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分析

陈娟

关键词:儿内科, 病房医院感染, 控制方法, 分析
摘要:目的:对儿科病房医院感染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500例患儿进行分析,探究儿内科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儿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41%,其中,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发生率分别是49.71%、44.00%,在45d~1岁发生医院感染率高,为4.56%。结论:医院儿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45d~1岁组感染发生率高,因此,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消毒工作,限制患儿家属陪护数量,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ABCD2评分评估短暂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研究现状

    ABCD2评分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短期、快速识别T IA患者中可能发生脑梗死高危人群的方法,可根据AB‐CD2评分对T IA患者进行早期病情评估,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将近年国内外ABCD2评分法评估短暂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尚迟;蒲国兴;周智;李君;孙维权;高淑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动力取向治疗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针对动力取向治疗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文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抑郁症治疗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抑郁症程度采用抑郁症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的抑郁量表总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治疗中,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率。所以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动力取向治疗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以推广使用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杜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例水痘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2011年铁路某幼儿园水痘发病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以及流行特征,为基层单位做好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1托幼机构疫情报告和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对比分析,结合对个案病例的调查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4月13日-6月2日铁路辖区某托幼机构共发生水痘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男∶女=1∶1;发病年龄主要分布3~岁组、4~岁组,5~岁组各6例,占发病总数的90%(18/20);其次为2~岁组和6~岁组,各1例。发病时间在4~6月份,无重症病例。结论:2011年间,水痘流行强度明显增强,3~5岁年龄组是发病主要人群,托幼机构是聚集性病例的高发场所之一,卫生部门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李怀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52例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中阴道分娩7例,剖宫产45例,剖宫产率为86.5%,其中9例行B‐L y nch缝合,1例行子宫切除术。52例孕妇中双胎妊娠1例,共53例围生儿,<37周出生的有23例,其中有2例围生儿死亡;>37周的30例,无围生儿死亡,早产率为44.2%。结论:前置胎盘患者的类型与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产前出血量、新生儿结局有关。因此早期明确前置胎盘类型,并及时采取合理治疗,可降低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危害。

    作者:刘国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20例妊娠期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孕妇每天坚持服用钙剂,对照组孕妇不服用钙剂。两组平均每2周测量并记录数据。结果:坚持补钙的孕妇仅2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而未补钙的孕妇有6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孕期接受补钙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3.33%)明显低于未接受补钙的孕妇(10.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补钙能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姜清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产妇产后中医保健知识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社区500例产妇对产后中医保健知识的态度以及需求情况,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基层社区产妇提供产后健康保健服务。方法:对选取的社区500例产妇进行对待中医产后保健知识的态度、希望获取产后中医保健知识的渠道以及中医保健知识需求程度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500例社区产妇中360例(72.0%)认为中医保健知识对于促进产后恢复没有效果或效果不肯定,367例(73.4%)认为产后中医保健知识不需要或者持无所谓的态度;希望获取产后中医保健知识的渠道前三位依次为: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对产妇进行单独指导或示范、组织产妇集中进行学习;需要的产后自护及中医保健知识的前三位依次为:产后乳房中医护理方法、产妇产后体型恢复方法和婴儿的中医保健方法。结论:社区产妇对产后中医保健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结合其希望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后中医保健知识。

    作者:邱晓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途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234例脑出血患者为分析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44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都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性和健康教育质量,可缩短住院天数,明显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洪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组)50例,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SII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影响。结果:与MSII组相比,CSII组能显著快速改善血糖;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CSII能较迅速及平稳控制血糖,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崔芳;蔡可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予药物治疗同时并予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每组疗程均为28d ,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1](HAMD)测定,经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前 HAMD评分(28±0.43)分,治疗后(13±0.50)分。观察组治疗前HAMD评分(28±0.39)分,治疗后(4±0.46)分。两组治疗后 HAMD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有效率67%( P<0.01)。结论:中国道家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能更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友根;余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探讨和分析两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35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和复发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术治疗,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复发几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和负担。

    作者:凌云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眼眶骨折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

