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毒性肝炎患者中TLMV DNA检测

黄平;李晖;叶高龙;林萍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TTV类似小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输血传播病毒
摘要:[目的]用PCR方法检测临床肝炎患者中TLMV DNA,以初步了解临床肝炎与TLMV的关系.[方法]提取血清中DNA,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TLMVDNA扩增产物.[结果]一般人群、输血员的TLMVDNA阳性率分别为8.33%(6/72)和8.04%(9/112);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TLMV阳性率分别为25.0%(5/20)和19.1%(18/94).肝炎患者TLMVDNA阳性率与一般人群和输血员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LMV与临床肝炎呈相关性,TLMV在临床肝炎中的作用有待于深入探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波技术对乳制品中脂肪测定方法的改进

    乳及乳制品中脂肪测定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GB/T5009.46-1996),样品处理是经60℃加热后手摇提取脂肪,操作费时繁琐,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我们利用超声波所特有的高频率以及超声波在媒质中高速传播为工作原理,对牛乳及其制品中脂肪测定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本方法测定时样品不需加热,经超声波提取脂肪,减少醚提取液用量.方法相对标准偏差0.023%~0.122%,合并相对偏差为0.071%.本方法样品处理简便快速,易于统一,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

    作者:唐岩;姜宏;张廷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磷酸-高碘酸钾测定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比色法改进

    测定电焊锰尘中锰及其化合物含量,目前依据主要是<劳动卫生监测检验方法>.依采样方法的不同,检验方法也有所不同.当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集粉尘样品时,一般要求用磷酸-高碘酸钾比色法.当用微孔滤膜采样时,一般要求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作者:曹学永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贫血是学生常见病防治的重要内容,我们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细则>的要求,在测定方法上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比色法,该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试剂易于保存等优点,但同时该法受很多因素影响,要得到准确结果,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葛荣正;李洪东;李秀兰;尹爱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FRS病毒Z37株在绿猴肾传代细胞的病变作用和传代适应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Z37疫苗株在绿猴肾传代细胞(vero,vero-E6)上的病变和传代适应增殖情况,为应用vero细胞研制出血热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株Z37适应在绿猴肾传代细胞(vero,vero-E6)上,对细胞进行细胞病变(CPE)的动态观察,并于不同的时间取样,测定病毒滴度,比较静置培养、转瓶培养滴度的差异情况.[结果]Z37株不使vero-E6细胞产生病变,用HEPES诱导,3d可见明显病变现象.Z37株不使vero细胞产生病变,用HEPES诱导病变现象未获成功,Z37株在vero细胞中可高滴度繁殖,滴度达到107/ml,转瓶培养病毒滴度略高于静置培养.[结论]应用vero细胞研制HFRS疫苗是可行的.

    作者:李敏红;翁景清;陆群英;姚苹苹;朱函坪;朱智勇;越芝雅;傅桂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动电位滴定法连续测定酱料调味品中总酸和氨基酸态氮

    目前,国家卫生标准中测定酱料调味品中总酸和氨基酸态氮的方法是人工电位滴定法,但人工滴定操作误差大,试验条件不容易控制.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可以连续自动测定酱料类调味品中的总酸和氨基酸态氮的特点,作者用自动电位滴定仪代替人工操作测定酱料类调味品中的总酸和氨基酸态氮,结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继峰;卢玉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

    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 Proxide)作为面粉中起漂白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已被广泛使用.它通过加速面粉中酶和空气作用产生的熟化过程,从而抑制了酶和细菌的作用,使面粉中类胡萝卜素等物质氧化退色从而达到漂白目的.但是随着过氧化苯甲酰加入量的增加直接导致面粉中维生素B1分解加大,从而降低其营养价值.同时也不能排除长期食人低剂量的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因为过氧化苯甲酰在FAD/WHO目录分类表中被列为A(2)物质,许多发达国家作为限制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准确测定其含量保证安全使用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简便、准确的样品提取方法,选用使用广泛的C-18色谱柱,采用国标法定量,配以食品添加剂分析中常用的二元体系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经分析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够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砷斑法测定中氯化亚锡试剂的改进

    砷测定在基层一般采用化学法,砷斑法因操作简便、毒性小之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其中氯化亚锡试剂按国标方法配制后稳定性差,在室温内只能保存一周,冰箱保存也在一个月左右,便失去还原力而无法使用.故一般每批样品测定前均需重新配制,既麻烦,又造成浪费.本文对这一试剂进行改进,直接使用固体试剂,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波;钟良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伤寒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在一起伤寒暴发中的应用

    伤寒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LPS-PHA)是一种简便易行,适合基层推广使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1].1999年9月,本市某中学发生一起伤寒暴发流行,我们采用LPS-PHA对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进行伤寒抗体检测,并对血液,肛拭及外环境进行病原学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卫国;张建民;王文英;金莞尔;叶承华;汪尤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院门诊电梯表面清洁前后细菌污染的情况调查

    我院门诊大楼自今年初装修调整后增加了诊室、检验、抽血等科室,门诊大楼的病人流量增多,电梯使用率增高,电梯内外的环境污染也相对增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电梯内壁及各层电梯内外的按键表面进行清洁前后的细菌学监测,结果表明清洁前电梯内外按键细菌污染严重,菌落数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清洁后电梯环境卫生明显改善,菌落数达到国家卫生学标准(≤10cfu/cm2).

