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骨折愈合

张立强;张松林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折, 愈合
摘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初由牛脑垂体和脑组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因其能促进3T3细胞的分裂而得名[1].现已证实,bFGF是一种多功能、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也是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细胞的生长刺激剂,在血管形成、促进创伤愈合与组织修复、促进组织再生、软骨和骨的形成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患者条件致病菌性肠炎临床分析

    肠道菌群正常时保持平衡状态,构成肠道屏障,彼此制约消长.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肠道正常菌群中的细菌也能使人患病,引起人体内菌群失调及肠道出现功能紊乱和腹泻等症状.在这些正常菌群中,因条件改变能够使人致病的细菌称之为条件致病菌.由于临床上大剂量、多疗程、新的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制剂的应用,使正常菌群被破坏,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病的发生率上升.近年来,我们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由于使用抗生素不当而引起的条件致病菌性肠炎患者16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燕;蒋琳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821例临床分析

    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及创伤性小与诊断准确性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999年1月~2005年7月,我们对821例乳腺肿块和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FNAC检查,其中有病理对照528例,报告如下.

    作者:曾桂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胃排空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胃排空障碍是食管或贲门癌手术后较为少见的早期并发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部分文献资料报道,由于各项手术技巧的改进而使该并发症在食管贲门手术的发病率仅为0.01%~0.19%[1].我院胸外科自1993年以来,对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采用术中引导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及术后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方法防治术后胃排空障碍,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景东;高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手术联用中药排石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285例临床分析

    1979年8月~2004年12月,我们收治肝胆管结石患者533例,其中285例在手术后加用中药进行利胆排石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林;龙先泽;龙建军;胡红;龙家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褪黑素与心肌

    褪黑素(melatonin,MT)是松果体腺分泌的一种吲哚胺类神经内分泌激素.长期以来,松果体一直被认为是视觉系统的一个退化器官,直到1958年美国耶鲁大学皮肤病学专家Lerner等从牛的松果体中分离提取到能使两栖动物皮肤颜色变浅的物质并命名为褪黑素以来,松果体的功能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显示,MT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生物的昼夜节律、生殖、免疫反应、肿瘤、衰老等均具有调节作用.而M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来研究表明,MT能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对其生理功能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耿晓妍;张作凤;张宇新;邱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胚胎干细胞及其应用前景

    人类正常胚胎发育过程是按严格的时空程序进行一系列细胞之间、核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全能或多能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具有独特功能的体细胞,主要取决于哪些基因被激活和在什么时间与位点被激活.细胞环境中的各种因子的类型和浓度则是基因选择性激活的重要因素.因此,细胞分化是部分基因选择性的被激活或差异性表达,从而控制转移性蛋白质的合成和排布的结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个既能在体外增殖,又具有胚胎细胞全能性或多能性的,并通过适当条件诱导分化为各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实验模型.经过各国科学家40余年不懈的努力,从小鼠胚胎性癌细胞(embryomal carcinoma cell,简称EC细胞)到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简称ES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简称EG细胞)先后建系成功,对哺乳动物发育和细胞分化研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为临床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开辟了良好的前景[1~3].本文对其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作者:侯颖;周健;王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枸橼酸铋和呋喃唑酮联用治疗幽门螺旋菌慢性胃炎的序贯试验

    慢性胃炎是常见多发病,自1983年Warren首次报道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存在幽门螺旋菌(HP)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1],证实HP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并已确定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慢性胃炎病程长,单一用药复发率高.近年来,我们采用序贯试验方法,旨在探讨枸橼酸铋联用呋喃唑酮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荆丽萍;蔡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外科治疗进展

    重症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发病快,病情复杂,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高达20%~30%[1].现代医学认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局部病变导致全身性的病理生理紊乱.随着临床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本病的治疗在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宝宗;郑会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母血三联指标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和染色体异常的研究

    ①目的探讨检测孕娠中期母血清三联指标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CG)和游离雌三醇(μE3),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临床意义.②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18例孕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签定协议书)进行超声及血清标记物筛查,总计筛查96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FP、Freeβ-hCG和μE3水平,用随机中文筛查软件计算风险值,对高风险孕妇再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并给予确诊.随访所有孕妇至胎儿出生.③结果96例孕妇中,有高危因素者22例,筛查出4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但羊水细胞核型均为正常,其中3例已经分娩,无异常胎儿.未筛查的422例孕妇中,发生死胎1例,新生儿先天性直肠阴道瘘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④结论广泛宣传并开展胎儿神经管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可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率.

