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姜清英

关键词:补钙, 孕妇, 妊娠期高血压
摘要:目的:研究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20例妊娠期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孕妇每天坚持服用钙剂,对照组孕妇不服用钙剂。两组平均每2周测量并记录数据。结果:坚持补钙的孕妇仅2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而未补钙的孕妇有6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孕期接受补钙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3.33%)明显低于未接受补钙的孕妇(10.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补钙能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值得推广使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止血带使用时机选择对失血量及患肢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分析止血带使用时机选择对失血量及患肢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减少骨科手术的再灌注损伤提供主要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经我院骨科诊断并进行手术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作为分析对象,分为对照组A和对照组B ,各43例。对照组A应用传统的方法,在术前止血带技术条件下,手术开始前即使用止血带。对照组B在术中止血带技术条件下,手术切开浅表组织并止血后使用止血带。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造成总失血量、血浆丙二醛浓度及术后康复情况,并比较。结果:对照组B总失血量略高于对照组A,血浆丙二醛浓度及术后康复比率均优于对照组A。 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止血带技术和术中止血带技术在失血量、再灌注损伤及预后方面各有优势,可以根据手术特点选用合适止血带技术。

    作者:潘琼华;颜宗繁;李富文;岑琴;唐会莲;李文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20例妊娠期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孕妇每天坚持服用钙剂,对照组孕妇不服用钙剂。两组平均每2周测量并记录数据。结果:坚持补钙的孕妇仅2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而未补钙的孕妇有6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孕期接受补钙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3.33%)明显低于未接受补钙的孕妇(10.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补钙能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姜清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综合医院新生儿病区陪护人员的手卫生现状及干预措施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陪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程度及执行现状,探讨新生儿病区陪护人员手卫生宣教的必要性。方法: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新生儿病区陪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及执行情况。结果: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55份,实际回收55份,回收率100%,知晓陪护在院期间能传播给患儿一些疾病的占15%,洗手能减少患儿的医院感染机会占75%,医院感染知晓率占10%。在喂哺前几乎不洗手占20%,接触患儿前几乎不洗手占69%,接触患儿体液后几乎不洗手占73%,直接接触医院内物表后几乎不洗手占73%。结论:应加强新生儿科陪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宣教工作,提高陪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成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例锁骨骨折漏诊原因分析及多体位投照方法价值

    锁骨骨折好发于锁骨中1/3处,多由间接暴力引起,成人多为短斜骨折,儿童可为青枝骨折。直接暴力可引起粉碎骨折,但较少。骨折后,近折端因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而向上、向后移位;远折端因受上肢重量的影响,向皮下移位,断端可重叠。一般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但有些情况下,因骨折的类型、摄片位置等不一样,临床表现、体征以及X线无法明确诊断,我院近几年漏诊2例患者,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康阳;谢昕;禹健;贾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低血糖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70例患者被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总结分析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对应的救治措施。结果:治疗组的成功救治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不良反应、低血糖复发方面,治疗组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部分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不够明显,但较容易诊断,救治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死亡率与精神后遗症率,需要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

    作者:杜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38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肺切除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03年7月-2014年5月行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手术类型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带蒂大网膜移植手术,对照组行胸廓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0%,复发和死亡率为5.0%;对照组治愈率66.7%,复发率为33.3%,死亡率为16.7%,经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带蒂大网膜移植术对于治疗肺切除后并发的支气管胸膜瘘有显著的效果,恢复时间短,疗效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先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胎儿泌尿系异常的超声系统产前诊断和产后转归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系统产前诊断胎儿泌尿系异常的准确率及产后转归。方法:随机对我院产前B超检查的孕中晚期孕妇64例胎儿泌尿系异常情况及产后转归进行比较,分析系统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及转归。结果:胎儿泌尿系异常总发生率为0.53%(64/12000),均经引产或分娩后随访证实,其中肾积水26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6例,巨膀胱6例,重复肾5例,异位肾4例,单或双侧肾缺如7例;产前超声诊断60例,准确率为93.75%(60/64),漏诊率为6.25%(其中异位肾2例,肾缺如2例),产后保留分娩31例,占48.44%,引产33例51.56%。结论:产前超声系统检查可较为准确判断胎儿泌尿系发育情况,对指导继续妊娠或引产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妙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48例由退行性病变引起腰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的22例为单侧治疗组,采用双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的26例为双侧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随访Cage植骨融合情况。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两组患者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较术前JOA及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方面,单侧治疗组明显优于双侧治疗组(P<0.01)。结论: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是行之有效的脊柱外科手术,同时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方面能取得同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相同的临床疗效。并且本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对脊柱破坏小、治疗费用低廉等优点,具有广阔临床应用空间。

    作者:李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部黑白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285例的分析

    目的:分析285例输尿管结石的腹部黑白超声探查结果,以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减少漏诊率。方法:前瞻性入选临床疑诊输尿管结石的患者300例,对患者主诉疼痛部位和超声结果显示的输尿管扩张程度、结石部位进行分析。结果:检出输尿管结石285例,合并同侧肾盂积水及输尿管近端扩张270例,其中重度扩张53例,由输尿管上段结石及中段结石引起,患者主诉的疼痛部位大多为上腹及腰部疼痛;中度扩张127例,83例由输尿管上、中段结石和44例由输尿管下段结石引起,患者主诉疼痛部位为腰部及下腹疼痛;轻度扩张90 例,多由下段中小型结石引起,患者主诉疼痛部位为下腹疼痛,并多伴盆腔不适感。15例无肾盂积水及输尿管扩张,均由下段小结石引起。结论:患者疼痛部位及输尿管扩张程度是判断结石位置的重要参考因素。

