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发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灌肠联合理疗的治疗效果分析

牛力;纪国;李梅

关键词:复发性盆腔炎, 中药灌肠, 理疗,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复发性盆腔炎患者运用中药灌肠与理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盆腔炎患者13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中药和理疗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周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药灌肠和理疗对复发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FTS)对胃肠肿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按照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要求进行管理,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术后体重下降减少,肠道排气时间提前,未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临床治疗胃肠肿瘤时,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快术后恢复,整个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欧阳映辉;肖步耘;周贤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滋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艾滋病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于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记录两组艾滋病并发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将所得资料经专业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死亡率仅为11.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则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艾滋病并发症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死亡率及提高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郭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78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和微创治疗的观察组,分析高血压合并脑出血临床特点,并评价2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2组围术期内GCS评分较术前均上升(P<0.05),但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GOS分级方面,对照组植物生存及死亡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ADL分级在Ⅳ级和Ⅴ级分布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症状不明显,应加强高血压的日常检查和控制。脑出血应早期治疗,腔镜微创引流清除术治疗该病疗效值得肯定,能有效改善预后,是未来手术治疗该病的主流方向。

    作者:邢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方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应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联合个性化方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肩周炎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常规手法松解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联合个性化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肩周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VAS疼痛程度评分在治疗计划实施前后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肩部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肩周炎疾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联合个性化方案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文瑞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医学检验患者200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检验管理(对照组,n=100)与依据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行针对性管理(观察组,n=100)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标本检验患者准确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对策,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仪器设备和试剂、检验人员等多方面管理,可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依据指南采用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为3个月。在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时分别比较患者的临床症状、6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观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出现头晕和步态不稳,1例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没有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红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出血转化预测的模型分析

    目的:评估溶栓后出血评分(HAT)模型对静脉溶栓出血转化的预测效果。方法:122例发病4.5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排除溶栓禁忌证,给予rt‐PA 0.9mg/kg 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记录 HAT评分,根据评分不同,分为0分组、1分组、2分组及≥3分组共4组,分析4组之间出血转化的差异。结果:静脉溶栓患者共122例,其中22例出现出血转化,6例患者为症状性脑出血;0分组出血转化4例;1分组出血转化6例;2分组出血转化8例;≥3分组出血转化4例,各组之间行卡方检验,统计量χ2=26.5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 A T模型可有效地预测溶栓后出血转化及预后。

    作者:姜超;徐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08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V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住院天数、带机时间、病死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则低于对照组;在住院天数及带机时间上,对照组也明显长于观察组;同时虽然两种护理干预对患者均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但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结论:对于老年重症肺炎合并 VAP的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增加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替洛尔缓释微囊含量

    目的: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替洛尔缓释微囊含量。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丰富经验及相关证件(上岗证)的专业分析人员,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不同批次阿替洛尔缓释微囊含量及回收率,记录测定结果,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不同批次阿替洛尔缓释微囊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可知,其含量测定结果及回收率测定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回收率98.93%,RSD=0.891%。结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准确测定阿替洛尔缓释微囊含量,有利于顺利进行药品质量控制工作,保障患者用药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秦黎明;李启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比较解剖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学是医学各学科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但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均面临着解剖学教学资源紧缺的困境,这将严重影响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如何让医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解剖学理论知识,提高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和借鉴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努力寻找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获得一些心得体会。

    作者:赵健;李怀斌;吴锋;黄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临床特点及救治

    目的: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5例失血性休克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疗效等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平均尿量等临床指标,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脉搏、血红蛋白水平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45例患者经抢救,42例脱离危险,救治成功率93.3%;死亡3例,死亡率6.7%。42例患者救治后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结论:产科失血性休克危重症患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应加强产科危重症患者监测,掌握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制定针对性救治措施,大限度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动脉压、肺动脉内径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肺动脉压、肺动脉内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振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5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肿瘤坏死程度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3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00%,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2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显著,可提高肿瘤坏死率,减少复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安平;王建屏;何永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患者60例临床超声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符合共5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5.00%;其中肝脏破裂13例,脾破裂17例,肾破裂13例,腹膜后血肿3例,空腔脏器损伤4例,复合性损伤10例,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31%,88.24%,84.62%,66.67%,75.00%,80.00%。结论:超声检查以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及费用低廉等优势可作为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首选影像学诊断方式。

