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脉小血管病变

杨震坤;沈卫峰;张大东;张建盛;张瑞岩

关键词:冠心病, 切割球囊成形术, 小血管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切割球囊成形术在冠脉小血管病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正常参考血管直径≤2.7mm为小血管标准.应用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22例患者的25处病变.结果 25处病变中,切割球囊成形术成功治疗21处(84%),其中7处因严重狭窄而予直径1.5mm的常规球囊预扩张.2处因发生严重撕裂影响血流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术;1处对角支开口病变,切割球囊成形术成功,但在前降支植入支架后残余狭窄增加至70%,尝试再次通过导引钢丝失败;1处因近段血管严重扭曲切割球囊未能通过.住院期间未发生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平均随访(7.3±3.0)个月(3~12个月),5例患者复发心绞痛,3例行冠脉造影复查:1例为补救性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再次予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成功;1例对角支开口病变因前降支支架再狭窄而完全闭塞;1例为其他冠脉新发病变.结论切割球囊成形术安全可靠,为治疗冠脉小血管病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介入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内动脉门静脉瘘一例

    我科收治1例成人原发性肝内动脉门静脉瘘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宋喜;张宝丰;肖国文;刘立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过程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与处理

    目的研究心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记录并分析我院2 100例心脏病介入治疗过程中61例VVR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结果.结果 61例VVR患者中,12例为血管抑制型,7例为心脏抑制型,42例为混合型.治疗后均症状缓解,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VVR的主要原因为精神紧张、疼痛、低血容量及空腔脏器扩张刺激等.要积极进行相应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邵明凤;苏京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Seldinger技术与术前、术后处理的规范化问题

    作者:李麟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程控注射器行CO2造影的术中配合

    CO2数字减影(CO2-DSA)血管造影可取得准确、有用的血管造影图像.它在显示狭窄血管、动-静(门)脉短路(瘘)、小剂量出血和逆行显示门脉等方面优于常规DSA.但CO2是无色、可被压缩的气体,手推注射和普通高压注射器注射很难使之匀速线形注入.应用程控CO2注射器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现将术中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许小丽;刘立捷;卢伟;潘雨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的病程长,尤以病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周围动脉硬化,且难以治愈尤其是下肢动肢硬化,影响末梢血液供应,严重时可引起坏疽.足部的溃疡常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我科利用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并发局部皮肤感染,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溃疡愈合,保全了患者的躯体完整性.现将其治疗中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袁晓青;卫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肾母细胞瘤术前介入治疗

    肾母细胞瘤(即Wilms肿瘤),为儿童常见的泌尿系肿瘤,1/3在2岁以下起病,余多在4岁以前起病.常见临床表现有腹块80%,腹痛50%,血尿10%~20%,高血压60%.本病手术,放疗及长春新碱和更生霉素联合化疗效果均较好[1].

    作者:梁君;杨士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囊肿穿刺无水酒精硬化治疗体会

    我院介入科自1997年3月至1999年3月共为14例肝、胰、肾囊肿行穿刺抽吸,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明全;王为真;贾军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皮摘除骨内特殊异物一例

    采用骨穿刺活检针摘除骨内异物,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19岁.左食指不慎被缝纫机针扎伤3h,在当地整骨医院拍片示左食指末节骨内有一金属物存留,形状似缝纫机针尾端.只因针由食指掌面穿入,其尾端(粗端)完全进入骨内,细端穿出食指指甲,并露出约2mm长,用一般取异物方法越拔越牢靠(相当于膨胀螺丝的作用).用骨科手术办法取创伤大,常伴有患指不同程度残疾,故决定采用介入性治疗.手术经过:患者坐位于手术台前,左手放在手术台上,局部皮肤严格消毒铺巾,用2%普鲁卡因5ml局麻,然后用23G骨穿刺活检针拔出针芯,用外鞘对准异物露出部分顺时针拧转,深度达异物膨大处,必要时透视下确定.然后逆时针旋转外鞘,退出针鞘,再用止血钳很轻易就取出异物,术中患者无不适感.术毕,局部用纱布包扎,并给予注射TAT1500u和口服抗生素3d.

    作者:刘玉华;曲静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烟雾病并发颅内出血的DSA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烟雾病并发颅内出血的DSA表现特征.方法 19例患者均经CT诊断为颅内出血,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 19例脑血管造影均为烟雾病表现,具有下列特征:1 受累动脉狭窄或闭塞;2 颅底部烟雾状毛细血管网;3 大量的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CT检查一般只能提示颅内出血的部位,而DSA检查是诊断烟雾病的主要手段,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易梅;徐庭国;王峰;纪东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子宫肌瘤病理血管彻底性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用聚乙稀醇颗粒(PVA)彻底栓塞子宫肌瘤病理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超选择性两侧子宫动脉插管,用直径为250~355μm的PVA 100~250mg将子宫肌瘤病理血管彻底栓塞.结果 30例栓塞成功率96.7%,随访3~12个月.术后第1个月月经恢复正常26/27例;贫血好转20/21例;下腹部坠痛不适减轻15/17例;肿块消失1/3例;肿瘤压迫症状全部消失.术后3个月瘤体平均缩小40%以上;术后6个月瘤体平均缩小50%以上,其中2例完全消失;术后9个月瘤体平均缩小60%以上,其中3例完全消失;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两侧子宫动脉插管将肌瘤病理血管用PVA彻底栓塞是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虞希祥;曹华妹;陈伟;李阳;黄林芬;彭文献;林正理;郭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气管支架安置术并发症三例

    随着金属支架治疗腔道狭窄性病变的成功应用,近年来在临床气管狭窄的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有关气管支架安置术的并发症时有报道,我院自1998年6月开展此项目以来,出现并发症3例,报道如下.

