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鑫;杨琳
依据五脏分属五行而论,心属火,脾属土,火与土者母子相生也.火不生土,应有心火或命门之火衰微,不能温煦脾土及外因所致脾胃寒盛火微之分,其益火之法亦当有补心、温肾以暖脾土之别.对益火补土法内涵的阐释虽观点颇不相同,但旨在为治疗脾土疾病提供新思维.
作者:郭煜晖;周安方;张长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导师张智龙教授在30年的临证工作中善于对经典医籍进行分析梳理,验之临床,总结归纳治病规律并指导临床应用.尤其受张仲景思想影响深厚,在临床诊病过程中注重养阳、护阳,故列举导师从温养阳气入手治疗胸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及中风后吞咽困难等3种常见病的临床经验和辨病辨证规律,以说明重视阳气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吉学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但却常有些患者久治不愈,从辨证发现这些患者常存在阴阳失调的病理,以《伤寒论》少阴病条文为指导,归纳出各阶段病情特点,结合实践总结出少阴病常见病因,确定调阴阳、辨病因为基本治疗方法,并用此理论指导治疗这类具备阴阳失调病理的头痛患者,常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王东海;金东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称为内皮素,其主要作为一种体液性介质参于许多疾病,可作为内皮细胞受损的分子标志物,通过影响血管功能状态来参与心、脑、肺及肾脏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1].文献总结发现,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时血清内皮素(ET)水平明显增高,且经治疗后ET水平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内皮素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病变程度、疾病的进展以及疾病的预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帅;陈颖;高树彪;高永红;周莉;刘培燕;史永梅;张根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益肾化浊解毒法对D-半乳糖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保护作用及对脑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 BW·d×50 d,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安理申)组、复方苁蓉益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以同月龄正常BALB/c小鼠为正常对照组.避暗实验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较各组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表达量.结果: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可显著增加D-半乳糖致痴呆小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和减少错误次数,提高模型小鼠脑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和8-OhdG表达量.结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可改善D-半乳糖致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脑组织内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
作者:马涛;徐世军;张允岭;王永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缓解期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唾液免疫球蛋白检测,探讨培土生金法对“肺-脾-大肠”免疫机制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设计方法,将140例肺脾气虚证患儿分成4组,分别在药物干预前后测定sIgA的变化.结果:唾液sIgA通过药物干预治疗后,治疗组数值较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组唾液sIgA在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可提高缓解期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唾液sIgA含量,改善缓解期RRTI患儿唾液sIgA的作用.
作者:刘薇薇;张同元;宫淑琴;陈慧;程燕;王浩;王美娜;李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蛋白尿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肾病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补肾活血方,疗程4周.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空腹血糖、24 hMAU及UMALB/UCR改变情况并评价其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9%,对照组7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均降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 hMAU均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MALB/UCR比值均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有效降低早期DN蛋白尿.
作者:刘香红;杨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对锁骨骨折手术病人麻醉效果以及对术中呼吸循环等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锁骨骨折手术的病人,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每组40例.A组行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包括一点法颈深丛阻滞和同侧颈浅丛阻滞,B组行电针刺激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先用电针刺激患侧合谷、内关穴、扶突穴,然后再行颈丛神经阻滞,方法同上.比较2组在手术过程中各个时段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VAS评分及静脉应用辅助镇痛药芬太尼的剂量.结果:B组病人的MAP、HR在术中各时段低于A组(P<0.05),VAS评分和芬太尼用量低于A组(P<0.05).结论:ZZZ电针刺激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对病人生理干扰小,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局麻药和辅助药用量少、安全性高,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杨建生;韩启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通阳利湿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并咽喉部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脱落2例)和治疗组(55例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静点5d,后改甘油果糖氯化钠静点5d,同时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静点至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正常;治疗组给予通阳利湿方口服10 d,同时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静点至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正常.应用神经根型颈椎病35分积分表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在改善症状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高,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阳利湿方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合并咽喉部细菌感染患者症状体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乔钢;赵建;崔书国;国延军;牟成林;杜景华;陈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天人合一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人体气血运行都遵循一定规律,络穴把表里两条经脉紧紧相连,根据这些理论提出阳日治腑、阴日治脏符合医理,是针灸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即阳日治疗阴经疾病,用阳经及其络穴,阴日治疗阳经疾病,用阴经及其络穴.
作者:杜金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三焦辨证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确立,是温病辨证方法之一.追其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内经》、《难经》.自此以后,历代医家每多发挥,对于三焦辨证的认识日趋完善.本文通过对三焦辨证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论文献进行归纳整理考证,理其脉络,溯其源流,为中医辨证理论和温病的临床研究提供文献学依据.1 春秋至秦汉时期三焦辨证理论发源于《内经》、《难经》,但《内经》、《难经》对于三焦的论述多涉及脏腑功能.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1]”决是疏通之意;渎,水也,亦指沟渠,意指三焦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难经·三十八难》曰:“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2]”指出三焦在生理方面为原气之别使,有主持诸气的功能.《内经》中亦有关于三焦病证的一些名称,如“三焦胀”、“三焦病”、“三焦约”、“三焦咳”等,但没有关于辨证用药的总结[3].
