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文;贾玉生
近两年我院内科收住的部分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同步的一体化护理模式,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丽;刘惠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术中输液、输血是维持术中病人有效循环的重要手段,因此,术中输液、输血的护理也是保证危重病人安全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就有关术中危重病人的输液、输血的护理作以下探讨:
作者:孙晓惠;余乐平;杨会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对肾病并发感染病人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1999年12月,期间135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64例,头孢曲松钠组71例,7~14d为一疗程.比较用药前后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临床有效率,氟罗沙星组92.2%,头孢曲松钠组为87.3%;不良反应,氟罗沙星组17.2%,头孢曲松钠组12.7%.两者均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用药前后肾功能均无恶化倾向.结论:氟罗沙星与头孢曲松钠均为治疗肾病并发感染病人的良药,其疗效确切,肾毒性小.
作者:何玉芝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骨外固定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一项治疗技术.1990~1999年,我院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41 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书勤;郭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本文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中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将以甲醇为溶剂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改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美洛昔康为内标,甲醇-乙腈-2%庚烷磺酸钠溶液-冰醋酸(70:10:50:2)为流动相,351nm为紫外检测波长,测定吡罗昔康片的含量.该法结果表明:吡罗昔康在8~48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99.9%,100.1%,99.8%,RSD分别为0.83%,1.03%,0.73%(n=5),方法简便、准确、可行.
作者:仲平;陈珍珊;李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介绍老年烧病人的治疗.方法:共收治159例老年烧伤病人,从致伤原因、创面处理、合并症的处理及补液和抗生素的应用等几方面阐述老年烧伤的治疗经验和体会.结果:159例病人中139例治愈,13例有效(好转)7例死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皮岛生长缓慢,深Ⅱ°伤要早期手术治疗;对合并症如糖尿病等要同时治疗;需兼顾休克期补液的速度和数量.
作者:李强;牛希华;谭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不开刀治疗子宫肌瘤,是近年来广大妇科医务工作者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我院从2001年1月至10月采用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通过自然腔道,以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共 66 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婷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临床上出现的消化道应激性出血是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感染、重度脑血管病变、休克、重要脏器如心、肺、肝、肾功能受损及手术后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胃肠道急性粘膜病变,被视为胃肠道衰竭表现,是危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1996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42例危重患者,其中,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18例,现将其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综合性疾病.严重危胁着人类的健康,被列为当代三大顽症之一.因而,如何有效地改善及防治糖尿病就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科目.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吕久省;宋青 刊期: 2002年第07期
2000~2001年我们联合应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和甲氰咪弧治疗寻常痤疮,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吴桂芳;马晓焕;柳同庆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了2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结果:医源性胆管损伤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其中胆道解剖异常、局部病理因素、术中出血及麻醉欠佳、病人体型等为其客观因素;而本组人为因素非常明显,16例由高年资医师实施,过分自信、草率,盲目追求小切口有关.不同类型的胆管损伤应采取不同方法及早处理;术中发现者,可行裂口修补或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强调置管时间不少于6个月.对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术,3个月后再作胆道重建术,手术方法以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为理想.术后黄疸病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疗效佳.结论:提高医生对胆管损伤的警觉性,术中解剖清楚,操作细致,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伍启春;方永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与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的关系.方法:FD患者342例和健康对照组36例均在内镜下从胃窦部取粘膜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做14C尿素呼气试验,两试验都阳性者确诊Hp感染.结果:对照组36例中,Hp阳性8例,阴性28例,Hp阳性率22.2%;342例FD病人中,Hp阳性230例,阴性112例,Hp感染率67.3%.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FD病人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
作者:韦红;吴克利;全会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对37例生命体征稳定,无腹腔内活跃出血表现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MTX单次肌肉注射(50mg/m2),不用四氢叶酸解毒的方案治疗,治愈标准为血β-HCG正常,结果33例成功,成功率89.2%,成功与失败患者的孕龄,异位妊娠包块直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前腹痛症状的发生率及血β-HCG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诊断和严格筛选病例是此方法治疗成功的关键.无腹疼症状、异位妊娠包块直径≤5cm、血β-HCG<2000IU/L为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作者:陈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或不合理用药过程中常常导致呼吸衰竭.而呼吸衰竭又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过程中主要致死原因,正确识别及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口服皮肤中毒68例,其中23例均出现呼吸衰竭,占36.5%.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综合分析原因如下:
作者:马海花;吕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细菌L-型是细菌的变异形态,细菌的细胞壁完全或部分缺失,但仍有一定的致病能力.
作者:杜雪琪;张玉林;蒋笑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995~2001年间收治的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可发生于上腹部各种手术,多数发生于胆囊切除术;损伤类型以损伤胆总管为主.治疗方法:腹腔引流2例,T管引流加腹腔引流4例,胆肠吻合4例,一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二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治愈16例.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重在预防,手术或手术后及时发现胆管损伤极为重要,一旦怀疑有胆管损伤应立即探查胆总管,尽快修复.
作者:蔡淡龙;吴玉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围手术期护理日益受到护理界的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是指病人确定入院手术治疗时起,对病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进行整体护理,贯穿术前、术中、术后直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我院自1999年开始在手术室开展了整体化护理,本文就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李美莲;赵薇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支气管哮喘的院外治疗情况、诱发因素及促使病情转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1999年间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并乐意接受随访的187例患者经门诊的随访、家访或电话随访的方式随访二年,记录其院外发作情况、发作诱因、用药情况及依从性治疗、并发症及转归.结果:我市成年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大部分处于2级状态(62.03%);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依次为呼吸道感染(54.6%)、气侯变化或冷空气(43.31%)、鼻炎或鼻窦炎(38.5%)等;发作时院外治疗以茶碱类药物应用较普遍(71.3%),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71. 14%)及/或抗生素(95.72%)较多,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用较少(7.595),治疗的认依从性差,经常更换治疗及乱投医现象严重(66.84%).结论:我市成年人支气管哮喘的院外治疗很不规范.
作者:张华茹;李海明;张勇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对困难气管插管Ⅲ级病人,采用慢诱导法和快诱导法插管,观察比较其结果.方法:对40例预计困难插管Ⅲ级患者,随机分为慢诱导组(A组,n=20),和快诱导组(B组,n=20)观察完成插管所需的时间及相应的并发症.结果:两组均能完成气管插管,B组插管所需的时间短于A组(P<0.05),并发症也少于A组(P<0.01),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也轻于A组.结论:对Ⅲ级困难插管病人,以采用快诱导法插管比慢诱导法更为适宜.
作者:王建慧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65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三周后,评估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7%和63%,经统计数处理,差异显著.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刘忠祥;黄绍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