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模拟医学教育的几点认识

赵沛;肇毅

关键词:模拟, 医学教育, 进展
摘要:模拟医学教育是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的热点和焦点,具有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模拟医学教育以其真实性、可重复性、内容多样性、可控性、成本-效益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等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新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教师、教案、教具和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教师的角色,正确对待学生犯错;根据临床实际编写教案;选择合适的教具;重视评估特别是学员主观评估。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分娩对临床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泌乳功能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对临床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泌乳功能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初产妇140例,按照分娩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予无痛分娩,对照组予传统自然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泌乳活动时间、24h哺乳次数、总产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5min 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可显著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和泌乳功能。

    作者:管少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接种乙肝疫苗后对成人乙肝免疫状态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2680例行乙肝疫苗接种的成人为研究组,另外抽取同期的2680例未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成人乙肝标志物检查后模式情况。结果:两组检测后,于 HBsAg阳性率、阴性率、大小三阳感染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的改善其乙肝免疫状态,提高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俊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关于模拟医学教育的几点认识

    模拟医学教育是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的热点和焦点,具有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模拟医学教育以其真实性、可重复性、内容多样性、可控性、成本-效益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等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新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教师、教案、教具和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教师的角色,正确对待学生犯错;根据临床实际编写教案;选择合适的教具;重视评估特别是学员主观评估。

    作者:赵沛;肇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民营医院迅猛发展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及公立医院的应对措施

    自新医改以来,社会办医力量尤其是民营医院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这对医疗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抢占了部分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对公立医院形成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鞭策着公立医院不断创新机制,提高服务能力。本文在分析双面影响的基础上,对公立医院如何应对民营医院的迅猛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应对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院内管理、加强医院营销、明确市场定位。

    作者:王雪莹;雷晓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

    目前七氟烷以其起效迅速、苏醒完善和气道刺激性小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小儿手术全身麻醉的诱导与维持。但与成人相比,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增高。这严重影响了术后恢复,降低患儿家属满意度,增加后期的医疗投入。该文就近期小儿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予以系统回顾,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该现象的合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作者:井水清;王冰舒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78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 )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27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RV抗原进行检测。结果:278例粪便标本中,有81例RV抗原是阳性,阳性率为29.14%,以12~24个月的患儿阳性率高,达36.54%,发病主要集中在11月、12月和1月。结论:RV感染是引起患儿腹泻的重要原因,其流行特点与患儿年龄以及气候的变化都有重要的相关性。

    作者:苗英慧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清肺解毒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儿的止咳时间、退热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止咳时间和退热时间均多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的止咳、退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灵献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大肠肿瘤高危人群的随访研究

    目的:通过大肠肿瘤高危人群的随访研究,为制定大肠癌的筛查指南提供客观证据。方法:分别统计583例大肠肿瘤高危人群随访5年后大肠肿瘤的发病率,计算相对危险度(RR值)及相对危险度的95%可信区间(RR的95%CI)。结果:583例大肠肿瘤高危人群肠镜随访5年后,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大肠腺瘤性息肉病史与大肠腺瘤的发病相关,RR值分别为1.645、1.578及RR的95% CI分别为1.019~2.655、1.228~2.029;胆囊疾病病史、糖尿病病史与大肠癌的发病相关,RR值分别为5.951、4.419及RR的95% CI分别为1.017~34.829、1.076~18.146。结论: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既往有大肠腺瘤性息肉病史为大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胆囊疾病病史及糖尿病病史为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余中贵;许岸高;林燕华;李丙生;甘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评价ADA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测定不同肝脏疾病病人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分析在各类肝脏疾病中ADA、ALT水平的变化,评价ADA在肝脏疾病诊断及病情控制方面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1-12月住院病人共149例为检测对象,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并以本院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人群中 ADA、ALT 水平,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脏疾病组病人血清中 ADA、ALT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ADA(U/L):肝癌组15.1±4.8、肝硬化组16.2±4.9、急性肝炎组14.69±13.48、慢性肝炎组11.96±5.18、对照组2.36±1.32;ALT(U/L):肝癌组150.4±101.3、肝硬化组56.8±38.7、急性肝炎组504.7±387.5、慢性肝炎组98.8±67.4、对照组19.0±14.0。结论:血清ADA可作为肝脏疾病诊断中敏感可靠的指标之一,对急性肝病的疗效、预后判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锦梅;陈桂媛;王兵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全瓷牙周夹板结合牙周基础治疗中、重度前牙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全瓷牙周夹板结合牙周基础治疗中、重度前牙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实施治疗的中、重度前牙牙周炎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牙周治疗,之后采用全瓷牙周夹板对患者松动牙实施固定修复,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牙槽骨骨密度以及牙龈牙周情况。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以及18个月的牙龈出血、龈缘退缩以及牙周附着损失、探诊深度症状均改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重度前牙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全瓷牙周夹板结合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璇;严维;张子旋;王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 TC、TG、LDL‐C、hs‐CRP、FMD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改善心功能方面近期疗效相当,但瑞舒伐他汀在降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要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

