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三甲医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与分析

王淑娟;李晓天

关键词:医院门诊, 处方点评, 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门诊处方点评工作,探讨处方规范化管理方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每月从某院门诊处方中分层、随机抽取120张(共计2280张)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并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取的该院门诊处方中处方合格率为95.5%,不合理处方有103张,主要表现为: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37张(35.92%)、用法用量不适宜27张(26.21%)、超过7 d用量15张(14.56%)等.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工作,发现该院门诊不合理用药现象还较为严重,应建立完善的处方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上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胆宁片加拿大注册的国际化路径探索经验

    中药国际化是中成药发展及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但在中药国际化实践中依然存在较多困难和障碍,主要存在于对于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认可程度,以及质量标准的差异和工艺路线合理性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本文介绍胆宁片获得由加拿大卫生部批准的上市许可的经验,以期为中成药国际化的路径探索提供新的方式.

    作者:黄昕明;周文娟;詹常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小剂量阿托西班联合利托君治疗先兆流产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阿托西班联合利托君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确诊为先兆流产的孕中期妇女98例,按照其给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利托君组(n=50)和联合组(n=4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妊娠结局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E2及NO水平明显低于利托君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延长妊娠天数、新生儿出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利托君组(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西班联合利托君治疗先兆流产的孕中期患者可显著减少利托君使用量并降低其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陈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护理在4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观察组(整体化围手术期护理)各42例,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术后指标.结果:观察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双下肢直腿抬高时间、术后镇痛药应用总量、切口疼痛水平、睡眠质量水平、不良心理状态(焦虑、抑郁)、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缩短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减少止痛药应用,术后可早期锻炼,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薛凤卿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某三甲医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与分析

    目的:通过门诊处方点评工作,探讨处方规范化管理方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每月从某院门诊处方中分层、随机抽取120张(共计2280张)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并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取的该院门诊处方中处方合格率为95.5%,不合理处方有103张,主要表现为: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37张(35.92%)、用法用量不适宜27张(26.21%)、超过7 d用量15张(14.56%)等.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工作,发现该院门诊不合理用药现象还较为严重,应建立完善的处方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淑娟;李晓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引起的迟发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及分析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已广泛用于精神科临床,医生一般重点关注患者在治疗中和恢复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本文报告1例MECT后出现迟发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情况,分析MECT后进行心电监护的必要性.

    作者:李丽娟;胡瑶;吴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中封闭液的作用与选择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和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需先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包被).由于抗原或抗体包被时的浓度较低,故还需用大量不相关的蛋白充填固相载体表面空隙(封闭),使之避免在ELISA其后步骤中吸附干扰物质而影响测定.本文概要介绍ELISA中各种常用封闭液的作用与选择.

    作者:张继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及其治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获得的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T细胞有望成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治疗的新有效手段.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 cell,CAR-T)治疗B细胞恶性血液疾病可诱导产生快速和长期的临床反应,但也可能导致发生独特的急性毒性反应,甚至因此危及生命.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是CAR-T治疗的常见毒性反应,严重程度从轻微反应直至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的CRS可演变、发展成暴发性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CAR-T治疗的另一常见毒性反应是与CRS同时或在CRS之后发生的神经毒性,即CAR-T相关的脑病综合征.为了尽量降低CR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监测和迅速处理CRS相关的症状非常重要.本文概要介绍CRS的症状、分级和治疗.

    作者:周莉莉;李萍;梁爱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在围产期重症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剖宫产术后伴重症肺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结果:临床药师参与该例患者治疗后,患者感染得到控制.结论:临床药师是临床治疗团队中重要的一员,其积极的参与将为临床提供合理、安全的用药建议.

    作者:吴霞;杨云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50例社区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50例,A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B组给盐酸贝那普利片20 mg/d,C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d,均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A、B两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B两组.A组、B组两组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盐酸贝那普利片,在减少单药用量的同时使治疗效果增加、不良反应减少,是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较为理想的用药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权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顺应供给侧改革用心做好药

    医药产业常常被称为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长率长期保持在 20% 以上.然而,喜人的数字背后,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品种都很少,药品雷同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名牌产品.一些新药在中国上市时间比国外滞后十几年,近年来,甚至出现了老百姓跑到韩国、日本去抢购儿童药、感冒药的现象,因此,加快推进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质量、加强创新,刻不容缓.

