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培立;张永飞;闫慧敏;栗安刚;唐家宏;郭长升
目的 评价F24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tandard tract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S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脓肾先经皮肾穿刺造瘘术,5~7 d后二期全身麻醉下行SPCNL术,30例一期全身麻醉下行SPCNL术;36例均为单通道取石,2例双通道取石.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2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一期结石取净28例(73.7%);2例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残石,均取净;8例无症状带石患者行体外冲击碎石术或保守药物排石;术后随访2~24个月,残石均清除.结论 S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王向阳;单磊;郝建伟;刘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 ATPase,SERCA2a)基因过表达对快速起搏右心房新西兰大白兔SERCA2a活性和蛋白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AAV1/EGFP+心房颤动(房颤)模型组(B组)、AVV1/SERCA2a+房颤模型组(C组),每组各10只.B组注射含报告基因的AAV1-EGFP 500 μL,C组注射含靶基因的AAV1-SERCA2a 500 μL.转染4周后,行短期快速起搏新西兰大白兔右心房24 h,处死各组动物,行BCA法测定SERCA2a蛋白活性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ERCA2a在心肌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基因转导后4周,B组SERCA2a蛋白活性及蛋白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1),C组SERCA2a蛋白活性及蛋白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速起搏兔右心房致快速心律失常模型兔右心房SERCA2a活性和蛋白含量下降,心包腔转染AAV1介导SERCA2a基因过表达,可增加SERCA2a活性和蛋白含量.
作者:班努·库肯;阿迪拉·阿扎提;相生跃;黄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荧光磁微粒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癌胚抗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荧光磁微粒酶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法检测208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并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2种方法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结果 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荧光磁微粒酶免疫分析法的符合率分别为69.6%、44.8%、46.8%、60.0%;放射免疫法的符合率分别为67.6%、48.3%、48.9%、56.7%;二者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磁微粒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癌胚抗原对诊断恶性肿瘤有一定价值.
作者:马晓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头颅CT和脑电地形图(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 mapping,BEAM)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7例临床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T和BEAM检查结果.结果 脑部CT检查发现脑萎缩征象113例(33.5%),其中脑沟裂增宽102例(30.3%),脑沟加深102例(30.3%),侧脑室扩大68例(20.2%),第三脑室扩大57例(16.9%);BEAM异常增强部位出现在额部48例(14.2%),颞部33例(9.8%),中央部23例(6.8%),顶部18例(5.3%),表现为θ,δ频域功率值增加.结论 CT和BEAM分别从脑器质和脑功能2个方面对精神分裂症进行诊断,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赵建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辅助或开腹手术治疗7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个数、术后排气时间、流质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析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减小、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个数、肠外镇痛药使用、术后排气时间和流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可达到与传统开腹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具有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张瑞奎;张东昌;贾志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解耦连蛋白2是线粒体内膜上一种阴离子载体蛋白,在体内分布广泛,有抑制氧应激、负调节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脂肪酸代谢的作用.解耦连蛋白2-866G/A基因多态性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本文对解耦连蛋白2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冯晓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短重建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分析其疗效.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8.6±21.2)min,术中出血量(119.5±63.2)mL;术后获随访3~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13)d,术后肢体短缩(0.5±0.3)cm;疗效优3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治疗优良率92.9%.结论 短重建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患肢功能良好及并发症少.
作者:任世祥;林源;张博;王志为;曲铁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Lauren分型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5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Lauren分型中肠型、混合型、弥漫型胃癌患者的生存函数.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Lauren分型、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肿瘤部位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和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肿瘤部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肠型胃癌患者的生存函数与TNM分期相关,而弥漫型胃癌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uren分型与胃癌患者的预后相关,虽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但对患者治疗策略制订有指导意义.
作者:徐扬;王玉;王文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62例,随机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组和甲钴胺组各31例,鼠神经生长因子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30 μg/次,1次/d,肌肉注射;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0.5 mg/次,1次/d,肌肉注射,2组均连续治疗28d,比较2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quality of sleep,Q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 鼠神经生长因子组有效率为70.96%,甲钴胺组有效率为4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Q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鼠神经生长因子组较甲钴胺组降低明显(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鼠神经生长因子组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及胫神经SCV与甲钴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优于甲钴胺.
