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通感冒治疗中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原因分析

王轶;高胜改

关键词:普通感冒, 抗菌药物, 治疗
摘要:普通感冒是一种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虽然国内外相关指南一致推荐普通感冒的治疗应以对症治疗为主,无需使用抗菌药物[1,2],但在临床实践中,普通感冒治疗中抗菌药物滥用情况依然普遍,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可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加重,耐药菌株增加.笔者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对我院呼吸内科门诊诊断为普通感冒的患者进行了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以了解感冒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唐山市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普通感冒的患者180例,男98例,女82例,年龄16 ~ 65岁,平均36岁.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咳嗽、发热,体温37.8 ~39.9℃.血常规检查白细胞(3.6~9.8)× 109/L,X线胸片未见异常.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342例乳腺增生病病理分型及治疗

    乳腺增生病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自2001年1月~2012年10月共收治342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42例,女319例,男23例,年龄13~ 75岁.其中21 ~40岁者占66.8%,病程7天~12年,平均1年2个月.伴月经前乳腺胀痛者146例,占42.7%;月经紊乱或痛经者149例,占43.5%;可触及肿块者316例,占92.3%.1.2病理分型342例中乳痛症型19例,小叶增生型45例,纤维腺病型108例,纤维化型54例,囊肿病型116例.1.3治疗方法本组主要采用外科治疗为主,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根据肿块性质、大小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具体手术方案的选择为:肿块内或局部癌变复发,肿块直径在3cm以内采取包括部分正常组织在内的单纯肿块切除术;根据活检结果或单纯肿块切除中快速病检结果发现有上皮细胞高度增生或渐变者,年龄40岁以上的施行乳房大区段切除术[1].

    作者:李来;胡勇;陈华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颈性眩晕的X线特点

    颈性眩晕的定义争议较多[1],多是指因颈椎病而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一过性的脑缺血性眩晕,可随颈部位置的复原而缓解.由于没有可靠的检测手段,诊断主要依据1993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标准,X线已成为常规的辅助检查方法.我院2010年3月~ 2012年3月诊断为颈性眩晕的患者106例,对其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颈性眩晕的X线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6例,男44例,女62例,男:女=1:1.4,年龄34~67岁,平均49.4岁,病程21天~11年,平均6年.其中93例(87.8%)与颈部活动有关,81例(75.7%)伴有枕、颈、肩痛,13例伴脊髓压迫症状,15例伴颈神经根受压症状.其它伴随症状:耳鸣、听力下降、耳聋38例,视力下降、多汗、心慌、胸闷19例,猝倒史5例.旋颈试验阳性44例(32.4%).

    作者:郭庆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颌面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整形术前临床特征分析

    目前,随着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除呼吸系统症状,还可以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心脑血管系统及认知功能.目前比较热门的治疗方法为持续性呼吸末正压通气治疗,该治疗需要患者佩戴无创通气面罩,但对于存在颜面畸形的患者无法进行,因此需要整形治疗改善症状,本文旨在探讨颌面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整形术前临床特征.

    作者:刘俊伟;戈艳蕾;刘作高;李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焦虑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①目的 探讨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对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及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②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50例.实验组给予围生期常规护理和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围生期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焦虑情绪、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出血量情况.③结果 实验组产妇术后焦虑情况明显减轻,术后6h、1d、2d、3d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2h、1d、2d、3d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音乐放松想象训练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患者术后焦虑情绪,控制术后疼痛,利于术后早期恢复及母婴健康.

    作者:安子薇;杨芳;陈长香;雷鹏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某公司超细二氧化硅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某公司超细二氧化硅项目,于2006年8月立项,超细二氧化设计年产量3000吨,2007年5月建成投产.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受业主委托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该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1产品介绍该项目生产的超细二氧化硅是白炭黑的一种.白炭黑是白色粉末状X-射线无定形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总称,主要是指沉淀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超细二氧化硅凝胶和气凝胶,也包括粉末状合成硅酸铝和硅酸钙等.白炭黑是多孔性物质,其组成可用SiO2·nH2O表示,其中nH2O是以表面羟基的形式存在.能溶于苛性碱和氢氟酸,不溶于水、溶剂和酸(氢氟酸除外).耐高温、不燃、无味、无嗅、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

    作者:支绍军;刘喜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抗凝支持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入住ICU的患者大多非单一肾性因素的疾患,往往系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是手术后患者居多.这些患者存在明显的出血倾向,无法使用常规的抗凝药物,但又必须行血液净化治疗,这时就突显了无抗凝治疗的优势;治疗时通过增加泵前泵的用量和生理盐水冲洗管路的次数,可减少滤过膜凝血的发生,同时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克服治疗功效不足的缺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8例急危重症患者,男53例,女33例;年龄21 ~83岁,平均52.6岁.59例合并肾功能衰竭;29例为非肾性重症患者.均符合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诊断标准;其中,3个器官功能障碍者31例,3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者55例.