    作者:肇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四肢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152例,根据内固定术后有无手术部位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51例和未感染组10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合并基础疾病、受伤至手术时间、多处骨折、伤口污染、应用激素、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应用激素、手术时间≥3 h是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四肢骨折患者,应重视各种易引起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防护工作,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原小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应用离子色谱技术对胃癌患者尿液游离氨基酸进行代谢谱分析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胃癌患者和正常人尿液中游离氨基酸代谢谱,筛选出具有诊断意义的氨基酸,并探讨胃癌患者尿液氨基酸代谢变化的规律和意义.方法:留取晨尿162例分3组,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3组尿液中22种氨基酸,应用色谱软件,构建尿液氨基酸代谢谱,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胃癌组尿液氨基酸代谢谱较正常组有明显变化;不同分期胃癌组的氨基酸代谢谱也存在差异.结论:异亮氨酸等6种氨基酸可能是参与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基因表达的重要代谢产物;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在早期胃癌中可能是重要的代谢产物.

    作者:洪静;冯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胎儿脐血流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作用.方法:以400例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高危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各20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的脐动脉和母体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进行测定.结果:高危妊娠组胎儿脐血流和子宫血流S/D比值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脐血流S/D≥3.0的孕妇羊水污染、Apgar评分≤7分、低体重、新生儿预后不良及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S/D<3.0的孕妇(P<0.05);子宫血流S/D≥2.6的孕妇羊水污染、Apgar评分≤7分、低体重、新生儿预后不良及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S/D<2.6孕妇(P<0.05);胎儿脐血流、子宫血流联合测定预测新生儿预后不良的阳性率为75.00%,明显高于单项检查预测值(P<0.05).结论:妊娠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脐血流、子宫血流状态可作为脐血流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补充.

    作者:张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药品GMP检查员分级管理制度下培训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讨药品GMP检查员分级管理制度下的培训方式.方法:简要介绍本市药品GMP检查员分级管理制度,分析了分级制前传统培训方式及其优缺点,提出了对不同级别检查员开展针对性、层次性的培训需求.结果:传统培训方式不能满足不同级别检查人员对理论知识、能力素质的不同要求;提出了针对不同级别检查员开展的各种广度和深度的培训方式.结论:结合岗位任职和监管需求提出分级制下的培训方式和培训目的,以期对实施有实用性、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有一定借鉴意义,从而提高药品检查的专业性、针对性、有效性.

    作者:俞佳宁;柳涛;韦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后血糖管理的案例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始血液透析后血糖管理的特殊性,评价此类特殊人群血糖调整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1例开始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全程参与及紧急事件处理,分析该例患者药物调整方案,并提出建议.结果:重新调整降糖方案,及时有效地应对血糖波动,患者血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结论:血液透析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糖的调整方案应实行个体化治疗.临床药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充分运用药学知识,协助临床医师制定与完善治疗方案,在临床药学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寒娟;相湘;娄海奎;院江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明胶-壳聚糖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研究

    目的:观察明胶-壳聚糖神经支架材料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相容性.方法:将明胶-壳聚糖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或浸提液与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培养作为实验组,以体积分数10%FBS培养液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生长存活情况.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共培养5、7 d,实验组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明胶-壳聚糖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上生长良好.结论:明胶-壳聚糖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作为优良的载体用于构建人工仿生神经.

    作者:陈晚华;卜冰倩;周权;常臻;张军东;吴剑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53例(共97枚支架).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各项指标.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5.9%、66.7%和91.4%,两种方法评价支架内再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评价支架内再狭窄有很好的可行性及较高的评价能力,可作为可靠筛选检查手段排除支架内再狭窄.

    作者:纪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艾塞那肽合成

    目的:开发一种高效率、低成本合成艾塞那肽的方法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方法:以N-C延伸策略,将艾塞那肽的39个氨基酸分成13个小片段,先用液相法分别合成12个N端Fmoc保护小片段肽,用固相法合成第13个肽树脂片段,然后用固相法将12个小片段依次连接到第13个肽树脂片段上,得到艾塞那肽树脂,切割后得到艾塞那肽粗品.后经反相色谱纯化、冷冻干燥等过程,得到艾塞那肽.结果:合成的艾塞那肽质谱表征结构正确,液相色谱显示纯度大于98%.结论:本方法提高了合成效率,减少杂质累积,降低了纯化难度,适合规模化生产.

    作者:王慧;张忠旗;杨小琳;赵金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相关资料,采用SPSS数据处理后,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吸烟、机械通气、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是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程、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均是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病程越长、出现低蛋白血症、出现呼吸衰竭现象都是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当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及早的预防或治疗干预.

    作者:李东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运用三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三七粉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三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2例高脂血症门诊患者为观察对象,口服三七粉,观察治疗6周后各项血脂指标,分析中医运用三七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则有显著上升(P<0.01).结论:三七对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高其若;耿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上海医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