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0例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卢辉耀

关键词:心律失常/诊断, 心律失常/治疗
摘要:目的 探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32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 结果 320例心律失常发病率前3位为心房纤颤、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发病率分别为49.06%、22.81%、8.75%;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诱发心律失常率较高,经胺碘酮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8.75%. 结论 心律失常忠者多有心血管合并症,机体反应能力较差,且该症发病隐匿,应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以便于早发现,早诊治,以此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中国校医杂志相关文献
  • 高校学生医疗体制现状及改革模式的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和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我国由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至今的高校学生公费医疗制度应对乏力,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求.为了加大对大学生医疗保障的经费投入,大幅度地提高大学生现行医疗标准,使之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分析高校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学生医疗保健体制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绍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电子书包对低学龄儿童视力的影响

    目的 了解电子书包项目对学生视力的影响,探索电子书包实施视力保护干预方法. 方法 整群抽取一年级电子项目实验班为实验组,平行两个班为对照组,在电子书包项目实施前后检测视力,对比项目实施前后视力不良率和平均视力的数据变化. 结果 影响视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平板电脑对低段学生视力可能有负面影响. 结论 电子书包项目的实施,必须关注学生视力变化,应采取综合措施干预其对视力的不良影响.

    作者:杨爱莉;赵怀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全程心理护理模式的应用

    目的 观察全程心理护理模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将11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统计分析2组不同护理对患者预后影响,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结果 2组比较,观察组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满意. 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全程心理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彭贤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校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1].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生物、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不再局限于传染病、食物中毒等方面,而是多因素,多方面的.高校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强,集体活动多,大班教学、教室不固定,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性疾病爆发流行多发场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2].高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有不可预知性、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等.因此,作为服务于广大师生的高校医院,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极预防,沉着应对,及时处理,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并指导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是校医院重要职责所在.

    作者:秦凤菊;王艳华;杨中东;侯杰;任绪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998-2013年山东省某农业大学新生色觉异常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色觉异常的检出率,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更合适的专业及就业方向. 方法 对山东农业大学1998-2013年大学新生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998-2003年大学新生受检共计88 075人,检出色觉异常2 213人,占2.51%;其中色盲740人,占0.84%;色弱1473人,占1.67%. 结论 新生入学体检中色觉检查是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继续深造和选择职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李福琴;刘秀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型胸腔穿刺体位椅的研制

    目的 设计并研制一种新型胸腔穿刺体位椅. 方法 详细介绍新型胸腔穿刺体位椅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结果 它可以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胸腔穿刺体位,减少其不适感,方便术者操作,大程度地减少医源性感染及标本污染可能. 结论 新型胸腔穿刺体位椅设计合理,安全实用,可以明显减轻术中患者不适,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沈维;才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起大学生风疹疫情的临床分析及防控

    目的 探讨大学生风疹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 方法 对1起有92名大学生发病的风疹流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92例中,有前驱症状者81例(88%);发热73例(79.3%);淋巴结肿大84例(90.2%);典型皮疹87例(96.6%);麻疹样皮疹5例(5.4%);口腔粘膜瘀点49例(53.3%).并发关节痛31例(33.7%),未发现严重并发症.防控从隔离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入手,风疹疫苗应急接种防控效果良好. 结论 大学生风疹临床表现典型,疫苗应急接种能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董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MMP-9和claudin-4在不同胃组织表达水平及其与肠化生的关系

    目的 探讨MMP-9和claudin-4在不同胃组织(胃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及胃正常上皮组织)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胃组织肠化生的关系. 方法 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部分胃癌手术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和胃正常上皮组织共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MP-9和claudin-4蛋白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MMP-9和claudin-4在胃正常上皮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依次增高(P<0.05),claudin-4与癌旁组织的肠化相关(P<0.05). 结论 MMP-9和claudin-4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laudin-4可能通过肠化生促进胃组织癌变的进展.

    作者:陈炳基;马筱秋;杨建胜;允俊;王霖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脆性髋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随访脆性髋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髋部脆性骨折的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 收集2010-2012年入住我院且获得随访的286例50岁以上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住院及随访资料,统计分析手术与非手术组患者恢复优良率、死亡率. 结果 2010-2012年我院共收住脆性髋部骨折患者560例,获得随访286例,其中采用手术治疗的250例,非手术治疗的36例,手术组病人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5.60%,非手术组病人功能恢复优良率仅为22.22%,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815,P<0.01).手术组病人随访期死亡率10.00%,非手术组随访期病人随访期死亡率高达69.44%,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81,P<0.01). 结论 脆性髋部骨折致残率及死亡率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手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促进髋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培文;李毅中;林金矿;姚学东;俞海明;庄华烽;林晓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08-2012年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学生视力调查

