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睿;陈幽;马丽亚;陈丽芝;钟文明
脑影像、脑脊液的生物标志物和匹兹堡化合物B与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阶段和AD前轻度认知障碍阶段进行诊断.目前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和加兰他敏被用于治疗AD,美金刚被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AD,其对认知、日常生活能力、行为和整体临床评估有改善作用.维生素E可用于无血管危险因素的AD患者.疾病修饰免疫疗法仍处于研究阶段.
作者:张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血管再狭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成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89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其中161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随访,随访时间12~39(27.97±6.15)个月,记录其血管再狭窄程度及用药情况,分析其无血管再狭窄事件生存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19例(11.8%),支架邻近血管再狭窄21例(13.0%),血管再狭窄率为24.8%,术后中位时间(20个月)和39个月无血管再狭窄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7.3%和54.8%;Cox多因素逐步回归显示术后吸烟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呈正相关(HR=2.586,95%CI:1.343~4.979,P=0.004).结论 术后持续吸烟可能是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军;朱中玉;高传玉;王宪沛;张优;齐大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创伤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acute respiratory dysfunction,AR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7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RD患者53例(观察组),非ARD患者154例(对照组),对与其可能相关的年龄、休克时间、创伤指数(trauma index,TI)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Ⅲ(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Ⅲ,APACHEⅢ)评分、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12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在年龄≥65岁、休克持续时间≥3h、TI评分≥17分、24 h输血量>3u、APACHEⅢ评分≥35分、肺部感染、合并糖尿病比例及血糖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休克持续时间≥3h、TI评分≥17分、24 h输血量>3u、APACHEⅢ评分≥35分是创伤后ARD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APACHEⅢ评分≥35分是其高危因素(P<0.01).结论 对有以上危险因素的创伤患者,应加强肺功能监测和保护,及时采取有效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是降低ARD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保珍;欧阳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辅助或开腹手术治疗7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个数、术后排气时间、流质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析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减小、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个数、肠外镇痛药使用、术后排气时间和流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可达到与传统开腹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具有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张瑞奎;张东昌;贾志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肠镜下注射乙氧硬化醇治疗Ⅰ~Ⅲ度内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内痔患者61例,其中Ⅰ度15例,Ⅱ度28例,Ⅲ度18例,均在常规肠镜检查后给予痔核上黏膜下及痔核内注射乙氧硬化醇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并随访观察肠穿孔、感染、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95.l%,其中Ⅰ度内痔有效率100%,Ⅱ度内痔有效率96.4%,Ⅲ度内痔有效率88.9%,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发生轻微出血2例,再次肠镜下注射乙氧硬化醇后消失;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异位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肠镜直视下注射乙氧硬化醇治疗Ⅰ~Ⅲ度内痔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杜瑜;梁冬生;蒙钊;邓世伟;苏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常规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40例,依据有无临床表现分为有症状组26例,无症状组14例,依据超声回声将40个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2.0 mm斑块进行分型,比较2组软斑块、硬斑块、混合斑块比例和造影增强强度(enhanced intensity,EI)及造影增强强度比值和造影增强程度分级.结果 40个IMT>2.0 mm斑块中软斑块15个,混合斑块1 5个,硬斑块10个;有症状组软斑块比例高于无症状组(P<0.05),造影后造影增强强度及造影增强强度比值高于无症状组(P<0.05);软斑块造影增强比例、造影增强强度及造影增强强度比值均高于混合斑块及硬斑块(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实时观察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作为无创性检查可定量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信天游;杨欣;郑春梅;曹霞;李丹;杨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的活化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p-Stat3的活化水平及P53与C-erb-B2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p-Stat3活化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胃癌组织p-Stat3活化水平在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tat3活化与P5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7,P=0.04).结论 p-Stat3的高活化状态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等有关;联合检测p-Stat3和P53对评估胃癌恶性程度和浸润、转移有一定意义.
