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姝花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22例为LC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C)21例为OC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4个月,OC组发生并发症1例,OC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肠蠕动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廖长朝;韦永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病种、年龄分布、用药情况等,更好地指导今后工作.方法 对江苏连云港解放军149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住院的755例患者从疾病诊断、年龄分布、药物使用、住院次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疾病诊断频次前六位是高血压、脑梗死、高血脂症、糖尿病、冠心病、前庭周围性眩晕,而且女性发病率明显大于男性,脑肿瘤及肌病等诊断少,功能性疾病占一定比例,药物方面抗血小板药、活血化瘀中成药、调脂药物等使用居多.结论 我院神经内科以心脑血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老年患者居多,学习掌握老年疾病特点、合理使用相关药物十分重要.
作者:廖日洪;仲崇翔;姜川;袁春星;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低分子肝素用于临床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常规治疗方案,为临床用药进行指导.方法 将郏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近年来收治的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观察.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实验组31例患者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低分子肝素的辅助性疗法.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两组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后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京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证实的31例子宫穿孔患者,术前均经超声检查,了解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 31例经手术证实的子宫穿孔患者均经超声进行诊断,28例经超声明确诊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32%.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直观地对子宫、宫旁进行检查,可以对子宫穿孔进行分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超声诊断子宫穿孔具有直观、方便、简单、快捷等优点,可以作为子宫穿孔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任新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安阳市中医院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动脉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经钛夹止血、电凝止血后出血现象停止,止血率达88.5%,其余6例患者止血失败转开腹手术,出血现象停止.结论 胆囊动脉出血是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重要原因.掌握手术出血常见原因,进行有效预防,出血现象发生后,给予患者不同的处理办法能够有效止血.出血现象严重时,需立即转开腹手术,避免进一步胆道及血管损伤.
作者:王永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6例行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方案治疗,常规组30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出血量较常规组少,术后排气时间比常规组早,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术后并发症较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痛苦小、恢复快、顸后良好、术后并发症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7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中47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后,43例症状明显好转,意识逐渐恢复,3例血糖虽恢复但仍存在反应迟钝或记忆力减退,1例低血糖昏迷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在临床治疗中有并发低血糖的可能,临床上应及时诊断及治疗,以避免后遗症或死亡的发生.
作者:陈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新活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新活素组(A组)、环磷腺苷葡胺组(B组)及新活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组(C组),A组仅给予药物新活素首负荷剂量2 μg/kg静脉冲击,以0.0085 μg/(kg·min)维持剂量静脉滴注治疗.B组使用环磷腺苷葡胺60 mg+ 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2~3h.C组采用新活素和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的方法,其使用剂量与A组和B组的剂量一致.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分析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C组的治愈率为90.41%,与A组(63.01%)、B组(64.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1%、4.11%和2.7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活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冠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内科176例初治AL住院患者完成2次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体进行分析.结果 例次感染率为47.7%;感染部位:肺部感染例数较多(33.0%);病原菌构成:167例感染中分离出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52.9%),革兰阳性菌13株(25.5%),真菌11株(21.6%).结论 AL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居多,革兰阴性菌较多,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
