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筱涛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血液净化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 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MHD 患者60例,按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分为单纯血液透析组(HD 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 + HF 组)、血液透析灌流组(HD + HP 组),另选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d 及治疗后12周检测各组血清 Hcy 及 CRP 的水平。结果 MHD 患者血清 Hcy、CR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HD + HF 组和 HD + HP 组治疗后 Hcy 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1),治疗后12周 HD + HP 组CRP 下降明显(P <0.05)。结论 HD + HF 及 HD + HP 治疗可使 MHD 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 CRP 水平下降,可能有助于降低尿毒症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方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②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Ⅲ型前胶原均显著下降(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可有效降低肝脏纤维化,改善肝功能。
作者:章丽;张开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和解放军92854部队医院收治的 ACS 患者207例,将其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65例)、10 mg 瑞舒伐他汀组(67例)和20 mg 瑞舒伐他汀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观察服药2、4周的 hs-CRP 水平。结果三组服药前 hs-CRP 水平分别为(12.5±2.4)、(12.4±2.3)、(12.2±2.5)mg/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患者服药2周后血清 hs-CRP 明显降低(P <0.05),分别为(10.6±2.5)、(9.9±2.4)、(8.6±2.3)mg/ L,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服药4周后,20 mg 瑞舒伐他汀组 hs-CRP 较辛伐他汀组及10 mg 瑞舒伐他汀组 hs-CRP 浓度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使 ACS 患者的 hs-CRP 水平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抗炎效果更显著。
作者:林碧珠;李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综述国内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运途中气道控制研究进展,旨在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相应临床治疗参考。方法分别通过 Pubmed 及 CHKD 检索近几年英文及中文文献,限定主题于颅脑损伤转运并气道控制,对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结果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机制、评定方法、治疗方案等方面研究较为成熟,然而对其转运途中气道控制经验存在着不足。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运途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通过气道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转运风险率。
作者:包娜娜;刘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针对小儿哮喘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36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35例),参照组为72.22%(26例),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哮喘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较高,而且复发率极低,同时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龙林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联用丁苯肽软胶囊200 mg,口服,每日3次,连用14 d;对照组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两组常规治疗均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14 d 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14 d 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软胶囊,对于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洪波;滕瑞祥;沈为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方案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姜堰蔡官医院收治的4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化痰、止咳、吸氧、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氯雷他定和布地奈德,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综合组咳嗽消退时间、夜咳停止时间、咳嗽减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方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广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优甲乐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方法服用优甲乐患者分为25~50μg 组和50~75μg 组,分别检测1、3、6个月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改善情况及优甲乐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老年患者服用优甲乐后第1个月开始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3个月可完全达到较理想的水平,25~50μg 组治疗前平均收缩压为(136±12)mm Hg(1 mm Hg =0.133 kPa),服药1、3、6个月后分别升高为(137±11)、(147±7)、(150±6)mm Hg;50~75μg 组治疗前平均血压为(137±11)mm Hg,服药1、3、6个月后分别升高为(147±10)、(154±8)、(155±7)mm Hg。结论优甲乐能有效地改善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不足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小剂量开始给药能有效地减少外源性激素替代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作者:阿依努尔·买买提明;帕提曼·肉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取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采取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67%,对照组为7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白蛋白、尿蛋白、尿素氮、补体 C3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对照组白细胞、尿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出现明显改善(P <0.05);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31.1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筱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重度 OSAS 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60例,手术组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嗜睡量表(E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SAQLI)总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ESS、SD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nCPAP 组改善更加明显,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 nCPAP 组治疗后 SAQLI 日常活动、情感活动、症状方面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度 OSAS 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效果优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作者:李维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闭合性腹部外伤的优势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探查及治疗的6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确诊。其中8例中转开腹手术,8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取小切口完成手术,余44例均于镜下完成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及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对闭合性腹部外伤不仅可明确诊断,并同时能够及时指导治疗,提高了确诊率,降低了阴性剖腹探查率,具有安全性、准确性高、并发症少、手术病死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承良;李义廷;程言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与丹参片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杞县中医院收治的9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等各种指标。结果两组 HBV-DNA 和 HBeAg 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采用阿德福韦酯与丹参片联合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张中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银杏叶注射液对老年人在手术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术后早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银杏叶注射液对患者病情的缓解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皮疹、发热等现象,也无血压升高、胸闷、心慌等短暂的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对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安全有效。
作者:雒鸿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观察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 B 族维生素联合干预 H 型高血压患者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药物联合干预 H 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 H 型高血压患者实施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 B 族维生素联合干预8周,对比分析干预前后血压、CAIMT 及血清 Hcy 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前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CAIMT 及血清 Hcy 水平[(168.9±10.4)mm Hg,(92.5±11.3)mm Hg,(24.7±5.3)μmol/ L,0.98±0.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5±6.6)mm Hg,(71.8±7.9)mm Hg,(9.8±2.7)μmol/ L,0.57±0.14)( P <0.01)],干预后 SBP、DBP、CAIMT 及血清 Hcy 水平[(130.2±8.9)mm Hg,(78.7±8.6)mm Hg,(10.9±4.2)μmol/ L,0.76±0.13]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 <0.01)。药物联合干预 H 型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81/86)。结论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 B 族维生素联合干预 H 型高血压患者,可显著改善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液 Hcy 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海燕;李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娄底眼科医院收治的160例小瞳孔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手法碎核治疗,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1 d 视力矫正≥0.5的术眼达到75.00%,对照组仅为47.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角膜水肿发生率为22.99%,对照组为76.1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小切口手法碎核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早期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海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佐治颅脑创伤后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4例颅脑创伤后综合征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脑复康、谷维素、尼莫地平、尼麦角林等西药治疗,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ADL)、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79.0%,总有效率达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1%和82.2%(P <0.01);ADL 和 WMS 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 均<0.0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佐治颅脑创伤后综合征效果明显、安全,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品春;李修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行急诊 PCI 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7例急性 STEMI 行急诊 PCI 患者进行分组,常规剂量组58例给予1~3 min 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μg/ kg,大剂量组59例给予1~3 min 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25μg/ kg。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凝聚功能抑制率(IPA)、血小板活性指标变化和药物安全性。结果大剂量组静脉泵入10 min 末、静脉泵入24 h末和停药24 h 末血小板凝聚功能抑制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P <0.01);大剂量组静脉泵入10 min 末血小板活性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 P <0.01);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33.33%),P <0.05。结论急诊STEMI 患者行急诊 PCI 后早期应用大剂量替罗非班(25μg/ kg)能够显著提高血小板凝聚功能抑制率和降低血小板活性,安全可靠,在改善血流再灌注和心肌微循环灌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作者:秦小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药物性角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与联系。方法对焦作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2例(101眼)白内障术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诱发药物性角膜病变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药物性角膜病变的情况、表现及既往基础病等。结果药物性角膜病变造成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流泪、畏光及视力模糊等,进行眼科检查可发现存在点状角膜糜烂、角膜上皮混浊、角膜基质浸润等情况。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年龄因素是造成药物性角膜病变常见的因素(P <0.05)。药源性病变组视力恢复时间虽较多,但仍可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恢复。结论白内障术后需要重视药物性角膜病变的发生,对于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者以及老年患者需要格外重视。
作者:李艳秋;姬翔;马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给予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对照组28例单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6.4%、75.0%)高于对照组(71.4%、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自觉症状、LVEF 评分和心血管事件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保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 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单用恩替卡韦口服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肽 a1皮下注射。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加用免疫调节用药可进一步提高疗效,联合应用恩替卡韦和胸腺肽 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彭灿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