    目的:观察眼眶骨折在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中的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受理的78例眼眶骨折的伤者,司法鉴定中心依托于资料回顾性分析法行眼眶骨折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结果:在78例患有眼眶骨折的伤者中,55例被评定为轻伤;12例被评为重伤;7例被评定为陈旧性骨折;4例属于眼眶变异,不予评定伤情的程度。结论:眼眶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中,CT检查法常见,需对眼眶骨折的情况予以慎重和仔细的评定。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38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肺切除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03年7月-2014年5月行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手术类型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带蒂大网膜移植手术,对照组行胸廓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0%,复发和死亡率为5.0%;对照组治愈率66.7%,复发率为33.3%,死亡率为16.7%,经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带蒂大网膜移植术对于治疗肺切除后并发的支气管胸膜瘘有显著的效果,恢复时间短,疗效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先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56例多发伤早期抗休克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多发伤患者早期抗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抗休克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78例多发伤患者经早期抗休克治疗后,7例患者由于伤重休克恶化抢救无效死亡,71例患者血压持续回升至55~65mmHg(1mmHg=0.133kPa)以上,休克得到成功复苏;休克纠正后5d内12例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其余67例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多发伤早期抗休克治疗总有效率为85.9%。结论:多发伤早期抗休克有效治疗,能控制失血过多、呼吸障碍等原因引起的休克病情进展;有利于休克复苏成功的顺利进行,提高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存活率。

    作者:冯日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88例实施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护理组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可显著的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董学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居民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需求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需求以及影响居民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入户分层次系统抽样法调查社区居民的一般资料以及其对社区预防保健的需求情况。结果: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体检及妇女更年期保健是社区居民需求性高的三种预防保健需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表明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社区居民预防保健需求的两项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社区居民的预防保健需求产生重要影响,社区居民对于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体检及妇女更年期保健的需求性更高,今后的社区预防保健医学应注意以上调查结果,根据居民需求合理开展预防保健项目。

    作者:黄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48例由退行性病变引起腰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的22例为单侧治疗组,采用双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的26例为双侧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随访Cage植骨融合情况。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两组患者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较术前JOA及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方面,单侧治疗组明显优于双侧治疗组(P<0.01)。结论: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是行之有效的脊柱外科手术,同时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方面能取得同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相同的临床疗效。并且本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对脊柱破坏小、治疗费用低廉等优点,具有广阔临床应用空间。

    作者:李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疗效观察(附120例报告)

    目的:探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性。方法:对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头位难产,101例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占84.2%;8例阴道助产,占6.7%;11例剖宫产,占9.2%。母婴皆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手配合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措施,旋转胎头成功率高,使难产转为顺产,缩短产程,降低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沈淑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改良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裂24例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利用改良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裂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例先天性脊柱裂患者为分析对象,行脊柱裂改良手术治疗。结果:24例患者手术治疗后,21例(87.50%)临床症状得到改善,2例(8.33%)临床症状无变化,1例(4.17%)临床症状加重。手术前11例大小便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中,9例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2例双下肢瘫痪的患者肌张力分别由术前的Ⅰ级提高至Ⅳ级和Ⅰ级提高至Ⅲ级;3例单侧下肢瘫痪的患者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于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裂,首先要去除来自局部硬脊膜囊和其他组织的压迫,然后行松解脊髓栓系、椎管扩大探查、脊膜修补术,预后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杨保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胎儿泌尿系异常的超声系统产前诊断和产后转归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系统产前诊断胎儿泌尿系异常的准确率及产后转归。方法:随机对我院产前B超检查的孕中晚期孕妇64例胎儿泌尿系异常情况及产后转归进行比较,分析系统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及转归。结果:胎儿泌尿系异常总发生率为0.53%(64/12000),均经引产或分娩后随访证实,其中肾积水26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6例,巨膀胱6例,重复肾5例,异位肾4例,单或双侧肾缺如7例;产前超声诊断60例,准确率为93.75%(60/64),漏诊率为6.25%(其中异位肾2例,肾缺如2例),产后保留分娩31例,占48.44%,引产33例51.56%。结论:产前超声系统检查可较为准确判断胎儿泌尿系发育情况,对指导继续妊娠或引产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妙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探讨血脂检查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与30例正常人的血脂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T C )、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高于正常人群,其高密度脂蛋白(HDL)和 ApoA1/ApoB100比值低于正常人群。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检查血脂水平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成克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