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运用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验的几点思考

郭晓楠

关键词:液相色谱技术, 食品安全, 检验
摘要: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为关注的话题,地沟油、毒大米、染色馒头、红心鸡蛋等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因此,应加强对食品的安全检验,提高食品的食用安全指数,寻找切实有效的食品检验方法至关重要。液相色谱技术是现代食品检验的主要方式,其精确度相对较高,值得在食品检测领域应用。本文就关于运用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产品质量监督中的标准监督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也逐渐深入。产品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状态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进行记录和分析。标准监督是指建立一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并实施监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众多原因,食品质量问题屡见不鲜,食品安全也就逐渐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作者:何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质量管理在食品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食品安全的问题还是经常发生,这就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威胁,因此,食品实验室中质量管理要引起重视。食品质量检验是通过食品检验机构来实现的,为了保证食品质量能够达到标准,确保食品是安全的,改变如今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是相当重要的,从而从根本上保证食品的安全度,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岩藻多糖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岩藻多糖(fucoidan)是褐藻细胞产生的粘性物质,存在于褐藻间组织或粘液中,是一系列组成相似的多糖混合物,主要组分是L-岩藻糖-4-硫酸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岩藻多糖有抗凝血的活性,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和抗病毒病等功效。所以对岩藻多糖的研究开发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岩藻多糖的活性经实验表明是源于岩藻多糖中的L-岩藻糖和有机硫酸根,硫酸根含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岩藻多糖功效的好坏。

    作者:宫锡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法在食用油真伪鉴别中的实践分析

    探讨在食用油真伪鉴别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合模式识别法(SIMCA),建立FTIR-SIMCA 分类识别模型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各品牌合格食用油15种和伪食用油5种,抽取样品进行FTIR 检验,并根据图谱完成SIMCA 模型的建立。结果:训练集真伪食用油模型中,拒绝率与识别率均为100%,两种食用油有较高独立性,互不交叉;验证集模型识别,拒绝率与识别率同为100%。结论:FTIR-SIMCA 分类识别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有效实现食用油真伪的鉴别,且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作者:陈学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香菇柄松加工工艺的研究

    我国是香菇的种植大国,每年的年产量大约有五十万吨,因此贮藏了丰富的香菇柄资源。通过对其进行加工,将制作出的美味香菇柄松投入市场,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还能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时的零嘴选择,这是一种充分利用资源的新途径,为香菇的运用打开了新的市场。

    作者:龙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禁用偶氮染料介绍及对应欧盟分析方法探讨

    介绍了禁用偶氮染料在印染行业的使用现状,法规要求,详述目前主要的检测标准,分析原理和结果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作者:何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国苹果汁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分析比较

    苹果汁标准是苹果加工业的基础,也是衡量苹果汁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通过对现行有效的苹果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安全指标进行深入系统地比较,寻找差异,并提出对我国现行苹果汁标准的修订建议,为苹果汁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相关产品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作者:贺煦;张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国牛奶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现代社会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地沟油、三鹿奶粉事件、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社会人心惶惶,人们对食品的关注度也在骤然上升。牛奶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其营养非常丰富,易吸收,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但是,牛奶的安全问题却备受争议,本文就我国牛奶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作者:黄彬;王晓东;张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

    随着新一轮的食品监管部门和食品检验机构的调整、改革、变化,新版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同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批准发布了GB/T 30642-2014《食品抽样检验通用导则》标准并于2015年5月1日实施。

    作者:柳泉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药食同源与传统中药食品化探究

    我国传统中药宝库中包括大量可以药食两用的中药,不仅能够作为食品长期服用,还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何深入开发这些资源,以国际通用的食品标准为基础,使中药相关食品的研发、生产、面市整个过程规范化,是中医药研发者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对药食同源的回顾,发现其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中药食品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赵振军;江祖德;姚志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降脂营养保健油的有效研制

    本文阐述了降至营养保健油的基本概念及使用降脂营养保健油的意义,并对其制备工艺以及所选用的原材料进行分析与讨论。

    作者:张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天水苹果质量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国际市场果品质量安全的新形势,结合天水苹果在质量安全现状,对提高质量安全给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作者:金文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加强农村流动厨师管理培训防止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

    我县在已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80%以上的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都是因农村聚集性聚餐而引发的事件,而农村流动厨师是这些事件的关键一环。因此,加强农村流动厨师的管理是一个关系到食品安全、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大事。

    作者:冯敏;雷玉林;习中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种食用菌对镉元素富集作用的研究

    利用食用菌的富集作用来探究平菇、香菇、鸡腿菇对重金属镉的吸附能力。通过测定三种食用菌在含有不同浓度镉标准溶液的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情况、在液体培养基上菌体的湿重和干重,采用ICP设备检测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内镉含量来评价其富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升高,菌体中镉含量也随之升高,食用菌菌丝干湿重逐渐减少,富集能力为香菇>鸡腿菇>平菇。

    作者:王馨萍;魏志刚;陶艳丽;马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果脯蜜饯制品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

    在果脯、蜜饯制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对这些质量问题提出控制措施。

    作者:杨帅;刘华丽;成铖;赵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单位主体个体问责及追究力度

    宣传新食品安全法征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严《食品安全法》”,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实施将充分体现“四个严”,即用“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来确保广大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在此,笔者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如何用“严肃的问责”,加大追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力度进行粗浅探讨分析。

    作者:中国食品报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北京市食品信用档案建立与管理研究

    食品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人的生存和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民族的素质与兴衰。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本文及用户北京市当下食品监督管理现状以及问题,提出了适合于北京市自身发展食品信用档案建立及管理建议,以更好的促进北京市整体食品安全管理有效性。

    作者:门玉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我国食醋安全生产与监管

    食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醋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国目前的食醋安全生产现状,对我国食醋安全生产问题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

    作者:杜兴林;秦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活性发酵型含乳饮料营养价值的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乳制品品种已经从相对单一的巴氏杀菌乳、酸牛乳发展到现在各种形式各种花色各种包装的产品,其中活性发酵型含乳饮料的营养价值易引起争议。于是我们选取了某知名乳制品企业生产的活性发酵型含乳饮料,针对其营养价值方面作了研究,并与其竞争产品做了一般的比较。

    作者:张欣;赵杨东升;李鹏;陶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

    为了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需要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对食品相关信息进行实时检测。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样本的完整图像信息和光谱信息,实现食品品质的快速、高效检测。本项目主要旨在利用高光谱成像仪在果蔬的农药和品质检验方面做相应的理论介绍,总结实践应用。果蔬表面污染的检测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一直都是很重视的问题,因此高光谱技术在推动果蔬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果蔬品质,提高果农收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作者:刘世凯;李子琦;张新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