    作者:薛福英;姚金婵;黄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免疫荧光技术对检查鼠肺流行性出血热的探讨

    几年来,我市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观察流行强度与传染源密度和带毒率关系.我们对老鼠携带病毒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免疫荧光技术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检测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对鼠肺标本的采集、组织切片的制做及切片的固定;荧光素染料与抗体蛋白分子的结合等.对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有很大影响,为此就操作过程的有关事项与同行进行探讨.

    作者:李凤祥;于军华;田建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0株沙门菌保存15年的观察研究

    为解决基层卫生检验工作用对照标准菌株的保存,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检测质量,方便检测工作人员,本人用湖北省卫生防疫站所推荐的加富半固体培养基配方,自配加富半固体,保存了湖北省站索取的10株沙门菌标准菌株,进行了长达15年的观察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徐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一株与大肠杆菌O157单克隆抗体及H7血清交叉凝集的布氏枸橼酸杆菌

    O157:H7大肠杆菌的血清学实验和针对O157:H7抗原而发展的其他检测方法,在O157:H7大肠杆菌的监测和实验室研究中,仍是判定菌种和测定菌型的主要依据.但在监测中,国内外均发现部分肠道菌与O157抗血清发生交叉凝集.我们在2000年12月根据卫生部食检所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课题的要求对福建省食品中O157:H7大肠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时,从龙岩韭菜园市场采集的一份带皮生猪肉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能与大肠杆菌O157单克隆抗体及H7血清交叉凝集的布氏枸橼谮酸杆菌,国内未见报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毓环;郑友限;陈宏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反式,1,2-二氯乙烯

    1,2-二氯乙烯有反式1,2-二氯乙烯和顺式1,2-二氯乙烯两种异构体.水中反式1,2-二氯乙烯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对人体有害.WHO规定饮用水中反式,1,2-二氯乙烯的准则值30μg/L.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制订了水中反式,1,2-二氯乙烯的卫生限量标准和标准检验水中反式1,2-二氯乙烯,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但吹扫捕集法需特殊的仪器[1].顶空法简单、方便、有效,是富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比较好的方法[2].实验建立了测定水中反式1,2-二氯乙烯浓度的顶空气相色谱法,以研究一个较好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

    作者:邰昌松;赵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透明胶带法检查蠕形螨的探讨

    透明胶带法检查蠕形螨是目前临床、科研及流行病学等领域广泛使用并公认的理想方法.它具有痛苦小、价廉、方便且检出阳性率高等优点.我们在1999年用此对法对达州市大、中专学生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该方法看似简单易行,实则影响因素复杂.透明胶带的选择、观察时间的长短、清洁度等都可引起阳性率的大幅度下降,甚至引起整个试验失败.由此提示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中应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力争检出结果与实际相符.下面就上述几个方面分别加以探讨.

    作者:张元玲;谭兴恒;李永平;肖学贵;王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的概述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一类二次代谢产物.这些霉菌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但只在热带地区产生毒素.因为气温27℃左右,相对湿度85%左右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这些真菌生长并产毒.在热带许多食物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范围包括花生、落地花生、杏仁、谷物包括玉米、大米、小麦),食品如牛奶、肉、蛋也受到AF的间接污染.在中国,食物和花生油中黄曲霉污染水平达23~500μg/kg.Peter M.scott报告称AF在酿制的啤酒也达到相当水平.在美国和欧洲的啤酒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加入麦芽或谷沙还是在非洲本土啤酒酿造过程中加入红几尼谷,家庭酿造和商业酿造中黄曲霉素的发现率实际上是十分高的(达到100%)达到262ngB1+G1/ml.在世界范围内,受AF污染的食品一直是一个流行的和重要的问题.

    作者:黄惠明;徐群英;胡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变化临床意义

    本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液透析和非透析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进行监测,对其变化进行分析,阐明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楚天舒;程银桢;朱清;翟亚萍;邵凤民;张晓玲;高素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L型大肠杆菌O157:H7在小鼠体内生存情况研究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新出现的食物传播性疾病的病原菌.该菌感染后常导致血性腹泻,严重时会引起尿毒综合征(HUS).大肠杆菌O157:H7曾在日本广泛传播,近万人暴发流行,对人类威胁很大,已引起全球的关注,国内已有发病报道.为了解其形成L型后,能否在体内持续存在及其致病性,为卫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作者用人工诱导方法,将其细菌型及L型进行小鼠灌胃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襄;徐桂华;梅玉发;邓维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广东食品(饮料)企业车间霉菌污染及优势种群调查

    1997年以来,在广东省科学院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于每年5~6月先后到广州、深圳、佛山、广宁、开平、湛江、河源、韶关、梅州和汕头等10个市(县)的26个食品(饮料)企业调查生产车间空气和墙壁的霉菌污染及其分布特点.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友生;陈仪本;陈娇娣;黄小茉;谢小保;彭红;李剑英;叶松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钒一钼磷酸比色法测定水质中总磷

    食物中的磷质在人体中经过新陈代谢排出磷酸盐,生产企业的废水中,以及岩石、沙土中也含有磷酸盐.这些含有磷的盐类容易对水源造成污染.我国目前均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总磷[1],但须先将水中有机物消解,在消解时使用硝酸一高氯酸,易发生危险.为此,我们采用钒一钼磷酸比色法测定水质中总磷,实验操作简便、安全,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好,显色物稳定,适用于各种水质中总磷的测定.

    作者:刁映红;杨东霞;张萍;陈萌丽;杨暑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湘江衡阳段水体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

    对1991年~2000年湘江衡阳段干流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在不同江段、不同年际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氨氮含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是湘江衡阳段水体超标指标之一.对水体中氮的来源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作者:邓健;许金生;陈文;袁亚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