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融治疗小儿湿疹经验

王伟;马融

关键词:马融, 小儿湿疹, 临床经验
摘要: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小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皮肤起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出并伴有瘙痒.发病部位多在头面、耳后,严重者可发生在躯干、四肢.马融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医、教、研工作30余年,在继承和发扬中医理论、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儿科疾病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颇丰,现将导师治疗小儿湿疹经验介绍如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宋金元时期肝病证治特色探讨

    宋金元时期,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得到长足发展,以金元四大家为突出代表的众多医家在肝病证治方面各有发挥,强调脏腑辨证思想在认识肝病中的指导作用,在肝病治疗原则上强调扶正与攻邪同举,使肝病的治疗方药得到创新与发展,立方遣药以求精专,并高度重视方剂配伍规律.

    作者:杨爽;陈瑞;贺松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自身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量流失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复方自身清在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骨密度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了解滋肾解毒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自身清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激素治疗6个月前后腰椎骨密度变化及雌二醇(E2)、睾酮(T)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性激素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T明显上升,E2显著下降.且治疗组对腰背酸痛、口干便秘、乏力汗出症状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复方自身清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可减少SLE骨量的流失,防治GIOP的发生.

    作者:陈晓云;陈湘君;顾军花;赵蓓俊;茅建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础研究进展

    强骨胶囊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代表性中成药,骨碎补总黄酮是其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对已发表的强骨胶囊基础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收集、整理,从作用机理、药理作用、毒理研究三方面对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提示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作用机理清楚,药理作用明显,安全性较好,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申浩;谢雁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古代医家针灸治未病思想在内科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古代医家将针灸治未病思想广泛应用在预防及治疗外感伤寒、温病、中风、哮喘、消渴、脚气、疟疾等内科疾病方面,在人体未病时、疾病的先兆期和早期、疾病发作间期介入针灸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程度,为现代临床应用针灸治未病的思想及方法防治内科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洪彬;李晓泓;孙志芳;莫捷;王婧;何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徐寅平辨治失眠的经验

    徐寅平主任治疗失眠强调“辨阴阳、别虚实”,提倡失眠从五脏论治,重视精神因素,辨病与辨证结合则失眠的治疗可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刘惠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赵莉娟治疗哮喘学术思想探讨

    赵莉娟教授系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分泌科”负责人,山西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疑难病.本文探讨赵莉娟教授治疗哮喘的学术思想,治疗哮喘之时从肺脾肾等诸方面着手,论治以祛邪宣肺、化痰健脾、补肾纳气为主,结合活血化瘀等多种治法,用药精当,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作者:李朝喧;齐锋;赵莉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文本挖掘探索抑郁症“证-症-方-药”相应规律

    目的:探索抑郁症证药相应规律.方法: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抑郁症的证候、症状、汤药及中药的规律.结果:抑郁症虚实夹杂,脏腑以肝为主,涉及心、脾、肾;证侯以肝气郁结和肝郁脾虚为主;核心症状为失眠、情绪低落等精神障碍;汤药和中药的使用均以疏肝解郁、健脾养心安神为主.结论: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和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中医“证-症-方-药”的规律.

    作者:展俊平;张彤;郑光;吕诚;蔡峰;杨静;何晓鹃;梁非;吕爱平;姜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名老中医验案的乙脑证候特征时间规律分析

    通过对5则名老中医治疗乙脑验案的整理和分析,探讨了乙脑发病的证候特征变化与运气规律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五运六气学说的临床运用,除了应重视60年节律的变化规律之外,还应重视其在一年之中因不同运气而产生的相应变化的结论.

    作者:李菲;马晓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吴仪洛生平及其《成方切用》学术特色浅析

    吴仪洛是清代医家及藏书家,撰有医书10部,总名《吴氏医学述》,现存《成方切用》、《本草从新》、《伤寒分经》三部.吴氏取《医方考》、《医方集解》而增改之,编为《成方切用》,广撷《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三因方》等书,博采仲景、海藏、嘉言、东垣等医家之成方与论述.词旨明爽,注释精详,既知规范,又审时宜,通变适用而无拘执,充分体现出吴氏尊古不泥,明体辨用,博极医源,旁涉百家的学术特色.