    作者:任爱花;赵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由于管腔狭窄和心肌缺血造成的[1].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2].两者之发病机制上具有相似性,同时在诊断指标上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虽然目前国内外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原因及其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明确.本文通过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组、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临床诊断指标数据分析,明确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临床诊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作者:王秀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皮炎平联合马铃薯敷贴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到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化疗及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患者的青睐,具有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但是患者带管期间仍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处理不当可导致非正常拔管,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为探讨治疗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有效的方法,笔者对29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2年10月,我们共留置PICC导管312例,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9例,发生率9.3%.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16 ~72岁,平均48岁.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年龄、性别、疾病所用的药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按常规行PICC置管后,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用碘伏消毒,待干后,外敷3M透皮贴固定PICC,每天更换1次.观察组消毒后涂抹皮炎平,厚约1 mm待干;用新鲜马铃薯切成薄片,厚度约0.1~0.3cm,外敷肿胀部位,外层包一层保鲜膜固定,每次2小时,每日1次.

    作者:于小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课程中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之一,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验证理论,还要学习一些基本操作技术,如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的接种、无菌操作技术等.以往我们是以实验报告来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实验效果差的不良局面.为此,我们初步探索构建了适合于我校实际情况的实验教学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并在2012级806名学生实施了实验综合考核[1-4],从而促进实验教学与考核相结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潘丽红;吴珍珍;张伟;李帆;葛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00例儿童弱视综合治疗分析

    弱视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病,弱视患者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而且会失去双眼单视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弱视治疗应引起眼科工作者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 ~2012年寒假期间对3~14岁儿童进行了视力、眼位、屈光间质以及眼底检查.常规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每日3次,连续3天后经电脑验光以及检影验光,3周后复查,同视机检查眼位确定眼镜处方给予配镜.合并内斜者,完全矫正屈光不正,正位合并中高度远视者,可降低度数,外斜可减半度数,散光度完全矫正.在300例545眼弱视儿童中,男142例,261眼;女158例,284眼.屈光不正性弱视399眼(73.2%),屈光参差性弱视42眼(7.7%),斜视性弱视104眼(19.1%),重试弱视(视力≤0.2)78只眼.中度弱视(视力为0.2 ~0.5)271只眼,轻度弱视(0.6 ~0.8) 196只眼.弱视的诊断标准及分类遵照1996年4月全国弱视防治组规定的标准.

    作者:张胜利;刘俊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士自我效能的现状调查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概念,Bandura将自我效能感归结于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1].自我效能感本质上是个体对要完成自身行为所定目标需要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及执行能力的判断.Bandura认为,环境、个人认知及其他内部因素、行为三者交互作用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其中个体的认知对其行为起着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自我效能的作用为重要[2].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士护理活动自我效能感对护士的护理水平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3].为手术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的一项基本责任.护理人员常常被期待对她们自身的健康有更高度的关注,才能成为社会群体实际的角色典范[4].本次研究通过对济宁市5所医院的127名手术室护士及157名非手术室护士进行自我效能感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探讨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活动自我效能的方法,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程敏;孟祥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义马市妇女生殖道及TORCH感染状况及分析

    ①目的 了解义马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及TORCH感染状况,掌握该群体的发病率及发病趋势,为今后的预防保健提供依据.②方法 对该市区内及所辖两镇1100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调查,对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分年龄段进行分析比较,按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包括阴道分泌物及B超检查,抽血TORCH检测.③结果 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65.35%,TOXO、CMV、RV、H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1.2%、0.5%、1.8%.抗HBs、HBsAg阳性率分别为37.4%、1.15%.疾病占前3位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30岁以下及51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低于30~ 50岁年龄组.④结论 加大宣传教育,旱检查,早诊断,早期接受规范化治疗是降低感染发病的关键.

    作者:陈腊存;郝志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病理学课程教学实践探析

    病理学的英文Pathology源于两个希腊词语,意为对疾病的学习研究[1].病理学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之间建立联系的基石,它是医学学科中的中心学科之一.病理学整合了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尸检、血液病学、临床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病理学等学科内容.1更新教学手段病理学旨在教授学生关于疾病发生的机制-从分子水平到大体水平,以及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医学技术.大体标本和显微镜影像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始终对于病理学的教学至关重要.病理学教学所占学时在不同医学院校间略有差异,一般在国内都只占据一个学期的时间来教授,课程内容一般都分为病理学总论和系统病理学两大部分,这是与国外的教学内容相同的[2].

