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过林;刘广余;欧宁
[病例]男,72 a,入院10 h前活动自觉胸闷,呈阵发性,持续时间短,不剧烈,含服硝酸甘油片后缓解,后患者于睡眠中忽感胸闷、气短,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症状无缓解,随后出现恶心、呕吐,来我院就诊.查体:t 36 ℃,P 94 beats*min-1,R 20 beats*min-1,BP 127/82 mmHg(1 mmHg=0.133 kPa),重病容,大汗,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叩心界无明显扩大,心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心尖搏动无弥散,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ECG Ⅱ、Ⅲ、avF、qRS、V1-6、ST-T改变,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陈旧性下壁心梗.
作者:陈卫兵;武一平;郝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布洛芬浓度的方法.方法:以邻-羟基联苯作内标,10%三氯醋酸沉淀蛋白,二氯甲烷-异丙醇混合溶剂(50∶2)提取,60%甲醇和40% 0.1 mol*L-1醋酸钠缓冲液(pH 5.0)作为流动相反相层析,检测波长230 nm.以布洛芬与内标峰面积比进行定量.结果:布洛芬标准曲线A=0.309 8c+0.112 9,线性范围1~30 μg*mL-1,r=0.999 5,低检测浓度为0.1 μg*mL-1.日内、日间RSD均<6%,提取回收率均>88%.结论:本法简便、灵敏,为测定血浆中布洛芬浓度提供了方法.
作者:成立军;赵志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曲马多和芬太尼分别与氟哌利多配伍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T组(n=35):曲马多+氟哌利多;F组(n=35):芬太尼+氟哌利多.选用韩国Accufuser泵行PCA镇痛技术,采用双盲法对比观察.结果:2组患者在静息和活动时的镇痛效果、舒适评分、镇静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头痛、幻觉、嗜睡等不良反应也无显著性差异;患者总体满意度中优良率F组为94%,T组为74%.结论:术后行PCA镇痛时,曲马多或芬太尼与氟哌利多配伍镇痛效果相似,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F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T组.
作者:宋晓坤;蒋惠留;张洁;钱钧强;刘金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美洛昔康片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试验品与参比品15 mg,以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试验品和参比品的AUC0→t分别为(52.85±12.18),(57.10±15.55)h*μg*mL-1;AUC0→∞分别为(57.90±14.03),(63.98±19.94)h*μg*mL-1;cmax分别为(1.493±0.338),(1.682±0.399)μg*mL-1;tmax分别为(5.65±3.17),(4.60±1.82)h;T1/2分别为(26.29±4.37),(28.03±6.75)h.2种美洛昔康片的主要动力学参数:AUC0→t,AUC0→∞,cmax,tmax和T1/2经方差分析显示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UC经双单侧t检验证明,试验品与参比品生物等效,试验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46±14.60)%(n = 20).结论:2种药品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刘骁;许长江;江志强;胡鑫;李雪宁;李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13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依ACE基因表型分为DD组(24例),ID组(71例)和II组(41例).给予ACEI治疗4 mo.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 mo及停药后1 mo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尿蛋白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功能、尿钠以及尿蛋白选择指数(UPSI).结果:3组患者治疗期间蛋白、食盐摄入量以及血肌酐、UPSI均无明显变化,3组之间也无明显差别;3组患者治疗后MAP、尿蛋白、UAER和Ccr均明显降低,但停药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3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不影响ACEI对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肾保护作用.
作者:孙雪峰;周希静;王力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前,溶栓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早期应用于临床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等,近年来有各种新型的溶栓剂和抗凝剂不断推出,如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腹蛇抗栓酶,90年代以来开发出的新品种巴曲抗栓酶、降纤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尚在开发阶段的有:重组葡激酶(r-Sak)、孟替善酶和拉诺善酶(这2种都是rt-PA的突变体)等.本文就目前国内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溶栓药物作一概述.
作者:刘风芝;胡琢树;于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例]女,72 a.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7 d.于2001年2月1日收入院.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入院后应用注射用磷霉素钠(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00704)4.0 g 加入5% GS 250 mL中iv gtt,滴速为30 drops*min-1.当用药约3 min时,患者突感胸闷、剧咳、喉头塞紧、被迫坐起、呼吸急促,继之神志不清、全身发绀,呼吸、心跳停止,BP测不到.诊断为注射用磷霉素钠致过敏性休克.
作者:顾正平;宋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折裂磨牙保守治疗过程中超级粘结剂的粘结作用.方法:10例未作处理及12例髓病治疗后的折裂磨牙,先髓病治疗,再经超级粘结剂(super-bond)粘结,后金属全冠修复.结果:20例牙齿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另有1例患牙发生轻度根分叉感染,1例出现疼痛和病牙松动.结论:超级粘结剂的粘结处理在折裂磨牙的保守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以防止细菌进入根分叉,避免根分叉感染.
作者:虞国君;毕玮;于晓萍;顾章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肥胖症是指脂肪堆积致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体重指数(BMI)>25 kg*m-2.无明显原因可寻者为单纯性肥胖;具有明确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如:皮质醇增多症、水钠潴留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素瘤和痛性肥胖等.单纯性肥胖是肥胖症中常见的一种.依据WHO制定的亚太标准,BMI 18.5~22.9 为正常,23~24.9 为超重,25~29.9 为肥胖,30以上是严重肥胖[1].
作者:杨君;黄仲义;谢永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体外经抗癌药作用后残留的端粒酶活性作为判断化疗敏感性的可能性.方法:用噻唑兰(MTT)法、双琼脂MTT(DA MTT)法、端粒酶活性(TA)法同时测定31例乳腺癌对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的体外敏感性.结果:TA法灵敏度高于MTT法和DA MTT法,并且测得的抗癌药抑制率大.结论:TA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体外判断抗癌药敏感性的方法,对乳腺癌尤其适用.
