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低渗性脑病的治疗体会

王玉娟;史海荣;孙国华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低渗性脑病, 治疗体会, 现报告如下, 内分泌紊乱, 低盐饮食, 利尿治疗, 患者, 观念影响, 低钠血症, 治愈, 神经
摘要: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因受传统观念影响习惯于低盐饮食,甚至无盐饮食,加之长期利尿治疗以及神经内分泌紊乱等原因易引起低钠血症,严重者可发生低渗性脑病.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6例,经合理补盐治疗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AFP增高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AFP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拉米夫定100mg/天,6个月后进行第一阶段评定,接连第二阶段仍以拉米夫定攻固.结果:8例病人经6个月治疗后HBV-DNA全转阴,AFP、ALT随HBV-DNA阴转而逐渐恢复正常.但是第二阶段治疗时有2例HBV-DNA复阳,其中一例YMDD变异.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伴AFP增高疗效显著,但是用药时间不宜过长,长期服用会出现病毒耐药和变异.

    作者:傅淑艳;赵慧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桡神经深支损伤的修复和功能重建

    目的:探索桡神经深支损伤后的修复与效果.方法:对1990年~2000年收治的21例因各种原因所致的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完全断裂9例,不全断裂6例,挫伤4例,不可逆损伤2例.均于伤后2小时~8个月内作神经探查,行神经吻合12例(1例桡神经深支和伸肌群缺损,经尺桡骨缩短后吻合),神经松解4例,神经移植修复3例,肌腱移位2例.结果:21例均获得18~24个月随访.按Highet运动分级法评定,优:M4以上,良:M3,可:M2,差:M1或M0.其中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不熟悉桡神经深支局部解剖导致损伤并误诊误治;对桡神经深支损伤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探查,行神经吻合、松解,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不可逆损伤在6个月以上,应行肌腱移位重建伸拇伸指功能.

    作者:徐叶青;徐德洪;陈土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追风定痫丸治疗癫痫病人13例疗效分析

    癫痫俗称羊羔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治疗上虽用苯妥英钠等能够控制发作,一旦停药则发作如初.为解脱患者病痛,我们对中医中药进行发掘研究,研制成追风定痫丸,治疗癫痫病人13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于后.

    作者:张晓红;相彩枝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118例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案及疗程.方法:选择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18例,随机分成4组,1组用硝酸咪康唑200mg,每天早晚各1次塞阴道,共7次为一疗程,2组在1组基础上,下1次月经干净后3天重复1疗程,3组在1组基础上,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1次,共3天为一疗程.4组在3组基础上,下1次月经干净后3天重复1疗程.停药后4、8周评定疗效.结果:停药后4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8周1、2、3组与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用药延长用药周期能有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作者:杨敏;劳金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特点,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症状、体征、胸部X线、气道反应性测定、治疗及疗效,并以46例青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为对照.结果:老年组院外均误诊为支气管-肺感染.老年组咳痰(41.7%),肺部罗音(29.2%),胸片炎性改变(20.8%),均明显多于青年组的6.5%、2.5%、及0,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两组所有病人均有气道高反应性.老年组咳嗽消失时间为6~20天(平均14.2天),明显长于青年组的4~11天(平均7.3天),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极易误诊为支气管-肺感染.老年人出现慢性咳嗽,抗感染治疗无效,应尽早作气道反应性测定.

    作者:马芸;王俊平;王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29例手术治疗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系指形态学上有胰腺坏死,临床按危险因素分类属于Ⅱ、Ⅲ级的急性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的8%~15%.它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外科临床中危重的良性疾病之一.笔者总结我院自1994年2月至2001年10月对2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驰;马春峰;齐朝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胸部锐器穿通伤(附44例报告)

    目的:提高胸部锐器穿通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44例胸部锐器穿通伤病人.结果:急诊手术37例,胸腔闭式引流7例,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胸部锐器穿通伤势差异大,受伤部位和伤道手指探查对伤势判断有重要价值,对病情危重和特殊部位的患者,应遵循抢救、诊断、治疗并重原则,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征;归嘉伟;郭志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吉诺通治疗小儿复发性支气管炎34例疗效观察

    吉诺通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粘液溶解剂,具有溶解粘液、杀菌及除臭作用,是近年用于治疗鼻窦炎、支气管炎的一种新药.我们从1999年6月以来采用吉诺通治疗小儿复发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崇晓;张海邻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与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4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40例2型糖尿病不伴肾损害患者的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并进行比较分析,胰岛素敏感指数(ISD采用改良胰岛素敏感指数公式计算.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FINS、甘油三脂(TG)和载脂蛋白B(APOB)显著升高,ISI和载脂蛋白A1(APOAI)显著降低.结论:脂质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

    作者:冯萍;王超;金慧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87例甲亢患者外周血象变化的临床观察

    甲亢可引起血液系统改变,笔者近年来共收集资料完整的病例87例,现将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象变化分析如下.

    作者:葛明;阮立功;嵇月月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无反应性结核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发热、咳嗽半月入院.一年前曾因右侧自发性气胸,经闭式引流治愈.查体见:T38~39.5℃,R26次/分.

    作者:薛凌;韩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碱化疗法治疗多发性变异痛临床验证

    多发性变异痛是临床上常见又不易被重视的痛症,碱化疗法已有多例报告,近两年,我们对此法的疗效进行了验证.

    作者:王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和乙肝后硬化患者血清IgM型HBcAb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PHC)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gM型HBcAb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免疫法测定HBsAg阳性PHC组(40例)和乙肝后肝硬化组(45例)血清IgM型HBcAb的阳性率.结果:HBsAg阳性PHC组IgM型HBcAb的阳性率(23/40)明显高于乙肝后肝硬化组(6/45),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IgM型HBsAb是HBsAg阳性PHC的肿瘤标记物.

    作者:王业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腹泻24例治疗观察及分析

    急性腹泻是老年人多发病之一,由于临床表现明显,容易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而危及生命.我所二年来收治老年急性腹泻患者24例,现将治疗观察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狄维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缺血性脑梗死早期康复疗效观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老年性疾病之一.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人及早康复.1998~2001年,我们对23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了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祥庆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肺部双重感染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肺炎或合并肺结核较多,但同时合并这两种感染很少,我院从1995年至2000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部双重感染1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维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胃间质瘤2例

    胃间质瘤临床少见,我院近收治二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64岁,因黑便3天入院.体格检查:贫血貌,心肺腹检查无异常.

    作者:高建军;马维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脂变化的临床分析

    观察了我院门诊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以探求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毓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冷冻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16例体会

    我科于1994年1月~1998年10月间,用液氮冷冻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16例,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建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若干问题

    人类寿命在延长,不论国内或国外,老年人口比例在增长,因此,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也日益被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1/3死亡人中,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所致,尤其是老年人.

    作者:张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