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钳术36例和胎头吸引术108例报道

黄瑾

关键词:产钳术, 胎头吸引术, 对比,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的合理选择、操作要领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施行产钳术的36例和胎头吸引术的108例进行对比观察和临床分析。产钳术36例中,出生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Apgar score)7-10分30例,占83.33%,4-7分5例,占13.88%,0-3分1例,占2.78%;胎头吸引术108例中,出生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7-10分88例,占81.48%,4-7分10例占18.52%,0-3分0例。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组无新生儿死亡病例。产钳组无宫颈裂伤,会阴侧切处阴道裂口向上延伸5例。胎头吸引组无宫颈和阴道损伤病例。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选择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熟练掌握手术程序和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关系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指以护理工作者为一方,以患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从患者就诊即建立,直至出院后才告完结,因此,可以说护患关系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而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多的也是护士。面临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怎样在护理工作中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摩擦与纠纷,取得患者信赖已成为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患沟通,提供与社会进步、患者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

    作者:袁红萍;范黎琴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利用鱼骨图分析医院才流失原因及对策讨论

    人才流失对医院来说是一个双倍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这不仅削弱了医院的力量,更强化竞争对手的力量。而高层流失会带走整个团队,中层离职会带走大批下属,核心骨干离职会带走大量的经验或技术。人才流失,轻则让医院伤筋动骨,重则让医院一蹶不振。因此,了解人员流失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处理,这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者:韩丽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安全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安全管理地好坏直接影响着医患纠纷发生率的高低。当今社会医患纠纷的不断升级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提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现象,分析如何有效规避和及时纠正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探讨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减少医患纠纷,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终目的。

    作者:邓红艳;能磊;李霞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3M敷贴及手术贴膜巧用于产妇分娩时持续硬膜外镇痛

    持续硬膜外镇痛分娩能有效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深受广大产妇的欢迎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传统的方法是麻醉医生成功置入硬膜外导管后,用布胶布固定法固定硬膜外导管,由于面积较小、表面不光滑、产妇生产过程中大量出汗及用力时反复摩擦容易使硬膜外导管打折致持续给药不畅,从而达不到满意的镇痛效果,甚至硬膜外导管滑脱出硬膜外腔再次穿刺,增加了产妇的痛苦。鉴此,我院从2010年6月始,采取手术贴膜用于产妇分娩时持续硬膜外镇痛导管的改良固定624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古青艳;陈志美;吴小青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职业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在去污区主要是对回收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进行分类、清洗、消毒,经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几率很高,在工作中被感染的机会很大,时刻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上重视防护,工作中做好防护[1]。

    作者:肖勃;郝敬;王瑞芝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新生儿颅骨软化1例

    患儿男,第1胎第1产,胎龄38+4周,因母亲羊水过少1天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780克,身长47厘米,枕额周径33厘米,羊水清,量100毫升;婴儿出生时Apgar s评分10分,查体:头顶部未及颅骨约5×7厘米,触之呈囊性感,骨缝增宽,外貌无畸形,心肺未见异常,四肢活动好。婴儿母亲28岁,家庭主妇,孕期定期产检,孕中晚期偶有腓肠肌抽搐。婴儿头颅B超:未见明显异常;CT 检查示:双侧大脑白质密度稍减低,颅内未见明确出血征及占位性病灶,颅骨内外板骨质密度欠均匀,厚薄不均呈波浪状、虫蚀状改变;四肢X光片示:双上下肢未发现明确异常改变;骨碱性磷酸酶250u/L;电解质无异常;致畸三项无异常。诊断:先天性佝偻病,以颅骨软化为主要表现。出生后予每天口服vitD800IU,乐泡钙100mg。治疗三天后头顶部触诊有乒乓感;出生后10天门诊复诊颅骨触诊正常,骨缝较前缩窄。治疗18天停服钙,继续服用维生素D。

    作者:陈泳涛;符茵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改善膳食营养搭配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儿童时期的膳食营养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意义,当前虽说我国社会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儿童膳食营养不合理等问题始终存在,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为促进儿童健康生长发育,本文对如何改善儿童膳食营养结构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

    作者:张遐斌;黄灵妹;钟思敏;李晓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小儿静脉穿剌的护理干预

