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生亚;杨庆;韩燕;索艳艳;顾锋;朱川
目的:通过对一次性无菌干手纸与一次性消毒干手纸干手后的外科手消毒效果检测,了解2种干手纸对外科手消毒效果的影响,为选择符合外科手消毒规范要求的干手方式提供参考数据.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对医务人员术前外科洗手分2组各使用不同干手纸干手再进行外科手消毒后对双手进行采样,共采集159份样本.所有样本按规范要求接种于营养琼脂平皿,经37℃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结果:一次性无菌干手纸与一次性消毒干手纸在医务人员外科洗手的干手环节使用,外科手消毒合格率均为100.00%,P>0.05.结论:一次性无菌干手纸与一次性消毒干手纸对外科手消毒效果的影响没有差别.
作者:钱静;孔懿;姜亦虹;李阳;戈海;张亚英;张贤平;张新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分散收,分散治”的模式下,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支撑日间管理中心完成流程再造,提高病人收治率,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并保证患者的治疗质量,优化管理.方法:通过对该院日间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和改造,设计出符合医院个性化的实现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对信息系统进行顶层设计.结果:根据该院实际情况,采取各科室病区分散收治管理,由日间管理中心统一预约,麻醉门诊统一评估,在大手术室进行手术,随访由各科室自行完成,实现了病人从门诊到住院,从术前评估到术后随访的全流程管理.结论:通过调研医院实际需求,构建日间管理流程,并实现信息化管理,成功做到了增加病床的周转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住院费用,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提高满意度.
作者:刘晓娇;鲍瀛;华履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在器械临床试验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数据采集方式收集临床研究数据.方法:参照药物临床试验中已逐步使用的电子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器械临床试验数据电子化采集的方案.结果:标准化数据采集能获得较为真实、可靠、完整的研究数据.结论:标准化数据采集的运用对于规范器械临床试验数据收集以及提高器械临床试验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程海霞;王智刚;李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基于“医方”责任探讨医患纠纷的治本之策,推进和谐医患关系.方法:分析医患纠纷产生的主要症结,阐述改进措施和成效.结果:通过制作各种常见病入院宣教视频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医患双方理解互信的基础,缓解双方矛盾,改变对立状态,有效避免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在医患关系的发展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医方”拥有主导权,也应当负有主要责任,必须主动作为,加强沟通,才能从根本上改进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孙晓阳;石西洋;王树文;张伟一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南京市医保中心在2015年1月施行了总额预付的支付方式改革.同年在医保中心筛选、医院申报并提供费用测算的基础上,参考历史数据,经相关专科专家论证,终首批确定了13个类别临床路径明确、并发症与合并症相对较少、临床诊疗技术成熟、质量可控且住院医疗费用相对稳定的常见病、多发病,自2015年1 1月起施行按病种付费的结算方式.其实,按病种付费早已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实施,如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我国目前还处于试行阶段,按病种付费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具有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等优势[1-3].
作者:季亚男;仲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通过术前准入、术中治疗与护理、日间病种的选择、日间病床的安排以及术后随访等环节,把住院管理与日间手术相结合,临床实践结果显示,住院管理与日间手术相结合的运行模式,能为病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治疗,有效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减轻病人负担,提高床位的周转率和使用率,从而充分利用医院有限的资源.
作者:林云;郭梅;饶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2013年,国家7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也同时展开.儿科的临床工作负担重、风险高,容易发生医患矛盾,儿科医生不仅仅要“处理当前的能力,还要有预见未来思维”.近年来,“儿科医生荒”已成为当前社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儿科也被定为“紧缺专业”.越来越多的高校恢复并扩大儿科专业的招收规模,提高招收比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是儿科医生的本素养,强烈的责任心、人文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也应该是必备的素质.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不仅要加强儿科医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作者:庞芳;高红;顾骏;林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加快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鼓励试点城市探索制订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绩效分配激励机制,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医院的药品、耗材、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突出岗位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医疗费用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1].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借鉴以色列灾害救援的相关体系建设及实施办法,汲取以色列对某医院灾害救援演练的指导意见,为提高医院灾害救援质量、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医疗卫生应急体系提供指导.方法:分析总结以色列灾害救援体系及实施办法;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以该院为例,全面动员多部门及科室组织灾害救援演练,分析演练后院内总结要点,结合以色列灾害救援团队的演练点评,总结问题、指明演练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向.结果:以色列灾害救援在国际上影响深远;该院的灾害救援实施在制度建设、IT信息化管理及医院管理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结论:以色列灾害救援对于我国灾害救援具有指导意义,我国医院应从灾害救援的理论指导、策略分析和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完善以提高灾害救援质量.
作者:薛超莉;窦英茹;常淑文;束余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南京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分析,为进一步改善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第一季度和2017年第一季度在医院门诊就诊的部分患者,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000位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1)与2016年第一季度比较,2017年第一季度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提高了10.4%;(2)两个季度的门诊患者在等待时间、服务态度、治疗过程、总体满意度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来看,开展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及分析对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具有显著成效.
