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桂英;秦红;王海云
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人野生型DNA聚合酶beta(polβ)的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并对该细胞系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脂质体转染法将人野生型polβ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AC3转染入Ec9706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经G4l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系.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polβmRNA的表达水平,绘制生长曲线,软琼脂实验测细胞克隆形成率,MTr法测转染前后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转染细胞荧光强,转染效率高,RT-PCR结果表明转染细胞的polβ表达较空载体转染细胞、对照细胞增加.转染前后细胞生长速度接近,转染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改变,多被阻滞在S期,在软琼脂实验中克隆形成率增加,对顺铂的敏感性降低.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高表达人野生型polβ的Ec9706细胞系,polβ的高表达与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恶性增殖能力及耐药性有一定关系.
作者:李敏;付庆;赵国强;董子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采用不同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对同一组尿碘实验平均值与其标准值进行比较,观测结果的溯源性及判定快速尿碘试剂盒法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t检验、正态分布小样本容量的简化检验(A法)和方差检验(B法)来判定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的异同.结果:检验表明:用A法分别对两种测定方法所测标样的平均值及测定均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均无差异.t检验两种测定方法的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意义,为准确评价快速法的测定结果,再采用B法进行统计比较,以提高数据质量.结论:应用不同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对同一组实验观察平均值与其标准值的结果比较,快速法标样2结果偏低,其他经方差检验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表明测定数据有良好的溯源性.
作者:黄居梅;叶平;翟丽屏;王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测定尿铅的方法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电位溶出仪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需要硝酸-高氯酸消化,在操作过程中,酸雾、有机溶剂、氰化钾等影响着操作人员的健康,而所用的玻璃仪器较多,用硝酸浸泡后,驱铅是否干净还是个未知数,试剂中铅的含量也严重影响着测定结果.电位溶出仪法有时由于电极的原因结果相对不是很稳定.而本文采用了加入基体改进剂,将尿液进行适当的稀释后,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来测定,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并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钱国英;李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开展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卫生专项监测,了解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的卫生状况,为提高南山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及GB15982-1995,GB15979-2002中检验方法进行样品检验.结果:61所医疗机构共抽查786份样品,总合格率为91.2%,其中医院合格率95.5%,社康中心合格率90.1%,社会医疗机构合格率86.4%;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78.3%及88.1%.结论: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监测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消毒质量优于社康中心和社会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应加强清洁及消毒.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对各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加强监督、指导,督促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1].
作者:袁月明;刘楚云;李保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鞍山市生活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方法: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对生活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提取、分离以及定性定量分析,优化了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结果:在佳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大多数小于1.0 μg/L(按水样体积1 L,提取液定容体积为1.0 ml计),回收率为60%~130%之间.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日常监测.
作者:孙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5年5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发布了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取代ISO/IEC17025:1999.CNAL依据等同采用ISO/IEC17025:2005原则,于2005年9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AC01:2005),取代CNAL/AC01:200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等同ISO/IEC17025:1999).
作者:张镝;周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3~2005年290份国产和进口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种类、频率和用量.结果:290份样品共使用39种染发剂,其中间苯二酚、对苯二胺(及硫酸盐)、对氨基酚、间氨基酚(及盐酸盐)、2,5-二氨基甲苯(及硫酸盐)的使用频率较高,均在30%以上.结论: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种类繁多,某些组分使用频率较高,在使用中应引起关注.
作者:杨艳伟;朱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省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和免疫水平,预测流脑发病的趋势,为流脑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并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开展流脑监测工作.选择广州市番禺区、茂名化州市、韶关乐昌市、东莞市及汕头市潮阳区作为流脑监测点.各监测点按广东省流脑监测方案要求采集市内0~、5~、10~、15~、25~、35~及45岁以上共7个年龄组人群的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别进行健康人群带菌调查及人群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广东省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78.9%(675/856),C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3.7%(203/856);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简称Nm)的带菌率为0.65%(7/1077).健康人带菌以B群Nm为主.结论:广东省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的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Nm的带菌率也很低,提示大部分人对A群流脑有免疫作用.但我省健康人群C群IgG抗体水平较低,一旦有传染源传人,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
作者:刘美真;杨华可;廖国东;黄忠生;徐亮;邓小玲;谭海玲;陈经雕;宋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水中铜的检验方法首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时仅限于较高浓度的含量(>0.2 mg/L)[1],对于低含量铜的检测则必须通过APDC-MIBK络合萃取后才能满足实验要求,而络合萃取法操作较繁琐,且燃烧有机溶剂MIBK造成实验室污染,对工作人员有一定危害.为了减少样品处理过程的环节,节约试剂,提高效率,本文采用简单的酸浓缩法测定质控水样中低含量铜,取得准确可靠的结果,变异系数为0.48%,回收率为98.9%~101.0%,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SARS病毒在实验室造成人员感染事件后,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2004年WHO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加拿大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我国也先后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006)、《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2006)、《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CNAL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2005),使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作者:徐东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学检验人员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对来自全省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血站、防疫站的116名在职学习的医学检验专业专升本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在职医学检验人员对医院感染概念、消毒与灭菌技术、职业暴露的处理、实验室废物处理等认知率较高(85.3%~94.8%).但对检验人员感染的危险因素、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标准预防概念、检验科属几级生物安全防护、哪些操作可产生气溶胶、哪些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等认知率较低(64.6%~82.7%).结论:在职人员对生物安全防护认识有待加强,应加大检验人员培训力度,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强化职业防护能力、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贺志安;张晨光;郭庆合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自来水厂消毒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氯仿、四氯化碳对人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需建立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监测饮用水中的氯仿和四氯化碳.方法:建立了顶空采样用质谱作为检测器并采用选择离子监测的方法检测饮用水中的氯仿和四氯化碳.结果:氯仿和四氯化碳浓度在0~80 μg/L范围内,线性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和0.9991;氯仿的低检出浓度为0.05 μg/L,四氯化碳的低检出浓度为0.03 μg/L,跟国标方法相比降低了两个数量级,灵敏度大大提高.结论:实验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均符合检测要求,回收率范围93.6%~106.4%,RSD为5.0%~7.5%之间.
