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凯;段格斌;梅远平;罗明鼎
目的:分析血清匹多莫德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许昌市中医院儿科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发热、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干湿性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平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住院平均时间和住院平均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能够快速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为此,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通过给予匹多莫德来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早期帕金森病中添加舒血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6例确诊为早期帕金森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5 d,每天1次。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例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UPDRS)进行评定,计算两组病例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观察两组病例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检查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好转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89%(16/18),明显高于对照的38.89%(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在治疗早期帕金森上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松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颌面部软组织并腮腺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57例,根据病发时间分为陈旧性损伤24例(陈旧组)和急性损伤33例(急性组),两组均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急性组术后疮面均Ⅰ期愈合,面部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未见明显并发症。陈旧组术后I期愈合22例,面部神经功能正常21例。结论颌面部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针对性治疗非常重要,应避免因治疗贻误或不当导致陈旧性损伤。
作者:郭学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2例(2.00%),对照组14例(15.5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蔡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治疗新生儿气胸的可靠方法,为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绵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气胸患儿92例,随机分成常规呼吸机组和高频呼吸机组,每组46例,分别实施传统常频通气治疗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值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结果高频呼吸机组治疗后24 h和48 h氧全指数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呼吸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544,5.7208,P均<0.05);高频呼吸机组治疗后24 h和48 h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均显著优于常规呼吸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553,6.3803,P均<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常频通气治疗方法比较,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实施治疗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王洪宇;唐昌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收治的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的64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外后侧入路在胫前肌、腘肌和比目鱼肌两个间隙分别显露胫骨前外侧髁及后外侧髁,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分别用“高尔夫”与“T”形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前外侧和后外侧骨折。手术治疗后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胫骨平台骨折修复情况,在按照HSS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无明显的塌陷。6~14周后骨折全部愈合,Rasmussen评分为6~18分,其中优28例,良30例,可6例,优良率高达90.62%;HSS评分为57~92分,其中优22例,良3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安全度高、创伤小,而且有助于骨折复位,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利用。
作者:陈士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早期糖尿病肾病脂联素的相关性。方法30例应用诺和灵30R 治疗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A1c)>7.5%]改用诺和锐30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进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观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尿微量白蛋白( MA)及尿肌酐( UCr)等指标变化。结果经诺和锐30治疗后,BMI、FBG、TC和TG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HbA1c 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2 h PG、hs-CR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均明显下降(P均<0.05),APN明显升高(P<0.05);24 h平均血糖水平(24 h MB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日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MAGE )、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 MODD )及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APN与2 h PG、HbA1c、hs-CRP、ACR、MAGE及PPGE呈负相关。结论诺和锐30治疗能减轻血糖波动,可能通过增加糖尿病肾病APN水平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舒毅;陈幼萍;刘大川;曾春平;梁蕴谊;刘帅;叶静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容易感染羊、牛、猪等家畜,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肉、奶及奶制品而被感染[1],主要经过三种传播方式传染:通过很细小的伤口侵入;在解剖感染了布鲁氏杆菌的牲畜时,病菌有可能会形成气溶胶,可以通过口腔、眼结膜感染其他人;口腔感染,比如在手沾染了感染布鲁氏杆菌的牲畜尸体后,再吃东西也会感染。现报道我院1例因发热从血培养中检出马耳他布鲁氏菌的病例。
作者:史艳玲;张翠花;赵红九;潘广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下腹手术史行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手术意外及后遗症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下腹部手术史行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结果对67例下腹部手术史行腹式输卵管结扎患者的各种并发症、手术意外、后遗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处理。结论严格把握有下腹手术史腹式输卵管结扎术的适应证,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开展术前心理咨询和指导是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凤群;杨晓凌;吴间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对踝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安乡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35例踝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行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18例行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χ2=21.7936,术后Mazur评分及VAS评分比较t=2.1720、2.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踝退行性骨关节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踝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高健;陈德超;刘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术前不同用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在孟津县公疗医院实施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的绝经期妇女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宫颈软化情况、取环效果、类人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9,5.017,4.892,P<0.05);研究组宫颈软化情况、取环效果优于对照组,类人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36,10.854,8.622,P<0.05)。结论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加戊酸雌二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软化宫颈,方便取环,减少类人流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药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苏鲁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对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行子宫全切术的12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观察组采用超声波臭氧雾化结合碘氧灌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综合干预后阴道洁净度、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均未发生阴道残端感染。结论术前超声波臭氧雾化结合碘氧灌洗可以改善阴道洁净度,有效降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田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对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的影响,探讨间苯三酚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设立3个试验组(甲组、乙组、丙组),1个对照组(丁组)进行临床试验,观察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对产妇剖宫产率和分娩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显著降低了产妇的疼痛程度。结论在不增加使用剂量的情况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能减轻产程中的疼痛,但对降低剖宫产率、促成自然分娩的有效率有待研究。
作者:王云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结石取净率、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42例患者成功施行经皮肾穿刺并建立经皮肾微通道,一期取石33例,结石取净率为82.5%,手术时间50~120 min。并发症主要为发热感染症状,发生率为4.8%;术后随访3~6个月,2例患者结石复发,ESWL治疗2~3次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损伤小、并发症少、结石一次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针对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预后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年在禹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进行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治疗的40例患儿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新生儿低血糖无脑损伤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低血糖程度、低血糖持续时间、母亲高危妊娠、糖尿病母亲、患儿体质量、患儿性别、患儿胎龄、5 min Apgar评分、患儿开奶时间、患儿惊厥、剖宫产、神经系统后遗症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低血糖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低血糖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亲高危妊娠、患儿性别、患儿体质量、患儿胎龄、剖宫产、糖尿病母亲等因素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5 min Apgar评分低于5分的患儿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者的惊厥发生率分别为40.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OR值增加,低血糖性脑损伤发生的危险性就增高,严重的感染、宫内窘迫、长时间持续性的低血糖可增加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发生的危险概率。结论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患儿低血糖程度越严重、低血糖持续越久、开奶时间越晚、惊厥发生率越高,脑损伤发生率越高,且低血糖性脑损伤的预后质量越差,造成低血糖性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为了降低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生率,需要针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降低发生率,促进患儿脑损伤细胞功能的恢复,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闫红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研究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实施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52例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拔除胸管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第1天胸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其术中出血量及第1天胸腔引流量较少,住院时间短。
作者:张国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行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8周,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薛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因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原阳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62例感染后咳嗽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7.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结论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因感染而引起的小儿咳嗽效果显著,且该种药物组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儿受益。
作者:银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胆肠Roux-en-Y吻合术和回盲部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接诊的4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胆肠Roux-en-Y吻合术和回盲部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对患者实施治疗。术后分析记录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并对术后的并发症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记录。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远期优良率为100.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4440,P=0.0145)。此外,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中未出现返流性胆管炎的患者,对照组中有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3)。结论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吴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80例,在改善心功能的基础治疗上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观察其疗效。结果显效41例,好转30例,无效5例,4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8.8%。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注意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在改善心功能治疗时配合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李跃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