    作者:邓勇;王旭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雷公藤多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p38MAPK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TGF-β1/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TW灌服DN模型大鼠,生化检测实验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Leica Qwin Plus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小球直径、肾小管短径和完整肾小管数目,并称取各组大鼠左肾重量、计算肥大指数,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免疫组化(IHC)检测肾组织TGF-β1、p38 MAPK表达.结果:TW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肾组织TGF-β1、p38MAPK的表达,减少24h尿蛋白、Scr、BUN,升高ALB,缩小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管短径,完整肾小管数量增加,肾脏病理改善,肾重及肥大指数减少,TW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ALT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W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组织TGF-β1/p38MAPK的表达,而改善上述生化指标,减轻肾脏病理损害,而对肝功能未见明显损害.

    作者:宋纯东;杨晓丽;薛黎明;任瑞英;侯小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中医证型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初步探讨

    目的:通过对3种不同中医证型AIDS患者外周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医证型与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79例,以Ki-67标记细胞增殖,以Annexin V-FITC,PI标记细胞凋亡,对3种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种不同中医证型间CD4+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有差异;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率以及CD4+细胞的增殖皆无差异.结论:不同中医证型间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增殖与凋亡无差异.

    作者:马建萍;马秀兰;张颖;艾合买提;李静茹;曾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马融治疗小儿湿疹经验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小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皮肤起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出并伴有瘙痒.发病部位多在头面、耳后,严重者可发生在躯干、四肢.马融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医、教、研工作30余年,在继承和发扬中医理论、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儿科疾病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颇丰,现将导师治疗小儿湿疹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伟;马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朱龙玉对电针的贡献及启示

    回顾电针的起源及朱龙玉发明第一台电针机和确立电针疗法的探索历程,指出其电针部位与中医针灸理论存在差异,阐述了朱氏的主要贡献及其重要启示,认为朱氏发明电针机是针灸学发展中创新的典范,对针灸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杜旭;刘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学生孤独感与五态人格相关性研究

    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五态人格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某高校218名大学生随机抽样,比较UCLA孤独量表和五态人格量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孤独感与阴阳平和、太阴之人的性格特点有显著相关.

    作者:刘婕;杨振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因学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五年刊登于中外学术期刊上的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学术研究报道,总结国内外中西医学对该病病因学的新研究进展.现代医学的新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家族遗传因素、月经初潮延期、志贺氏菌感染、环境污染及特定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均有直接相关性.中医界对内异症的共识为“血瘀证”,并兼夹寒热痰湿等实证或气虚、肾虚证.建议国内中医学界开展针对该病的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研,以期发现该病的关联因素和致病规律,为针对内异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性治疗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沈春晖;张婷婷;曹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脱发治疗之男女差异浅谈

    脱发治疗往往收效甚缓.结合临床和文献复习,我们根据男女体质的差异,在治疗上分别侧重养血和祛湿等不同方面,佐以补肾,并配合饮食调养和外洗法,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孙成力;陆文;高建东;肖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辨证论治文献方剂计量学研究

    目的:探讨2型耱尿病及其并发症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方法: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国内60篇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进行症状、证候和常用药物的统计分析.结果:获取共识症状、易发证候、基本证候、本病证候、趋同用药和药物异证同治指数等指标数据.结论:提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论治当以基本证候和本病证候为治疗目标,以养阴润燥为主,佐以益气、清热、活血等治法而组方用药.

    作者:胡永东;张慧田;袁海燕;周铭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补中益气法对甲减大鼠心肌α-MHC和β-MHC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大鼠心肌肌球蛋白重链α和β (myosin heavy chain alpha and beta,α-MHC和β-MHC)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甲减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L-T4组、补中益气汤组.实时定量RT-PCR法测心肌α-MHC和β-MHC mRNA.结果:给处理因素8周,L-T4组、补中益气汤组的α-MHCmRNA的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1.77倍、2.32倍,补中益气汤组较L-T4组上升明显(P <0.05);L-T4组、补中益气汤组β-MHCmRNA的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2.61倍、1.17倍,补中益气汤组下调明显(P<0.05).结论:补中益气法在甲减心肌损伤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与其提高心肌α-MHC mRNA的表达、降低β-MHC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高天舒;尹慧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整体辨证加大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整体辨证施治基础上加用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8例.按入院就诊先后顺序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在中医辨证治疗药方中加用大黄.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查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红蛋白(Hb)水平,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Scr和BUN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H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Scr和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血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生化指标,且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国医大师李济仁辨治痹与痿学术思想与经验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是新安医学的代表传承人和新安医学研究的奠基者,在痹证、痿证等疑难杂症的治疗上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本文从痹痿概要、痹痿治疗、痹分寒热痹、瘘用药经验4个方面,概述了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的学术思想与经验,以资同道参考与借鉴.

    作者:李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