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醒脑启智胶囊对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行为的影响

田元祥;杨牧祥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小鼠, 行为学, 醒脑启智胶囊
摘要:目的观察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行为的影响,验证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灌胃给药,并与银杏叶、尼莫地平对照,分别于术后7天、15天、30天,采用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结果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增加.醒脑启智胶囊可使模型小鼠游全程时间缩短,错误次数减少,优于对照药物.结论醒脑启智胶囊对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有提高作用.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目的探讨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验评估法、家庭环境量表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9.5~12岁287名儿童的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进行评定.结果自我意识总分学习困难组(58.76±11.01)<学习中等组(64.59±7.87)<学习优秀组(69.80±7.51),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和控制性6个因素与自我意 识相关.结论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学习成绩,可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作者:王瑜;王玉玮;刘子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吸烟医务人员控烟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为了解云南省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吸烟控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控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背景资料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云南省六地区981名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吸烟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1)吸烟者知识得分高,态度得分次之,行为得分低,形成知与行相互分离的特点.(2)不同民族吸烟医务人员在知识、态度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程度吸烟医务人员在知识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开始吸烟年龄的后移,吸烟者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3)吸烟者知识得分、态度得分、是否采取戒烟行为得分受多个因素的影响.结论云南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在吸烟问题上知而不信、信而不行,不利于我省控烟运动的开展.

    作者:王晓锋;吴锦屏;保天行;张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男性自杀率和男女自杀比与年龄变化的曲线拟合

    目的探索男性自杀率和男女自杀比随年龄而变化的动态规律.方法用Manoel发表的WHO男和女各年龄组自杀率的资料,进行曲线拟合.结果男性自杀率随年龄而变化呈指数曲线规律,曲线方程为ln(43.35-Y)=4.2876-0.0552X,R2=0.9978,男女自杀率比值随年龄而变化呈抛物线规律,曲线方程为Y=1.376+0.1246X-0.00148X2,R2=0.9730.结论(1)社会科学象自然科学一样,可用数学方法精确测算;(2)从年龄方向上看,男女自杀比在中年时高.

    作者:喻东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注册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拟家庭情况问卷,对河南省高校1 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客观支持分(7.74±1.76)低于高收人家庭的学生(8.17±2.19);不完整家庭学生的主观支持分(19.79±4.14)和支持总分(35.11±6.45)低于完整家庭学生(21.03±3.31,36.55±4.72);父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其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得分显著偏高;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其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显著偏高.结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只是一个方面,家庭结构和父母文化程度所起的作用尤其对学生获得主观支持的作用更为突出.

    作者:李慧民;李越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童年丧亲对抑郁症患者个性及临床特征的影响

    目的了解童年丧亲对抑郁症患者个性和临床方面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评56例童年丧亲抑郁症患者(A组)及150例童年父母双全的抑郁症患者(B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组E分(13.89±2.83)显著较低、N分(14.87±4.70)显著较高、焦虑(51例)和自杀行为(42例)显著较多、临床显效率显著较低(62.5%)、病程迁延者显著多于B组.结论童年丧亲患者个性更为内向且情绪更趋向不稳定,更易出现焦虑和自杀行为,临床疗效较差,预后不良.

    作者:姚洪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索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对成都市区的中学生采取多级随机抽样法,对抽到的1 421名中学生使用自编一般调查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进行评估.结果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体验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较少地体验到父母的惩罚、严厉和来自父亲的拒绝、否认(P<0.05或P<0.01);学习成绩差的被试较少地体验到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而较多地体验到父、母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P<0.01);吸烟和饮酒的中学生更少地体验到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更多地体验到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P<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行为方式影响较大,中学生学习成绩差、吸烟、饮酒与不良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作者:张志群;郭兰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遗传因素与脑电地形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遗传因素与脑电地形图(BEAM)异常率的关系.方法对106例遗传组和328例非遗传组精神分裂症的BEAM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遗传组的BEAM异常率(32.08%)明显高于非遗传组(18.59%)(P<0.05),高发家系性病人的BEAM异常率(59.26%)更高;先证者与家族患病者的血缘关系越近,BEAM异常率越高;病程越长,BEAM异常率也越高.BEAM改变以轻一中度异常为主,表现为额、颞区θ、δ频域功率增高,α频域功率的减弱或增高及β频域功率的普遍减弱.结论遗传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BEAM异常率有关,异常率的高低与先证者血缘关系远近关系密切,BEAM的改变可为精神分裂症的异质性研究及器质性解释提供某些神经电生理的依据.

    作者:朱少毅;蚁丽芬;朱国平;郭沈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下岗职工的人格、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研究下岗职工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对某国有企业中的175名下岗职工采用简易应对量表(SCSQ)、大五人格问卷(NEO-FF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下岗职工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得分分别为142.46±49.32,1.75±0.69,1.76±0.70,1.66±0.66,1.54±0.62,1.61±0.64,1.32±0.55,1.38±0.50,显著高于常模,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的得分高于同一企业的在职职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开放性、外倾性、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别被选入了回归模型.结论下岗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开放性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影响作用较大.

