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正巧;叶凤仙;杨艳霞
双语教学,即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就我国而言,目前的双语教学指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和英语2种语言进行学科内容的教育,并且英语的使用应>50%.教育部在2001年第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1].
作者:张季;严春临;张丹参;王树;王金;李春雨;张海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估不同剂量S-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重度IC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采用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片(优思弗)治疗,其中观察组使用思美泰剂量为2000mg,对照组使用思美泰剂量为1000mg,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酸(TBA)、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及皮肤瘙痒症状和胎儿预后.结果 TBA、TB、DB、ALT、AST水平及瘙痒评分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观察组分娩孕周、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浑浊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思美泰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丁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急诊管理者应针对科室的高风险,在实施超过各种服务之上的科技行为为组合的活动中进行风险鉴定、评估,采用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措施,对减少或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防止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现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马素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多为散发,易转为慢性,以食欲减退、呕吐、厌油、尿黄、肝功能异常等症状为主要表现[1],且慢性乙肝与肝硬变和肝癌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10%,以此计算,全国约1.25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
作者:李维思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痛风是与饮食密切相关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一般以男性比较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饮食也偏向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使痛风患者逐渐增多,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血脂、高血糖或高血压等病症[1].
作者:蓝天玉;关小娇;周银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结石大多数是由于肾结石落入输尿管后不能顺利下行至膀胱所致.当结石沿输尿管向下移动时可发生绞痛,开始在肋脊角处,随后向下移动至脐旁,再向会阴部放射.其发病急,疼痛剧烈,轻者影响工作生活,重者危及生命.
作者:唐磊;刘贤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依药敏试验选择二线治疗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观察2组痰菌和病灶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痰涂片阴转率高于对照组,浸润病变显著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空洞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效果满意.
作者:赵维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是近年来发展的内镜治疗新方法,因其效果好、易操作、较安全,已逐渐在临床推广普及[1],钛夹的安置为EMR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了有力保障.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的配合和术后精心的护理是EMR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元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 方法将28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4例,分别静脉应用甲强龙40、80mg,均为8h注射1次,均治疗3~5d,观察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后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B组并发症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强龙40mg,每8小时注射1次治疗重症哮喘较为适宜.
作者:吴新高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左半结肠急性梗阻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急腹症,由于术前无法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是一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目前意见尚不一致,传统采用分期手术以防止吻合口漏的发生.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选择性收治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患者12例,通过术中结肠清洗灌洗及病变肠段切除一期吻合,效果满意,无吻合口漏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秉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殊科室,工作中直接接触患者开放的创口、血液、体液等,而手术室又是锐器刺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科室之一,手术室护士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随着各种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趋势的大幅度上升,锐器刺伤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手术室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管理,减少锐器刺伤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患纠纷、护患纠纷逐年增多,特别是举证责任倒置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在法律上对医疗护理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管理在医疗、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普外科病情杂、急症多、变化快、手术多,护理工作繁重,客观存在或潜在诸多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有效处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自2008年我科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收到一定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纳络酮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TAD)治疗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及TAD.观察2组患者意识清醒、兴奋症状缓解、共济失调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意识清醒、兴奋症状缓解、共济失调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络酮联用TAD治疗乙醇中毒有明显疗效.
作者:董贤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精神科开放病房陪护家属的心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方法 陪护家属1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居民6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指导前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指导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指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陪护家属有明显的情绪问题,健康指导可帮助其调节心态,改善情绪.
作者:牛雪玲;乔素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肾功能衰竭临床验证方案(A)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验证方案(A):辨证论治+冬虫夏草制剂+尿毒清+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京东中美医院方案:中医辩证+中成药内服+静脉输液+中药灌肠治疗.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疗效:2组总有效率均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及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功能衰竭验证方案(A)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华;晋中恒;张晓霞;卢志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美容效果佳、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平均住院时间短等明显优势虽已成为外科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所固有的局限性,目前并不能完全代替开腹胆囊切除术(OC)[1].对LC所致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今以我院2004年6月-2010年6月31例胆囊结石行LC的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继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方法从2010年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416例,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所抽查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324份(77.9%),合格228份,不合格96份.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选药、疗程、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不适宜、无适应证给药和溶媒使用不当等. 结论该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需严密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质控力度,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作者:覃逢超;陈楚雄;叶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生脉饮治疗气血两虚型脱发、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1例气血两虚型脱发、失眠患者,给予生脉饮治疗,每天3次,每次10ml.结果 51例患者中,痊愈41例(80.4%),好转8例(15.7%),无效2例(3.9%),有效率为96.1%.结论 生脉饮对气血两虚型脱发、失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树业;贾彩肖;许云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医患沟通是指以医师、护士为主体,包括医技人员、临时工等组成的医者一方和以患者为主体,包括家属、亲朋好友、单位领导等组成的患者一方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可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且有利于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作者:魏秋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现状,评估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择期手术患者病历150份,对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48例占98.67%;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8类、20个品种,存在无指征应用、选择药物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等现象.结论 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许沧海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