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钙素原评估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

王长远;曹涛;孙长怡;秦俭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降钙素原, 老年, 预后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降钙素原(procaleitonin,PCT)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在预后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97例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随访28 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65例和死亡组32例,比较2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PCT水平及入院第3、7天PCT水平,分析PCT与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组入院时及入院第3天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时乳酸[(6.18±3.52) mmol/L]、SOFA评分(11.26±4.39)分和APACHEⅡ评分[(20.38±5.72)]分明显高于存活组[(4.42±3.47)mmol/L、(6.87±3.54)分、(17.65±4.79)分](P<0.05);死亡组入院时血清CRP水平(64.7±35.2) mg/L]与存活组[(58.2±23.5) 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第7天PCT水平[(10.82±3.58)μg/L]明显高于存活组[(1.25±0.73)μg/L](P<0.01),与入院时[(9.98土3.42)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入院第7天PCT水平较入院时[(10.12±4.56) μg/L]明显下降(P<0.05);入院第7天脓毒性休克患者PCT水平与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25,P=0.001;r=0.646,P=0.002);PCT预测死亡的AUC为0.831,PCT为2.0 μg/L时对死亡预测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71.6%.结论 PCT可评估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PCT持续保持高水平提示预后不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流动力学检测在缺血性眼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流动力学检测在缺血性眼病(ischemic ophthalmopathy,IOP)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116例IOP患者为IOP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16例为对照组.采用锥板原理检测2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IOP组在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6.46±1.13)、(7.87±1.70)、(16.64±3.08)mPa/s]均高于对照组[(4.19±0.40)、(5.45±0.70)、(10.66±1.38)mPa/s](P<0.05),红细胞电泳时间[(25.32±5.40)s]较对照组[(15.56±1.98)s]延长(P<0.05),血浆黏度[(1.63±0.22)mPa/s]与对照组[(1.58±o.25)mP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P发生与全血黏度增高及红细胞聚集性增强有关,血流动力学检测在IOP预测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玉芳;王敏;王升;赵联营;马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Kartagener综合征CT影像学特征

    目的 总结Kartagener综合征(Kartagener's syndrome,KS)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KS患者胸部、腹部及副鼻窦CT影像学资料.结果 胸部CT均表现为全内脏转位和不同程度的支气管扩张;4例完全型KS患者中2例合并全组副鼻窦炎,1例合并上颌窦炎,1例合并蝶窦及额窦炎;2例不完全型KS患者不伴副鼻窦炎.结论 KS患者胸部CT影像学均有支气管扩张、内脏转位表现,伴或不伴副鼻窦炎,结合临床可明确诊断.

    作者:罗朝峰;张海胜;张晓玮;刘晶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7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6个结节的超声弹性图像进行分析,比较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及应变率(strain ratio,SR)比值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组织病理证实96个结节中良性结节55个,恶性结节41个;超声弹性图像评分≥4分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68.29%、90.91%、84.85%、79.37%、81.25%;SR比值法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佳界值为2.850,以SR≥2.850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0.49%,89.09%,84.62%,85.96%,85.42%,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及SR比值法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顾继英;金利芳;姜露莹;高康;刘龙;邵春娟;张会萍;史秋生;杜联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Ku蛋白在肿瘤DNA损伤修复中作用

    Ku蛋白是由Ku70和Ku80 2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结构,因对DNA末端的识别保护作用、对整个非同源末端修复复合体的成核作用而成为非同源末端修复途径有效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决定了细胞的损伤修复能力.基因组的稳态依赖于有效DNA修复机制,未被有效修复的DNA损伤是基因突变和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目前,有关Ku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存在多种观点.本文就Ku蛋白的特点及其在肿瘤DNA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13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血清Hcy水平分为2组,其中H型高血压组65例,非H型高血压组66例;对2组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2组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 H型高血压组左心室质量指数[(134.1±29.8)g/m2]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117.8±27.9)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cy水平增高可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

