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铎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发大鼠肝损伤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药源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C组、APAP1组和Acup1组、APAP2组和Acup2组,各组大鼠连续给药或针刺14 d后,检测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匀浆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的含量.结果:与APAP1组和APAP2组比较,Acup1组和Acup2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水平均显著性升高.与APAP1组和APAP2组比较,Acup1组和Acup2组大鼠血清和肝脏匀浆组织液中IL-6、IL-8和TNF-α含量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电针足三里上调APAP诱导大鼠肝损伤血清和肝脏组织炎症细胞因子的反应和表达水平,可能会对APAP诱导的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蒙光义;王冬晓;彭评志;庞家莲;莫金权;杨斌;严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在近现代针灸著作中,编著者往往惯用指寸定位法作为取穴定位的一种方法给予介绍.故以建国后一套统编《针灸学》教材为例,探讨指寸定位法的有关内容,指出指寸定位法的定义欠妥帖,适用范围存在错位,揭示了指寸与折量寸之间的关系,找出了惯用指寸定位法的错误观点和传承至今的症结.并试以操作简便、取穴定位准确而快捷而自制的“人体腧穴体表定位比例尺”替代指寸定位,进而催生出“度量骨度定位法”,以期不断完善传统的腧穴定位方法提供给同道参考.
作者:方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配合新型小夹板与手法复位配合传统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探寻提高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外固定新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手法复位后,实验组采用新型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夹板固定治疗,治疗6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运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实验组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手法复位配合新型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关节功能康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成永忠;侯汪洋;程灏;谭剑;祝建飞;陈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医外治法、食疗在耳鸣中的应用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耳鸣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数据平台处理数据,人工降噪后分析中医外治法、食疗的应用规律.结果:针灸、穴位注射、按摩、推拿等为文献中出现的高频中医外治法,山药、枸杞等为文献中出现的高频食疗法.结论:利用文本挖掘方法,从文献报告频数方面呈现了中医外治法、食疗在耳鸣治疗中的应用规律.
作者:沈姗姗;姜淼;黄允瑜;郑光;赵宁;贾冬梅;吕爱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益气化痰方及其拆方辨治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成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益气化痰方及其拆方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关指标如治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生活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治疗费用、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益气化痰方及其拆方辨治老年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
作者:李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足三里、三阴交、大椎配伍治疗在肿瘤化疗过程中对白细胞和机体造血机制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SPF级小鼠10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处方组各36只,对模型组和处方组均采用环磷酰胺(CTX) 100 mg/kg/d进行造模,3d后空白组蒸馏水灌胃,处方组采用足三里、三阴交、大椎配伍进行针灸治疗,比较小鼠体质量及骨髓造血细胞变化情况.结果:造模前3组小鼠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计数、Cyclin D1蛋白积分光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组的上述指标较空白组在造模后第1、3、7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处方组上述指标随着时间均呈增长趋势,与造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三里、三阴交、大椎配伍治疗对肿瘤化疗过程中的小鼠具有升高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作者:侯玉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比来曲唑和脱氢表雄酮(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DHEA)分别加高脂乳剂制作SD雌性大鼠肾虚痰湿特征信息肥胖PCOS动物模型的优缺点.方法:观察大鼠动情周期、体质量增加幅度,测定血清性激素、血脂、相关脏器指数水平和卵巢HE染色.结果:来曲唑联合高脂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幅度、FSH、LH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LDL、TC、TG均显著高于余3组;DHEA联合高脂模型组大鼠E2、T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TC、TG、LDL均极显著高于其余3组;来曲唑模型组、来曲唑联合高脂模型组、DHEA模型组、DHEA联合高脂模型组大鼠卵巢HE染色均呈现多囊样改变.结论:来曲唑加高脂乳剂诱导是研究符合肾虚痰湿特征信息肥胖PCOS发病机制较理想的动物模型,DHEA加高脂乳剂诱导适用于血脂异常、雄激素和雌激素升高的不肥胖PCOS模型.
作者:徐晓娟;黄映红;姚莉娟;邓琳雯;李宛静;王秋香;何蕴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五苓散加减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光凝期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7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光凝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成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9例,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五苓散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视力提高比率41.67%,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视力提高比率58.98%,总有效率84.62%;对照组显效率38.9%,总有效率69.45%,观察组显效率56.41%,总有效率87.12%,以上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在荧光渗漏面积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五苓散加减能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光凝期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马宇;刘意;牛琳琳;周利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顽固性胸水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等,多发于中年以上患者.从缓解症状来说,西医主要是胸穿抽液治疗.而老年人体质较弱,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常常反复迁延难愈,胸水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引发的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他们的生存质量.单纯的胸腔穿刺放液虽可暂缓症状,但胸水反复生成增多,可导致蛋白大量缺失甚至电解质紊乱,往往得不偿失.杨保林教授擅长利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顽固性胸水,现介绍两则验案如下.
作者:高莹;杨保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瑶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南方山区.瑶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形成了独特的医药理论,初步构建了学术体系框架.故对瑶医理论体系及其学术内涵进行总结探析,从瑶医的天人自然观、病因病机论以及临床治疗用药特点进行探讨,认为瑶医学术内涵丰富、理论独特,应进一步发掘整理、充实完善.