    目的 为了解2008-2012年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状况,探讨其视力下降的可能成因. 方法 分析2008-2012年学生视力低下的动态. 结果 2008-2012年连续5年学生视力低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幅度不大. 结论 学校需把减负落到实处,改善教学条件,优化课堂教学,注意用眼卫生,学生、家长、学校共同努力,使防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李志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 826例高危妊娠管理分析

    目的 探讨高危孕产妇的追踪管理方法,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方法 选择我所建册的5 892例孕妇,依据《江苏省高危妊娠管理规范要求》的规定,筛查出1 826例高危妊娠病例,分析高危因素. 结果 高危妊娠剖宫产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比正常妊娠高. 结论 认真筛查,及时纠正高危因素,严格追踪管理,能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国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董瑜;刘明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措施与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过程中人文关怀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行为,又是一种模式,其好坏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的高低.护理人员是医疗服务的直接执行者,不只是承担单纯打针、发药的重复工作,同时也肩负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提供人性化服务的重任[1].1 人性化管理理念人性化管理是指贴近人性、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正视人的需求,维护人的自身价值,做到关心、理解、发展人,规范行为,提高素质,以调动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并提高工作效率[2].我国护理人员普遍学历不高,加上重医轻护思想的根深蒂固,护士社会地位不高,付出与收入不相吻合,因此护士队伍内部不稳性高,特别是具备一定经验、技能和资格证的护理流失可能性加大.针对这一现象,实现护理管理的人性化,首先要做到将护士作为一个有情感、有思想的人,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理解和尊重,为护士实现自我价值创建平台,使她们在工作中领悟到自身的位置和承担的责任,进而提高护理质量[3].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发育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将4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3d开始每月1次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10d为1疗程,共3个疗程,并对2组于纠正胎龄42 d、3个月、6个月、12个月追踪发育情况,以Gesell量表评价.结果 干预组纠正胎龄3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纠正胎龄6个月龄2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于纠正胎龄12个月时各方面发育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细胞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诊快捷护理在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急诊常规护理,90例观察组使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比较抢救时间及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完成CT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急救总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61、8.771、21.148、20.374,P<0.01);观察组致残率37.8%、死亡率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806、4.063,P<0.01或P<0.05). 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显著节约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李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与头孢拉定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9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与头孢拉定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方法 将90例确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45例,静脉滴阿奇霉素0.5g,1次/d;对照组45例静脉滴注头孢拉定3 g,1次/d,2组疗程均为5d,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是97.8%和88.9%,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7.8%. 结论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头孢拉定.

    作者:刘剑;杨江瑜;肖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腹症分诊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腹症分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等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后,其外科分诊正确率(95.0%)、内科分诊正确率(89.66%)妇科分诊正确率(88.89%)均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休克发生率(3.85%)、死亡发生率(1.2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降低休克及死亡的发生.

    作者:林秋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同一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同一性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作用及途径. 方法 在1所民办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 125人,采用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同一性测试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量.筛选网络成癌大学生100人,再随机选取年级、专业和性别相匹配的非网络成瘾大学生100人,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结果 网络成瘾组和非网络成瘾组同一性地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OS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现在的自我投入对网络成瘾有负向直接影响(β=-0.22,P<0.01),同时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β=-0.10,P<0.01);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β=-0.06,P<0.01). 结论 同一性发展水平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起到中介效应的作用.

    作者:邓伟;黄子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碘酊治疗大学生浅部真菌病疗效

    浅部真菌的发病率在大学生中一直很高,大学新生中浅部真菌病的患病率为6.1%[1].根据大学生浅部真菌病发病特点和大学生的条件因素,我们试用2%碘酊治疗,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13年3-6月,选择门诊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166例,男116例,女50例,年龄为17~26岁,平均21.2岁,症状与体征典型,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病程7d~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70例,入选患者在实验治疗前2周内未服用过其他抗真菌药物,并且愿意合作,能够定期复查,如实反映治疗情况.

    作者:韦桂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规范化护理程序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住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住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为观察组,接受规范化护理程序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率(2.3%)、平均住院天数均(10.7±3.9)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3,t=10.774,O<0.05). 结论 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目的 探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方法 调查本市疾控系统实验室建设情况,观察实验环境,同时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分析检验人员的工作特点. 结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面临多种危害因素影响或交叉影响,防护措施不到位,而且防护意识有待加强,长期工作在此环境中,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职业伤害. 结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要注意其安全标准,同时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张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校医杂志

中国校医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