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刘爽;倪训业
抵抗素(Resistin,RE)作为一种脂肪因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大量实验证明,抵抗素不仅参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发生,而且是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炎症状态,参与血栓的形成和发展,与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刘丹;金红;李玉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隐性护理知识在大专生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的运用方法.方法:先将隐性护理知识外化,使其显性化;再通过建立科室内隐性护理知识的共享机制, 组织各种护理活动,增进带教老师之间、护生与老师之间以及护生之间的接触面、增进相互间信任等方法,促使隐性护理知识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和共享.结果:大专实习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促使隐性护理知识在大专生临床带教工作中得到共享,从而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翠华;汪秀云;徐琴;陈华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阴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加强切口护理、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皮瓣完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 结论:对行外阴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术的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及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和病人良好恢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邱洁华;郑静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科住院施行保守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升高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22例,其中联合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连用8d,然后停用抗凝治疗.所有患者在继续接受包括阿司匹林(阿司匹林100m/d,首剂300mg)的标准治疗的同时,联合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首剂300 mg,以后75mg/d)口服,连续给药至1年.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平均随访18个月,联合治疗组近期总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9.4%(12/62);对照组为26.7%(1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保守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好,总心脏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王勤;刘爽;倪训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45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予HP联合HD治疗,对照组 24例采用 H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住院天数显著减少(P<0.05或0.01),治愈率及死亡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HP联合HD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应作为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方式.
作者:廖雪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外科的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参照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患儿护理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均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护理中,体现循证护理的理念,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减轻患儿恐惧心理,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住院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促进医疗团队的合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谢惠霞;黎勤华;程碧华;罗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其临床症状体症、磁共振检查和关节镜检查,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科2003年12月至2007年8月期间资料完整可供分析的膝关节镜手术病例中诊为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46例52膝,就其临床表现,磁共振检查与关节镜检查作比较.结果:46例52膝中,主要病史症状体征有:上下楼蹲起时膝前痛35膝,膝前内侧压痛30膝,麦氏征阳性29膝,活动时弹响23膝,膝关节过屈试验阳性25膝,过伸试验阳性21膝,患膝无力打软36膝,有交锁史28膝,有明确外伤史15 膝,髌骨压痛18膝,股四头肌萎缩48膝,髌骨内侧痛性条索18膝.磁共振检查提示有髌内侧滑膜皱襞增生42例44膝.关节镜下可观察髌内侧滑膜皱襞全貌,行手术切除.术后行股四头肌训练.结论:根据临床表现难以诊断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磁共振检查在术前判断膝关节内是否有结构紊乱时有一定的优势,关节镜为目前确诊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好方法,同时可以治疗.
作者:陈群;冯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选择适宜的呼吸道标本,以方便急性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体病原学诊断应用.方法:采集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咽分泌物(NPS)、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LF)为检测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衣原体(CP)和肺炎支原体(MP)4种非细菌性病原体,比较这3种呼吸道标本检测病原体结果的差异.结果:ADV、RSV、CP和MP的检出率,NPS标本分别为10.4%、29.2%、33.3%和18.8%,痰标本分别为10.4%、25.0%、35.4%和16.7%,BLF标本分别为8.3%、22.9%、27.1%和16.7%.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时,不同标本检测病原体的阳性率有一定的差别.结论:NPS、痰和BLF均可用做PCR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体的标本,其中NPS容易获得、采集安全、能够满足病原学诊断需要,可以作为首选标本.
作者:张冬梅;侯继申;范常艳;薛承岩;张庆;孙立新;刘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行改良式经阴道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非脱垂子宫行改良式经阴道切除术196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病例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临床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切除子宫的理想术式.
作者:徐慧;金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肺内孤立性结节在X线胸片与CT上的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4cm肺内孤立性结节30例,全部病例先摄X线胸片再做CT扫描,对<2cm结节再做薄层扫描.结果:下列征象对恶性病变诊断有帮助: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征,胸膜凹陷征,肺血管集中征,而均匀致密的钙化,结节边缘光滑、规整,都以良性病变为多见.结论:通过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病例常规X线胸片与 CT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贡明虎;于寅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心理因素、精神个性特征,以期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门诊36例肠易激综合症病人,应用一般情况调查及临床表现,结合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焦虑量表(HAMA)评定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用明尼苏达个性调查表(MMPI)评定个性特点.结果:36例肠易激综合症中存在精神症状100%,其中有焦虑症状突出.个性调查(MMPI)二点编码法13/31、17/71、37/73、16/61型集中.因子中疑病、癔症、神经衰弱的得分高于中国常模.结论:肠易激综合症的发病与精神个性特质有关.除了消化道症状以外,焦虑为主要的精神症状.治疗上应重以精神心理疏导,辅以适当药物治疗.