    作者:耿傲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TVERP与TUR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 ,TVE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的高龄高危BPH患者行 TVERP与T U RP病例资料共53例,将其分为剜切组26例和电切组27例,对比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情况,并随访术后3个月主观、客观情况,分析评价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切除前列腺质量、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术后并发症等,TVERP优于TURP(P<0.05),而术后3个月的大尿流率(Qmax )、残余尿量(PR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均较术前改善,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VERP较TURP治疗高龄高危BPH手术具有安全性更高、并发症较少及术后恢复好、临床疗效可靠的优势。

    作者:巩加存;周亚;林长丰;李永;曹亚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用于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障碍中的有效性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用于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障碍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障碍患者19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95例患者采用阿米替林联合阿立派唑治疗,观察组95例患者则采用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并对2组治疗的副作用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的效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且2组在失眠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口干、恶心呕吐、出汗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对比方面,观察组普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方面,运用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的治疗方式效果明显,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当推荐使用。

    作者:王和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潜伏期硬膜外麻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在潜伏期行硬膜外麻分娩镇痛对产程长短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近两年于我院诊治的150例初产妇,根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潜伏期行硬膜外阻滞镇痛,对照组不接受分娩镇痛。记录两组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术后出血、不良反应等情况,采用 VAS系统评价孕妇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各产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行硬膜外阻滞镇痛可以降低产妇疼痛和剖宫产率,提高满意度,且对产程无显著影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文娟;安红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徐州地区泌尿系统结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徐州地区泌尿系统结石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为泌尿系统结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96例,并选取同期医院体检正常9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问卷形式调查研究对象相关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既往泌尿系统疾病史、泌尿系统结石家族史、长期服用药物、口味偏咸、饮水量>1200ml、饮食以蔬菜为主及经常憋尿;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服用药物、饮食口味偏咸、泌尿系统结石家族史以及既往泌尿系统疾病史是泌尿系统结石发病危险因素,而日饮水量>1200ml、饮食以蔬菜为主是泌尿系统结石发病保护因素。结论:多饮水、多吃蔬菜可以有效预防泌尿系统结石发生,应当重点关注有泌尿系统结石家族史、有既往泌尿系统疾病史、饮食口味偏咸以及长期服用药物人群泌尿系统结石发病情况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殷冠男;曾天宇;韩宇涵;马斌;徐晶;孙桂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及对宫颈病变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测及对宫颈病变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方法:收集我院妇科经阴道镜活检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患者CINⅠ级60例、CINⅡ级60例、CINⅢ级60例共180例,采用 HPV‐DNA技术行高危型 HPV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病变影响因素。结果:高危型HPV的阳性率达81.67%(147/180)。与未感染者相比,感染患者发生CIN的危险度均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Vl6、HPVl8病毒感染是CINⅡ的独立危险因素;HPV16、HPV18和HPV31病毒感染是CIN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已经成为发生宫颈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且明显促进病变快速发展,高危型HPV16、HPV18、HPV58和 HPV31可作为宫颈疾病或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指标,临床可以进行可靠处理。

    作者:阮雁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dimer和纤维蛋白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 ,DD )、纤维蛋白原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所选观察对象根据病情不同分为四组:研究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照1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照2组(单纯糖尿病患者)、对照3组(健康人群),所有患者均接受实验室血浆D‐dimer、纤维蛋白原检测,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四组均顺利完成实验室D‐dimer、纤维蛋白原检测,其中对照1组患者D‐dimer、纤维蛋白原水平高,而对照3组各指标水平低(P<0.05);研究组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其血浆D‐dimer、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之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内D‐dimer、纤维蛋白原相关特征,对疑似病例给予各项检测确诊病情,通过治疗前后D‐dimer、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保障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

    作者:蔡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两种方法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给予坤泰胶囊+补佳乐+黄体酮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补佳乐+黄体酮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 H )、黄体生成激素(L H )、雌二醇(E2)的变化以及临床表现。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SH、LH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E2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周期疗法结合坤泰胶囊,能明显改善雌激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婕;张峰莉;姚枫;刘念;任野;范明慧;黄艳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8例,随机法分为联合组( n=49)和对照组( n=49),对照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联合组加用莫沙必利治疗。统计分析治疗前、中、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减少(P<0.05);联合组治疗1个月、2个月及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同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少( 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3.9%)与对照组(77.6%)比较显著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结合促胃肠动力药治疗,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侯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舒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率达到95.24%,对照组则为80.95%,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咯血停止时间与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德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