    作者:王娴;陈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移民和非移民城市人群饮酒情况及饮酒原因对照研究

    目的对照研究两市人群的饮酒及饮酒原因,找出影响酒危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使用定式问卷和DSM-Ⅲ-R的诊断标准,两市共调查了9 399人的饮酒情况及饮酒原因.结果非移民城整体及男女饮酒率分别为55.3%、77.5%和16.3%.移民城分别为52.7%、72.2%和11.6%.但移民城饮酒量大,与非移民城相比,每天皆饮率为2.7:1,年饮酒量超过32升纯酒精为3.67:1,重度饮酒率为4.24:1,酒依赖率为2.16:1.导致饮酒的各社会心理因素,移民城远高于非移民城.结论在饮酒原因中社会环境因素是导致酒危害主要的因素.

    作者:衡克礼;邓君林;王耀华;罗明;徐厚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研究

    目的了解心脏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62例接受PTCA+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并用SDS和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SDS和SAS症状分无显著差异,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障碍(SAS28.09±5.12,SDS26.35±4.91)较对照组(SAS37.60±5.53,SDS34.62±5.72)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接受PTCA+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娓;李予文;娄百玉;石玉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护士用神经症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对病人症状的评估是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价的前提,全面的、恰当的评估有利于临床各项工作的进行.神经症有多个亚型,其症状较多且差异较大,国内尚无有关护士用神经症的评估量表.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这样的量表,以便于护理临床、科研及教学.

    作者:陈佐明;孙素珍;郭志华;李翠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奥氮平的非精神分裂症用途及其不良反应

    奥氮平是一种新型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用于精神分裂症已为大家所熟知,本文拟避开这一熟知部分,综述奥氮平的非精神分裂症用途及其不良反应.一、情感性精神障碍 1.躁狂症:奥氮平通过阻断D2、α1、H1及拟γ-氨基丁酸受体而发挥镇静效应,故可抗躁狂.已知奥氮平抗躁狂与氟哌啶醇等效,比碳酸锂和安慰剂有效[1].目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已批准奥氮平治疗急性躁狂,这是已批准治疗急性躁狂的唯一不典型抗精神病药[2].

    作者:汪春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浙江省卫生厅医学创新项目-离异家庭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综合干预研究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锂盐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锂盐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观察锂盐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急性吗啡(10mg/kg)处理小鼠前给予锂盐,观察锂盐对急性吗啡引起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慢性吗啡处理小鼠,建立吗啡行为敏化小鼠模型,观察锂盐对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结果1.锂盐(2~8mEq/kg)明显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并呈剂量依赖性.2.锂盐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急性吗啡所致小鼠的高活动性.3.锂盐剂量依赖性地阻断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表达,但不影响行为敏化的形成.结论锂盐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并能够抑制吗啡引起的小鼠高活动性以及行为敏化的表达,提示锂盐可能对吗啡的精神依赖性具有干预作用.

    作者:李俊旭;梁建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Neurturin和NGF促进AD鼠学习记忆恢复及海马突触素表达

    目的探讨Neurturin(NRTN)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联合治疗对AD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切断成年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Fimbria-Fomix,FF),建立AD鼠模型.治疗组左侧脑室注射NRTN、NGF,用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方法和图象分析技术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NGF组、损伤组相比,联合组学会Y型迷宫所需训练次数减少(59.20±3.60 vs 98.40±4.51)和正确反应次数增加(9.00±0.40 vs 3.82±0.64),但未完全达到正常水平;联合组海马CA1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物的COD值均明显增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NRTN和NGF联合治疗能促进AD鼠学习记忆恢复和海马突触素的表达,效果较单用NGF治疗好.

    作者:洪乐鹏;龙大宏;冷水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酶系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外种皮多糖(Ginkgo biloba encarp polysacharides,GBEP)对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皮质MDA、海马SOD活力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以低、高GBEP浓度给实验组灌胃,对照组和衰老组灌等量生理盐水,连续6周后进行水迷宫、爬杆、负荷实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测定脑MDA含量,海马SOD的活力.结果低浓度、高浓度银杏外种皮多糖有对抗D-半乳糖减退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P<0.05),使脑内MDA含量下降(1.70±0.34 vs 2.97±0.74,P<0.01),海马中SOD活力升高(56.00±16.06vs44.02±15.68,P<0.01).结论银杏外种皮多糖可提高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增强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进程.

    作者:彭爱军;王爱萍;费文勇;史明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阿斯匹林对全脑缺血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斯匹林(aspirin,As)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腹腔注射硝普钠的方法建立短暂性全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给药组,以Y型迷宫、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光镜检测海马细胞的损伤.结果在Y型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假手术组、给药组的学习成绩分别为:18.00min、9.00min、11.57min,记忆成绩分别为:11.80次、17.17次、15.29次.水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假手术组、给药组的学习成绩分别为:219s、87s、151s,记忆成绩分别为:46s、9s、27s.光镜检测也发现阿斯匹林可以显著的减少全脑缺血大鼠的海马CA1区锥体 细胞的损伤.结论阿斯匹林对短暂性全脑缺血损伤海马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罗伟;壮荣;吴昊;刘利兵;刘芳娥;陈健康;杨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针刺联合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观测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目前唯一可以预防治疗的一种痴呆类型,本研究旨在观测针刺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V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

    作者:唐明;杨秀丽;苏莉;李晓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所谓自杀意念是指:由于心理冲突偶尔或经常产生一种自我毁灭行为的想法.针对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有关的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秀花;周诗国;罗艳侠;鲍卫华;程玉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