    作者:马素霞;张红;张丽英;倪诤;尚少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附睾分泌蛋白4在男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与男性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探讨HE4在男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男性患者178例,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为CKD 1期组39例,CKD 2期组35例,CKD 3期组31例,CKD 4期组35例,CKD 5期组38例,选择70例体检健康男性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HE4、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尿素和肌酐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HE4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CysC、肌酐的相关性.结果 CKD 1、2、3、4、5期组血清HE4分别为(83.14±42.31)、(131.14±69.17)、(219.33±89.16)、(404.37±166.60)、(781.31±367.14) pmol/L,均高于对照组[(59.30±20.01) pmol/L] (P<0.05),且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患者血清HE4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698,P=0.000),与CysC、肌酐呈正相关(r=0.846,P=0.000;r=0.849,P=0.000);CKD1、2期组患者血清HE4、CysC阳性率高于血清肌酐、尿素阳性率,血清HE4阳性率与CysC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和HE4诊断CKD患者肾损伤的AUC分别为0.891、0.981,高于肌酐(0.843)(P<0.05).结论 血清HE4可敏感、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作者:贺艳光;仇燕;刘然;张洁;郭晓丽;张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特征及意义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特征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分别提取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DNA,采用PCR法扩增编码EGFR基因的第18、19、20、21外显子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DNA测序并分析.结果 肺癌组织EGFR基因突变率为43.7%(55/126),外显子18、19、20和21分别占突变总数的9.1%(5/55),43.6%(24/55),7.3%(4/55)和40.0%(22/55);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60.6%)明显高于男性患者(37.6%)(P<0.05),腺癌患者突变率(68.8%)明显高于鳞癌(22.2%)和腺鳞癌患者(54.5%)(P<0.05),淋巴结转移者突变率(54.3%)明显高于未转移者(30.4%)(P<0.05),不吸烟患者突变率(52.6%)高于吸烟患者(29.2%)(P<0.05);癌旁组织未检出EGFR基因突变.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在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前有必要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叶肖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价值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急性期CVST患者23例,均行MRI常规序列(T1 WI、T2 WI)、MRI静脉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及SWI序列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常规MRI+ MRV和SWI序列检出血栓的符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DSA共检出血栓41处;常规MRI+ MRV共检出血栓32处(78.0%),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73.2%;SWI序列检出血栓39处(95.1%),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92.7%;SWI序列对急性期CVS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MRI+ MRV(P<0.05).结论 SWI序列在急性期CVST诊断中有较大价值.

    作者:陈德强;李国策;于淑靖;曹亚磊;张勤;张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QRS时限和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心脏性猝死关系

    目的探讨QRS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关系.方法 对263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依据转归分为SCD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入院时QRS波时限、LVEF、LVEDV,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C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24~36(24.5±3.4)个月,23例发生SCD;SCD组QRS波[(119.94±14.31) ms]较存活组延长[(90.30±12.21) ms],LVEF[(35.10±6.22)%]较存活组降低[(56.23±6.14)%],LVEDV[(59.31±4.82)%]较存活组[(53.15±2.90)%]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RS波延长(RR=4.021,P=0.023)、LVEF降低(RR=7.424,P=0.004)、LVEDV增大(RR=4.023,P=0.024)为S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发生SCD与QRS时限延长、LVEF降低、LVEDV增加有关.

    作者:陈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抑癌基因PTEN和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p53表达水平对胃癌分级和预后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2例患者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40例非胃癌患者手术切除正常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分级、预后等病理参数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43.1%)高于癌旁组织(19.4%)和正常组织(7.5%)(P<0.05),PTEN阳性表达率(45.8%)低于癌旁组织(88.9%)与正常组织(100.0%),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P53蛋白、PTEN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PTNM分期、预后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中PTEN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预后者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与PTEN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068,P=0.371).结论 凋亡相关基因p53和PTEN参与胃癌的分级并影响患者预后,但二者无相关性.

    作者:甘伟平;罗陈飘;陈喜志;吴东海;王立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评估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 观察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降钙素原(procaleitonin,PCT)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在预后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97例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随访28 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65例和死亡组32例,比较2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PCT水平及入院第3、7天PCT水平,分析PCT与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组入院时及入院第3天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时乳酸[(6.18±3.52) mmol/L]、SOFA评分(11.26±4.39)分和APACHEⅡ评分[(20.38±5.72)]分明显高于存活组[(4.42±3.47)mmol/L、(6.87±3.54)分、(17.65±4.79)分](P<0.05);死亡组入院时血清CRP水平(64.7±35.2) mg/L]与存活组[(58.2±23.5) 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第7天PCT水平[(10.82±3.58)μg/L]明显高于存活组[(1.25±0.73)μg/L](P<0.01),与入院时[(9.98土3.42)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入院第7天PCT水平较入院时[(10.12±4.56) μg/L]明显下降(P<0.05);入院第7天脓毒性休克患者PCT水平与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25,P=0.001;r=0.646,P=0.002);PCT预测死亡的AUC为0.831,PCT为2.0 μg/L时对死亡预测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71.6%.结论 PCT可评估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PCT持续保持高水平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王长远;曹涛;孙长怡;秦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瘤体尿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足部海绵状血管瘤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瘤体内尿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足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足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行瘤体尿素注射+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随访24~48个月,观察局部症状、关节活动改善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62例中行一期根治性切除术41例,分期根治性手术17例,减瘤手术4例,同期行肌腱延长/黏连松解术11例;术后局部疼痛缓解率为80.95% (17/21),关节活动度改善率为72.73%(8/11).术后6~12个月复发5例(一期根治性切除术3例,分期根治性手术2例),复发率为8.06%,术后>12~48个月无新增复发患者.结论 瘤体内尿素注射后行手术治疗可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治疗足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确切.