作者:宋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黄癸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黄癸素对MCF-7细胞信号通路分子STAT3及AKT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黄癸素对MCF-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采用TranswellTM细胞侵袭实验检测黄癸素对MCF-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黄癸素可明显上调STAT3及AKT的表达;黄癸素组、黄癸素联合DMSO组、黄癸素联合JAK/STAT3组、黄癸素联合PI3K/AKT组平均划痕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癸素可促进MCF-7细胞的迁移力,JAK/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及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可抑制黄癸素对MCF-7细胞的促迁移作用.黄癸素组、黄癸素联合DMSO组、黄癸素联合JAK/STAT3组、黄癸素联合PI3K/AKT组穿膜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癸素能够促进MCF-7细胞的促侵袭作用.结论:黄癸素对MCF-7细胞的促迁移作用与PI3K/AKT及JAK/STAT3信号通路有关,黄癸素促进MCF-7细胞的侵袭特性与JAK/STAT3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郑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老龄大鼠24 h及水负荷后5h尿量、尿中Na+、K+、Cl-浓度及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的变化,研究肾虚多尿模型.方法:老年大鼠20只,青年大鼠20只,用代谢笼法测24 h尿量及水负荷5h尿量,用生化分析仪测尿液中Na+、K+、Cl-浓度,采用ELISA测血中Cort的含量.结果:老龄大鼠5h、24 h尿量明显增多,尿液中Na+、Cl-浓度明显增加,K+浓度明显降低,血清中Cort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老龄大鼠尿量增多,且Na+、K+及Cl-排泄异常,血清中Cort的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其可作为肾虚多尿模型进行试验研究.
作者:吴君;韩芸;梁伟玲;荆雪宁;黄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结合证候实质研究成果指出,热证是冠心病的重要证候,但以往一直被忽视.交感神经兴奋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证候实质研究成果表明,热证时交感神经兴奋,所以热证是冠心病的重要证候;冠心病的热证一直被忽视,冠心病的热证为什么被忽视?冠心病确有虚寒证,交感神经兴奋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其性质是“热”.但“热”的程度低,远不足以出现“热、黄、稠、干、动”等热证的常见表现,因此被忽视不难理解.但在冠脉狭窄的前提下,这种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后果严重,因此热证是冠心病的重要证候.近年来冠心病辨热证有增多趋势,故与其着眼点和辨证结果不同.结语:热证是冠心病的重要证候,因此临床应慎用温热药,冠心病患者的体质应保持偏凉,目的是惜用心力,让心肌多休养生息.
作者:陈小野;屈伸;邵晶晶;于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通过古今文献研究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进行了阐述,总结笔者临床侍诊中诊治桥本甲状腺炎的思路,分析该病的病位病性,着重从“肝脾病位、痰瘀病性”角度对该病进行诊治,提出从“痰”论治,重在疏肝理气、健脾化痰和从“瘀”论治,重在疏肝清化痰瘀、健脾温化痰瘀的思路.同时结合临床案例,总结出桥本甲状腺炎的病位以肝为主,累及脾,病性以气滞、痰凝、血瘀为主,并通过病位病性同辨的思路对该病案进行诊治,效果较为良好.
作者:谷鑫;吴承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基于中医脏腑辨证思路,研制可用于人群健康状态辩识的量表工具.方法:运用文本分析技术对9部标准、教材及论著中所载症状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共纳入4149个症状术语,结合频次分析、“症状-证型”复杂网络、专家意见进行筛选.结果:初步筛选出常用健康评估指标,制成包括29道题干136个症状在内的五维二步健康状态中医测评量表.结论:该量表可实现对填表人全身情况的信息采集,并基于脏腑辨证方法对个体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辩识.
作者:吴夏秋;黄丹卉;尹爱宁;胡镜清;彭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与肿瘤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在中医学中分别属于“脉痹”“胸痹”“中风”等与“癥瘕积聚”范畴.二者向来被认为是2种不同的病证,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各异.故从古代文献、现代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综合分析后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与肿瘤有着类似的诱导因素与发病机制,从病性方面可将动脉粥样硬化看做微观癥瘕积聚,在治疗方面二者也可相互借鉴、异病同治.
作者:张亚萌;宋鲁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为深入挖掘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李德新教授的学术思想、专业成就、形成脉络及学术贡献,故就以下4个问题与导师进行了学术交流及深度访谈,即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中医药传承工作与国家博士后制度相结合的意义、学术思想的内涵及如何准确总结提炼学术思想、如何做好传承博士后工作、提高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这些真知灼见对于中医药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瘀热论是周仲瑛教授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瘀热病机在临床所表现的证候为瘀热相搏证,凉血化瘀是其基本治法.慢性湿疹、结节囊肿性痤疮是临床常见、难愈性皮肤病,分析其病因病机发现,瘀热或兼夹痰湿相互搏结是其病变的主要病机.应用瘀热相搏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将凉血与活血化瘀两法有机、联合使用作为核心治法.慢性湿疹以活血凉血清热、健脾养血祛湿,结节囊肿性痤疮以活血凉血、清热化痰为基本治法,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夏智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等方面总结周世印教授辨治湿疹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以湿为本,风湿热邪夹杂,强调温邪贯穿疾病始终.周世印教授在治疗方面提出了败毒泻火、化湿养血,健脾利温、升阳祛风,益气养血、渗利温热的方法,同时适当加用外洗药物,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雪梅;周世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下肢缺血再灌注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影响.方法:24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n=6)和糖尿病组(n=18),糖尿病组采用链脲佐菌素造模.饲养1个月后,选择部分糖尿病大鼠(n=9)作为缺血再灌注组,暂时阻断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和股动脉3个h,再灌注7d后测量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光镜、电镜下观察坐骨神经形态学变化.结果: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均明显下降,并出现神经内膜水肿、神经纤维密度下降、异常神经纤维数目增多、髓鞘肿胀、裂解、轴索萎缩等变化.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可以造成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严重损伤,采用此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物模型.
作者:黄达;李鸣镝;郑亚琳;王秋虹;林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