作者:孔璇;王静;程春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6S管理在医院危化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S管理应用到危化品管理中,对6S实施前后管理不符合项,环境满意度,盘点时间,账物相差数量进行比较,评价6S管理在危化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6S管理后,不符合项显著减少,环境满意度,盘点时间,账物相差数量与实施6S管理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S有效地规范了医院危化品的管理,对于初期发现的不合理现象有明显改善,提升了危化品的管理水平.
作者:曹生亚;杨庆;韩燕;索艳艳;顾锋;朱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涉医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上形成、传播,并对医院形象和医疗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的舆情危机,一般涉及医疗安全、医患关系等方面.出现各类因医患纠纷导致的涉医网络舆情时,很多医院迫于社会各方压力,有时不得不选择赔偿息事宁人.面对越来越严峻复杂的医疗舆论环境,不能轻视或逃避,各级医疗机构重新审视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是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新技术、新项目开展风险大,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来规避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作者从某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实际情况入手,梳理该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行流程化管理的每一个步骤,着重描述了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患者知情同意、疗效评价、质控管理等环节.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的结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以进一步推动新技术、新项目的顺利开展.
作者:宋静;刘卫东;孔德香;石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病例构成特点,为有关部门制定卫生保健措施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疾病分类以ICD-10为标准,应用excel,SPSS20.0软件对2006-2015年某院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病死率为0.9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集中于60岁以上年龄组,7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人数多,占死亡总数的72.80%.前五位死因为肿瘤(34.86%),循环系统疾病(28.07%),呼吸系统疾病(19.97%),消化系统疾病(5.59%),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3.86%).结论:提高男性公民健康水平,有效防治老年疾病,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预防控制力度,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雨辰;徐颖;庞绍华;吴植茆;谢培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PDCA应用于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可行性,促进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方法:采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型,项目启动时制定质控计划,实施过程中规范研究者的临床试验行为,分阶段对试验实施情况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在下一个循环中列为质控要点,持续改进.结果:PDCA循环引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可有效监控试验质量.结论:通过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型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
作者:于茜;寇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医院科室内放射从业人员的放射假合理休假机制.方法:通过分析现行医疗规章制度,分析放射从业岗位的危害性,结合危害性程度将岗位级别分类,根据医院科室实际情况,确定从业人员本年度休假总天数为基础休假天数与额外休假天数的总和.结果:结合医院各科室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建议放射从业高危岗位安排23天至28天休假,中危岗位安排18天至23天休假,低危岗位安排14天至19天休假.额外休假天数为0天至5天,休假原则为“错峰”与“均衡”,并灵活安排休假时间,给予当年度未休放射假的放射从业人员一定的薪酬补偿.结论:依照国家法规结合不同岗位和科室实际情况,有序、合理、均衡安排放射假,激励放射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保障其身心健康.
作者:张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是医院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及制定发展规划等多方面的主要依据,是医院决策系统的核心[1].医院每日产生海量的运营数据,如何将数据转化为信息资源,从异常数据中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是当前亟待研究与探讨的问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于2017年运用10个月的时间培养了一支以数据分析为重要工具的职业化医院管理队伍,即专科运营助理.作者阐述了信息资源在专科运营助理分析专科运营损益与效率、评估医疗设备与人力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作者:魏媛;卢新翠;刘娟;高勇;孙晓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作用.方法:将入住在ICU,有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重症病人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并发证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观察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P=0.000 1)、平均住院时间(P=0.002 5)均低于对照组;(2)观察组的CVC-RI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x2=5.165,P=0.048);观察组的CRBSI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x2=6.135,P=0.029).结论:入住ICU有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可明显缩短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证,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金利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具体化的思维工具,它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繁琐的文字信息变成层次分明的图,让学习者更有效地储存和提取信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1].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产物.核医学专业的实践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有独立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笔者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核医学技术的实习带教中,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曹艳;杨瑞;孟庆乐;王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随着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监督管理越来越严格,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性污染物、理化性污染物,特别是大量的致病菌、病毒及较高浓度的有机物等,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必将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危及人类健康.目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化—消毒工艺,该工艺处理效果好、稳定性好.但是,二氧化氯发生器必须使用水资源进行动力驱动,按照我院目前编制床位1 500张,实际开放床位1 700张计算,医院每天的污水处理接近1200吨,二氧化氯发生器的驱动水每天至少72吨,一年累计使用自来水将近26 280吨,严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根据调查研究,处理后“污水”属于中水的一种,而且其中含有丰富的余氯,可以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量,为了减少二氧化氯发生器动力用水浪费自来水的情况,通过处理后“污水”回收利用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实施,实现绿色、安全、节能、创新的健康发展之路[1].
作者:施跃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