作者:翟晓波;鲍思蔚;晏马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VPA)治疗儿童癫(疒/间)血药浓度与量-效关系.方法:以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81例癫(疒/间)患儿进行VP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有效控制癫(疒/间)发作的浓度为(60.7±13.7)μg*mL-1,其中50~100 μg*mL-1范围的占73.7%.结论:血药浓度对VPA治疗癫(疒/间)的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静;过林;刘广余;欧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例]女 23 a.停经3 mo,要求终止妊娠,于2000年5月14日 10∶00入院.既往月经规则,体健,对青霉素、花粉过敏.查体:t 36.5℃,P 80 beats*min-1,R 20 beats*min-1,BP 105/60 mmHg (1 mmHg=0.133 kPa).两肺呼吸音清,HR 80 beats*min-1,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宫底耻上5 cm,宫体圆.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作者:唐俊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例]男,68 a.因四肢小关节疼痛不适10余年,再发加重1 wk于2001年4月1日入院.患者于10多年前即出现四肢小关节疼痛不适,以腕、掌指关节为主,伴晨僵现象并出现小关节肿胀畸形,近1 wk来症状加重伴活动不利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冠心病病史.入院查:t 36 ℃,BP 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情况可.腹平坦,肝脾未扪及,双手指关节肿胀,呈梭形改变.入院后行手指及腕关节X线片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阴影,关节端骨质疏松,红细胞沉降率40 mm*h-1,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作者:罗海燕;粟泽华;杨顺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对左炔诺孕酮硅胶棒(国产Ⅰ型皮下埋植剂)的长期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统一的对象筛选标准、观察方法和记录表格,对4个省1 029例使用皮埋剂2 a的妇女进行临床随访.用t检验法对埋植剂妇女的体重和BP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用生命表法对各种原因的累积终止率和累积续用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埋植1 a时,主要不良反应是月经失调,占总埋植人数的47.71%,其中月经频发、不规则出血和点滴出血等问题发生率高于月经稀发和闭经.累积续用率为94.85%,月经问题是终止的主要原因.埋植2 a时,月经失调占埋植人数的21.52%,累积续用率为86.98%,月经问题仍是终止的主要原因,因月经问题取出的终止率为8.75%.避孕有效率达100%.结论:皮埋左炔诺孕酮硅胶棒是一种高效、长效、安全的避孕方法.
作者:杨丹;关艳敏;邢青峰;杨学芳;李伟洲;程灵美;刘隆华;杨莉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牙龈增生是牙龈的一种特发性炎症反应,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病损主要累及牙间乳头和缘龈,只有少数严重病例波及附着牙;增生牙龈呈桑葚状,或有小的分叶,质地坚实,呈淡粉红色,一般不出血,不痛;病损可累及全口牙龈,但上下前牙区较重.其临床诊断主要为:牙龈纤维瘤与药物性牙龈增生.
作者:徐晖;李中东;王大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盐酸四甲基吡嗪(TMPH)在正常肾功能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变化.方法:正常组和肾衰组家兔均分别按TMPH 10 mg*kg-1和30 mg*kg-1,iv.以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相点的血药浓度,应用3P97药物动力学程序处理,求得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TMPH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肾衰组药-时曲线出现肩峰.结论:家兔ARF改变正常药物动力学变化规律.
作者:郭春燕;张力;薄爱华;董明纲;赵自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92例,用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加入5% GS 250 mL中,iv gtt,qd,连用10 d;对照组80例,用硝酸甘油10 mg加入5% GS 250 mL中,iv gtt,qd,连用10 d.结果:治疗组疗效和常规ECG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仅有4例出现面色潮红.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硝酸甘油,且较安全.
作者:许大庆;袁家瑜;李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奈替米星2种给药方案用于患儿呼吸道感染,其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我院儿科1999年5月至9月共31例使用奈替米星的病例,按不同给药方法分每日1次组与每日2次组,疗程5~7 d.比较2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谷浓度cmin、临床疗效及肾功能指标Cr与BUN.结果:每日1次组cmax=(16.53±3.84) μg*mL-1,cmin=(0.21±0.15) μg*mL-1;每日2次组cmax=(10.08±3.72) μg*mL-1,cmin=(0.29±0.22) μg*mL-1.2组间cmax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cmin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的有效率每日1次组100%,每日2次组87.5%,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在用药前后的Cr与BUN均在正常值范围,且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奈替米星应用于儿童,每日1次给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方便,可推荐于临床应用,但仍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作者:司徒冰;梁智江;黄永英;吴灵;黎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用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时,剂量增至4 g*m-2是否更为有效且安全.方法:对2个剂量组(3 g*m-2,4 g*m-2)各15例次进行MTX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血药浓度测定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结果:4 g*m-2剂量组静滴结束时(12 h)血药浓度显著高于3 g*m-2剂量组(P<0.05),不同个体间血药浓度及脑脊液浓度水平差异较大,2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MTX血药浓度监测的情况下,要掌握好救援时间和剂量,采用4 g*m-2的剂量能够耐受.
作者:唐薇;王雅香;张东林;江秀华;廖淑清;张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减少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83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n=42),术后地塞米松8 mg,iv;对照组(n=41),术后给予等量NS.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观察指标: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24 h观察,研究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16.67% vs 48.78%,P<0.001),研究组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地塞米松对吗啡镇痛无影响,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地塞米松作为预防性减少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关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明华;张宗銮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