    作者:刘萍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体会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急症.无论是内科治疗或外科手术,其都是较为棘手的.因在出血初期一般先行内科非手术治疗,在治疗无效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时,再行手术治疗,患者已失去耐受力,手术的危险性和病死率均增高.笔者在40余年里,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约千例,有效率约在98%左右,降低了患者的手术率和病死率.现将2004年6月~2012年6月治疗的急性消化道出血100例整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16~84岁,平均42.2岁.

    作者:张本刚;魏良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IGF-1和PL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①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血清IGF-1及PLGF的表达,分析二者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探讨IGF-1及PLGF在子痫前期发病及诊疗中的作用.②方法 选取子痫前期住院患者60例,分为两组(轻度子痫前期30例,重度子痫前期30例);另选同期住院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于分娩前5min取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GF-1和PLGF的表达.③结果 正常对照组IGF-1含量为(42.25±10.21) ng/mL,轻度子痫前期组(21.52±5.17) ng/mL,重度子痫前期组(16.75±3.16) ng/mL;正常对照组PLGF含量为(387±26)ug/L,轻度子痫前期组(232±34)ug/L和重度子痫前期组(121±23) ug/L.④结论 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IGF-1和PL-GF的表达明显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IGF-1和PLGF表达均呈正相关.

    作者:张海芬;贾永森;李晓林;轩兴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学本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探索

    随着在高校中双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科和领域引入了双语教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为医学专业基础课,是病理学和生理学等后续学科的基础,大部分专业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开设.针对医学本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引领学生及早接触医学专业英语,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公共英语水平,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我教研室近年来在对五年制临床等专业本科生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旨在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词汇,初步熟悉医学专业英语特点,培养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教材选用高英茂教授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版(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同时选用《basic histology》、《func-tional histology》等外文原版教材作为参考书.授课教师课前整理授课大纲和所应掌握的专业词汇并发给学生,课后给出各章节英文或双语复习思考题.理论教学采用中英文双语PPT课件,中英文结合讲解的方式.课件中文、英文比例,根据不同章节难易比例作相应调整.实验教学主要强化专业词汇.笔者参与了组织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如下.

    作者:赵毓芳;颜京霞;曲银娥;吕翠平;魏静波;高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laudin-1和STAT3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为多基因家族的蛋白质,Claudin是维持紧密连接结构和功能重要的蛋白分子,在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诊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laudin-1、3、4、5在胃癌中均有表达.近来胃腺癌的研究发现,Claudin-1在低分化腺癌中低于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而在已侵及固有肌层和腹壁或淋巴转移的腺癌中表达明显高于仅侵及黏膜和黏膜下层,而无淋巴转移的腺癌[1].STAT则是一类由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多肽类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包括STAT1、STAT2、STAT3、STAT4、STAT5a、STAT5b和STAT6共7个家族成员[2],其中尤其以STAT3研究较多.多项研究表明,STAT3过度激活将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障碍,促进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该因子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国内外关于STAT3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6例原发性胃癌组织中Claudin-1、STAT3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作者:吴永廉;吴琦;郑建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研究

    ①目的 探讨楔状缺损适宜的修复的材料.②方法 选择条件基本相似的楔状缺损患牙,共147例,380个牙,分3组.第1组:110个牙为杜拉菲勒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组;第2组,122个牙为杜拉菲勒光固化复合树脂与普通玻璃离子夹层修复术;第3组,148个牙为Z350(通用型纳米树脂)与Vitrebond(光固化垫底用玻璃离子)夹层修复组.随诊观察6个月.③结果 3组即刻有效率分别为87.18%、90.16%、94.59%;6个月随访复查,3组有效率分别为63.63%、71.31%、89.19%,有显著差异(P<0.01).④结论 Z350(通用型纳米树脂)与Vitrebond(光固化垫底用玻璃离子)具有多种优良理化特性,用于修复楔状缺损效果更理想.

    作者:初铁楠;鞠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近年来其发病率,且死亡风险高,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ACS的病理基础.大量研究证明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反应敏感标记物对ACS病情评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B型脑钠肽(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的改变是刺激BNP分泌的主要条件,它可以促进排钠、排尿,具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缩血管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心肌缺血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BNP的水平,并探讨其变化与冠脉缺血程度的关系.

    作者:杨震;张军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专科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材的编写思考

    高职护理专业是以培养护理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和职业素养,这就要求其教学目标必须贴近临床、服务临床,教学过程要充分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属于护理专业必修的医学基础课中和临床关系相对较为密切的一门课程,也是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主干课程,主要介绍引起疾病的常见生物性病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以及机体清除这些病原生物的免疫机制.该课程是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多边缘、多交叉的特点.随着本学科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及后续的临床专业课紧密衔接,并且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直接的理论与技术支持[1].编写教材的总体思路与内容的设置一定要紧紧围绕护理专业的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以满足教学需求,适合护理专业使用为目标.笔者对于护理专科《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材的编写构想如下.

    作者:张晓延;刘荣臻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