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汉荣;胡万胜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足(DF)的关系。方法: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T2DM )患者51例(DM组),T2DM合并DF患者72例(DF组),门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收集基本临床资料,检测RBP4、hsCRP、FBG、HbA1c、UA、Cr、HOMA‐IR、WBC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F组的HbA1c、UA、Cr、HOMA‐IR、WBC、血清 RBP4和 hsCRP水平均高于 DM 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F组相关性分析示UA、Cr、年龄、BMI、HOMA‐IR、WBC、hsCRP与血清RBP4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sCRP(r=0.453,P<0.01)、HbA1c(r=0.551,P<0.01)、RBP4(r=0.362,P<0.01)是DF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RBP4、hsCRP与DF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是DF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艳;罗娜;冯尚勇;佘敦敏;陈晖;朱妍;张真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止血带使用时机选择对失血量及患肢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减少骨科手术的再灌注损伤提供主要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经我院骨科诊断并进行手术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作为分析对象,分为对照组A和对照组B ,各43例。对照组A应用传统的方法,在术前止血带技术条件下,手术开始前即使用止血带。对照组B在术中止血带技术条件下,手术切开浅表组织并止血后使用止血带。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造成总失血量、血浆丙二醛浓度及术后康复情况,并比较。结果:对照组B总失血量略高于对照组A,血浆丙二醛浓度及术后康复比率均优于对照组A。 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止血带技术和术中止血带技术在失血量、再灌注损伤及预后方面各有优势,可以根据手术特点选用合适止血带技术。
作者:潘琼华;颜宗繁;李富文;岑琴;唐会莲;李文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ABCD2评分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短期、快速识别T IA患者中可能发生脑梗死高危人群的方法,可根据AB‐CD2评分对T IA患者进行早期病情评估,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将近年国内外ABCD2评分法评估短暂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尚迟;蒲国兴;周智;李君;孙维权;高淑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麻醉下行胃ESD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维持麻醉组(A组)、丙泊酚诱导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组(B组);记录给药前(T0)及给药后1min(T1)、5min(T2)、10min(T3)、20min(T4)、30min(T5)、40min(T6)时的 HR、MAP、RR、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即刻下腹痛(VAS)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操作:(1)给药后A组T1~T3时点MAP、HR、RR较T0时点下降,T1~T2时点SpO2明显下降(P<0.05)。给药后B组T1~T5时点 HR较T0时点下降(P<0.05)。(2)组间比较A组T2~T3时点MAP较B组下降(P<0.05),而B组患者T2~T5时点HR明显低于同时间点 A组患者,B组患者在 T2时点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 A组(P<0.05)。(3)B组患者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发生率、苏醒后下腹痛低于 A组(P<0.05)。B组苏醒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啶用于无痛ESD ,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朱丽;刘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诊断与治疗外伤性肾损伤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外伤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治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中有26例采取卧床休息、使用止血药及抗生素等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治疗失败后转开放手术治疗的有1例,其余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另3例给予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肾修补术,行肾切除术的患者中有1例死亡,其余2例经治疗后出院。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诊断外伤性肾损伤的主要方法。治疗时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尽量保留患者的肾脏。
作者:蓝汉荣;胡万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20例妊娠期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孕妇每天坚持服用钙剂,对照组孕妇不服用钙剂。两组平均每2周测量并记录数据。结果:坚持补钙的孕妇仅2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而未补钙的孕妇有6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孕期接受补钙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3.33%)明显低于未接受补钙的孕妇(10.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补钙能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姜清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头孢丙烯进行治疗,另一组采用头孢克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头孢丙烯组的总有效率(96.00%)高于头孢克洛组(90.00%) ,通过对患者恶心、呕吐、头晕、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的观察,发现头孢丙烯组不良反应率(8.00%)高于头孢克洛组(6.00%) ,但是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 P>0.05)。结论: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相近,但头孢丙烯具有更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惠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C V A的患儿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80例)进行抗炎、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不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拮抗剂);观察组(78例)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轻度C V A给予100μg/次,2次/d ,早晚各1次,中度:给予200μg/次,2次/d ,早晚各1次,孟鲁司特钠<5岁4mg/次,5~14岁5mg/次,1次/d ,睡前顿服或嚼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咳嗽减轻程度、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计算和比较复发率。结果:咳嗽消失或显著减轻:观察组76例(97.4%),FEV1占预计值%为85.7%;对照组70例(87.5%),FEV1占预计值%为75.8%,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9%,对照组83.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低,两组无明显差异( P>0.75);复发率:观察组为3.85%(3/78),对照组为15.0%(12/8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CVA疗效肯定,耐受性和安全性好,复发率低,药物不良反应轻微,较一般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秋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测量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Mobetron ,获知它的电子线临床运用特性,并获得质量保证方法。方法:使用测量仪器包括三维水箱、剂量仪、0.6cc Farmer电离室,测量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Mobetron的临床运用数据。测量项目有各档能量电子线垂直于水模体表面的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和平行于水模体表面的射野离轴比、相对输出因子、每日质量保证(Q A )数据。测量时使限光筒端面与水面相切,标称源皮距为50cm。结果:各档能量电子线大剂量深度随限光筒倾斜角度增加而变浅,表面剂量随能量升高而增加,并且比常规加速器更高。对10cm直径、0°倾斜角的限光筒四档能量的大剂量深度依次为6、12、16、20mm ;有效治疗深度依次为0.9、1.9、2.7、3.6cm ;输出因子随能量、限光筒直径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有倾斜角的筒对称性和平坦度都较差;四档能量质量保证每日QA数据输出量依次为2.098、2.196、2.201、2.260Gy ,射线质依次为1.390、1.648、1.078、1.181Gy。结论:通过测量了解了Mobetron加速器的临床运用特性,获得了临床使用和每日QA的数据,为临床提供了质量保证的方法。
