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才;孙钊
我国是香菇的种植大国,每年的年产量大约有五十万吨,因此贮藏了丰富的香菇柄资源。通过对其进行加工,将制作出的美味香菇柄松投入市场,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还能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时的零嘴选择,这是一种充分利用资源的新途径,为香菇的运用打开了新的市场。
作者:龙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为关注的话题,地沟油、毒大米、染色馒头、红心鸡蛋等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因此,应加强对食品的安全检验,提高食品的食用安全指数,寻找切实有效的食品检验方法至关重要。液相色谱技术是现代食品检验的主要方式,其精确度相对较高,值得在食品检测领域应用。本文就关于运用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作者:郭晓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食品安全的问题还是经常发生,这就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威胁,因此,食品实验室中质量管理要引起重视。食品质量检验是通过食品检验机构来实现的,为了保证食品质量能够达到标准,确保食品是安全的,改变如今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是相当重要的,从而从根本上保证食品的安全度,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及其繁殖是引发食品变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杀菌成为了食品加工中关键的环节,冷杀菌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和传统的热杀菌技术有较大差别,它不但能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保护食品功能的生理活性,还能保持食品的新鲜度以及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本文对冷杀菌新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温敢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并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法实施仅四年后,启动了修订工作,2013年列入国务院法制办的立法计划,本次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这么短的时间内对法律进行修订的情况并不多见。
作者:中国食品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现代社会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地沟油、三鹿奶粉事件、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社会人心惶惶,人们对食品的关注度也在骤然上升。牛奶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其营养非常丰富,易吸收,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但是,牛奶的安全问题却备受争议,本文就我国牛奶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作者:黄彬;王晓东;张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同时与政治经济及科学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正在受到政府和公众越来越多的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与错综复杂的产生原因,给我国食品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作为国际公认的科学原则与手段,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应对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质量管理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概念入手,对食品质量管理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陈甜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烹饪的根本目的是将食物原料加工烹制成色、香、味、形、质俱佳的食物,既能使食物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又达到食物合理营养的目的。但由于烹饪条件与方法不同,食物中的维生素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日常的烹饪操作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并提出科学的烹饪方法和措施。
作者:富梅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人们的健康问题,还关系着国家的声誉。在我国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了解甚少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本文就我国食品检测中大型仪器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做出简单论述。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利用食用菌的富集作用来探究平菇、香菇、鸡腿菇对重金属镉的吸附能力。通过测定三种食用菌在含有不同浓度镉标准溶液的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情况、在液体培养基上菌体的湿重和干重,采用ICP设备检测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内镉含量来评价其富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升高,菌体中镉含量也随之升高,食用菌菌丝干湿重逐渐减少,富集能力为香菇>鸡腿菇>平菇。
作者:王馨萍;魏志刚;陶艳丽;马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安全是可食用的食品基本的原则,但是有些厂家在厚利的驱使下,利用一些危害身体的不可食用的廉价垃圾生产不合格的劣质产品,冒充合格的食品进行销售。近几年来重大食品安全案件不断爆发出来,也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人们才开始发现不合格的食品带来的后遗症是相当的触目惊心。
作者:李花觉;韦晓芸;黄克华;黄小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营养代谢疾病是营养性疾病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的统称。随着奶牛产奶量的不断上升及高能饲料的开发利用,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奶牛营养代谢病是指奶牛所需要的某类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造成的疾病。而代谢障碍是因为奶牛机体内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致使体内环境紊乱而引起的。其主要包括糖、脂肪及蛋白质营养代谢病、矿物质营养代谢病、维生素营养代谢病及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等。
作者:侯乐乐;代永联;郝小静;王学梅;张廷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绿色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种植绿色蔬菜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基于此,本文笔者就绿色环保番茄生产技术要点进行简单的介绍。
作者:钟世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宣传新食品安全法征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严《食品安全法》”,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实施将充分体现“四个严”,即用“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来确保广大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在此,笔者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如何用“严肃的问责”,加大追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力度进行粗浅探讨分析。
作者:中国食品报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利用琼脂分散法检测Nisin的效价是由英国 Aplin & Barrett公司的Tramer, J.& Fowler, G.G(1964)[1]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该方法成为国际公认的Nisin效价检测法。美国《食品用化学品法典》[2]中关于Nisin的检测方法也是依据该文献。另外欧盟2006年出版的Nisin专刊[3]中亦提到食品中Nisin的检测法是依据Fowler, G.G & Tramer, J.(1975)[5]。我国Nisin的执行标准为QB 2394-2007[4],其效价检验方法参照美国《食品用化学品法典》第五版制定。因此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关于Nisin效价检测法进行简要归纳,比较各方法的异同点。
作者:洪超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从而在饮食方面也相当的丰富,于是熟肉制品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熟肉制品的安全问题十分的关注。熟肉制品的安全性与消费环节息息相关,因为通过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对食品造成危害,所以对整条食物链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维持食品市场保持正常秩序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国ISO22000食品质量管理组织对食品安全性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从而为熟肉制品的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但是要想使得熟肉制品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需要食物链中所有参与方的共同努力。
作者:刘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发酵型复合果蔬乳饮料综合了果蔬汁和乳酸发酵的优点,使原料风味与发酵风味浑然一体。本实验选取乳酸菌中保加利亚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1:1),复合果蔬汁添加量为55%(苹果汁和番茄汁配比为2:1)。结果表明:蔗糖添加量为7%,接种量为10%,40℃发酵6h,pH值达到4.0±0.2为宜。置于4℃的冰箱中冷藏后熟20h。所得益生菌果蔬汁发酵乳组织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具有果蔬特有的滋味和芳香。
作者:赵蓓;李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果脯、蜜饯制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对这些质量问题提出控制措施。
作者:杨帅;刘华丽;成铖;赵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生产豆奶或豆腐过程中的副产品豆渣的价值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随着人类逐渐认识到充分利用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提高粮食作物的经济价值,必须走科学综合利用之路”。同时豆渣具有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低还原糖、高钾低钠、钙镁含量较高的营养特点,营养价值较高。可见如何更好的利用豆渣成为我们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产量日益增长的豆渣成为我国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
作者:徐松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岩藻多糖(fucoidan)是褐藻细胞产生的粘性物质,存在于褐藻间组织或粘液中,是一系列组成相似的多糖混合物,主要组分是L-岩藻糖-4-硫酸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岩藻多糖有抗凝血的活性,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和抗病毒病等功效。所以对岩藻多糖的研究开发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岩藻多糖的活性经实验表明是源于岩藻多糖中的L-岩藻糖和有机硫酸根,硫酸根含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岩藻多糖功效的好坏。
作者:宫锡余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