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明;程梅芬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选取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伊贝沙坦150 mg*d-1,如4 wk无效加至300 mg*d-1,至8 wk.每2 wk随访BP,HR,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经8 wk治疗,伊贝沙坦降压总有效率达95%,平均SBP由(146.3±14.7) mmHg降至(130.9±11.0) mmHg,DBP由(94.6±15.2) mmHg降至(79.3±6.8) mmHg,P<0.05.整个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伊贝沙坦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作者:张佳明;程梅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VPA)治疗儿童癫(疒/间)血药浓度与量-效关系.方法:以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81例癫(疒/间)患儿进行VP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有效控制癫(疒/间)发作的浓度为(60.7±13.7)μg*mL-1,其中50~100 μg*mL-1范围的占73.7%.结论:血药浓度对VPA治疗癫(疒/间)的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静;过林;刘广余;欧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上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世界各国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和方法.目前发达国家控制药品费用和提高药物使用效率的政策主要针对3个群体:患者、医师和制药企业.我们重点对发达国家控制药品费用的政策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的药品费用控制政策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王梅;刘继红;耿咏梅;陈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减少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83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n=42),术后地塞米松8 mg,iv;对照组(n=41),术后给予等量NS.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观察指标: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24 h观察,研究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16.67% vs 48.78%,P<0.001),研究组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地塞米松对吗啡镇痛无影响,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地塞米松作为预防性减少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关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明华;张宗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13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依ACE基因表型分为DD组(24例),ID组(71例)和II组(41例).给予ACEI治疗4 mo.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 mo及停药后1 mo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尿蛋白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功能、尿钠以及尿蛋白选择指数(UPSI).结果:3组患者治疗期间蛋白、食盐摄入量以及血肌酐、UPSI均无明显变化,3组之间也无明显差别;3组患者治疗后MAP、尿蛋白、UAER和Ccr均明显降低,但停药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3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不影响ACEI对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肾保护作用.
作者:孙雪峰;周希静;王力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奈替米星2种给药方案用于患儿呼吸道感染,其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我院儿科1999年5月至9月共31例使用奈替米星的病例,按不同给药方法分每日1次组与每日2次组,疗程5~7 d.比较2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谷浓度cmin、临床疗效及肾功能指标Cr与BUN.结果:每日1次组cmax=(16.53±3.84) μg*mL-1,cmin=(0.21±0.15) μg*mL-1;每日2次组cmax=(10.08±3.72) μg*mL-1,cmin=(0.29±0.22) μg*mL-1.2组间cmax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cmin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的有效率每日1次组100%,每日2次组87.5%,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在用药前后的Cr与BUN均在正常值范围,且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奈替米星应用于儿童,每日1次给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方便,可推荐于临床应用,但仍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作者:司徒冰;梁智江;黄永英;吴灵;黎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例]女,30 a.因胃部不适,胃酸过多就诊于本院,诊断为胃溃疡.单独给予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批号 9911071)1粒,po,bid.3 d后患者颜面部发现浮肿,继续服药,6 d后患者颜面红肿且有散在红色斑丘疹,较痒,烦躁,呼吸困难,喉头阻塞感.停服盐酸雷尼替丁,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 mg加10% GS 20 mL,iv,3 d后颜面皮疹消失,7 d症状全部消失,无不适感.发病前未用其他药物,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从未用过此药,故考虑为盐酸雷尼替丁引起的过敏反应.
作者:刘丽萍;王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肥胖症是指脂肪堆积致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体重指数(BMI)>25 kg*m-2.无明显原因可寻者为单纯性肥胖;具有明确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如:皮质醇增多症、水钠潴留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素瘤和痛性肥胖等.单纯性肥胖是肥胖症中常见的一种.依据WHO制定的亚太标准,BMI 18.5~22.9 为正常,23~24.9 为超重,25~29.9 为肥胖,30以上是严重肥胖[1].
作者:杨君;黄仲义;谢永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盐酸四甲基吡嗪(TMPH)在正常肾功能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变化.方法:正常组和肾衰组家兔均分别按TMPH 10 mg*kg-1和30 mg*kg-1,iv.以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相点的血药浓度,应用3P97药物动力学程序处理,求得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TMPH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肾衰组药-时曲线出现肩峰.结论:家兔ARF改变正常药物动力学变化规律.
作者:郭春燕;张力;薄爱华;董明纲;赵自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例]女,43 a,因患血栓性静脉炎,入院治疗.查体:t 36 ℃,BP 125/80 mmHg(1 mmHg=0.133 kPa),P 90 beats*min-1,R 25 beats*min-1.给予复方制剂曲克芦丁氯化钠注射液(每瓶 250 mL,含曲克芦丁0.4 g,氯化钠 2.25 g)250 mL,iv gtt.约15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口唇麻木肿胀,四肢无力,全身剧烈骚痒.同时伴有颜面潮红,呼吸急促,颈部、背部及四肢各处皮肤均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红斑,压之不褪色.查体:BP 75/40 mmHg,P 130 beats*min-1,R 36 beats*min-1.遂立即停药,同时使患者平卧,吸氧,给予盐酸肾上腺素1 mg,sc;葡萄糖酸钙 2.0 g,iv,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iv,并同时予马来酸氯苯那敏4.0 mg,po.经过以上过敏反应处理,5 min后上述症状基本得到控制,30 min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周肖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例]女,72 a.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7 d.于2001年2月1日收入院.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入院后应用注射用磷霉素钠(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00704)4.0 g 加入5% GS 250 mL中iv gtt,滴速为30 drops*min-1.当用药约3 min时,患者突感胸闷、剧咳、喉头塞紧、被迫坐起、呼吸急促,继之神志不清、全身发绀,呼吸、心跳停止,BP测不到.诊断为注射用磷霉素钠致过敏性休克.