    作者:狄镇海;李坚;沈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下胆道支架植入术

    恶性胆管梗阻主要由原发性胆管癌、肝癌、胰头癌、壶腹癌及肝门部转移癌压迫侵犯胆管所致.此类患者多已失去手术机会.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械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经皮经肝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取得了良好效果[1,2].但术中、术后患者剧烈疼痛,胆心反射等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项技术的开展.针对这种状况,我院自2000年6月,开展了硬膜外麻醉下胆道支架植入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伟军;徐青;谢宗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食管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后再狭窄病理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后食管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双球囊导管法制作大鼠食管良性狭窄模型(对照组);使用PTCA球囊导管对食管良性狭窄进行扩张制作食管再狭窄模型(实验组).大鼠食管狭窄和再狭窄形成过程中的定量指标采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定性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结果成功制作大鼠食管良性狭窄和再狭窄模型49个.实验组术后食管黏膜层、肌层及全层的载面积和周长都有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5天,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开始表达,持续到1个月仍有表达.术后第1天,纤维连接蛋白(FN)就开始表达;第21天,FN表达仍呈阳性;第30天时,FN仍有部分呈强阳性表达.结论食管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是PCNA和FN持续的过度分泌.

    作者:程英升;杨仁杰;尚克中;张惠箴;李明华;庄奇新;蒋智铭;丁在咸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及化疗性栓塞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19例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及化疗性栓塞技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术前单纯性栓塞组8例,化疗性栓塞组11例,对其手术过程和病理切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地实施术前栓塞,栓塞后手术可见肿瘤血供基本中断;病理可见肿瘤坏死明显且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讨论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及化疗性栓塞对减少围手术期的风险及预后均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纪东华;王峰;郎志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介入栓塞治疗胆道出血五例

    胆道出血临床不多见,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外科处理,预后均较差,死亡率较高.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国内外已有经动脉栓塞治疗胆道出血的报道,但总的病例数很少.本文报告5例外科手术后胆道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情况.

    作者:徐爱民;程红岩;陈栋;贾雨辰;吴孟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进展

    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是常见血管疾病,尸检统计的发生率为2%~3%.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大动脉瘤的发生率有增长趋势.在自然病程方面,有症状或(和)持续膨胀性动脉瘤的5年生存率仅10%~15%.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但有一定数量的症状性大动脉患者因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而不能手术治疗[1-4].用带膜支架隔离大动脉瘤是近年介入治疗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王仲朴;王茂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二氧化碳血管造影的成本和效果

    用二氧化碳气体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称为CO2-DSA.适用于碘剂过敏、甲亢、肾功能不全者、多发性骨髓瘤、心衰和严重高血压患者.目前主要用于横膈以下动脉,特别是脑血管以外的动脉造影以及四肢静脉、腔静脉和门静脉等血管造影.适合观察常规造影剂未能显示的动-静脉短路、肿瘤血窦、小量出血、狭窄血管及侧支等[1-3].由于CO2价格低廉,可以减少造影费用,但应用CO2造影到底能节省多少费用,尚无专门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造影方法的成本和效果.

    作者:卢伟;许小立;李彦豪;徐仁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肺癌

    射频电热治疗仪可直接使组织凝固坏死,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治疗实体瘤[1,2].CT引导下电脑控制多弹头射频治疗肺癌已在国内外推广.我院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完成4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超;吴畏;黄智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剂量碘油治疗大肝癌的初步体会

    目的探讨在大肝癌治疗中,碘油的大安全用量、不良反应以及疗效.方法选择搜集大肝癌300例(第1组病灶直径8~12cm的肝癌240例,第2组13~18cm的肝癌60例),男267例,女33例;年龄24~73岁.均行多次的经肝动脉插管化疗碘油栓塞(Lp-TACE)治疗.随访12个月以上.对于12cm以下的肿瘤,灌注碘油量20~30ml左右,对于13cm以上的肿瘤为25~60ml.结果两组病例,94.3%(283例)的患者在术后3~5d内有总胆红素轻度至中度的升高,升高4.0~36.4μmol/L,5.7%(17例)的患者(20ml碘油)无明显总胆红素增高,90.5%(256例)的胆红素升高患者在1~2周内恢复正常,9.5%(27例)的患者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体温升高在37.5~39.2°C间波动,多维持4~6d.89.0%(267例)转氨酶一过性增高,升高4~164U/L不等.11.0%(33例)持续性升高,尽管在第2次Lp-TACE时可有降低,但始终维持在异常增高水平.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肿瘤生长在一定时间内受到控制.6、12个月生存率为89%和76%.结论我们认为对于大肝癌,只要术前严格选择患者,术中不必严格固定碘油剂量,透视下密切监视碘油的流速和方向,防止其返流或流向正常肝组织,当碘油充满肿瘤并有返流时停止灌注.大剂量碘油治疗是较安全的,不良反应较轻,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程红岩;陈栋;徐爱民;贾雨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贲门癌术后肝转移介入化疗与栓塞

    贲门癌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但术后仍有约50%发生肝内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1].因此如何治疗术后肝转移成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对26例贲门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与栓塞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玲;印春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