作者:王亚瑞;陈丹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脂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患者100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各50例,诊断符合1997 JNCVI报告标准,且心功能2级以上,正常对照组50例,为同期非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三组均排除恶性肿瘤、肝胆疾病、贫血、出血性疾病、近期献血、中等程度以上感染与发烧等疾病,2周内未服用过还原性维生素、铁剂及影响铁代谢的药物,女性绝经期超过1年.SF(血清铁蛋白)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铁蛋白含量,试剂盒由美国罗氏诊断公司提供.血清胆红素检测所用试剂及标准由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采用钒酸氧化法一双试剂测定.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批标本均用标准血清进行质控,测定时间SA于入院后d2抽血化验,UA于疼痛发作24h以内抽血化验 . 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血清铁蛋白(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含量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体内铁储存增加与老年CH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对老年CHD来说,有高血清Fe、SF和高血清LDL-C的人有明显的心脏病高发危险,故在临床上测定血脂的同时测定血清Fe、SF对冠心病(CHD)的诊断和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杜新芳;张妍;刘宝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对细胞学、阴道镜活性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166例患者,采用宫颈环行电切术治疗.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宫颈环行电切除术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8.2%.平均手术时间为4.5±1.1min;平均出血量为7.0±1.0ml.宫颈光滑.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CIN.
作者:邓一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名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或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1].
作者:闾小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社会支持.方法:对3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PTSD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于入院时和治疗4周末评定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然后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前后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PTSD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为: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创伤体验、情境回避和持续的警觉性增高、选择性遗忘和对未来失去信心,多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抗抑郁药和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佳,显好率分别达90.9%和83.3%.治疗前的SSRS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两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治疗4周末(P<0.05或P<0.01).结论:PTSD患者具有接触创伤性事件、重现创伤体验、回避和警觉性增高四个特点,主观支持不足和对支持利用度差,需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和适当抗抑郁药物治疗.
作者:陈耿谊;高镇松;陈政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析10例肾上腺皮质腺癌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经1~5年随访,8例完整切除肿瘤中有4例生存,其余4例及2例行活检者均死亡.结论:影像学的发展使患者易早期诊断,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林伟强;张永海;徐庆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病人肾功能状况及特点,分析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简化的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FR, eGFR )的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内科系统的464例≥60岁住院患者肾功能进行评估,分析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本组患者有肾脏基础疾病患病率为10.6%,高血压60.8%,糖尿病22.4%,冠心病64.5%,脑血管意外47.8%,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5.3%.②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疾病谱eGFR<60ml/min*1.73m2中,其合并症占前三位为:冠心病为103例(72.7%);高血压为96例(67.1%);糖尿病36例(25.2%).③病因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尿酸、高血压、冠心病是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住院病人中肾功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尿酸、高血压、冠心病是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琦;仝霖;刘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病人胸腔积液的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方法:回顾45例行原位肝移植的病例的资料,分析其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相应处理措施. 结果:术后32例次(32/45,71.1%)发生胸腔积液.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肺功能异常、术中输液量、术中输血总量>l000 ml、机械通气时间>12 h、手术时间、术后再次手术、术后合并肺感染、术后合并腹水是术后发生胸腔积液的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肺功能异常、术中输血总量>l000 ml、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2 h、术后再次手术、术后合并肺感染、术后合并腹水与胸腔积液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病人胸腔积液的原因是多样的.术前改善肺功能、术中尽量减少出血,控制输血量,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可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
作者:赵湛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等方面无差异性(P>0.05).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纳络酮0.4mg~0.8mg静推,严重患者间隔30min可重复使用1次,随后给予10%Gs500ml+纳络酮0.8mg~1.2mg静滴.结果:纳络酮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清醒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蔡榴辉;马柏森;徐远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3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结果:3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与精心护理,术后复查X线片提示颈椎融合成功,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加强围手术护理是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而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包括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加强气道护理、保持颈椎稳定性和合理的功能锻炼等措施.
作者:戴艺双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