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松;王辉;李伟;刘宇航;封志纯
氟比洛芬酯是唯一具有靶向性的非甾体静脉抗炎镇痛药,可靶向聚集在手术切口和炎症部位,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机体在受到创伤、手术和感染时可引起组织损伤,释放炎性介质,应用该药可预防、减轻此类炎症反应.手术创伤等应激反应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氟比洛芬酯复合阿片类药物镇痛可改善该抑制,保护患者免疫功能,且超前使用作用更明显.本文就其抗炎及免疫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常潘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窗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 慢性泪囊炎患者48例(53眼)在鼻内镜下进行泪囊鼻腔开窗,开放泪囊于中鼻道前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45眼治愈,3眼好转,5眼术后短期症状复发,治愈率84.9%,有效率90.6%.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窗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
作者:谢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尿液指标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观察组),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2组采用ELISA法检测尿转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采用对硝基苯酚比色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各项检测指标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尿转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及血清肌酐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转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β2-微球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及血清肌酐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AUC分别为1.000、0.985、0.985、0.942、0.921、0.891、0.785.结论 不同尿液指标均显示较好的敏感性,联合应用多种尿液指标可较好预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对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红;尹传妍;刘颖;岳华;陆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是否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保护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各15只,模型组与乌司他丁组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法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乌司他丁组腹腔注射乌司他丁20 u/g,连用3 d;72 h后3组测定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及胸腹主动脉组织NF-κB p65表达.结果 乌司他丁组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及主动脉组织NF-κBp65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NF-κB表达保护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俞兆希;石松菁;沈阳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ASPP1和ASPP2基因高表达对白藜芦醇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瞬时转染法将pcDNA3/ASPP1和pcDNA3/ASPP2质粒分别转染入乳腺癌细胞MCF-7中,经G418筛选获得高表达ASPP1和ASPP2的MCF-7阳性克隆细胞株MCF-7/ASPP1与MCF-7/ASPP2.MCF-7、MCF-7/ASPP1与MCF-7/ASPP2细胞分别加入0、25、50 μmol/L白藜芦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PCT法检测细胞p53下游基因bax与p21mRNA表达情况;3种细胞分别加入0、100、200 μmol/L白藜芦醇,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MTT结果显示,25、50 μmol/L白藜芦醇处理后,MCF-7/ASPP1与MCF-7/ASPP2细胞存活细胞吸光度值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RT-PCR结果显示,25、50 μmol/L白藜芦醇处理后,MCF-7/ASPP1与MCF-7/ASPP2细胞中Bax和p21mRNA表达水平高于MCF-7细胞;细胞凋亡试验结果显示,100、200 μmol/L白藜芦醇处理后,MCF-7/ASPP1与MCF-7/ASPP2细胞凋亡细胞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MCF-7细胞(P<0.05).结论 ASPP1和ASPP2高表达可增强乳腺癌细胞对白藜芦醇的敏感性,且随浓度增高而敏感性增强.
作者:史玉洁;谢红建;宋晓霞;刘秋雨;龚智泉;吴凯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对高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病变模型中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氧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与恩度干预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视网膜病变模型.正常对照组与高氧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生理盐水对照组于第12天给予腹腔注射0.1mL生理盐水,恩度干预组于第12天给予腹腔注射恩度0.1 mL(17.5 μg),连续注射5d,鼠龄17 d时,视网膜组织切片行HE染色计数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高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恩度干预组(P<0.01),恩度干预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恩度可抑制小鼠模型中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有可能成为防治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方法.
作者:李彩云;张奕霞;陈宁宁;李燕利;张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大鼠梗阻性脑积水的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表现,评估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积水组(40只)与对照组(20只),脑积水组向枕大池注入质量分数25%无菌高岭土混悬液0.1 mL制作脑积水模型,对照组注入无菌生理盐水0.1mL.于造模后3d及1、2、4周时脑积水组分别取10只大鼠,对照组分别取5只大鼠,腹腔麻醉后2组均行MRI及DTI检查,测量感兴趣区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及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结果 造模后1、2、4周时,脑积水组侧脑室大横径与侧脑室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增加,脑积水组侧脑室大横径与面积逐渐增加,不同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d及1、2、4周时,脑积水组ADC值均高于对照组,F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增加,ADC值逐渐增加,FA值逐渐减少,不同时间ADC值与FA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早期显示脑白质微结构损伤,可解释为轴突损伤和胶质细胞增生,导致功能区受损,产生相应临床症状,掌握治疗时间点至关重要.