作者:任红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托幼机构是急性传染病容易发生和传播的地方,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为了解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工作状况,本中心在2005年的春、冬两季,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芬;徐奋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前,人们对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实验室质量体系内部审核(以下简称内审)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实验室各项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的重要手段,是质量体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保证.
作者:陈欣然;常战军;庞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铅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一种具有蓄积性的有害元素,当摄入过量时会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危害.人体铅的主要来源是食品,每天约400 μg,生活饮用水10μg,空气20 ng.
作者:张丽云;刘淑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制改良李斯特菌增菌液.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吖啶黄、萘啶酮酸、亚碲酸钾、氯霉素对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及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抑制效果试验.结果:浓度在15~10 mg/L时,吖啶黄对蜡样芽胞杆菌有较强的抑制性,对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几乎不起作用;20~10 mg/L浓度的萘啶酮酸、25~15 mg/L浓度的亚碲酸钾对大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性,但对单增李斯特菌无抑制性;15~3 mg/L 4种浓度的氯霉素对3种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性;用吖啶黄15 mg/L、萘啶酮酸20 mg/L、亚碲酸钾15 mg/L的李斯特菌改良增菌液增菌,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国标法(P<0.05).212件样品的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由0.94%提高到7.08%.结论:该增菌液选择性强,检出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敏;梅玲玲;程苏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保健品中红景天甙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准确称取样品0.1~0.5 g,经甲醇超声提取处理,定容,过0.45 μm滤膜.滤液10 μl进HPLC分析.色谱条件:Agilent C18柱(4.6×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25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0:80,pH 5.8),流速1.0 ml/min,柱温40℃,测定波长220 nm.结果:红景天甙不同水平的样品回收率为91.2%~104.2%.RSD均小于5.4%.红景天甙标准溶液浓度0~200 mg/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4,检出限为:0.10 mg/L.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有效监控保健品的质量,防止不法商贩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该体系还可同时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减少了实验步骤,节省了时间,适于实际工作需要.
作者:文君;缪红;王鲜俊;彭喜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浙江省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情况及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毒力特征,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和同源性分析,研究其分子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05年7~9月采集浙江省温州、宁波、舟山的海、水产品及杭州某批发市场的甲鱼,对检出的霍乱弧菌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Ctx)、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Ace)的检测,并参照美国CDC PulseNet的统一方法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作同源性分析.结果:从采集的990份海、水产品标本中检出14株霍乱弧菌,其中分离自青蛙1株、甲鱼9株、贝类1株、甲壳类1株、鱼类1株、其它1株.经耐药性分析,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噻肟100%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萘啶酸耐药率高,达64.3%,其次为庆大霉素、利福平,耐药率为35.7%.毒力基因检测表明,14株霍乱弧菌中3种毒力基因均阳性的有5株,占35.7%;携带Ctx的有7株,占50.0%;只携带Zot的有4株,占28.6%;另有3株毒力基因均阴性,占21.4%.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显示,2株稻叶1f同源;2株小川1k同源;1株小川19k降解;9株O139群霍乱弧菌除1株死亡未作分析外,其余8株分为3个型.结论:此次海、水产品检测的霍乱弧菌血清型较多,但以O139群霍乱弧菌为主,其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较多,这与浙江省近几年霍乱时有散发和多菌型并存的特点一致.耐药率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与广州省有较大的差别.
作者:叶菊莲;程苏云;陆群英;罗芸;吕华坤;孟真;姜理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以过氧乙酸消毒剂为例,对空气消毒中和试验方法进行改进,并观察现场应用效果.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采用微生物采样器采集空气,进行中和剂选择试验.结果:现行中和试验方法可能检测不出中和剂对试验菌的抑制作用,而改进后的中和试验方法能提高检测效能.2 000 mg/L过氧乙酸溶液作用20 min,对不同污染程度场所的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均为90%以上.结论:改进试验方法提高了空气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的准确性.2 000 mg/L过氧乙酸溶液可有效用于空气现场消毒.
作者:江永忠;唐非;姜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辅酶Q10对小鼠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攻击作用四方面观察辅酶Q10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和溶剂对照组(植物油)比较,辅酶Q10 8.0、12.0和24.0 m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4.0、8.0和12.0 mg/kg·BW剂量组均能增加小鼠左后足跖部厚度差24 h测量值;12.0和24.0 m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溶血空斑数;4.0、8.0、12.0和24.0 m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12.0 mg/kg·BW剂量组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指数.结论:辅酶Q10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辅酶Q10能激活NK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功能及清除氧自由基、稳定膜电位等有关.
作者:徐彩菊;孟佳;傅剑云;陈玉满;毛光明;陈江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