    作者:范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近3年来我院共接收了333例需要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了8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且统计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预防对策。结果:84例患者术后共发生了25例并发症,并发率为29.8%。其中有5例出血过多,5例皮瓣坏死,5例皮下积液,4例上肢淋巴水肿,6例神经损伤。结论:对患者进行改良根治手术后会并发一些其他疾病。只有在手术中认真操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才能减少乳腺癌改良术的并发症。

    作者:杨文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前的宫颈预处理中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前的宫颈预处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行宫腔镜检查的18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n=106)和对照组(n=80),米索前列醇组检查前2~12h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片400μg ,对照组检查前6~12h宫颈放置导尿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人流综合征(PAAS)发生率、疼痛情况及宫颈软化、扩张情况。结果:米索前列醇组 PAAS发生率1.9%明显低于对照组31.3%,米索前列醇组感觉疼痛者比例87.7%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米索前列醇组扩宫率为29.2%明显低于对照组扩宫率81.3%,米索前列醇组扩张宫颈所需时间平均(5.18±2.9)min短于对照组(11.8±8.2)min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前2~12h阴道后穹窿一次性置入米索前列醇400μg可有效软化宫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朴术颗粒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研究朴术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得膏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五味药材水提取得膏率较高,水提醇沉和50%醇提有效成分转移率较高;白术、陈皮、厚朴提取工艺,60%、70%、80%乙醇提取效果无明显差异,优于50%乙醇,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取时间、溶剂量为次要因素。结论:白术、陈皮、厚朴优提取工艺为A3B2C2,即60%乙醇提取3次,加入乙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6倍、4倍,1.5h/次。

    作者:安芸;翟光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强化血液灌流成功救治啶虫脒急性重度中毒1例报告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简称HP)是目前临床上急性中毒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强化HP能够提高血液中毒物的清除效率,在救治有机磷、百草枯、吡虫啉等中毒已经取得较好临床效果[1~3]。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无特效解毒剂,重度中毒患者可迅速出现多器官损害危及生命[4]。现将1例啶虫脒急性重度中毒应用强化HP救治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光晃;苏月南;黄锋;张奕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瘢痕子宫瘢痕妊娠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瘢痕妊娠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21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将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21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术中出血量为(19.4±7.6)ml;血HCG水平值降至正常时间为(20.6±3.1)d;患者住院治疗天数为(10.1±1.2)d。结论:将子宫动脉栓塞方法应用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治疗中,其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并且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海凤;陈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AGR2、P53、GST-π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组织中AGR2、P53、GST‐π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8例胃腺癌和98例正常胃壁组织的病理切片进行 H 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切片中AGR2、P53、GST‐π的表达。结果:AGR2、P53、GST‐π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量又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AGR2、P53、GST‐π在病理分期为Ⅰ~Ⅱ期的胃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病理分期为Ⅲ~Ⅳ期者,P<0.05。结论:AGR2、P53、GST‐π的高水平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综合评估AGR2、P53、GST‐π有助于胃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以进行预防性的治疗措施。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阻梗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5例结直肠癌性肠阻梗病患予以经鼻放置肠梗阻导管配合手术治疗,观察患者腹胀与腹痛症状的好转状况;观察导管位置、肠管的扩增状况与气液平面数等变化状况;观察腹围减小程度,总结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患均成功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置管12~36h后全部病患的腹痛与腹胀表现均得到改善,且置管后全部病患的腹围平均缩为(80.2±19.8)%,显著较置管前小(t=3.675,P=0.03<0.05),置管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肠梗阻置管予以减压及引流治疗后再予以切除吻合术,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的理想方法,值得在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方面大力推广。

    作者:罗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眼眶骨折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

    目的:观察眼眶骨折在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中的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受理的78例眼眶骨折的伤者,司法鉴定中心依托于资料回顾性分析法行眼眶骨折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结果:在78例患有眼眶骨折的伤者中,55例被评定为轻伤;12例被评为重伤;7例被评定为陈旧性骨折;4例属于眼眶变异,不予评定伤情的程度。结论:眼眶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中,CT检查法常见,需对眼眶骨折的情况予以慎重和仔细的评定。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健康指导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物的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6例糖尿病口服降糖治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物用药原理、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不了解,有待糖尿病专科医护人员正确指导、教育。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方法需求有多样性,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护士与患者实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受到青睐。结论:护士对住院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时,要根据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内容及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周付华;王雪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5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上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上环后月经过多门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消炎及止血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6%与8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两组愈显率(82%与30%)比较,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较单纯常规消炎及止血治疗疗效要好。

    作者:唐琴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居民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需求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需求以及影响居民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入户分层次系统抽样法调查社区居民的一般资料以及其对社区预防保健的需求情况。结果: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体检及妇女更年期保健是社区居民需求性高的三种预防保健需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表明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社区居民预防保健需求的两项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社区居民的预防保健需求产生重要影响,社区居民对于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体检及妇女更年期保健的需求性更高,今后的社区预防保健医学应注意以上调查结果,根据居民需求合理开展预防保健项目。

    作者:黄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