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尿路手术后膀胱痉挛原因分析及护理

金小红

关键词:膀胱痉挛, 原因分析,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下尿路手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回顾分析本院53例下尿路手术后导致膀胱痉挛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结果:前列腺电切术所占比例大,与膀胱肿瘤电切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膀胱痉挛患者中由于冲洗液温度≤20℃所导致痉挛例数、气囊注水量>40毫升所导致痉挛例数与气囊注水量≤40毫升痉挛患者例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痉挛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且冲洗液温度及气囊的不同注水量也影响膀胱痉挛的发生。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分析

    氯胺酮是左旋和右旋体的消旋混合物,属于苯环己哌啶衍生物。氯胺酮这种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镇痛作用等优点所以经常在临床上用作麻醉诱导剂或者手术麻醉剂。本文通过对氯胺酮在手术麻醉用药、扩张支气管、抗炎及抗感染休克作用、疼痛治疗、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对氯胺酮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曹琳;陆煜谦;张丹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并收治的68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6%,两组患者在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我院门急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品管圈在我院门急诊药房中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我院在2014年6月-2014年10月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对管理前后门急诊药房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我院6月份6000张处方中调配不合格的300张;7月份240张;8月份190张;9月份160张;10月份140张。我院6月份的6000张处方中出门差错例数为2例,七月份、八月份、九月份、十月份均为0。结论: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药物调剂的错误率,提升处方合格率。

    作者:徐向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从有机化学答卷中看到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通过分析学生在有机化学答卷中出现的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反思教与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之道,以期能够对学生学好有机化学有所帮助。

    作者:石磊;杨红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科医学在肿瘤防治工作中的地位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的治疗问题,并且研究全科医学正肿瘤防治工作中的地位,以此推动全科医学在肿瘤防治中的广泛应用。方法:对参加直肠癌的560名社区居民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有居民的生活状况、三级肿瘤防治网路的可实现性、了解肿瘤防治知识的程度等方面。在调查中用到数据统计的方法,用Excel工作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问卷调查,可以从收到的440份问卷中统计出,其中离退休居民占到被调查人数的70%,在肿瘤防治的相关知识方面,居民认识到肿瘤防治的工作要在“三早”进行癌症的体检,居民在这方面的意识比较高。其中96%的居民认为应该建立有效的肿瘤防治网络,定期在社区开展健康宣传及讲座,进行癌症的检查等工作。结论:全科医学,特别是社科医院,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肿瘤防治工作,定期在社区举办对高危人群的癌症筛选工作。发挥全科医学在预防肿瘤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健康宣传的方式加强人们的肿瘤预防意识,重点做好癌症筛查的工作。以社区医院为主,二、三级医院为辅建立完善的三级肿瘤防治网络体系,实现肿瘤的有效预防,需要充分发挥全科医学的作用。

    作者:姬志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TEN、COX-2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大肠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死亡率都有上升趋势,大量的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多数大肠癌由大肠良性肿瘤癌变而来。目前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大肠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与大肠肿瘤发病关系密切的致病基因和抑癌基因并建立大肠肿瘤治疗的新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抑癌基因和致癌基因的研究已成为大肠肿瘤研究的热点。其中PTEN(磷酸酶基因)和COX-2(环氧合酶2)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现将两者与大肠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晔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策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通常是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临床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有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血管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痉挛、血液病等,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年发病率约为(6~20)/10万。再出血是S A H主要的急性并发症,病死率高达60%~100%。再出血的诱发因素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早起床活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等,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可以防止再出血的发生,降低病人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张琦君;牛成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艾滋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我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组收治的56例艾滋病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以乏力、咳嗽、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腹泻、胸痛居多,分别占62.5%、46.4%、42.9%、42.9%、23.2%、17.9%、16.1%;初诊患者均为艾滋病期以虚实夹杂居多,占85.7%;辨证主要累及肺脾二脏,分别占51.8%和26.8%;临床总控制率为64.3%,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结论:中医辨证治疗AIDS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李宗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患者临床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5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相应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后身体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护理后有效率为76.1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能够使身体症状得到改善,减轻病痛,使身体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王杰;朱效文;王笑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硫酸铜新标准执行前后血液质量变化分析