    作者:何金梅;杨晓龙;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教学及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年级学生标准化病人(S P )在诊断课程教学及考核中运用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2011级临床专业1班(72人)、2012级临床专业1班(73人)作为实验组,以传统的教学为基础,同时增加S P教学方法,2011级临床2班(76人)、2012级临床专业2班(72人)作为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于课程结束之后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考核,并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诊断学课程理论期末考试,两组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了SP病人教学模式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从病史采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职业素养能力、综合技能四个方面进行比较,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及对照组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85%以上的学生认为S P模拟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S P应用于诊断学课程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职业素养能力、综合技能的成绩,大面积使用学生SP和将学生SP的推广应用于医学高等教育中的诊断教学及考核中,可以提高诊断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缓解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

    作者:李继红;张钰华;李晶晶;吴秀明;向志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让临床治疗经验更加丰富。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护理干预效果,对此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31/3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24/32),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等指标在护理后都显著优于护理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语言能力、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均得到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君;于运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 U )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12月292例于我院IC U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6例。通过对具体相关发生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关应对措施。结果:患者年龄较大、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鼻胃管喂养、应用广谱抗生素、抑酸剂以及意识障碍是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而不同性别间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IC 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有多种因素导致,医护人员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性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消除和控制不良因素,减少其发生率。

    作者:况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延长疗程至96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随访24周的疗效。方法:165例HBeAg阳性CHB患者分为2组:A组67例,Peg‐IFNα‐2a联合ETV治疗;B组98例,ETV 治疗。疗程96周。在治疗的12、24、48、72、96周及随访24周时检查 ALT、HBV DNA、HBeAg、HBsAg。结果:两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在治疗的48、72、96周及随访24周时,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在治疗的48周,P<0.05,在72、96及随诊24周,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g‐IFNα‐2a联合ETV并延长疗程可提高HBeAg阳性CHB患者HBeAg及HBsAg血清学转换率。

    作者:任成俭;熊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的价值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患者术后行肠内营养的价值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行肠外营养)和观察组(43例,行肠内营养及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行肠内营养及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及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明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1例报告

    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odularregenerativehy‐perplasia , NRHL)是一种慢性硬化性肝脏疾病,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5岁,以“腹胀,纳差半年,呕血、黑便半月”就诊。查呕吐物潜血阳性,急诊腹部B超:肝硬化,肝动脉增宽,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门脉内可见可疑低回声,栓塞?胆囊壁水肿,脾大,副脾,脾静脉增宽,腹水。既往因类风湿关节炎,服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强的松等药物10余年。2005年患急性乙型肝炎,服拉米呋定后复查 HBV‐DNA转阴。无服避孕药史。查体: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腹软,左下腹轻压痛,脾肋下3指触及。生化全检,TBIL 30.5μmol/L ;DBIL 7.3μmol/L ;ALB 32g/L ,余正常;乙肝六项:HBC‐Ab(+),余(-);自身抗体:抗核抗体:阳性。抗平滑肌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心肌细胞抗体、抗肝细胞膜抗体、抗线粒体 M 型抗体均阴性;免疫球蛋白 Ig A 6.6g/L ;(0.68~3.78),IgG、IgM ,补体C3、C4,铜蓝蛋白均正常;类风湿因子:172IU/ml(0~20);血常规:WBC 3.86×109/L ,RBC 2.43×1012/L ,PLT 65×109/L ,HGB 75g/L ;HCV‐Ab(-);肿瘤标记物:CA125243.9IU/L (<35),余正常;凝血全项:PT 20.3s(11~15),PTA 49%(80~120);便潜血:阳性;肝静脉彩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双侧股静脉、腘静脉未见明显栓子;胸片:两上肺结核,肺门淋巴结钙化;超声心动图:心包积液(少量),三尖瓣反流;腹CT 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脾大,门静脉主干,分支静脉广泛栓塞,胆囊增大,脾门钙化;门脉血流彩超:门脉较广泛的栓塞,其血流中止(伴行的肝动脉扩张);下腔静脉B超:下腔静脉未见明显梗阻。

    作者:叶妮娜;窦玉勤;赵洪川;张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