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作武;张宁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方加减辩证治疗慢性肺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其中实验组应用活血化瘀方加减辨证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63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98.57%;对照组显效57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88.57%.实验组咳痰总有效率95.71%,咳嗽总有效率95.71%,气喘总有效率97.14%,紫绀总有效率94.29%,心悸总有效率88.57%,水肿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分别为84.29%、78.57%、81.43%、75.71%、74.29%、87.14%.上述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活血化瘀方加减辨证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良好,患者预后良好,心肺功能、生活能力及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
作者:邱泽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采用对比分析研究方法,从中医药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发生的本源、概念、框架、研究方向等方面做一比较.两者根植于不同的思想文化,其研究对象、内容迥异,研究方法不同,但模式相通.中西医在对待临床信息的观念、临床信息的放置位置、采集内容、采集方法,尤其是临床信息模型以及信息分析方法等均有很大区别.中医药信息学应重视基础研究,模拟医学信息学并结合自身特色的整体辩证思维构建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进行学科建设.
作者:刘军凤;刘树春;秦微;杜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刘氏功血通用方”合“补肾调周法”治疗各型功血.方法:1200例确诊为功血患者,先用“刘氏功血通用方”随症加减予以止血.功血缓解后再用“补肾调周法”调整月经周期,疗程3个周期.结果:近期疗效显效957例占79.75%,有效228例占19.00%,无效15例占1.25%,总有效率为98.75%.远期疗效痊愈1071例占89.25%,显效73例占6.08%,有效42例占3.50%,总有效率为98.83%.调理1个周期痊愈532例,调理2个周期痊愈373例,调理3个周期痊愈166例,有效、显效患者均在3个周期内出现效果.结论:“刘氏功血通用方”合“补肾调周法”治疗各型功血标本兼治、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昌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理念,成为现代健康四大基石.故从饮食、运动、烟酒、心理4个方面分析现代健康基石与《黄帝内经》养生的关系,阐述《黄帝内经》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的养生智慧.
作者:闫茂华;陆长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运用中医理论治疗小儿遗尿,采用自拟方健脾补肾法对108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08例患儿治愈72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2%,且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作者:姚献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张士舜主任医师认为阴阳失衡是积聚肿瘤的原始病理基础,主张从阴阳失衡论治,提出平衡阴阳法治疗肿瘤,其辨证分型为阴盛阳衰、阴盛阳亢、阴盛阳不虚、阴阳两虚、阴虚阳亢、阴虚阳不虚、阳虚阴不虚、阳亢阴不虚、阳亢阴不盛、阳虚阴不盛10个类型,选方用药精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录花;李辉;宋利程;王永欣;王彩虹;王根民;安国辉;张士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经方例释》为晚清儒医莫枚士所撰,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共列方剂340首.笔者通过研究《经方例释》将其阐释经方的方法归纳为:比较经方方药,推导新知;上溯《灵柩》《素问》《神农本草经》,以经释论;下缘《千金方》《外台秘要》,佐证引申;旁参诸家论述,阐发经义;躬亲实践名方,获得真知等5种.
作者:申晓伟;宗文静;马明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肾病基础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金匮肾气丸治疗,疗程1个月,并比较2组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间和组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有效率65.2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结合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忠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复方小儿退热栓辩治小儿感冒发热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112例感冒发热门诊患儿,以就诊单双号分为2组,观察组56例患儿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拴治疗,对照组56例患儿给予小儿速效感冒片治疗,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83.9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48 h内有39例患儿退热占69.64%,对照组22例占39.29%,观察组退热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发热、咳嗽、喷嚏、流涕、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等各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检给药方便,适合小儿的特点,且退热作用迅速、安全性好,是小儿感冒发热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鲁承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TGF-β1、E-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3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ml/只/d)灌胃;中药组给予加味六味地黄汤组灌胃(2 ml/d).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肾脏病理及肾组织TGF-β1、E-Cadherin和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同时间点比较,模型组大鼠BUN和Scr水平、小管间质半定量评分、TGF-β1、α-SMA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E-Cadherin蛋白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同时间点比较,加味六味地黄汤显著降低BUN和Scr水平,小管间质半定量评分、TGFβ1、α-SMA蛋白表达(P<0.05),显著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作者:黄仁发;梁群卿;吴金玉;向少伟;龙韵;康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腧穴压-感反应的表现形式、构成、特点.方法:基于腧穴压-感反应程度判定标准和口述描绘评分法,对58个常用腧穴进行按诊调查.结果:腧穴压-感反应主要有疼痛、单纯酸胀、舒服和麻4类,疼痛占81.18%,其中单纯痛占49.54%,几种反应形式可兼见,各形式的反应程度可分为2~4级,女性压-感反应的总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单纯痛发生率均高于男性.结论:压-感反应至少有4类基本形式,其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王朝晖;邓科穗;朱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大肠息肉患者体质及证侯并研究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调查体质进行辩证,分析体质与证候关系.结果:体质出现频次较高者:阳虚质及阳虚倾向92次,气虚质及气虚倾向88次;主要证型为脾胃虚弱证(31%)、中虚脏寒证(22%),肝郁气滞证与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相关(P<0.05).结论:该病以阳虚质、气虚质居多,证候以脾胃虚弱证、中虚脏寒证为主,肝郁气滞证与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相关.