作者:沈文同;陈毅;张毅斌;赵胜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B超在腹腔实质性脏器外伤急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1例腹部实质性脏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超声检查,并将其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腹部实质性脏器外伤B超显像诊断符合79例,占86.81%,误诊12例,占13.19%。结论:在腹腔实质性脏器外伤急诊检查中,B超诊断符合率高,具有简便、快速、安全、无创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许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眼眶骨折在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中的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受理的78例眼眶骨折的伤者,司法鉴定中心依托于资料回顾性分析法行眼眶骨折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结果:在78例患有眼眶骨折的伤者中,55例被评定为轻伤;12例被评为重伤;7例被评定为陈旧性骨折;4例属于眼眶变异,不予评定伤情的程度。结论:眼眶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中,CT检查法常见,需对眼眶骨折的情况予以慎重和仔细的评定。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性。方法:对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头位难产,101例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占84.2%;8例阴道助产,占6.7%;11例剖宫产,占9.2%。母婴皆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手配合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措施,旋转胎头成功率高,使难产转为顺产,缩短产程,降低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沈淑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阻梗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5例结直肠癌性肠阻梗病患予以经鼻放置肠梗阻导管配合手术治疗,观察患者腹胀与腹痛症状的好转状况;观察导管位置、肠管的扩增状况与气液平面数等变化状况;观察腹围减小程度,总结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患均成功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置管12~36h后全部病患的腹痛与腹胀表现均得到改善,且置管后全部病患的腹围平均缩为(80.2±19.8)%,显著较置管前小(t=3.675,P=0.03<0.05),置管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肠梗阻置管予以减压及引流治疗后再予以切除吻合术,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的理想方法,值得在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方面大力推广。
作者:罗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家庭情感表达的干预,以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方法:筛选心身门诊抑郁症患者的主要家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人,实验组实施团体辅导,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干预结束后6个月进行比较,考察抑郁症家庭情感表达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作用。结果:实验组干预后CFI‐CV部分维度、SDSS、SDS和SAS心理测验评分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社会功能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与康复。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患者的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酮酸症中毒患者给予饮食管理和健康教育,可缩短患者血糖控制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知识知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伶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前的宫颈预处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行宫腔镜检查的18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n=106)和对照组(n=80),米索前列醇组检查前2~12h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片400μg ,对照组检查前6~12h宫颈放置导尿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人流综合征(PAAS)发生率、疼痛情况及宫颈软化、扩张情况。结果:米索前列醇组 PAAS发生率1.9%明显低于对照组31.3%,米索前列醇组感觉疼痛者比例87.7%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米索前列醇组扩宫率为29.2%明显低于对照组扩宫率81.3%,米索前列醇组扩张宫颈所需时间平均(5.18±2.9)min短于对照组(11.8±8.2)min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前2~12h阴道后穹窿一次性置入米索前列醇400μg可有效软化宫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近3年来我院共接收了333例需要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了8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且统计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预防对策。结果:84例患者术后共发生了25例并发症,并发率为29.8%。其中有5例出血过多,5例皮瓣坏死,5例皮下积液,4例上肢淋巴水肿,6例神经损伤。结论:对患者进行改良根治手术后会并发一些其他疾病。只有在手术中认真操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才能减少乳腺癌改良术的并发症。
作者:杨文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4例作为分析对象,患者均经B超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时间较长,但其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火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儿科病房医院感染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500例患儿进行分析,探究儿内科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儿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41%,其中,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发生率分别是49.71%、44.00%,在45d~1岁发生医院感染率高,为4.56%。结论:医院儿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45d~1岁组感染发生率高,因此,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消毒工作,限制患儿家属陪护数量,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微创自撑开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2年6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案,研究组采用微创自撑开钉内固定手术方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以及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半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术后即刻和术后半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自撑开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时间短、创伤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谌思;熊洋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