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原来的吃饱吃好,到现在吃得营养健康,一些人认为只要吃得好,就健康,以致于肥胖、糖尿病等系列的现代病也开始不断出现,因此,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应该做到食物合理搭配,并保证适量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给自己制定一定的目标,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基础。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针对当前国际市场果品质量安全的新形势,结合天水苹果在质量安全现状,对提高质量安全给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作者:金文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果脯、蜜饯制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对这些质量问题提出控制措施。
作者:杨帅;刘华丽;成铖;赵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醋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国目前的食醋安全生产现状,对我国食醋安全生产问题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
作者:杜兴林;秦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同时与政治经济及科学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正在受到政府和公众越来越多的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与错综复杂的产生原因,给我国食品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作为国际公认的科学原则与手段,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应对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质量管理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概念入手,对食品质量管理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陈甜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油炸食品作为生活中的常见食品,无论是我国传统节日餐桌上的炸春卷、炸麻花、炸丸子,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炸油条、炸酥饼,或者国外餐桌上的炸薯条、炸鸡块等,均属油炸食品之列。油炸食品以其酥香可口、品种多样深受人们喜爱,然而长期食用会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针对油炸食品的毒性成分、卫生安全、烹饪工艺、食用危害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作者:常雅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诺如病毒可通过食源传播、水源性传播及人与人直接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1]。其感染感染引发的呕吐、腹泻暴发易发生在封闭或半封闭场合,如幼儿园、学校、养老院[2]。自2011年至2014年无锡市发生5起诺如病毒感染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由于疫情以“疑似食物中毒”形式报告,所以每次由食品安全部门组织流调,在流调过程中,由于目的不同易出现片面性,加之专业知识和流行病学的工作经验不足,对调查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以我市2011年4月某学校发生的一起疑似食物中毒,后确定为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为例,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来区分食物中毒与诺如病毒感染的不同点,提出及对疑似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建议。
作者:艾永才;孙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食品中,是人体所必须的一种重要维生素。由于其是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相,因此在检测过程中提取就非常困难,在测定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现存的测定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简要介绍维生素 E的检测技术的状况,目前的检测方法包括比色测定法、光谱测定法、电化学测定法以及色谱测定法和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本文阐述了这些测定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着重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检测器在维生素 E 分析中的应用,后提出目前维生素E分析检测技术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作者:黄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我国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采用的是GB14880-94,该标准使用时间较长,卫生部门也在不断地批准和更新,但是还存在着新旧法规衔接等方面的问题。为了促进该法规的不断完善,确保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更加营养和安全,本文围绕婴幼儿配方食品的营养强化法规的现状以及使用情况和建议做了探讨。
作者:杨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岩藻多糖(fucoidan)是褐藻细胞产生的粘性物质,存在于褐藻间组织或粘液中,是一系列组成相似的多糖混合物,主要组分是L-岩藻糖-4-硫酸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岩藻多糖有抗凝血的活性,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和抗病毒病等功效。所以对岩藻多糖的研究开发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岩藻多糖的活性经实验表明是源于岩藻多糖中的L-岩藻糖和有机硫酸根,硫酸根含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岩藻多糖功效的好坏。
作者:宫锡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支持食品安全检测的5种生物技术及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弱点,并对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范围做了介绍。
作者:李桂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文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们关注的重点,同时随着人们交流方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各个地区之间的饮食文化实现了很好的交流,现阶段,人们对于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同当前食品安全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化,食品的安全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对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进行详细的探讨分析,这对提高我国食品的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莉;张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人们的健康问题,还关系着国家的声誉。在我国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了解甚少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本文就我国食品检测中大型仪器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做出简单论述。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介绍了禁用偶氮染料在印染行业的使用现状,法规要求,详述目前主要的检测标准,分析原理和结果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作者:何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新一轮的食品监管部门和食品检验机构的调整、改革、变化,新版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同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批准发布了GB/T 30642-2014《食品抽样检验通用导则》标准并于2015年5月1日实施。
作者:柳泉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现代社会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地沟油、三鹿奶粉事件、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社会人心惶惶,人们对食品的关注度也在骤然上升。牛奶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其营养非常丰富,易吸收,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但是,牛奶的安全问题却备受争议,本文就我国牛奶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作者:黄彬;王晓东;张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乳制品品种已经从相对单一的巴氏杀菌乳、酸牛乳发展到现在各种形式各种花色各种包装的产品,其中活性发酵型含乳饮料的营养价值易引起争议。于是我们选取了某知名乳制品企业生产的活性发酵型含乳饮料,针对其营养价值方面作了研究,并与其竞争产品做了一般的比较。
作者:张欣;赵杨东升;李鹏;陶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发酵型复合果蔬乳饮料综合了果蔬汁和乳酸发酵的优点,使原料风味与发酵风味浑然一体。本实验选取乳酸菌中保加利亚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1:1),复合果蔬汁添加量为55%(苹果汁和番茄汁配比为2:1)。结果表明:蔗糖添加量为7%,接种量为10%,40℃发酵6h,pH值达到4.0±0.2为宜。置于4℃的冰箱中冷藏后熟20h。所得益生菌果蔬汁发酵乳组织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具有果蔬特有的滋味和芳香。
作者:赵蓓;李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利用食用菌的富集作用来探究平菇、香菇、鸡腿菇对重金属镉的吸附能力。通过测定三种食用菌在含有不同浓度镉标准溶液的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情况、在液体培养基上菌体的湿重和干重,采用ICP设备检测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内镉含量来评价其富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升高,菌体中镉含量也随之升高,食用菌菌丝干湿重逐渐减少,富集能力为香菇>鸡腿菇>平菇。
作者:王馨萍;魏志刚;陶艳丽;马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甲醛是一种致癌和致畸物质,我国规定食品中禁止加入甲醛。但由于其价格低廉,一些不法商贩在食品中以及农副产品加入甲醛或能释放甲醛的吊白块等物质,用以改善外观。因此,食品甲醛残留量检测的研究对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对多种食品甲醛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供食品安全监督中相关工作人员更加便捷高效的检测甲醛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荣;尹予希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