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康怀博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 卡维地洛, 曲美他嗪
摘要: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吸氧、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65,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min步行距离(6MW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成人血清前白蛋白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健康成人血清前白蛋白(PA )参考区间。方法:选择480例体检健康者,男性和女性各240例,按年龄均分为A组(18~30岁)、B组(31~40岁)、C组(41~50岁)、D组(51~60岁)和E组(61~72岁)。血清PA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在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B组、C组、D组和E组之间比较,血清PA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血清PA水平存在性别差异(z>z倡),血清PA男性组和女性组参考区间分别为181.5~367.7mg/L和172.1~361.5mg/L ,但是,血清 PA男性和女性应选择单一参考区间172~368mg/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血清PA参考区间能更好地评估个体营养状况、患者的营养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早期损害。

    作者:向小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咪康唑用于妊娠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咪康唑治疗妊娠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妊娠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处理后对照组使用克霉唑治疗,研究组给予咪康唑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咪康唑治疗妊娠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李梅英;李培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08-2012年某院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病例分析

    目的:对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SQL查询分析器调取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进行分类,用Excel进行整理。结果: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男性高于女性,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结论:加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原因的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作者:乔艳艳;万灵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肿瘤精确放疗技术进展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疗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开展的各种精确放疗,对于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颜桂明;陈国付;张飞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及防控对策

    目的:分析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医源性危险因素,探讨防控对策。方法:选择116例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医源性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鼻胃管留置、抑酸剂、糖皮质激素应用相关。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多,除一般性预防外,应该尽早无创通气减少气管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抑酸剂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王周勇;缪世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第5掌骨颈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第5掌骨颈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40例,均接受克氏针髓内固定微创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健侧和患侧第5掌骨头干角、掌指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基本达到解剖复位,切口Ⅰ级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32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7.50%。对比本组健侧和患侧第5掌骨头干角、掌指关节活动度发现,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微创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手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燕光;刘俊强;梁碧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氟伏沙明与帕罗西汀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与帕罗西汀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抑郁症患者1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观察组给予氟伏沙明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抑郁状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效率为91.95%,与对照组的90.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状态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3%,对照组为29.8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伏沙明与帕罗西汀对老年抑郁症均有较好疗效,可显著减轻患者的抑郁状态,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杨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剖宫产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9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临床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基于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出院前CDI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及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优势( P<0.05);实验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4.17%),对照组10例(20.83%),二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孕妇积极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对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心理、生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燕华;郭春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个性化护理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疼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疼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妇科急腹症患者78例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采用疼痛缓解程度分级系统评估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干预组在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2.15±4.98)分和(30.22±5.4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分别为95.83%和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完全缓解率达3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有利于缓解负性情绪,减轻疼痛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丽萍;庾静雯;黄春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膜后异位中肾管源性高分化乳头状囊腺癌1例

    中肾管腺癌临床罕见报道,本文复习1例确诊为腹膜后中肾管腺癌的临床病例资料,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作者:高福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结构化系统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改善效果

    目的:观察结构化系统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18例脑性瘫痪语言障碍儿童,对患儿的语言障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结构化系统模式,制定训练计划,将构音和语言发育的内容融合,以游戏方式对患儿进行训练。通过构音障碍评定和智力测验对结构化系统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7例患儿的发音正常,治愈为38.9%;11例患儿的言语智商达正常,有效率为61.1%,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结构化系统训练可以有效解决脑性瘫痪儿童的语言障碍问题。

    作者:黄晓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DCA 循环理论用于新护士临床带教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新护士临床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四个阶段循环理论对我院46名(观察组)新护士进行带教,另选取实施PDC A带教前的46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新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等的考核结果。结果:观察组新护士应用PDCA循环理论带教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理论用于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中,能够使新护士尽快掌握专科理论与技能操作,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韩佩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从而为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72例。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骨瓣开颅组和钻孔引流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后1周内恢复意识情况、2周内发生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24h后GCS评分和手术1个月后FAM评分结果。结果:(1)在1周内意识恢复效果上组间比较,钻孔引流组的意识恢复效果明显优于骨瓣开颅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5997,P=0.0320);在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组间比较,钻孔引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骨瓣开颅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9634,P=0.0259);(2)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24h后的GCS评分结果上,组间比较,钻孔引流组患者的GC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骨瓣开颅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2.1543,P=0.0347);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1个月后的 FAM 评分结果上,组间比较,钻孔引流组患者的 FAM 评分结果明显优于骨瓣开颅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6.136,P=0.0000)。结论:在临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可靠选择。

    作者:申志才;刘健;郑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产后抑郁症的治疗中,氟西汀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抑郁患者为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治疗后采用HAMD量表评估治疗效果,并统计对比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51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5.0%,观察组57例有效,有效率为9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对照组有11例患者出现嗜睡、头痛等现象,观察组有2例出现头昏、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33%和3.33%,对照组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在产后抑郁症的治疗中,氟西汀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进行使用,其疗效和安全性略高于帕罗西汀。

    作者:史维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0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进一步探讨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治疗体会。方法:笔者收集了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患者辅助检查,并结合检查结果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结果:20例患者诊断为良性乳腺叶状肿瘤,2例患者为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8例患者为恶性乳腺叶状肿瘤,4例患者经粗针穿刺确诊为乳腺叶状肿瘤,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复发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叶状肿瘤、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结论:钼靶乳腺仪检查无特异指标,不建议使用;超声检查能在良性与恶性诊断上提供帮助,粗针穿刺方式准确率高、简便易行。对于良性肿瘤与交界肿瘤,适合选择肿瘤扩大切除治疗,对于恶性肿瘤适合选择乳房切除治疗。

    作者:洪有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 IL)的诊断进展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PGIL )是常见的胃肠淋巴瘤,大多为B细胞起源,只有很少的一部分(4%~6%)是T 细胞起源。常见病因包括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炎症性肠道疾病、HIV感染、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PGIL是按照1961年由Dawson教授提出的标准:(1)肝脾正常;(2)胸片没有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现象;(3)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全身表浅淋巴结没有出现肿大的情况,且白细胞分类及总数正常;(4)对患者剖腹探查时,只发现少数肠系膜淋巴结(病变肠管邻近)受累或者以肠管病变为主。既往对于PGIL的认识不多以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辅助检查等技术限制的原因,早期诊断PGIL难度较大,很容易被漏诊或者误诊。

    作者:叶筱颖;石庆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肥皂水灌肠在急性阑尾炎术前准备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肥皂水灌肠在急性阑尾炎并肠管扩张积气及肠梗阻术前准备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组,A组术前进行肥皂水灌肠、禁食水、备皮,B组按照传统方式只行禁食水、备皮。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有肠管积气、扩张及肠梗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用肥皂水灌肠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作者:李访斌;党治军;冷光现;张戈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评估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评估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8例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和出重症监护室第1、3、5天的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以及白细胞指标(WBC)。结果:观察组患者开始治疗后的第1、3、5天的各临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原在入院的第1天处于高水平,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在入院第3天时高。对照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以及白细胞指标水平和治疗时间没有明显关联(P>0.05)。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原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而出现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以及白细胞指标水平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而逐渐降低,在患者出重症监护室的第3天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以及白细胞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能够有效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同时也是感染性休克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

    作者:李永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学效果。方法:选取5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的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以及术后妊娠率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依次为60%、88%,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依次40%、60%,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为8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为60%,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对于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医学疗效,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立兰;刘闪;赵丽芝;张俊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肠梗阻1例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内科急症之一,但是同时合并肠梗阻者在临床却较为罕见,容易漏诊,延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我院内科近期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春辉;丁奇龙;孔犁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