作者: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黄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肠镜下注射乙氧硬化醇治疗Ⅰ~Ⅲ度内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内痔患者61例,其中Ⅰ度15例,Ⅱ度28例,Ⅲ度18例,均在常规肠镜检查后给予痔核上黏膜下及痔核内注射乙氧硬化醇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并随访观察肠穿孔、感染、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95.l%,其中Ⅰ度内痔有效率100%,Ⅱ度内痔有效率96.4%,Ⅲ度内痔有效率88.9%,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发生轻微出血2例,再次肠镜下注射乙氧硬化醇后消失;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异位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肠镜直视下注射乙氧硬化醇治疗Ⅰ~Ⅲ度内痔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杜瑜;梁冬生;蒙钊;邓世伟;苏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常规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40例,依据有无临床表现分为有症状组26例,无症状组14例,依据超声回声将40个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2.0 mm斑块进行分型,比较2组软斑块、硬斑块、混合斑块比例和造影增强强度(enhanced intensity,EI)及造影增强强度比值和造影增强程度分级.结果 40个IMT>2.0 mm斑块中软斑块15个,混合斑块1 5个,硬斑块10个;有症状组软斑块比例高于无症状组(P<0.05),造影后造影增强强度及造影增强强度比值高于无症状组(P<0.05);软斑块造影增强比例、造影增强强度及造影增强强度比值均高于混合斑块及硬斑块(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实时观察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作为无创性检查可定量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信天游;杨欣;郑春梅;曹霞;李丹;杨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过程中胎儿软骨终板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胎儿软骨终板细胞,应用Western blot和RT PCR法检测第1代到第8代胎儿软骨终板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直线回归分析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及其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第1~8代培养细胞的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与蛋白多糖及其mRNA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994 7,P=0.014;r=0.945 3,P=0.017).结论 抑制Ⅱ型胶原或蛋白多糖中一种物质下降可同时阻止另一种物质下降,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发生.
作者:李全修;蔡月艳;陈伯华;刘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Ⅲ型Pilon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伤15例,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44个月,疗效评价优10例、良7例、可4例、差1例;术后1例发生踝内翻.结论 Ⅲ型Pilon骨折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安全、有效,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有计划分步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银堂;商嵩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和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448例结直肠癌患者,对自变量(包括术前危险因素、术中危险因素)和因变量(包括住院期间死亡和并发症)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期间死亡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1.6%(7/448),住院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7%(151/448);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与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相关(OR=7.125,95%CI:1.542~32.916);住院期间死亡的高危因素为低蛋白血症(OR=15.000,95%CI:3.056~68.064);总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低蛋白血症和高龄(OR=2.337,95%CI:1.151~4.358;OR=2.284,95% CI:1.004~1.038);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低蛋白血症(OR=3.487,95%CI:1.357~8.963).结论 术前对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预测,对临床评价手术风险和预后有参考意义.
作者:吴燕剑;黄桂林;李志刚;侯吉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首发眼周、口周红斑伴放射性裂纹;头孢菌素类和半合成青霉素为首选有效药物,20例严重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2例危重患者另加用丙种球蛋白疗效好,皮损局部需对症处理,痊愈后不遗留瘢痕.结论 眼周、口周红斑伴放射状裂纹及皮肤触痛可提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诊断;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及细菌敏感试验可提高治愈率;重症患儿早期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对治疗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磊;张晓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血管再狭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成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89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其中161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随访,随访时间12~39(27.97±6.15)个月,记录其血管再狭窄程度及用药情况,分析其无血管再狭窄事件生存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19例(11.8%),支架邻近血管再狭窄21例(13.0%),血管再狭窄率为24.8%,术后中位时间(20个月)和39个月无血管再狭窄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7.3%和54.8%;Cox多因素逐步回归显示术后吸烟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呈正相关(HR=2.586,95%CI:1.343~4.979,P=0.004).结论 术后持续吸烟可能是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军;朱中玉;高传玉;王宪沛;张优;齐大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三叉神经痛是以局限于三叉神经1支或多支分布区域的反复发作的短暂、剧烈疼痛.目前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的递质与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有密切联系.本文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子特征、分布、在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及近年来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段钰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D11b与CD64在早产儿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胎龄≤36周早产儿60例,感染组29例与非感染组31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中性粒细胞CD11b、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CD64的平均荧光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组早产儿中性粒细胞CD11b、中性粒细胞CD64、单核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CD11b、中性粒细胞CD64及单核细胞CD64在早产儿早期感染的佳临床诊断界值分别为1 151、1 013、4 340,敏感度分别为69%、72%、76%,特异性分别为65%、74%、7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72%、7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74% 、76%.结论 早产儿早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CD11b、中性粒细胞CD64、单核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均升高,其中CD64的表达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早产儿感染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陈睿;陈幽;马丽亚;陈丽芝;钟文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的活化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p-Stat3的活化水平及P53与C-erb-B2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p-Stat3活化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胃癌组织p-Stat3活化水平在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tat3活化与P5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7,P=0.04).结论 p-Stat3的高活化状态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等有关;联合检测p-Stat3和P53对评估胃癌恶性程度和浸润、转移有一定意义.
作者:从丽;陶林;赵瑾;陈成;张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38例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鼓膜置管治疗有效率96.22%,9例无效者与鼓膜菲薄、带管期间上呼吸道感染、过度内陷致脱管和并发症发生等有关;本组发生并发症38例,主要为耳漏、鼓室硬化、留置管脱出、鼓室肉芽形成、鼓膜萎缩和鼓膜永久性穿孔,34例经有效处置好转或治愈.结论 鼓膜置管治疗中耳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出现耳漏、鼓室硬化等并发症应注意及时、有效的处理.
作者:邹春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