    作者:郭晓楠;董长宪;马玉春;朱晓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D-二聚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 thrombosis,DVT)的筛查价值.方法 COPD患者341例,于入院48~96 h行彩超检查筛查DVT患病情况,比较发生DVT与未发生DVT者入院时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总蛋白和白蛋白检查结果.结果 341例中37例发生下肢DVT,其中28例为双下肢DVT,9例为左下肢DVT;下肢DVT患者D-二聚体水平[(2 942.58±2 864.59)μg/L]高于未发生下肢DVT者[(1 388.45±1 005.10)μg/L](P<0.05),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与未发生下肢DVT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住院患者下肢DVT发生率较高,D-二聚体可用于下肢DVT的筛查.

    作者:孙聪;常永梅;王钧;苏小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汉族人群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性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1例为DN组,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34例为NDN组,同期体检健康汉族人46例为对照组,采用PCR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3组eNOS基因的多态性,比较3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DN组eNOS基因第4内含子bb基因型(63.4%)和b等位基因(81.7%)分布频率明显低于NDN组(85.3%、92.6%),ab基因型频率(36.6%)和a等位基因频率(18.3%)明显高于NDN组(14.7%、7.4%)(P<0.05);DN组和NDN组第4内含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对照组(bb基因型74.0%、b等位基因87.0%、ab基因型26.0%、a等位基因1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第7外显子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与eNOS第4内含子a等位基因密切相关.

    作者:程洁;周宏久;黄志清;陈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肠梗阻伴缺血多排螺旋CT特异性征象分析

    目的 探讨小肠梗阻伴缺血的多排螺旋CT特异性征象.方法 39例小肠梗阻患者,其中伴缺血者21例为缺血组,不伴缺血者18例为非缺血组,2组均于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2组平扫肠壁密度增高、增强肠壁密度减低、肠壁增厚、靶征、闭袢形成、漩涡征、肠壁积气、门静脉或肠系膜静脉积气、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鸟嘴征、腹腔积液、小肠粪征出现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肠梗阻患者出现缺血的特异征象.结果 2组均未出现肠壁积气、门静脉或肠系膜静脉积气征象,余10个征象中缺血组平扫肠壁密度增高(28.6%)、增强扫描肠壁密度减低(61.9%)、肠壁增厚(57.1%)、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90.5%)、鸟嘴征(100%)出现率高于非缺血组(0、11.1%、22.2%、44.4%、66.7%)(P<0.05),2组靶征、闭袢形成、漩涡征、腹腔积液、小肠粪征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强扫描肠壁密度减低(OR=7.934,95%CI:1.300~48.434,P=0.025)、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OR=6.666,95%CI:1.045~42.534,P=0.045)与小肠梗阻患者出现缺血有关.结论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肠壁密度减低、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是小肠梗阻患者伴缺血的2个特异性征象.