作者:谭明珠;尹松梅;谢双峰;聂大年;李益清;马丽萍;王秀菊;吴裕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6例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经阴道分娩18例,剖宫产8例.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给予环孢菌素治疗,有效率为61.54%;常规保守治疗13例,有效率为30.77%.结论 环孢菌素治疗妇女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现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120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其中有33例患者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院内感染,将其分为A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33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为B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治疗应对措施.结果 33例院内感染患者,其中16例下呼吸道感染,占48.5%;泌尿感染7例,占21.2%;肠道感染5例,占15.2%;血液系统感染2例,占6.1%;其他系统感染3例,占9.0%.A组患者在合并症、心脏功能障碍、侵袭性操作及使用抗生素方面均较B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要合理分析感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规范医疗操作、合理用药等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下双侧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患有双侧肺大疱的患者3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进行同期手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患者的疼痛级别为Ⅲ级,尚能忍受;对所有患者进行1~45个月的随访,出现呼吸衰竭患者1例,行机械通气后康复,其余29例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且无任何复发情况.结论 在电视胸腔镜下进行同期手术,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还能有效治疗双侧肺大疱,且术后并发症少,康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长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新郑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了解新郑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疫情,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新郑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郑市200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患者6698例,报告发病率为105.9/10万,病死12例.1~6月份致病病毒主要为人类肠道病毒71型,8月份致病病毒主要为柯萨奇A组,HEV71构成比与重症病例呈正比例关系.结论 新郑市手足口病疫情具有连续性,手足口病病原谱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要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检测,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作者:闫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肠套叠的不同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CT平扫对肠套叠的诊断水平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小儿及成人肠套叠的CT影像学表现及形成原因.结果 76例中小肠型肠套叠18例,回结肠型22例,结肠型36例.其中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成人肠套叠的病因包括胃肠道间质瘤、错构瘤、脂肪瘤、肠道腺瘤样息肉、肠憩室等.结论 肠套叠具有特征性CT表现,对小儿及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万书友;侯明杰;张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上,因摄人不足、胃肠道丢失、药物排钾等原因导致的低钾血症较为常见,通过仔细的病史询问不难明确病因,但反复发生的低钾血症应引起重视.本文结合1例少见的Bartter综合征浅谈低钾血症的临床诊断思路.1 病例报道患者,男,22岁,以“反复肌无力伴酸痛、麻木2年”于2012年9月3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肌无力伴肌酸痛、麻木,尤以双下肢为著,无心悸、呼吸困难,无口干、眼干、吞咽困难,无皮疹、关节痛,口腔溃疡约每年1~2次,无脾性改变、多梦疑虑,上述症状间断反复发作,补钾治疗稍好转,但血钾未能恢复正常.
作者:王慧娟;杨保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中术后皮下积液13例,发生率为16.3%,通过注射器抽液或重新放置引流管的方法,皮下积液均获痊愈.结论 加强围术期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自然引流是治疗乳腺癌皮下积液的有效方法.
作者:武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诊断性腹腔穿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共行诊断性腹腔穿刺136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88例首次穿刺结果阳性,一次穿刺阳性占75%,12例首次穿刺阴性,4例穿刺假阴性,二次腹腔穿刺后为阳性,腹腔穿刺阳性率为96.15%.结论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及术式的选择确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俊;吴振恭;熊乃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使用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黏膜下注射治疗慢性放射性结直肠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确诊慢性放射性结直肠炎并出血患者,使用APC联合黏膜下注射0.001%肾上腺素盐水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止血出院,半年后1例肠出血复发,1年后3例肠出血复发,复发患者重复使用APC联合黏膜下注射治疗,均成功止血,治疗中无肠穿孔并发症发生.结论 APC联合黏膜下注射治疗慢性放射性结直肠炎出血,操作简便,止血效果好.
作者:张周欢;胡志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90例各类型冠心病患者发病24h内和对照组取静脉血,进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C-反应蛋白(CRP)浓度测定,并观察各组BNP浓度差异与CRP的相关性.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与对照组的BNP浓度与CR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BNP浓度高于对照组、SAP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AP组和SAP组的BNP浓度与CRP浓度均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UAP组的BNP浓度与CRP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BNP浓度时心肌受损的一个重要标志物,且可反映病变严重程度,对临床综合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杏芳;涂端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镍钛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2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式肋骨接骨器,行小切口选择性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2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21~ 88 min,平均(48.4±10.8) min;住院10~23 d,平均(17.6±3.5)d;随访1~3个月,复查CT肋骨三维重建显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结论 镍钛合金环抱式肋骨接骨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固定牢靠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善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