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观察

喻忠贞

关键词:布拉酵母菌散剂,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患儿12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方法为口服密斯达、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脱水纠正、止吐、退热、大便次数及大便形状回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炮制对临床药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对临床药效的影响。方法:结合自身临床及中药炮制经验,以具体中药为例分析炮制与临床药效的关系。结果:中医炮制可消除药物的毒副性,增强药物的药效。结论:中药炮制对临床药效的影响较大,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以提升其临床药效。

    作者:尚加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分析

    氯胺酮是左旋和右旋体的消旋混合物,属于苯环己哌啶衍生物。氯胺酮这种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镇痛作用等优点所以经常在临床上用作麻醉诱导剂或者手术麻醉剂。本文通过对氯胺酮在手术麻醉用药、扩张支气管、抗炎及抗感染休克作用、疼痛治疗、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对氯胺酮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曹琳;陆煜谦;张丹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宫缩乏力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母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妇,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喜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OLYMPUS AU2700生化分析仪酶法肌酐检测性能验证

    目的:对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肌酐进行多要素方法学性能验证。方法:针对正确度、精密度、线性、临床可报告范围四个主要性能指标进行验证。正确度验证:通过测定卫生部临检中心2014年度小分子代谢物正确度验证质评物,评估偏倚;精密度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EP15-A[1]文件,评估批内不精密度、日间精密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参照行业标准WS/T 408-2012[2]验证线性范围,稀释度验证按一定稀释比例进行验证。结果:批内精密度低值样本CV 0.6%、高值样本CV 0.6%;天间精密度低值样本CV 1.8%、高值样本 CV 1.4%。卫生部临检中心2014年度小分子代谢物正确度验证物检测偏倚分别为:低值样本-2.56%、高值样本-2.14%。精密度、正确度指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肌酐线性检验结论为符合一阶线性方程(统计学标准线性),检测高限为8819.3 umol/l,临床可报告范围高浓度为88193 umol/l。结论:AU2700肌酐检测几项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国家行业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石亚玲;姚细安;黄继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在医院药事工作中利用电子监管码的探讨

    目的:探索医院加强药品管理、处方调剂工作的新方法,减少用药错误。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医院药品管理和处方调剂工作的现状,国家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的进展,零售企业的管理模式,探讨医院在药品管理和处方调剂工作中利用电子监管码的方法。结果:医院在药品管理和处方调剂工作中利用电子监管码的条件具备,操作可行。结论:在药品管理和处方调剂工作中利用电子监管码,能有效地避免药品管理的差错,提高处方调配的精准度,减少用药错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药品使用的监管。

    作者:余福安;郭玉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产妇产后恢复护理相关问题的探析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产妇产后恢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产妇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产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后的常规护理,同时将社会支持应用于产后护理中。比较两组产妇对产后护理内容的掌握程度,观察两组产妇失眠症、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比两组产妇对产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产后护理内容的掌握程度为95.6%,对照组产妇对产后护理内容的掌握程度为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失眠症、抑郁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9%和4.4%,低于对照组产妇的17.6%和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产后护理的满意度为97.1%,对照组产妇对产后护理的满意度为8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在产妇的产后恢复中具有十分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产妇对产后护理内容的掌握程度,改善产妇产后的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赵文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艾滋病对西部地区农村家庭负担的影响

    当前我国艾滋病毒流行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本文主要研究艾滋病对患者家庭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通过入户走访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调研,发现艾滋病对家庭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经济层面:由于主要劳动力的丧失和医疗费用的支出,直接导致家庭负担增大,甚至返贫。其次,随之而来的社会排斥又使家庭面临被社会孤立的现实,进一步增加家庭成员的精神负担。与此同时,家庭成员在照料艾滋病患者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因此,社会应给予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以人文关怀和经济援助。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整体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5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肾衰1号方(我科自拟方)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并且静点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治疗,对照组则实行口服爱西特的治疗,对两组BUN、Hgb、Scr、Ccr、Alb、24hTP的变化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在BUN、Scr、24hTP上显著降低,在Alb、Ccr、Hgb上显著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衰患者,中医整体疗法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BUN、Scr、24hTP,并升高Alb、Ccr、Hgb,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

    总结了28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球囊护理,密切监测病情及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和拔管护理。

    作者:张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预处理后行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预处理后行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3例黏膜下Ⅰ、Ⅱ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A组(研究组)55例和B组(对照组)48例。A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3个月后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B组直接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米非司酮预处理前后A组患者情况及A、B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服用米非司酮预处理3个月后A组患者月经期时间短于服药前,月经量少于服药前,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小于服药前,血红蛋白高于服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输血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高于B组,A组无效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预处理后行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较有效、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黎普茜;陈健华;李栩萍;叶艳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探讨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处理方法。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有将末段回肠误认为上段空肠而与胃吻合、发生内疝、十二指残端破裂、胃排空障碍及发生大量出血,必须引起重视。结论:术中观察仔细,术后细心护理,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方向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90例腹泻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程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多索茶碱联合甲波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注射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和注射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C O P 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注射用甲泼尼松琥珀酸钠80m g联用注射用多索茶碱0.2g ,2/日;对照组给予甲泼尼松琥珀酸钠80m g联用氨茶碱0.25g,2/日,治疗期间同时予以抗菌素预防感染,疗程均为7d,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并观察患者试验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F E V1%,F E V1%/FVC,FEV1/预计值(%)、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临床症状、体征较试验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优于氨茶碱联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

    作者:徐莉莉;高强;马兆猛;刘梅;相茹;顾加双;梁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骨科术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4/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9%(13/4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骨科术后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帮助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柴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艾滋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我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组收治的56例艾滋病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以乏力、咳嗽、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腹泻、胸痛居多,分别占62.5%、46.4%、42.9%、42.9%、23.2%、17.9%、16.1%;初诊患者均为艾滋病期以虚实夹杂居多,占85.7%;辨证主要累及肺脾二脏,分别占51.8%和26.8%;临床总控制率为64.3%,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结论:中医辨证治疗AIDS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李宗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输血后血型混合外观原因分析

    血型鉴定是输血前检查必备项目之一,临床工作中必须正定法、反定法结果一致才能发出血型报告,方可进行下一步的交叉配血试验。本文中笔者就一例输血前和输血后发现血型不一致,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徐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聚髌器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聚髌器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组(聚髌器组)和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组(张力带组),每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同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聚髌器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张力带组患者(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张力带患者的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髌器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聚髌器治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并发症较少,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隗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艾滋病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的艾滋病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症治疗、心理护理及教育宣导等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 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常规护理或优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 F-36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F-36评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优质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娟;蒋雄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热奄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使用穴位注射及中药热奄包治疗,探讨对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腹胀、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我科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在术后4小时以vitk3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术后第一日给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38例,按常规术后护理,不给予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不易发生腹胀、恶心呕吐。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能有效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减轻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作者:王玄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性颅脑损伤实施麻醉处理的探讨

    目的:探究急性颅脑损伤实施麻醉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麻醉处理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治疗期间没有死亡出现,术后出现10例患者并发症严重或病情严重导致死亡,5例患者多器官衰竭,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剩余5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全面诊断和评估可提高对颅内压的控制程度,有助于做好术前准备,针对患者的病情不同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明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