作者:李露露;刘鹏飞;刘志兰;李晓娟;周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2006-2010年上海瑞金医院ICU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特征.方法 对2006-2010年瑞金医院急诊科ICU、呼吸科ICU及外科ICU送检的细菌学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 04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451株(71.1%),革兰阳性菌589株(28.9%);痰液标本检出1 023株(50.1%);革兰阴性菌常见菌株为鲍曼不动杆菌358株(17.5),铜绿假单胞菌291株(14.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5株(11.6%);革兰阳性菌常见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6株(11.6%),屎肠球菌135株(6.6),表皮葡萄球菌76株(3.7%).结论 2006-2010年瑞金医院ICU临床送检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作者:徐文;陈尔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及阿托品对老年患者经口明视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品组和戊乙奎醚组各30例,分别于术前30 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01 mg/kg、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2组麻醉诱导均按顺序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3μg/kg、阿曲库铵0.8 mg/kg、异丙酚1~1.5 mg/kg,3 min后待患者意识完全消失,实施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记录2组给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5 min(T4)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计算心率-血压乘积,并比较2组气管插管时间.结果 戊乙奎醚组、阿托品组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41.5±11.2)、(39.7±10.3)s,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2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99%,各时间点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品组T1~T4时间点心率均较T0明显增快(P<0.05),且T1~T3时间点心率、心率-血压乘积高于戊乙奎醚组(P<0.05);戊乙奎醚组心率>100次/min比例低于阿托品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有利于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魏兵华;李长科;徐明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应用新型BP180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ELISA法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bulbus pemphigod,BP)的价值.方法 拟诊BP患者13例,采用ELISA法检测BP180抗体,并行间接免疫荧光学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LISA法、IIF法诊断BP的符合率.结果 组织病理学诊断BP 13例,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ELISA法、IIF诊断BP的符合率分别是92.31%(12/13)和76.92%(10/1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新型BP180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BP180抗体并计算ELISA指数,可为临床诊断BP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赵英;柳曦光;宋颖;张洁琳;贾艳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控制冠心病患者周围血管易损斑块的效果.方法 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观察组)各34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睡前口服;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次,1次/d,睡前口服.2组均连续服用24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总动脉内径(common carotid artery diameter,CCA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斑块体积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24个月后CCAD较治疗前增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CIMT、斑块体积及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稳定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控制血脂水平,强化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剂量治疗.
作者:何文凤;冯杰;蒲丽君;陈玲;张全波;倪海燕;张敏;李卫东;吕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SD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边缘带影像学特征及与组织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 60只SD大鼠成功制作HAE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4、8、12、16、20、24周组,其中4、8周组HAE病灶为早期病灶,12、16周组HAE病灶为中期病灶,20、24周组HAE病灶为晚期病灶.6组均行DWI检查,检测病灶边缘区域及邻近肝脏组织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对各组病灶边缘区行HE、MASSON染色,将DWI图像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8周组早期病灶30个,12、16周组中期病灶22个,20、24周组晚期病灶20个;早期病灶边缘带ADC值大于中、晚期病灶,中期病灶大于晚期病灶(P<0.05);早、中期病灶边缘带ADC值大于邻近肝实质,晚期病灶边缘带ADC值小于邻近肝实质(P<0.05).结论 不同时期大鼠HAE特点有所变化,DWI可反映病灶生长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
作者:张梅;肖虎;刘文亚;曾红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30 mg/次,2次/d,静脉滴注,治疗2周评定2组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为60.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李晓莉;张鹏;高峰;杜日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AIDS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AIDS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影像资料.结果 10例发生在肺结核非好发部位,5例发生在肺结核好发部位;CT表现为粟粒性肺结核者6例,大片融合实变影4例,斑片影3例,空洞样病变2例;并发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10例,胸腔积液5例,心包积液3例;7例伴有肺外结核,表现为颈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腋窝淋巴结肿大3例,脾结核1例.结论 AIDS并发肺结核患者病变部位多不典型、病灶多种形态共存、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多见,合并肺外结核为其常见表现.