    目的:献血前血红蛋白筛查使用硫酸铜法新标准后悬浮红细胞质量分析。方法:统计新标准执行前后各一年悬浮红细胞常规抽检数据,比对结果并分析。结果:硫酸铜新标准执行后悬浮红细胞血比积合格率提高。结论:新标准实行后血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保障了用血者的权益。

    作者:赵敬红;冯兰洁;王登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海拔高度对急进高原者眼底视网膜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急进高原者眼底视网膜健康变化。方法:观察记录内陆地区无高原居住经历的5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在内陆平原60m海拔高度、西藏拉萨3500m海拔高度、羊八井4570m海拔高度眼底变化,分析急进高原对视网膜水肿、出血及血管形态影响。结果:内陆平原60m海拔时,均无眼底视网膜异常;海拔3500m时,全组9.0%视网膜静脉轻度充盈(A:V=1:2),未见视网膜出血及血管形态异常;海拔4570m时,19.0%静脉充盈扩张(A:V=1:3),2.0%眼底视网膜浅层出血,2.0%视网膜血管腊肠状改变,全组未见黄斑区出血及视力变化。结论:急进高原有可能诱发视网膜水肿、出血及血管形态异常,且海拔越高、影响越明显。

    作者:独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产程中的镇痛方法选择

    分娩疼痛是一种生理现象,但由于持续的疼痛刺激使产妇烦躁、焦虑、痛苦、严重影响休息,从而可能对分娩过程及产妇、胎儿造成影响。1992年美国妇产科会分娩镇痛委员会指出“分娩导致许多妇女剧烈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往往被人们视为正常过程而被忽略。因此,产妇剧烈阵痛的经历,理因引起人们对分娩镇痛的重视。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医学人文要求的不断提高,安全有效地减轻甚至消除分娩过程中得疼痛成为围产医学的又一重大课题。

    作者:潘沈萍;陆敏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0例心胸外科患者镇痛药的应用及护理管理分析

    目的:研究和观察对心胸外科患者进行镇痛药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心胸外科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镇痛药的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以P大于0.05表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胸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镇痛药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抚顺市主要中药饮片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抚顺某4家医院2013年的中药饮片处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方法:抽取4家医院中药饮片处方2265张,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家中药饮片主要在存在炮制过度或不当、药品变质、批次不、包装不全、规格不统一、无证可循等问题。抽样范围内有毒品种共6种,白矾、酸枣仁、菟丝子、僵蚕、滑石粉、蒲黄,其中除了僵蚕外,其他5种均超量使用,占总抽样处方的30.1%。结论:加强对中药饮片处方的监督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的管理办法,不断促进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和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裴勇;谢明;于远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主要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的病因以及存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及同时间段120例健康老人的的身体分析,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数据整理来进行实验,通过不断的分析,进行总结发病原因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显示,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喝酒、高血压史,都存在较高的引发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结论:吸烟喝酒、高血脂糖尿病等都是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加强锻炼,控制血糖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可以有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宋军;张宏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手术切口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13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同时选取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美国FDA批准首个生物仿制药Zarxio上市

    美国FDA批准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物仿制药Zarxio(通用名:filgrastim-sndz)上市。Zarxio由诺华旗下的山多士(Sandoz)公司开发,是安进Neupogen(非格司亭)的生物仿制版。Neupogen早在1991年就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5种情况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接受骨髓抑制剂化疗的、接受诱导或巩固化疗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接受骨髓移植的癌症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和治疗的患者、以及患有严重的慢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端粒酶检测新方法有望用于癌症早期诊断

    青岛农业大学李峰教授及其专家团队关于单细胞水平端粒酶活性均相电化学检测新方法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杂志《分析化学》上,此成果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视知觉学习对近视性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对近视性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近视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视知觉学习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屈光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屈光度增长≤0.5D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0D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减轻屈光度增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输血后血型混合外观原因分析

    血型鉴定是输血前检查必备项目之一,临床工作中必须正定法、反定法结果一致才能发出血型报告,方可进行下一步的交叉配血试验。本文中笔者就一例输血前和输血后发现血型不一致,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徐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