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宏;陈庆春;廖文瑄
本文通过对药学服务的具体解读和合理用药的规律的阐述,科学回答了当前困扰广大医药工作和患者的有关问题,为提高药物配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指明了方向,为患者用药找出的可以借鉴的良方.
作者:郭素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 00例老年食管癌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放化疗组(n=50,进行替吉奥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治疗)和放疗组(n=50,仅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食管癌控制率更高,P< 0.05;(2)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临床局部症状缓解率更高,P< 0.05;(3)治疗前两组KPS评分相似,P> 0.05;治疗后放化疗组、放疗组KPS评分相似,且跟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替吉奥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刘惠兰;金红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麻醉的方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妊高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腰麻,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麻醉采用连续腰麻可以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麻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南小芳;李一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医住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升培训质量,对中医住培工作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指导实践.
作者:李旋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为8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为1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到神经内科护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不仅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而且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瑞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步长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4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步长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8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63.6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结论: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步长稳心颗粒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超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条件的要求,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120例患儿,采取经外环超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留院观察24小时以内出院.结果:本组患儿手术时间短,平均15 ~ 25分钟,住院时间为12 ~ 22小时.结论:术前按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要求选择病例,熟练地行经外环超微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确保麻醉安全,加强术后护理及术后管理,开展日间手术模式下的超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随机抽取全省内分泌科护士118例,对护士的甲状腺护理能力现状进行统计.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影响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的因素进行统计.结果: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平均总得分为(4.33±0.51)分;相关独立影响因素包括职称、工作待遇、专业兴趣.结论: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现状尚可,管理者可从职称、工资待遇、专业兴趣等方面入手,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
作者:陈延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心得.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内科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内科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 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综合系统的内科护理措施,可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促进,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通过光镜与电镜观察骨性关节炎兔关节软骨改变,深入探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兔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的方法复制早期膝骨关节炎(KOA)模型,然后用苗药熏蒸疗法治疗20天后,在肉眼、光镜、扫描电镜下观察软骨组织的病理改变,并用Mankin,s法进行评分,科学评价苗药组方熏蒸疗法对家兔早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结果:光镜和电镜的检查结果均显示苗药熏蒸疗法可以延缓KOA关节软骨的退变.结论:苗药熏蒸疗法可以延缓KOA关节软骨的退变.
作者:王兴桂;张力文;王政;王贵春;陈盼碧;周汉华;崔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及焦虑程度,提高患儿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佘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消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5月20 日-2017年5月20日期间收治),随机分成两组,41例/组.对照组予以本组患者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医治,实验组予以本组患者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医治,比较两组消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对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进行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安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根据四川省卫计委对规培护士培训目标要求和实际临床需求,探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规培护士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心内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共87名规培护士在带教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理论,制定教学计划(选老师、选教材、课前集体备课、集中授课等),实施教学计划,评价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予以改进.结果:提高了全体带教老师及规培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和规培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佳效果.结论:PDCA循环理论在规培护士教学工作中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并能提高规培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乘香;刘双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ICH)的疾病特点及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收集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主要指标包括,人口学指标、疾病特征、住院费用、诊疗质量等.结果:PICH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布:基底节区出血159例(71.62%),其中壳核出血130例(58.56%)、丘脑出血29例(1 3.06%),脑叶出血27例(12.16%),脑干出血17例(7.66%)、小脑出血11例(4.95%)脑室出血9例(4.05%).PICH患者人均直接经济负担总费用为12485.70元,其中,药费是第一位的经济负担(48.87%),其次为手术费(24.25%)和治疗护理费(16.71%).结论:PICH是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疾病,病死率较高;住院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较重,药费占比为第一位.
作者:罗川东;胡智洪;王英;张捷;杨启荣;樊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案,旨在提升临床护理水平.方法:以我科收治的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例,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并分析干预结果.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结论:予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患者恢复良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梦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监测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神经损伤的优势及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将3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通过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观察其有无神经损伤并发症及术后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0例甲状腺患者接受术中神经监测,术中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针对甲状腺神经监测病人的特殊护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结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可以减少患者神经损伤,术后正确的护理及有针对性的特殊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作者:郑超;郑力;朱宝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护理措施护理直肠癌术后造口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诊治的70例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自主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 (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者为2.85%低于对照组患者14.3% (P< 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造口实施共和护理干预,提升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疾病恢复,可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海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高危因素,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产后出血的诱发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5例产后出血患者,其中2小时内出血患者20例,2 ~ 24小时内出血患者5例;产后出血量500 ~ 999ml患者21例,产后出血量1000 ~2000ml患者3例,产后出血量>2000ml患者1例;诱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宫缩乏力及凝血障碍等.结论:产后出血的导致因素较多,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确保护理的有效性.
作者:都玉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了解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采取独一味分散片、复方甘草酸苷片药物联合治疗对病情的控制和干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确诊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选取30例并根据患者所接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对应治疗方案将其每组1 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对应治疗方案分别为单纯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联合独一味分散片治疗.分别于疗程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差异.结果根据患者用药后病情变化为疗效判断依据,观察组判定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平均2周时间随访,观察组患者出现干预方案相关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结论: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可将独一味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作为主要干预手段,两者联合不但对患者病情控制有显著价值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索分析应用DR及CT检查实施胸部创伤诊断的不同作用和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先后接受DR及CT检查,对照病手术理检查结果,将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较之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CT检查各种类型符合率均高达100.00%.DR检查针对隔肌破裂并发隔疝以及皮下气肿诊断符合率也为100.00%,与CT结果一致(P>0.05).在其他相关项目检查结果符合率方面,CT检查结果均显著性超过DR检查结果(P<0.05).CT检查总体符合率为100.00%,显著性超过DR检查符合率的72.58%(P<0.05).结论:针对胸部创伤患者进行检查诊断,DR方式相对简单快捷,但其漏诊率相对较高,而CT方式检查准确率以及清晰度均相对较高,可以作为DR的补充诊断方法,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党亚蒙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