作者:闫思蒙;刘杨;麻树人;巩阳;高文艳;盛天骄;林一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医对痔疮治法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故从该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概况方面对痔疮的治疗方法进行概述和总结.痔的治疗有多种方法,总体上可分为内治法、外治法、手术疗法,这些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联合应用,其中以联合应用疗效较好,同时还可根据各类痔不同的临床症状,辨证施治.
作者:席作武;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从临床验案出发,通过与《温病条辨》的薏苡竹叶散原方从药物组成、药量、剂型、服法、病症方面比较,说明白疟与湿疹治法有别,提醒医者在具体辩证时,既要辨病也要辨证,更要审因,做到“师古而不泥古”,才能辩治准确,药到病除.
作者:贾志新;冯五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相关文献的学习,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讨论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偏倚,并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提出中医科学研究中的知识性偏倚概念,对知识性偏倚与一般性偏倚的关系、医学科学研究中的偏倚特点、知识性偏倚产生的结果、知识性偏倚对中医科学研究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或消除知识性偏倚的策略.
作者:刘艳骄;张润顺;汪卫东;王映辉;林颖娜;冯帆;王旭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胯骨里缝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为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期间门诊臀上皮神经损伤患者62例,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纳入,62例患者均采用胯骨里缝手法治疗,每次治疗3 min左右,每周治疗3次,6次为1个疗程.并于每次治疗前、后一次治疗后1周共7个时间点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指标.结果:按照JOA评分标准评价疗效,62例患者治愈40例(64.5%),显效17例(27.4%),有效5例(8.1%),无效0例(0.0%).结论:胯骨里缝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疗效明确,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高.
作者:王焕明;叶树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怪脉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脉象而言,由于脉诊的主观因素过多,因此对其研究多停留在语言描述阶段.一些古代医家在著书时尝试用二雏图形来描绘脉象,使其呈现一定程度的直观化.《察病指南》载有“七死脉”图以及《人元脉影归指图说》载有“十六怪脉”图,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找出古人绘制怪脉图的一些特点.
作者:陈陗;沈澍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49.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男性不育症疗效确切.
作者:霍磊;齐兴;张大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伤后期消肿方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的疗效意义.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骨折后期肿胀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骨折后期消肿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对2组患者的伤患愈合情况观察1个月.结果:2组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的疗效分析表明,治疗组骨伤后期消肿方对骨折后期肿胀患者的治疗后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西药的治疗后总有效率(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骨伤后期消肿方对骨折后期肿胀的治疗分析,其疗效极为显著.
作者:刘美荆;陆志夫;黄丽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危险因素的非糖尿病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明确体质构成情况及其规律.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27例受试者收集其一般情况及体质等信息,经统计学分析得出体质构成规律.结果:平均转化分高的4种体质分别为气虚、湿热、痰湿、阴虚体质,与其他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4种体质的转化分有降低趋势;4种体质转化分在不同性别、不同糖尿病患病亲属级别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遗传因素为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遗传风险的人群体质倾向于气虚、湿热、痰湿、阴虚.
作者:郑勇强;杨晓琼;苏茹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