    作者:侯灵彤;陈昭;韩向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水平的关系

    ①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与尿蛋白水平的关系及其对TIMP-1作用的影响.②方法20例DN患者血清TIMP-1检测采用ELISA法,并同时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③结果20例患者血清TIMP-1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男、女性别之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IMP-1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性正相关(r=0.84,P<0.01),但均与年龄、病史长短、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相关性.④结论TIMP-1可能抑制了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促使肾小球基底膜(GBM)重塑,与蛋白尿的产生相关.

    作者:佘正元;刘波;肖前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松弛与想象训练在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

    气功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在很多领域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民族瑰宝已逐步渗透到体育教学领域之中[2].我们在篮球教学中充分运用气功的松弛功能以及意守、暗示法等来指导学生掌握、运用及改进篮球运动技巧.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与分析,实践证明,松弛与想象练习可以改善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单独的松弛或单独的想象益处不明显,而通过气功的想象练习,将松弛与想象完美地结合,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动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卢绍群;黄腊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细胞凋亡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与基因调控

    脊髓损伤包括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而细胞凋亡是继发性脊髓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发性脊髓损伤中出现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死亡不是缘于直接损伤,而是继发细胞凋亡的结果.本文对细胞凋亡途径及细胞凋亡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与凋亡基因调控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甘琨生;程爱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肛门性自慰致直结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1993年1月以来,我院共收治因使用替代物经肛门直肠获取性满足而不慎嵌入肛内,造成肠壁损伤患者5例,全部治愈.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性变态行为致直、结肠异物损伤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泉;高勇;赵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60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常因内出血致休克,延误诊治将危及生命,是孕妇孕早期死亡的要原因.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计划生育的推广,输卵管结扎、宫内节育器(IUD)的使用,人们注意到它们与异位妊娠有关.2002年1月~2004年8月,Q BPF共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60例异位妊娠病例,将其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孙兰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节段开窗术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

    1999~2004年,我院对36例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施行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术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等院校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可行性研究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据调查,全国高等院校多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由于各高校对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同,采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式不同,评价实际效果各异;有的学校领导对学生评教存有顾虑,担心教师有抵触情绪,往往使教学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评价工作,使之规范、合理、合法、经常化、制度化,取决于科学的、严格的评教制度及激励机制和学生评教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与评价体系的完整性、适应性、创新性、灵活性(特殊性)息息相关.

    作者:冯保庆;张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致速发型变态反应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39岁,因继发性肺结核(结核球)于2005年9月12日入院治疗,既往体健,无左氧氟沙星使用史及过敏史,亦无其它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查体:T 36.5℃,P 78次/min,R 16次/min,BP 110/70mmHg,一般状况良好,神志清,发育正常,自主体位,皮肤黏膜未见苍白、水肿、黄染、紫癜、皮疹、紫绀等异常表现,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8次/min,节律规整,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

    作者:郭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etectomy,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857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家君;杨洪燕;宋维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冠心病患者凝血状态的研究

    ①目的探讨不同冠心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的影响.②方法Fib、D-D和vWF均采用STAGO公司的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测定.③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Fib、D-D、vWF、MPV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④结论Fib、D-D、vWF、MPV增高,对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演变情况及用于溶栓药物治疗的疗程监测和疗效考核,评价预后,且对早期进行干预治疗,防止发生不可逆性缺血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戎秀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医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也逐渐增强.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已使医患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医务人员的思维却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医患模式下,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相对滞后,在临床医疗(院前急救)活动中,医患之间难免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发生医疗纠纷;同时,由于院外急救所涉及的患者及学科多,现场抢救环境差,条件设施简陋,患者病情复杂、危重、紧迫,患者及家属心情急躁,有时情绪失控,更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现就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关若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