作者:顾正平;宋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体外经抗癌药作用后残留的端粒酶活性作为判断化疗敏感性的可能性.方法:用噻唑兰(MTT)法、双琼脂MTT(DA MTT)法、端粒酶活性(TA)法同时测定31例乳腺癌对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的体外敏感性.结果:TA法灵敏度高于MTT法和DA MTT法,并且测得的抗癌药抑制率大.结论:TA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体外判断抗癌药敏感性的方法,对乳腺癌尤其适用.
作者:翟晓波;鲍思蔚;晏马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例]女,67 a.因左肩背痛伴有皮疹来本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予阿昔洛韦针剂(丽珠集团湖北科益药业有限公司,每支0.25 g,批号 200103071)1.0 g,加入NS 200 mL,iv gtt,qd,同时予阿昔洛韦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每片0.1 g,批号 20010304)0.3 g,po,tid,共3 d.
作者:邓少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例]女 23 a.停经3 mo,要求终止妊娠,于2000年5月14日 10∶00入院.既往月经规则,体健,对青霉素、花粉过敏.查体:t 36.5℃,P 80 beats*min-1,R 20 beats*min-1,BP 105/60 mmHg (1 mmHg=0.133 kPa).两肺呼吸音清,HR 80 beats*min-1,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宫底耻上5 cm,宫体圆.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作者:唐俊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用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时,剂量增至4 g*m-2是否更为有效且安全.方法:对2个剂量组(3 g*m-2,4 g*m-2)各15例次进行MTX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血药浓度测定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结果:4 g*m-2剂量组静滴结束时(12 h)血药浓度显著高于3 g*m-2剂量组(P<0.05),不同个体间血药浓度及脑脊液浓度水平差异较大,2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MTX血药浓度监测的情况下,要掌握好救援时间和剂量,采用4 g*m-2的剂量能够耐受.
作者:唐薇;王雅香;张东林;江秀华;廖淑清;张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折裂磨牙保守治疗过程中超级粘结剂的粘结作用.方法:10例未作处理及12例髓病治疗后的折裂磨牙,先髓病治疗,再经超级粘结剂(super-bond)粘结,后金属全冠修复.结果:20例牙齿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另有1例患牙发生轻度根分叉感染,1例出现疼痛和病牙松动.结论:超级粘结剂的粘结处理在折裂磨牙的保守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以防止细菌进入根分叉,避免根分叉感染.
作者:虞国君;毕玮;于晓萍;顾章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例]男,72 a,入院10 h前活动自觉胸闷,呈阵发性,持续时间短,不剧烈,含服硝酸甘油片后缓解,后患者于睡眠中忽感胸闷、气短,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症状无缓解,随后出现恶心、呕吐,来我院就诊.查体:t 36 ℃,P 94 beats*min-1,R 20 beats*min-1,BP 127/82 mmHg(1 mmHg=0.133 kPa),重病容,大汗,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叩心界无明显扩大,心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心尖搏动无弥散,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ECG Ⅱ、Ⅲ、avF、qRS、V1-6、ST-T改变,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陈旧性下壁心梗.
作者:陈卫兵;武一平;郝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92例,用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加入5% GS 250 mL中,iv gtt,qd,连用10 d;对照组80例,用硝酸甘油10 mg加入5% GS 250 mL中,iv gtt,qd,连用10 d.结果:治疗组疗效和常规ECG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仅有4例出现面色潮红.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硝酸甘油,且较安全.
作者:许大庆;袁家瑜;李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例]男,68 a.因四肢小关节疼痛不适10余年,再发加重1 wk于2001年4月1日入院.患者于10多年前即出现四肢小关节疼痛不适,以腕、掌指关节为主,伴晨僵现象并出现小关节肿胀畸形,近1 wk来症状加重伴活动不利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冠心病病史.入院查:t 36 ℃,BP 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情况可.腹平坦,肝脾未扪及,双手指关节肿胀,呈梭形改变.入院后行手指及腕关节X线片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阴影,关节端骨质疏松,红细胞沉降率40 mm*h-1,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作者:罗海燕;粟泽华;杨顺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草分枝杆菌疫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其免疫学效应.方法: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32例,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2).2组在维持原控制用药基础上,治疗组用草分枝杆菌疫苗1 mL,im,biw,共8 wk;对照组维持原来治疗.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白天和夜间哮喘发作次数减少,每天吸入沙丁胺醇量减少;1秒钟用力呼气量升高;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降低;免疫球蛋白IgE降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升高;白细胞介素-4降低;干扰素-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草分枝杆菌疫苗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能调节Th1/Th2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作者:金美玲;龚燕;蔡映云;任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