作者:罗朝峰;刘晶哲;刘志博;刘凯;凌霄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病毒抗原直接免疫荧光检测(direct fluorescence assay,DFA)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eal-time reverse-transcription PCR,rt-RT-PCR)检测住院儿童鼻咽分泌物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和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的一致性.方法 应用DFA、rt-RT-PCR方法检测92例呼吸科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RSV,应用DFA、rt-RT-PCR方法检测162例呼吸科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FLU-A和FLU-B,比较2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Kappa检验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DFA检测RSV的阳性率56.5%低于rt-RT-PCR检测RSV的阳性率70.7% (P<0.05),一致性良好(Kappa=0.517);DFA检测FLU-A、FLU-B的阳性率分别为3.7%和7.4%,rt-RT-PCR检测FLU-A、FLU-B的阳性率分别为8.0%和15.4%,2种方法检测FLU-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较差(Kappa=0.168),检测FLU-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良好(Kappa=0.489).结论 rt-RT-PCR检测呼吸道病毒的阳性率明显高于DFA,但2种方法的一致性良好,DFA因设备简单适合用于呼吸道病毒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和平;郑跃杰;陈小文;邓继岿;张民;刘萍;林遂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对天津市1个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ia,DM)家系进行基因型鉴定并筛查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探讨其与DM发病及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及基因测序鉴定基因型;cRNA微阵列技术对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找出DEGs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 该家系为DM2型,基因芯片共筛选出391个共同表达的DEGs,其中139个表达上调,252个表达下调;GO分析发现DEGs涉及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等多项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显示DEGs参与趋化因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周期等多个生化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途径,其中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交互作用通路与基因表达的变化相关(P<0.05,Q<0.05),涉及16个DEGs.结论 天津该DM2家系成员基因表达谱与正常人存在明显差异,每个基因在DM2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武慧丽;赵永青;李新;王纪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细胞免疫水平及二者间关系.方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25例(OSAS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5例(COPD组)、重叠综合征患者25例(OS组)和对照组25例,4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CRP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OS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高于对照组、OSAS组和COPD组(P<0.01),CD4+/CD8+低于对照组、COPD组与OSAS组(P<0.01);OS组炎性因子TNF-α、IL-6、CRP与CD4+/CD8+呈明显负相关(r=-0.754,P=0.013;r=-0.503,P=0.027;r=-0.552,P=0.008).结论 重叠综合征患者存在全身性系统性炎症反应,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张军营;凌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尿脱落细胞学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在筛查尿路上皮癌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析各畸变染色体与尿路上皮癌的关系.方法 对156例血尿患者(血尿组)和2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行普通细胞学和FISH检测.以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检测结果验证FISH检测技术及细胞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较2种检测技术在尿路上皮癌筛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3、7、17号染色体及p16位点在尿路上皮癌中的畸变概率.结果 血尿组FISH检测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测诊断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1.6%和40.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3.802,P=0.000);特异性分别为95.9%和97.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17号染色体及p16位点畸变的概率分别为63.0%、64.1%、67.4%、75.0%.结论 FISH检测可明显提高尿路上皮癌术前诊断准确性,可了解尿路上皮癌患者尿脱落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
作者:胡桂明;任景丽;王宪远;杜英;杨鲲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作为诊断菌阴肺结核的特异性辅助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经临床证实菌阴肺结核患者106例、非结核病患者113例,均行T-SPOT.TB检查,评价T-SPOT.TB诊断菌阴肺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T-SPOT.TB诊断菌阴肺结核的灵敏度为91.5%、特异度为92.0%.结论 T-SPOT.TB可作为诊断菌阴肺结核的特异性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江道斌;温澍;齐曼古力·吾守尔;夏宇;胡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胎盘植入致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胎盘植入致产后大出血患者12例,均行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明胶海绵栓塞,观察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子宫及月经情况.结果 患者均一次止血成功并保留子宫;术后1~4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9例术后出现轻度下腹部疼痛,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B超显示子宫形态恢复正常;术后1 a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胎盘植入所引起的产后大出血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汪五全;何金年;刘心;唐石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