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合并支原体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周彩丽;段全纪;刘宗伟;周清霞;杨冉

关键词:无反应型川崎病, 支原体, 丙种球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Ⅳ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ⅣIG无反应型KD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甲泼尼龙+2个疗程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等综合治疗,12天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1周后门诊复查,患儿指趾末端及肛周脱皮明显,查血ESR、CRP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ⅣG无反应型KD,建议尽早抗感染治疗,同时采用三联疗法(甲泼尼龙+2个疗程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抑制炎症反应、降低体温,以预防及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一种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病,我院近期收治1例,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男,5岁,主因“双下肢无力20余天”于2015-02-26入院.患儿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开始症状较轻,行走及活动后逐渐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脑电图等正常,因症状逐渐加重而来我院住院治疗.

    作者:张振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围产期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理作用,促进物质与能量的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在整个妊娠过程中,母体的甲状腺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甲状腺体积增大,心脏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扩张,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的种种变化等.孕期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上很常见,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产后甲状腺炎,这些疾病对母体和胎儿都可造成危害.本文将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相关问题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杜伟;郝凤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盆腔脂肪增多症合并腺性膀胱炎1例

    盆腔脂肪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罕见的良性脂肪增多性疾病,大多数合并腺性膀胱炎.本院收治1例盆腔脂肪增多症合并腺性膀胱炎患者,现对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双侧腰部持续性疼痛伴尿频、尿急、尿痛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腰部持续性疼痛,可耐受,无放射性疼痛,恶心,无呕吐;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通畅,无肉眼脓血尿.既往体健.

    作者:徐辉;王志勇;常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联合肺功能训练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的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气流阻塞为特征,可以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在春夏气候温暖季节,病情略有好转[1].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老年患者,50岁以上的成年人患病率高达15%左右.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快,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患者也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我院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56例老慢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肺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合并支原体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Ⅳ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ⅣIG无反应型KD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甲泼尼龙+2个疗程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等综合治疗,12天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1周后门诊复查,患儿指趾末端及肛周脱皮明显,查血ESR、CRP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ⅣG无反应型KD,建议尽早抗感染治疗,同时采用三联疗法(甲泼尼龙+2个疗程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抑制炎症反应、降低体温,以预防及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作者:周彩丽;段全纪;刘宗伟;周清霞;杨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高龄STEMI1例

    患者女性,78岁,主因持续性胸痛4小时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体重43公斤,BP140/80mmHg,神清语利,精神差,呼吸平稳,口唇无绀,双肺呼吸音粗,心率6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心电图示:STⅡ、Ⅲ、avF呈弓背型抬高约0.3mv,STV3R-V5R段呈弓背型抬高约0.1mv.血细胞分析、心肌酶、肌钙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葡萄糖均正常.心脏彩超示: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二尖瓣轻度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作者:彭宏超;邢佳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科实习生静脉穿刺遭拒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穿刺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患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护士诸多操作技能中必备的一项.目前,临床护理工作对静脉穿刺技能要求较高,尤其是儿科,对于在儿科实习的护生来说,想要单独进行静脉穿刺比较困难.通过临床调查及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发现患儿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且都有一种从优的心理,认为实习生操作技术不够娴熟,不愿他们对自家患儿实施操作[1].本文对儿科实习生在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遭家属拒绝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振英;李莹;郜慧英;尚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与影响因素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血管、血液组成的流变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兴边缘学科,是研究血液及有形成分的流变特性、变化规律及在医学中应用的科学,其中全血黏度值是反映血液流变学基本特性的参数,也是反应血液黏滞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1].在大面积人群普查中,可能检出一些表面健康但血液黏度或其他血液黏滞因素升高的人,从而对癌症、心脏病、外周动脉疾患、异常血红蛋白病及某些免疫系统疾病做出早期判断,发现机体的亚健康状态.

    作者:张雁;来锦;杨孝菊;刘莉;孙艳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定期监测NT-proBNP在基层医院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定期监测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指导基层医院慢性心衰病人治疗的意义.方法:6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按慢性心衰院外管理规范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根据症状体征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同时每月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1次,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两组均观察1年,对比两组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住院率为25.0%(8/32),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照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监测血清NT-ProBNP水平指导基层医院慢性心衰病人的治疗,可以降低慢性心衰病人的再住院率.

    作者:陈立新;林惠珍;吴业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红细胞膜带3蛋白的研究进展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形态柔顺,在循环血流中能抵抗血管和脏器壁的切应力而不致碎裂,能把氧气运输给组织的各部位,再从各部位运送出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运输队”.红细胞特有的柔韧性和变形性源自本身的膜结构和细胞骨架支撑,根据膜蛋白在红细胞超微结构上功能的不同,膜蛋白分为骨架蛋白、整合蛋白和锚定蛋白.带3蛋白是整合蛋白的代表性蛋白,对红细胞结构的稳定性和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葵花;严鹏;谢利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视神经脊髓炎18例颅脑MRI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NMO)的颅脑MRI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NMO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颅脑MRI检查结果.结果:18例行颅脑MRI检查者中14例存在颅内病灶,其中位于皮层下及深部脑白质者12例(85.7%)、脑室室管膜下3例(21.4%)、胼胝体6例(42.9%)、丘脑3例(21.4%)、脑桥6例(42.9%)、延髓4例(28.6%);3例行MRI增强扫描的患者均未见明显强化.临床表现上患者多出现视力下降或肢体功能障碍.结论:部分NMO患者可出现颅脑损害的相关症状,怀疑NMO的患者尽早行颅脑MRI检查有助于NMO的早期诊断.

