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用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浅析

余晋洲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抗高血压药又称降压药。是一类能控制血压、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降压药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抗高血压药分为很多类,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都不同。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96例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手术,其并发症主要为出血、绒毛残留和输卵管狭窄。结果对产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结论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保守手术应重视并发症方式的防治,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邵会敏;彭宇;王彩芳;杨成秀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产钳术36例和胎头吸引术108例报道

    目的:探讨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的合理选择、操作要领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施行产钳术的36例和胎头吸引术的108例进行对比观察和临床分析。产钳术36例中,出生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Apgar score)7-10分30例,占83.33%,4-7分5例,占13.88%,0-3分1例,占2.78%;胎头吸引术108例中,出生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7-10分88例,占81.48%,4-7分10例占18.52%,0-3分0例。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组无新生儿死亡病例。产钳组无宫颈裂伤,会阴侧切处阴道裂口向上延伸5例。胎头吸引组无宫颈和阴道损伤病例。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选择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熟练掌握手术程序和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黄瑾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2例急性胰腺炎伴尿毒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其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在肝胆外科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但是尿毒症后出现胰腺炎的病人少见,在我科2010年开科以来共收治2例,但均在我科实施保守治疗、进行消炎、抑酶及血液透析等积极治疗和护理,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痊愈出院。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黄麦翠;胡秀红;刘小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重症患者肝损伤的原因分析

    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对ICU中重症患者肝损伤的原因、临床监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后,针对重症患者肝损伤及肝功能异常,在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得出了相关的启示和结论。

    作者:刘欣;肖广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100例肠梗阻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因分析以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10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肠梗阻患者85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治愈80例,病死1例,好转为1例,转院治疗的3例;15例保守治疗,好转15例,无1例死亡。结论在接诊肠梗阻患者时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临床反应综合分析,正确把握手术指征及时机,争取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要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超声诊断胎儿颈部血管瘤1例

    胎儿颈部血管瘤相对少见,许多血管瘤不能为产前超声发现,近期我院超声诊断并手术证实1例报道如下。1、病史介绍孕妇23岁。妊娠23周“在外院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头颈部囊实性占位”,到我院进行彩超检查。彩超检查所见:双顶径6.5c m,股骨长径4.2cm,羊水大深度6.1cm,胎盘:宫体后壁,厚约3.1cm,I级。胎儿后颈部皮下见大小约7.2x7.8c m的增强欠均匀回声(图1),其内见网格状无回声,C D F I:其内可见少许点、条状血流信号(图2)。胎儿其余各部位形态和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1)宫内单活胎(2)胎儿后颈部异常回声(血管瘤)。孕妇要求住院引产,术后临床诊断:胎儿颈部血管瘤。

    作者:田妍;郑沾兵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奥硝唑注射液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临床预防及处理

    目的:采取相应的方法缓解以及消除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方法对100例使用奥硝唑注射液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反应进行观察,采取相应方法。结果恶心呕吐反应得到缓解及消除。

    作者:何丽;黄陶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SHEL模式在护理差错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差错的常见类型及差错形成的原因。方法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26例护理差错发生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差错的发生类型占前三位的分别为:医嘱处理错误;漏执行监测、治疗;注射、给药错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与护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及与当事人及他人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对护理差错的全面系统分析,科学归因。提出重视护理管理,加强护士培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等可防范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陈筱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医眩晕的分型辩证治疗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以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在临床上根据眩晕的性质分为:阴虚阳亢型眩晕、瘀血阻络型眩晕、肝气上逆型眩晕、阴虚火旺型眩晕,根据不同的证型特点,加以辩证治疗。

    作者:李美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品管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总结综合性医院在快速发展形势下如何有效地调动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更好的发挥其潜能,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改善患者满意度情况。方法配合我院开展的临床护理品管圈活动,我科自2012年6月建立拉手圈,全科12名护士共同参与,由圏长及圈员从各个护理层面发现护理问题,按品管圈的步骤解决,并通过护理质量考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意见簿,护理差错发生率等对品管圈的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显著提高,合作意识增强,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能充分调动护理动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其潜能,促进护士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综合性医院更加贴近患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现护患零距离。

    作者:刘雪梅;杨麦兰;林华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进行了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阴道准备;术后外阴清洁,饮食管理,大便控制,康复指导。结果全部病例顺利渡过围手术期。1例出院后因伤口感染出现阴道直肠瘘,其余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消失,排便能控制。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唐荣;桂友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TP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进行影像学、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表现为扩张的导管内无粘液分泌的息肉状/结节状肿物;显微镜下可见管状乳头状结构、背靠背小管呈腺泡样形态,核中-重度异型;粉刺癌样坏死、极个别导管内有粘液样分泌物。免疫组化:CK7、CK19(+),MUC5AC、MUC2、Syn、CgA(-), KI67阳性率25%,PAS染色阴性。结论 ITPN是一类有别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胰腺导管内病变,确定诊断依靠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王红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思连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思连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确诊为小儿秋季腹泻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补液、抗病毒,多酶片与思密达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思连康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连康具有调节菌群平衡,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生长的作用,联用胃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病,疗效显著。

    作者:吕临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骨科病人的心理及心理护理

    本文通过对605例骨科临床病例心理变化的研究,提出了加强骨科长期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有效提高该类病人治疗效果的有益方法。

    作者:詹爱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微泵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瑞芬太尼结合咪唑安定利用微泵输注法行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择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采取瑞芬太尼结合咪唑安定进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33例患者,其中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15例设为组一,胸腔手术患者3例设为组二,腹腔手术患者15例设为组三。观察及记录三组患者在停药到呼之睁眼的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的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的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对比差异特别显著,其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停药到其呼之睁眼的时间、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拔管的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的时间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结合咪唑安定利用微量泵输注行全凭静脉麻醉操作简单易行,且可靠安全。

    作者:严月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无偿献血宣传在降低血液报废率中的作用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血液报废率也成了各血站的难点和重点。献血者属于经血传播疾病的低位人群,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危险行为抵制的意识却并不强[1,2]。有文献报道,大部分调查者对“经血传播”这一概念尚不清楚,另外日常的一些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潜在的危险性易被忽略[1-3]。他们一旦正确理解了相关知识,认识到这些行为习惯的危险性,就能够马上改变自己的行为。为此,加强无偿献血宣传,降低血液报废率,保障血液安全,成为血站工作中的重重之重。

    作者:时玲玲;李艳慧;郭美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关于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分析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常见的一类,其对公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目前,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仍频繁发生,且位居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的第五位,对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详细回顾2008年发生在山东省某地的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深入探讨如何快速有效处置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

    作者:明萌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小儿静脉穿剌的护理干预

    小儿静脉穿剌是儿科治疗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小儿静脉穿剌技术是护理中基本又重要的基本功,小儿静脉注射能使药物快速,高效发挥作用。其静脉穿剌水平的高低,静脉穿剌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用药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小儿静脉穿剌的护理干预,以尽快达到治疗及患儿早日康复的目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小儿静脉穿剌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荣;赵雪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治疗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新法,拓宽治疗范围,预防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和相关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传统药物甲钴胺配合中成药丹参川芎嗪治疗。结果随机对照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较佳。

    作者:杨林锌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86例坠落伤急诊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高处坠伤伤情特点及急诊救治措施。方法于2010-2012年收治的86例坠落伤,患者伤情特点及急诊救治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53例;致残21例;死亡12例;坠落伤高度低于3米者伤情较轻,预后好;坠落伤高度大于9米者伤情危重,死亡率达31.8%。结论坠落伤患者伤情重,

    作者:崔小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