愿;竺涵光;林国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自1971年人们发现海珊瑚具有与人骨相类似的孔隙结构[1],开始应用原始珊瑚碳酸钙作为植骨材料.20多年以来,经许多学者的多种研究证实,珊瑚人工骨是一种良好的骨代用品[2~6],目前已知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引导作用,并有生物降解性,其多孔结构有利于宿主骨组织和血液,纤维组织长入,与骨组织有较强的亲和性,无排异反应.但珊瑚骨质地脆,吸收快,在骨缺损处只具有支架和骨引导作用,而无骨诱导能力,单纯珊瑚植入机体后有一定的体积丧失,对于较大的骨质缺损,仅用珊瑚难以达到完全修复,因此近年来有的学者将珊瑚与其它材料进行复合移植,以获得一种同时具备骨诱导活性和骨引导活性的新型材料,并对这种复合植骨材料的骨诱导作用和骨缺损修复效果进行了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本文拟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尉文华;毛天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病理变化过程,证实关节盘前移位与退行性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手术组动物一侧关节区显露颞骨颧突根部,用丝线垂直穿过关节盘前带的延伸部并拉缝线向前并固定,使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手术对照组的手术步骤与手术组相同,但不缝合关节盘前带的延伸部,也不将关节盘位向前方.正常对照组5只,手术组和手术对照组动物术后1、2、4、8、10、12和16周分别处死.拍摄关节X线片,观察38只兔颞下颌关节X线表现.将兔左、右关节区锯成组织块,肉眼观察兔关节盘的位置.结果手术组关节盘位置与形态均发生了改变,13侧为部分关节盘前移位,完全性关节盘前移位为11侧,关节盘穿孔为9侧.部分关节盘前移位出现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髁状突骨密度增高.完全性关节盘前移位与关节盘穿孔表现为髁状突骨质增生、破坏及肥大,关节结节磨平以及硬化.结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导致关节骨质改变.完全性关节盘前移位和关节盘穿孔与骨关节病的关系密切.
作者:龙星;李金荣;王世平;魏民宪;程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硬腭后缘薄层肌肉骨膜瓣修复宽大腭裂30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2年11月至1997年11月,采用硬腭后缘薄层肌肉骨膜瓣修复宽大腭裂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双侧完全性腭裂21例,左侧完全性腭裂5例,右侧完全性腭裂2例,不完全性腭裂2例.大年龄11岁,小年龄3岁半.术后住院时间12~15d,术后无一例伤口裂开,未出现一例口鼻瘘,伤口全部甲级愈合.术后发音明显改善,1~3年后发音基本正常.
作者:赵炳生;马丽;张延辉;龚二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