作者:从丽;陶林;赵瑾;陈成;张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过程中胎儿软骨终板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胎儿软骨终板细胞,应用Western blot和RT PCR法检测第1代到第8代胎儿软骨终板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直线回归分析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及其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第1~8代培养细胞的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与蛋白多糖及其mRNA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994 7,P=0.014;r=0.945 3,P=0.017).结论 抑制Ⅱ型胶原或蛋白多糖中一种物质下降可同时阻止另一种物质下降,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发生.
作者:李全修;蔡月艳;陈伯华;刘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Lauren分型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5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Lauren分型中肠型、混合型、弥漫型胃癌患者的生存函数.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Lauren分型、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肿瘤部位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和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肿瘤部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肠型胃癌患者的生存函数与TNM分期相关,而弥漫型胃癌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uren分型与胃癌患者的预后相关,虽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但对患者治疗策略制订有指导意义.
作者:徐扬;王玉;王文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纵向运动峰值速度,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价值.方法 85例住院心脏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依据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为2组,LVEF<50%者40例为观察组,LVEF≥50%者4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前壁、下壁、后间隔、侧壁处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ystolic movement,Sm),并与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二尖瓣环前壁、下壁、后间隔、侧壁处Sm均低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VEF与Sm呈明显正相关(r=0.69,P<0.05).结论 二尖瓣环Sm可作为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
作者:孟凡银;崔永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腹部淋巴结肿大对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isseminated penicilliosis Marneffei,DPs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 6例有可疑DPsM症状AIDS患者的腹部淋巴结超声/CT检查结果,应用流行病学各项指标评价腹部淋巴结肿大对DPsM的诊断价值.结果 腹部淋巴结肿大诊断AIDS合并DPsM的灵敏度75.8%,特异度72.1%,阳性似然比2.72,阴性似然比0.34,准确度73.6%;在有脐凹样皮疹的AIDS人群中,以上指标分别为88.9%、78.6%、4.15、0.14、87.2%.结论 腹部淋巴结肿大对AIDS合并DPsM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梁欣;姚钦江;李春玫;江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3.0TMRI多序列扫描在颈动脉斑块分析中的价值.方法 经超声检查有颈动脉斑块者22例,均进行颈动脉MRI检查,均经3D-TOF血管成像、T1WI、T1 WI压脂、T2 WI,质子密度加权、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选择图像质量合格者18例进行斑块分型,分析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在各扫描序列信号表现特点.结果 18例中Ⅰ~Ⅱ型3例、Ⅲ型8例、Ⅳ~Ⅴ型2例、Ⅵ型1例、Ⅶ型3例、Ⅷ型1例,其中符合不稳定斑块3例,稳定斑块4例;不稳定斑块MRI信号特点:信号混杂,3D-TOF原始血管图像可见薄纤维帽2例,破裂纤维帽1例,增强扫描不光整内膜强化明显;稳定斑块MRI信号特点:信号均匀,3D-TOF原始血管图像可见厚纤维帽,增强扫描增厚内膜强化不明显或不强化.结论 3.0TMRI多序列扫描中颈动脉不同性质斑块有不同形态学表现特点,可作为临床无创性检测颈动脉斑块的方法.
作者:李永丽;徐俊玲;王梅云;连建敏;闫峰山;窦社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三叉神经痛是以局限于三叉神经1支或多支分布区域的反复发作的短暂、剧烈疼痛.目前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的递质与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有密切联系.本文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子特征、分布、在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及近年来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段钰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uman leukcocyte antigen-E,HLA-E)在子(癎)前期(preeclampsia,P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预测价值.方法 轻度PE患者20例(轻度PE组),重度PE患者20例(重度PE组),正常分娩孕妇20例(对照组),3组采用ELISA法检测孕中期与孕晚期血清HLA-E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胎盘中HLA-E mRNA表达情况.结果 轻度PE组与重度PE组孕中期、晚期血清HLA-E水平及胎盘HLA-E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PE组低于轻度P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晚期血清HLA E水平均高于孕中期(P<0.05).结论 PE患者孕中期出现HLA-E表达降低可能对PE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作者:周丽;谢钻玲;王祥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和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448例结直肠癌患者,对自变量(包括术前危险因素、术中危险因素)和因变量(包括住院期间死亡和并发症)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期间死亡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1.6%(7/448),住院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7%(151/448);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与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相关(OR=7.125,95%CI:1.542~32.916);住院期间死亡的高危因素为低蛋白血症(OR=15.000,95%CI:3.056~68.064);总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低蛋白血症和高龄(OR=2.337,95%CI:1.151~4.358;OR=2.284,95% CI:1.004~1.038);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低蛋白血症(OR=3.487,95%CI:1.357~8.963).结论 术前对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预测,对临床评价手术风险和预后有参考意义.