    小儿静脉穿剌是儿科治疗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小儿静脉穿剌技术是护理中基本又重要的基本功,小儿静脉注射能使药物快速,高效发挥作用。其静脉穿剌水平的高低,静脉穿剌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用药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小儿静脉穿剌的护理干预,以尽快达到治疗及患儿早日康复的目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小儿静脉穿剌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荣;赵雪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调查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关防治方法与护理措施对于缓解、控制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诊断依据和疗效标准,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5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结果大部分患者由于不良心理刺激和不良饮食习惯而伴有慢性胃炎。经过对同体质类型患者胃肠功能的调理和有效的心理疏导,治疗疗效指数达到8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不同患者病因和生理机制,制定有效治疗和护理机制,关注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有效减轻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俏娴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模式实施体会

    随着我院新住院的搬迁使用,三级医院的顺利评审通过,因近期住院患者较多,晨间护理血标本采集空腹血糖测定、生命体征测定、新入院患者是接待全部集中在8点左右,护士交班、查房和治疗不能有序进行,为缓解此时间段的工作压力,我们改革丽以往8点交班的工作流程,定为7点40分前必须跟换衣帽到岗,各责任护士有序地床头交接班查房配制液体配合交班护士完成晨间护理,8点科内晨会。晨会后做治疗,巡视病房健教并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医生的查房,在有效的弹性排班缓解工作压力的同时收获更多的竟是医护共同查房带给我们的惊喜。

    作者:寇锦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介绍腹腔镜下子宫颈癌实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清扫手术的配合要点和方法、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访视、手术步骤及护理要点。

    作者:董秀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法对当前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做认真分析并予以改进。结果对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结论针对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和护生综合能力。

    作者:谢薄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完全离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380例完全离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只要护理方法、措施得当,健康教育到位,术后再植肢体的成活及后期功能恢复都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其密切配合治疗是断指再植成活的关键。

    作者:张碧玲;郭敏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高频程序通气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程序通气应用于心肺复苏术中的临床效果,为更好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施行心肺复苏术后无自主呼吸的8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2例子。治疗组采用高频程序控制通气,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测定两组0h、2h、4h、12h的动脉血压分压(Pa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前(0h)PaO2、HR、MAP、O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h、4h、12h后治疗组P a O2、M A P、O 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 R在同一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程序控制通气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微小、可降低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使用方便、产生二氧化碳潴留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耿;柯道;王文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SHEL模式在护理差错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差错的常见类型及差错形成的原因。方法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26例护理差错发生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差错的发生类型占前三位的分别为:医嘱处理错误;漏执行监测、治疗;注射、给药错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与护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及与当事人及他人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对护理差错的全面系统分析,科学归因。提出重视护理管理,加强护士培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等可防范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陈筱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加强与ICU清醒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ICU是危重患者监护治疗的场所,当一个人生病住进ICU病房,无论对患者本人还是家属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压力事件,整个家庭都会受到影响[1]。80%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引起[2]。在ICU的护理工作中,大部分是危重患者,且没有家人陪同。无论是进入ICU监护的患者还是其家属都非常担心,患者担心身边没有家人的陪伴及自身的疾病等,特别是烦躁的及使用呼吸机的清醒患者;其家属不理解ICU不让自己进入陪同,更担心自己不在患者身边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等。因此,在ICU护理工作中,做好与清醒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非常重要。

    作者:陶雪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低钾血症快速补钾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快速静脉补钾及安全护理治疗低钾血症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共收治98例低钾血症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微量泵中心静脉推注1%的氯化钾溶液,速度为1.0~1.5g/h,同时给予安全护理,包括:尿量、动态血钾监测、心电监护、血气分析监测、抢救物品准备及心理干预。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98例中92例血钾于24小时内上升至正常值(93.9%);6例出现反复,但继续接受上述治疗后于48小时内纠正;所有患者均未因补钾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保证安全护理条件下给予微量泵静脉快速补钾,疗效好且安全,适合于低钾血症患者的治疗。

    作者:蒋玉芸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接种卡介苗强烈反应1例分析

    卡介苗是目前唯一的预防结核病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1]。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1]。卡介苗接种后会有以下几个阶段的反应:在接种后2-3天局部出现红肿小丘,2-3周红肿化脓,4周左右破溃,5-7周结痂,8-12周形成凹陷疤痕。俗称“卡疤”,这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但在接种后超过8个月未愈者报道罕见。现就1例接种卡介苗经久未愈进行报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德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与探讨

    总结了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督导工作。努力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的[1],护理人员要改变原有的护理模式,从患者需求出发,规范各项护理工作。

    作者:林慧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观察43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肺癌标记物浓度变化情况,并与同期32例胸腔化疗患者比较胸水的控制情况和存活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为53%,手术组患者有效率为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手术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和83.1%。手术组肿瘤标志物CEA和CA-125术后较术前浓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可以有效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任高飞;胡晓俭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