作者:刘寨华;杜松;李钰蛟;张华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高血压痛即眩晕、头痛的发生与五脏病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痛时要注意其与五脏的关联.历代文献虽有痰、瘀致病的论述,但未发现痰瘀互结致眩晕、头痛的明确认识,故分析痰瘀同源、痰瘀同病、痰瘀互结而现拐点,当择其痰瘀多寡而治的理论思维,总结痰瘀互结是高血压痛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毒损心络为其病理演变的过程.
作者:贾海骅;王仑;韩学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在研究《内经》、《伤寒论》的过程中发现,《内经》中的升降思想在《伤寒论》的方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故从《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桂汤、半夏泻心汤、大承气汤等代表方剂着手,简述升降思想在《伤寒论》方中的运用.
作者:徐勤磊;丁勇;陈世龙;侯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组方辅助常规西药辨治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对本病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1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组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在FPG、FINS、2 hFPG、HbAlc、HOMA-IR、TG、CHO、LDL-C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的更加明显(P<0.05);在妊娠结局上,2组患者在剖宫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窘、巨大儿、子痫早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能扩张血糖,改善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性,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芦延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钱乙在儿科学上有许多开创性的建树.在小儿生理、病理方面,提出了“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长脏腑生智意,长骨髓添精神”,“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观点;并首创小儿五脏辨证,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在治疗用药上,主张以中正平和为主,注重小儿脾胃的保护;其组方独特巧妙,化裁精当,反对“痛击”、力戒妄攻蛮补,创制了系列适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方剂.钱乙学术思想对儿科以及整个中医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以后医家受钱乙启发,在儿科诊治、脾胃学说、脏腑辨证理论、方剂学等方面都有深入发展.
作者:卢红蓉;于志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胡黄连苷Ⅱ(PicrosideⅡ,PicⅡ)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肝细胞系L-02氧化损伤中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及下游Ⅱ相抗氧化解毒酶表达的影响,探讨胡黄连苷Ⅱ抗氧化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0.5 mmol/L,5mmol/L picⅡ干预L-02细胞3h作为干预组,用DMEM培养作为对照及模型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加入终浓度为0.6 mmol/L的H2O2作用1h造成急性氧化应激损伤,后继续培养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速率法检测细胞培养液AST和ALT的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的Nrf2、NQO1、GST、Gclc和Gclm的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胡黄连苷Ⅱ可降低由H2O2诱导的L-02细胞损伤(P<0.01),模型组AST、AL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胡黄连苷Ⅱ干预组较模型组均降低(P<0.01);模型组NQO1、Gclc、Gclm和GST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胡黄连苷Ⅱ干预组Nrf2、NQO1、Gclc、Gclm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且呈一定程度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PicrosideⅡ通过诱导氧化损伤L-02细胞中Nrf2表达上调,促进下游抗氧化蛋白及Ⅱ相代谢酶表达,可能是其抗氧化损伤、发挥保护肝细胞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白雪;冯全生;张传涛;吴疆;范昕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体质类型和危险因素特点及差异.方法:600例研究对象分别来自太原和新乡2个不同地域,在质量控制因素的前提下,结合中医体质标准进行体质类型的判定,同时对不同地域冠心痛心血瘀阻证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地域冠心痛心绞痛患者体质和危险因素进行描述和对比研究.结果:新乡地区的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多于太原地区,而太原地区的阳虚质明显多于新乡地区.两地区在瘀血质+阳虚质、瘀血质+痰湿质、瘀血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和阳虚质+瘀血质等相兼体质类型上差异显著,而危险因素地域上的差异性体现在体质量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上.结论:冠心痛心血瘀阻证的体质分布和危险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这种差异可能与各地域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及其影响下患者人群的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
作者:田松;祁若可;武小雪;刘景委;张超伟;何茜;程月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明清之际西方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向西方社会介绍和传播了中医.虽然介绍中医的内容不尽系统,仅限于个人研究和体验,但对于中医国际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故依托耶稣会士中国书简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归纳和整理对这一历史阶段中医的海外传播途径、内容及意义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为群;周俊兵;王银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以络病理论和肺络体系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认识,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归属于肺络病;总结历代医家对“肺痹”、“肺瘘”的理解,结合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提出其根本病机为“肺阴亏虚,痰瘀伏络”,对于日后治疗思路与方法的拓宽和创新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依据.
作者:袁佺;庞立健;滑振;刘创;臧凝子;吕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对免疫功能、徽炎症状态影响.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和对照组(西医)各98例,观察患者的免疫功能、微炎症状态影响.结果:肾功能比较,2组治疗后BUN、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BUN、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BU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及免疫功能比较,2组治疗后在CD4+、CD4+/CD8+、IgM、IgA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CD4+、CD4 +/CD8+、IgM、IgA方面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在CD4 +/CD8+、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微炎症状态影响比较,2组治疗后治疗组在微炎症状态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在CRP、IL-6、TNF-a方面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在TNF-α方面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泄浊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能改善肾功能,控制微炎症状态和CRP、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向东;艾子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