作者:吴燕剑;黄桂林;李志刚;侯吉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兔皮瓣移植术后水肿与血管再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30只新西兰大白兔背部轴型皮瓣制作皮瓣模型,分别于术后1,3,7,14,21,28 d切取皮瓣周边缝合区的皮瓣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皮瓣肿胀程度和阳性血管计数.结果 皮瓣肿胀于术后开始出现,3d达高峰,7d基本消退,血管增生于术后3d开始出现,于术后7~14 d达到高峰,28 d后恢复至术前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于术后3d开始出现,7d达到高峰.结论 皮瓣水肿主要来源于血管回流障碍,血管再生呈阶段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间接影响血管再生和皮瓣水肿.
作者:辛红伟;李华强;吴学建;赵金廷;王付香;苏振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RI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经组织病理或临床证实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患者及56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的低场强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MRI发现结节82个,其中结节单发者21例(52.5%),多发者19例(47.5%);结节位于中央叶者38例(95.0%),中央叶并周围叶结节者1例,难以辨别结节位置者1例;T2WI示结节呈高稍低信号混杂者21个(25.6%),中高、等与中低混杂信号17个(20.7%),中高或高信号32个(41.5%),等信号4个(4.9%),稍低信号或中低信号者6个(7.3%);1例中央叶伴周围叶结节者,其周围叶内结节亦呈中高信号,但在正常周围叶高信号背景下呈相对低信号缺损区;所有结节T2WI信号不高于正常外围叶.对前列腺癌患者,MRI发现结节59个,其中结节单发者53例(94.6%)、多发者3例(5.4%);结节位于周围叶6例(10.7%),中央叶者3例(5.4%),同时累及中央叶与周围叶者47例(83.9%).T2WI示结节呈中高信号5个(8.5%)、稍高信号40个(76.3%)、等信号3个(5.1%),稍低信号者6个(10.2%),呈混杂信号者5个(8.5%);所有结节T2WI信号低于正常外围叶;23例(41.1%)有周围侵犯或转移.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MRI表现各有特点,MRI检查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作者:彭培立;张永飞;闫慧敏;栗安刚;唐家宏;郭长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F24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tandard tract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S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脓肾先经皮肾穿刺造瘘术,5~7 d后二期全身麻醉下行SPCNL术,30例一期全身麻醉下行SPCNL术;36例均为单通道取石,2例双通道取石.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2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一期结石取净28例(73.7%);2例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残石,均取净;8例无症状带石患者行体外冲击碎石术或保守药物排石;术后随访2~24个月,残石均清除.结论 S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王向阳;单磊;郝建伟;刘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 46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同期收治的5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行胰岛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以渗出为主,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血糖控制良好者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少于血糖控制不良者(P<0.05).结论 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强血糖控制,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宋蓉;何家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低频率电刺激联合小剂量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子宫内膜的修复效果.方法 90例宫腔手术后子宫内膜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率电刺激联合小剂量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2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变化、月经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发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分别为77.78%和2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增厚(P<0.05),月经量较治疗前增多(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率电刺激联合小剂量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用于修复子宫内膜疗效优于大剂量雌孕激素序贯治疗,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冯明月;王中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