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玉;章丽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给予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对照组28例单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6.4%、75.0%)高于对照组(71.4%、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自觉症状、LVEF 评分和心血管事件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保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介入术后心电图变化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 ACS 介入术后的25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治疗以及复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手术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以及运动平板心电图,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心理辅导以及康复的方案,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用药进行指导。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年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 SF-36评分以及 SA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6个月以及1年治疗组 SF-36评分以及 SAQ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应用到 ACS 手术后,能够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不良心脏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全面促进患者的心脏康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牛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闭合性腹部外伤的优势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探查及治疗的6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确诊。其中8例中转开腹手术,8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取小切口完成手术,余44例均于镜下完成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及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对闭合性腹部外伤不仅可明确诊断,并同时能够及时指导治疗,提高了确诊率,降低了阴性剖腹探查率,具有安全性、准确性高、并发症少、手术病死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承良;李义廷;程言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呼吸科临床送检标本,将所分离菌株进行药敏结试验,分析其耐用性。结果分离出的34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60株(46.0%),真菌96株(27.6%),革兰阳性菌92株(26.4%);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应用美洛培南、亚胺培南产生耐药率为0。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真菌构成比上升,各类病原菌耐药性存在出现上升情况,临床用药需按照药敏结果合理选取。
作者:胡珊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气动雾化吸入丁卡因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术的效果。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外科手术患者30例,采用气动雾化吸入装置吸入1.5%丁卡因4 ml,在气道表面麻醉完成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 kg、芬太尼1μg/ kg,再行经口明视清醒气管插管。记录患者入室后10 min(T0)、气道表面麻醉后(T1)、放置喉镜时(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患者的插管反应评分;术后24 h 咽喉部疼痛情况以及患者对该局部麻醉方法的主观评价。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气管插管;插管反应评分(1.4±0.6)分;30例患者均未见明显的局部麻醉药不良反应如头晕、口周麻木、惊厥等;T1、T2较 T0 SBP、DBP、MAP 无明显变化(P >0.05),SpO2较 T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3较 T0 SBP、DBP、MAP、HR 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 h,30例患者中仅3例有咽喉部轻至中度疼痛。患者对麻醉方法的评价结果为优26例,良4例,无差评。结论气动雾化吸入丁卡因行气道表面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可以安全地应用于经口明视清醒气管插管。
作者:陈金红;叶炜;熊祥生;赵卫兵;蒋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利用加样器进行血型自动化检测。方法采用对实验参数进行选择优化,然后经过离心、孵育、振荡后静置判断。结果试管 Z 轴低高度1600 mm;微板上加抗-A、抗-B 时 Z 轴位置高度965 mm。微板每孔加235μl生理盐水,红细胞为5μl,抗-A 和抗-B 加样量均为25μl。生理盐水的吸取液速度调整为110μl/ s,分配速度调整为400μl/ s。从12410人份中共检出 RhD 阴性25份,1份弱 D;纠正 ABO 初筛错定3例,2例正反定不符。结论本实验参数优化合理,实现了血型自动化检测。
作者:宋润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血脂异常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 d,对照组采取瑞舒伐他汀5 mg/ d。对比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8周后的调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 A、载脂蛋白 B 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 LDL-C 水平及 LDL-C 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治疗血脂异常的心血管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 d 能够达到满意效果,有效降低 LDL-C 水平,临床应用价值更显著。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9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喘息、嗽咳、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天数、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 <0.01),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P <0.01)。结论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李宗尚;赫延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估利巴韦林联合布地奈德交替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8例给予利巴韦林、布地奈德交替雾化吸入,对照组34例给予布地奈德交替雾化吸入,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和喘息的缓解时间、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和低氧血症的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儿咳嗽和喘息的缓解时间、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和低氧血症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巴韦林与布地奈德交替雾化吸入改善病情更快,疗效更好,且用药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建红;胡军红;莫坤梅;黄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加巴喷丁治疗的疗效及药理。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洛芬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巴喷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成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其中6例患者因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较高,平均24271.5 U/ L,阴道彩超提示:子宫增大,剖宫产切口部位见孕囊或不均质中低回声包块,长径3.3~4.8 cm,平均4.1 cm,包块周围有丰富血流信号,均突向浆膜层。6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子宫瘢痕部位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治疗。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出血少,避免子宫切除术,达到微创、有效、恢复快的治疗效果。