    作者:李志伟;刘晶哲;张颖;赵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黑龙江地区男性精液质量与入睡时点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入睡时点对黑龙江地区生育期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981例黑龙江省成年男性,根据入睡时间点分为3组,每日22时前入睡328例为22时前入睡组,22 0时入睡331例为22-0时入睡组,0时以后入睡322例为0时后入睡组,收集3组精液标本,检测并比较3组精子密度、活率、活力分级和精子形态.结果 22时前入睡组、22-0时入睡组精子密度[(72.24±53.37)×106/mL、(67.85±46.98)×106/mL]、精子活动率[(54.06±21.23)%、(54.57±20.14)%)]、a级精子百分率[(11.33±8.73)%、(11.92±8.35)%)]、b级精子百分率[(24.34±12.06%、23.72±11.34%)]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70.03±6.64)%、(69.07±7.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时前入睡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b级精子百分率均高于0时后入睡组[(39.91±33.78)×106/mL、(50.05±21.33)%、(22.04±11.64)%](P<0.05);22-0时入睡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优于0时后入睡组(P<0.01).结论 黑龙江地区生育期男性精子质量与入睡时点有关,晚睡可能使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下降,对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梅梅;刘丽;陈亮;刘辉;张艳华;尹晓静;丁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nm23重组质粒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超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近年来携带抑癌基因nm23的重组质粒转染肿瘤细胞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nm23重组质粒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泽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蛋白酶激活受体-2激动剂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inase-actived receptors-2,PAR-2)mRNA和蛋白在小鼠胃肠道各部位的表达情况及PAR-2激动剂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130只BABL/c小鼠,禁食不禁水16~24 h后,取10只小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各部位PAR-2 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部位PAR-2蛋白表达情况.余12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抑氨肽酶素A对照组(抑氨肽酶素A组)、SLIGRL-NH2 1μmol/kg+抑氨肽酶素A组(SLIGRL-NH2 1 μmol/kg组)、SLIGRL-NH2 2.5 μmol/kg+抑氨肽酶素A组(SLIGRL-NH2 2.5 μmol/kg组)、SLIGRL-NH2 5 μmol/kg+抑氨肽酶素A组(SLIGRL-NH2 5 μmol/kg组)、LRGILS-NH2 5μmol/kg+抑氨肽酶素A组(LRGILS-NH2 5 μmol/kg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腹腔注射实验分组的相应药物,随后迅速给予葡聚糖蓝2000 0.4 mL灌胃,测定并比较6组小鼠小肠推进比和胃内色素排空率.结果 PAR-2在小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均有表达;SLIGRL-NH2 2.5 μmol/kg组和SLIGRL-NH2 5μμmol/kg组小鼠胃内色素排空率[(73.65±8.61)%、(74.81±8.58)%]和小肠推进比[(62.75±3.52)%、(66.38±4.92)%]明显高于对照组[(62.13±7.82)%、(42.32±4.02)%]、抑氨肽酶素A组[(61.72±8.32)%、(43.21±5.12)%]和SLIGRL-NH21 μmol/kg组(61.92±8.96)、(41.73±3.98) %](P<0.05),SLIGRL-NH2 2.5 μmol/kg组与SLIGRL-NH2 5 μmol/k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抑氨肽酶素A组、SLIGRL-NH2 1 μmol/kg组和LRGILS-NH2 5 μmol/kg组小肠推进比、胃内色素排空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R-2在小鼠胃肠道中广泛表达,在调节消化道功能中起重要作用,激活后可明显提高小鼠的胃肠动力.

    作者:陈金梅;刘彩红;谢立群;郑艳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前门控低kV收缩末期采集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高心率超体质量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心率超体质量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时应用前门控低kV收缩末期采集联合迭代重建(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技术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80例高心率超体质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进行扫描,观察组应用前门控100 kV联合收缩末期35%~50%的R-R时间窗采集加SAFIRE重建;对照组应用前门控120 kV联合30%~80%的R-R时间窗采集加常规滤过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测量2组噪声,计算信噪比,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比较2组图像质量.结果 80例患者1 164个冠状动脉节段中1 151个节段(98.88%)的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其中观察组578个节段中图像质量优+良好者549段(94.98%),对照组586个节段中图像质量优+良好者559段(95.39%),二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辐射剂量[(2.76±0.43) mSv]低于对照组[(7.68±0.86) mSv] (P<0.05),信噪比(21.69±5.65)、噪声[(24.51±6.46)Hu]、图像质量评分[(3.48±0.32)分]与对照组[信噪比(19.54±4.46)、噪声(22.35±5.27) Hu、图像质量评分(3.50±0.5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心率超体质量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时应用前门控100 kV收缩末期采集联合SAFIRE技术可获得临床满意图像,并可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肖虎;党军;刘文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子宫切除术中预防性切除输卵管研究进展

    以往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时多不切除双侧输卵管.随着输卵管肿瘤发病率不断增高,对卵巢癌二元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子宫切除术中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认可,但术中同时切除输卵管是否会加快卵巢功能的衰退尚有争议.本文就子宫切除术中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