    作者:赵凡;王胜林;李桂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子宫疤痕处妊娠研究进展

    子宫疤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amncy,CSP)是异位妊娠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生率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也呈现上升趋势[1].由于受妊娠影响疤痕处子宫肌层薄弱结构发生变化,不仅给妊娠发育增加病理因素,同时也使妊娠的处理增加了风险,盲目的处理可能导致大出血,从而威胁孕妇的生命安全,以至于不得已而切除子宫来挽救生命.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疤痕处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

    作者:李露;张轶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种纯中药妇科洗液的处方筛选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卫生与健康,妇科洗液需求量也增长迅速.在市场上,妇科洗液中药品类的有洁尔阴、复方黄松洗液等,其它类的有妇炎洁、康乃馨、康妇宁等.但以上产品除洁尔阴外均存在如下缺点:基本都加了化学杀菌剂(如三氯生、醋酸氯己定、度米酚等),抑制真菌效果均一般,实验中体现在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不强,临床上体现在对霉菌性阴道炎效果不佳[1-2].

    作者:刘东平;刘娱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Oct4和PI3K的表达和相关性

    目的:探讨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Oct4)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和25例正常胃组织(距癌组织边缘10cm以上的胃组织)Oct4与PI3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Oct4、PI3K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 <0.01);胃癌组织Oct4、PI3K的表达均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胃癌组织Oct4、PI3K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32,P<0.05).结论:Oct4和PI3K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杨济维;程玉;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厂家心安胶囊中6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厂家心安胶囊中绿原酸、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芦丁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四氢呋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hm,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结栗:绿原酸、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芦丁和金丝桃苷的浓度在12.5-400、25-800、31.25-1000、9.38-300、2.50-80和9.38-3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3%-100.3%.不同厂家心安胶囊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RSD 11.0%-47.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心安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明宇;赵胜男;王领弟;杜义龙;潘海峰;李艳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21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1个月内死亡情况分成死亡组(n=103)和未死亡组(n=107).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血糖、心率、Killip分级等一般资料,并记录患者β受体阻滞剂、降脂药物、阿司匹林、ACEI等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死亡组和未死亡组性别、病史、血糖,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心率、Killip分级,降脂药物、ACEI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陋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心率≥60次/min、Killip分级为Ⅳ级、未使用ACEI和降脂药物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因素(P <0.05).结论:年龄≥60岁、心率≥60次/min、Killip分级为Ⅳ级、未使用ACEI和降脂药物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张英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开腹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开腹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方法:需行开腹手术的94例老年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麻醉前观察组患者泵入1μg/kg右美托咪定,并以0.5μg/kg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泵入等量生理盐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10min、术后24h、术后48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入室时、插管时和拔管后10min的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本组患者拔管后10min的VAS评分(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SpO2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5/4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开腹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显著提高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对呼吸不产生影响,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贲智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黄总蒽醌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及Cyt-C、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总蒽醌(RTA)含药血清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C)增殖及细胞色素C(Cyt-C)、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SC细胞,第三代SC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3个RTA含药血清组,分别以胎牛血清和RTA含药血清作用48h后,MTT法观察SC细胞的增殖活力,Westem blotting法检测SC细胞Cyt-C、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TA高剂量组含药血清(4.50g/kg)SC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5),Cyt-C、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RTA中剂量组含药血清(2.25g/kg)可显著抑制SC细胞增殖,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RTA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抑制大鼠SC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杨宵;佟继铭;万慧杰;赵盼盼;董雅洁;张树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地区2943例患者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在诊疗或缓解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是国内乃至国际上医学和社会学关注的重点[1].既往大量研究多从医护人员的视角出发,讨论工作热情、服务态度等问题在医患关系中的地位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度对医护人员身心的影响[2].但作为医患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方,患者对医疗过程满意与否的研究也极为重要,关系到诊疗的进展及效果.本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调查患者对医疗单位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并分析可操作的对策与措施,以缓解医患冲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李德臣;张雷;陈剑;雷慧;梁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大面积APTE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对大面积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EICU自2010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例大面积APTE患者采用rPA溶栓治疗,比较溶栓前后患者的HR、RR、pH值、PaO2、PaCO2、PaO2/FiO2、血乳酸等指标,判定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溶栓治疗后24h患者的HR、RR、p正值、PaO2、PaCO2、PaO2/FiO2、血乳酸含量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治愈7例、显效3例、好转2例,有效率为100%.1例患者出现右背部肌间血肿;无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对于APTE患者应用rPA进行溶栓治疗,可快速改善症状和生命体征,具有溶栓成功率高、出血风险低等优点.

    作者:李拥军;张艳凯;李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承德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