结论 CSP 行腹腔镜下局部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不仅可以有效终止妊娠,同时可以修补瘢痕缺陷、修复子宫,保留生育功能,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胡碧洪;黄浩;李莉芳;王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采用子宫体倒 U 形动脉缝扎术对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进行止血性治疗,并观察手术对血液循环以及子宫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州市中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实施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止血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子宫体倒 U 形动脉缝扎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即刻止血率以及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子宫血循环指标子宫动脉阻抗指数以及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即刻止血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体倒 U 形动脉缝扎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迅速、止血效果确切、安全等众多优点,其在大限度上使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予以减免,并降低了对患者术后子宫及卵巢的血管及血循环的影响,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手术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丽英;陈颖;李燕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优甲乐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方法服用优甲乐患者分为25~50μg 组和50~75μg 组,分别检测1、3、6个月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改善情况及优甲乐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老年患者服用优甲乐后第1个月开始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3个月可完全达到较理想的水平,25~50μg 组治疗前平均收缩压为(136±12)mm Hg(1 mm Hg =0.133 kPa),服药1、3、6个月后分别升高为(137±11)、(147±7)、(150±6)mm Hg;50~75μg 组治疗前平均血压为(137±11)mm Hg,服药1、3、6个月后分别升高为(147±10)、(154±8)、(155±7)mm Hg。结论优甲乐能有效地改善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不足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小剂量开始给药能有效地减少外源性激素替代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作者:阿依努尔·买买提明;帕提曼·肉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发病情况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检测149例 CHF 患者血红蛋白指标与 TNF-α水平。结果149例 CHF 患者中合并贫血40例,患病率为36.2%,随着 NYHA 心功能分级恶化,贫血的发生率增高,血红蛋白水平逐渐降低,TNF-α水平则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TNF-α水平的升高促进了 CHF 患者心功能的恶化,并与 CHF 患者贫血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陈向民;吕罗岩;李丹丹;谭艳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轻型颅脑损伤(MTBI)病情恶化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山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42例 MTBI 病情恶化的临床资料。结果浅昏迷和昏迷病情恶化率占85.7%,明显高于嗜睡和朦胧的恶化率(14.3%,P !0.01);GCS 13分患者恶化率明显高于14分和15分者(P !0.01);头颅影像学异常的恶化率显著高于影像学阴性者(P !0.01)。结论影响本研究患者病情恶化的因素主要是浅昏迷和昏迷、GCS 13分及头颅影像学异常,对初诊为 MTBI 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恶化,及时进行头颅 CT 复查和针对性处理,提高治愈率。
作者:黄东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改变血浆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不同时间和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解放军第九七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 ACS,包括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接受 PCI 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负荷剂量组38例,对照组42例。负荷剂量组于 PCI 术前即给予瑞舒伐他汀40 mg,术后20 mg持续1周;对照组于术前、术后均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结果负荷剂量组血浆 NT-proBNP 浓度术后2 h 及术后1周低于常规剂量组,负荷剂量组血浆 NT-proBNP 浓度分别为(284.16±124.63)pg/ ml 和(136.00±16.20)pg/ ml(P <0.05)。结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血浆 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对减少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凌宇;项军;梅健;王岩;王磊;刘成;薛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皮肤科带状疱疹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给予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照组44例单纯给予伐昔洛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5 d 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伐昔洛韦和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消退皮损,改善神经疼痛的不良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2年来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收治的3例新生儿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相关经验。方法选择3例新生儿脑梗死确诊病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围生期因素和其他可能病因分析,并对存活患儿进行随访。结果3例新生儿脑梗死中,1例出现惊厥,1例临床以青紫表现,1例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颅脑 MRI 均提示动脉支的梗死。1例家长放弃治疗,2例好转出院,随访12个月未发现异常。结论新生儿脑梗死原因复杂,常见临床表现为惊厥,头颅 MRI 是主要确诊方法,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朱红岩;苏保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子宫内膜癌患者176例,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88例术前接受宫腔镜检查,诊刮组88例术前接受刮宫诊断,以终的手术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种不同方式的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腔镜组诊断符合率90.91%优于诊刮组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 I、II 期子宫内膜癌诊断正确率方面,腔镜组分别为88.70%和100%,诊刮组分别为65.78%和5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安全、符合率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冬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静脉血 S-100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脑水肿的动态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方法检测80例脑出血患者第1、7、14天及20例健康人静脉血 S-100B 和 MMP-9的含量,同时计算脑出血患者第1、7、14天继发性脑水肿的体积;另外将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S-100B、MMP-9和脑水肿的变化。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 S-100B 和 MMP-9的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S-100B 在入院第1天高,然后逐渐降低,在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MP-9在入院第7天高,第14天时较入院时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同时 MMP-9的动态变化与脑水肿体积变化一致,而 S-100B 的变化与脑水肿体积的变化不一致。脑出血患者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第7天和第14天时 MMP-9和脑水肿体积均低于普通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依达拉奉组 S-100B 亦低于普通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脑出血患者静脉血 S-100B 和 MMP-9均明显增高,MMP-9含量的变化与脑出血后脑水肿变化密切相关,依达拉奉可以降低脑出血患者血 S-100B、MMP-9和脑水肿的水平。
作者:姬馨彤;赵峻波;薛俊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