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民
自信,的确是一件好事,然而一旦自信过了头,便会忘本。真正的自信,是在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认真分析之后,做出的一种对自己的承诺,是一种具有主动性和自愿性的心理行为。自信,更需要以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来终实现这种内在的愿望。
作者:佟晨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面桃花相映红。”形容一个女子面色姣美,我们常常说是面若桃花,粉嫩干净。那么这么艳如桃花的粉脸是怎么养出来的呢?是桃花啊。
作者:卜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医认为生姜有祛风、解表、和胃、温经止痛的功效。在炎热的气温下吃一些生姜能起到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对于头昏、心悸、胸闷、恶心等有暑热表现的病人,适当喝点姜汤大有裨益。中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脑。
作者:林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每一个人都有外婆,我也有一个慈祥的外婆。虽然她已离开我们多年,可我心里永远有着她亲切的模样。想她的夜晚,常常独自回味,回味那外婆的味道。
作者:陈明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清代雍正帝的总理事务大臣马齐,长寿88岁,其家族四代人中,百岁以上的有15人,可谓长寿之家。马齐所著的《陆地仙经》中提到“三眠魂自安”的睡眠保健方法,也许是家族长寿的秘方之一。“三眠魂自安”的具体内容是:“病龙眠,拳屈其膝也;寒猿眠,抱其膝也;龟息眠,踵其膝也,手足曲则心自定。大凡临睡时,万念俱绝,闭口瞑目,匀息侧身而卧,甚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眠”养生方式即:病龙眠、寒猿眠和龟息眠。
作者:夏公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句话的意思显而易见:人与人、物与物是不能比较的。然而,稍加推敲不难看出,此话的出发点恰恰是建立在荣华富贵、安逸享乐的功利目的之上的。
作者:安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高压氧舱刚刚兴起的时候,一些医院在脑病治疗中,都普遍地使用高压氧。但不久,人们发现,高压氧的过度治疗,会使一些血压原本正常的人血压升高。近,北京军区总医院脑昏迷促醒中心研究认为,一些脑外伤、脑卒中等患者如果过量地使用高压氧舱治疗,容易产生迟发性脑病,如脑萎缩、低张力性脑积水、巨大脑室、无动性缄默、痴呆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作者:焦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几乎还什么都没整明白,就已步入老年。意义,想了一辈子,还是没有想出什么意义。
作者:李银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适量的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如果长期、大量的酗酒就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比如导致脂肪肝、胰腺炎、记忆力减退等,还有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饮酒还会导致股骨头坏死。我们称之为“喝”出来的股骨头坏死。
作者:翁习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洪福佳苑的莫阿姨前几天特高兴,天气转暖了,自己胸闷,气紧,胸痛的症状慢慢减轻了许多。几天没有服药,身体也没有不适感。莫阿姨心想,自己的冠心病是不是好了。可是昨天突然而至的寒潮,莫阿姨再次病倒了,而且胸痛得更甚……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紫外线--晒伤皮肤的元凶紫外线是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线,根据波长大小,又可将其分为: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在任何地区全年都存在,它不仅可以穿透玻璃,而且80%可穿透真皮。中波紫外线可被普通玻璃所阻挡,主要由表皮吸收。短波紫外线可被皮肤角质层吸收。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是造成皮肤损伤的主要紫外线。阴天、雨天没太阳时,紫外线很弱,但是长波紫外线可以穿透薄的云层,千万不要认为阴天紫外线就不存在了。
作者:孙秋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得了高血压,很多人都会问,是不是一辈子都要吃药了。答案是肯定的,通过药物与日常饮食运动,对血压的良好控制是目前防治高血压并发症的有效的方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发现,长时间服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着实不小。随着2013年国外众多高血压指南的发布,我们挑选了其中观点争议比较大的2014美国高血压治疗指南(JNC8),并就其中争议较大的观点,采访、请教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内科心血管病学黄峻教授。
作者:黄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柏子仁,又名柏实、柏仁、侧柏仁等,为柏科植物侧柏的种仁。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并以粒大饱满、颜色黄白、油润肥厚者为上品。
作者:王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关于中药的风波不断,《健康报》报道,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报告称:四成抽检中药材含有禁用农药。此前曾有报道北京同仁堂中成药含有朱砂(硫化汞)、云南白药在香港被发现含有乌头类生物碱、多家制药企业药材农药残留超标……有关中医中药的问题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自“五四”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这次说的虽然是中药,其本质也还是中医和西医、中药和西药的问题。中医、西医理论体系不同,发生冲撞、遭遇尴尬,在所难免。如果一味地用西医理论体系去约束中医,就好像拿国外的基督教义去管理佛门弟子,实在是难以说得通、说得明白。但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如果一味地回避问题,也妨碍中医中药的发展。
作者:都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俗话说:“夏至狗,没地走。”狗都热的没地走,何况人呢?《夏至九九歌》记载:“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出汗如沐浴……”中医学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养生讲究“顺四时,适寒暑,和喜怒,安居处,不妄做劳”。夏季炎热,暑易伤气。“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作者:刘英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森林是地球上绿色植被的主体,森林与我们人类的生存休戚与共,息息相关,所以有人说:“绿色就是生命”。
作者:沈权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女儿说,给我一桶方便面,我就是天下幸福的人。年三十晚上,面对满桌子的鸡鸭鱼肉,女儿举着筷子在盘子上空悠来荡去,就是落不下来,后,小心翼翼地拣了一个葱花放进口中,就把筷子放下了。我哄她多少吃一点儿,她说,太油腻,难以下咽!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她夹起一个,很快,眉头又皱起来了,不满地嚷,怎么又是肉馅啊?在我和妻子的反复哄劝下,才勉强吃了两个,撂下筷子去看冯小刚的春晚了。
作者:杜振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自古以来梳头作为保健方法之一,为历朝历代养生学家所推崇。唐代医家孙思邈善于养生,推崇“发宜常梳”,年过一百依然身强体壮,精神矍铄;清朝慈禧太后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太监为她梳头按摩,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头发脱落,否则就会发脾气。据说,慈禧到了花甲之年,秀发浓黑稠密,艳丽出众。
作者:周柳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有些人一到夏天就吃不下东西,先是感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继而出现全身倦怠无力、心悸、出汗、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这被称之为“苦夏”。苦夏虽然不是病,却令人难受。
作者:高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茄子。曾有试验从茄子中提取一种无毒物质,用于治疗胃癌、子宫颈癌等收到良效。另外,茄子中含有的龙葵碱、葫芦素被证实具有抗癌能力,茄花、茄蒂、茄根、茄汁皆为良药,古代就有用秋茄根治疗肿瘤的记载。
作者:刘大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