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BCD2评分评估短暂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研究现状

尚迟;蒲国兴;周智;李君;孙维权;高淑平

关键词:短暂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 评分, 综述
摘要:ABCD2评分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短期、快速识别T IA患者中可能发生脑梗死高危人群的方法,可根据AB‐CD2评分对T IA患者进行早期病情评估,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将近年国内外ABCD2评分法评估短暂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裂24例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利用改良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裂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例先天性脊柱裂患者为分析对象,行脊柱裂改良手术治疗。结果:24例患者手术治疗后,21例(87.50%)临床症状得到改善,2例(8.33%)临床症状无变化,1例(4.17%)临床症状加重。手术前11例大小便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中,9例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2例双下肢瘫痪的患者肌张力分别由术前的Ⅰ级提高至Ⅳ级和Ⅰ级提高至Ⅲ级;3例单侧下肢瘫痪的患者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于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裂,首先要去除来自局部硬脊膜囊和其他组织的压迫,然后行松解脊髓栓系、椎管扩大探查、脊膜修补术,预后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杨保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术中放疗加速器Mobetron的临床运用测量及质量保证方法

    目的:测量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Mobetron ,获知它的电子线临床运用特性,并获得质量保证方法。方法:使用测量仪器包括三维水箱、剂量仪、0.6cc Farmer电离室,测量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Mobetron的临床运用数据。测量项目有各档能量电子线垂直于水模体表面的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和平行于水模体表面的射野离轴比、相对输出因子、每日质量保证(Q A )数据。测量时使限光筒端面与水面相切,标称源皮距为50cm。结果:各档能量电子线大剂量深度随限光筒倾斜角度增加而变浅,表面剂量随能量升高而增加,并且比常规加速器更高。对10cm直径、0°倾斜角的限光筒四档能量的大剂量深度依次为6、12、16、20mm ;有效治疗深度依次为0.9、1.9、2.7、3.6cm ;输出因子随能量、限光筒直径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有倾斜角的筒对称性和平坦度都较差;四档能量质量保证每日QA数据输出量依次为2.098、2.196、2.201、2.260Gy ,射线质依次为1.390、1.648、1.078、1.181Gy。结论:通过测量了解了Mobetron加速器的临床运用特性,获得了临床使用和每日QA的数据,为临床提供了质量保证的方法。

    作者:沈文同;陈毅;张毅斌;赵胜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止血带使用时机选择对失血量及患肢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分析止血带使用时机选择对失血量及患肢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减少骨科手术的再灌注损伤提供主要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经我院骨科诊断并进行手术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作为分析对象,分为对照组A和对照组B ,各43例。对照组A应用传统的方法,在术前止血带技术条件下,手术开始前即使用止血带。对照组B在术中止血带技术条件下,手术切开浅表组织并止血后使用止血带。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造成总失血量、血浆丙二醛浓度及术后康复情况,并比较。结果:对照组B总失血量略高于对照组A,血浆丙二醛浓度及术后康复比率均优于对照组A。 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止血带技术和术中止血带技术在失血量、再灌注损伤及预后方面各有优势,可以根据手术特点选用合适止血带技术。

    作者:潘琼华;颜宗繁;李富文;岑琴;唐会莲;李文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56例多发伤早期抗休克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多发伤患者早期抗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抗休克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78例多发伤患者经早期抗休克治疗后,7例患者由于伤重休克恶化抢救无效死亡,71例患者血压持续回升至55~65mmHg(1mmHg=0.133kPa)以上,休克得到成功复苏;休克纠正后5d内12例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其余67例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多发伤早期抗休克治疗总有效率为85.9%。结论:多发伤早期抗休克有效治疗,能控制失血过多、呼吸障碍等原因引起的休克病情进展;有利于休克复苏成功的顺利进行,提高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存活率。

    作者:冯日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例水痘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2011年铁路某幼儿园水痘发病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以及流行特征,为基层单位做好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1托幼机构疫情报告和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对比分析,结合对个案病例的调查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4月13日-6月2日铁路辖区某托幼机构共发生水痘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男∶女=1∶1;发病年龄主要分布3~岁组、4~岁组,5~岁组各6例,占发病总数的90%(18/20);其次为2~岁组和6~岁组,各1例。发病时间在4~6月份,无重症病例。结论:2011年间,水痘流行强度明显增强,3~5岁年龄组是发病主要人群,托幼机构是聚集性病例的高发场所之一,卫生部门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李怀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和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C V A的患儿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80例)进行抗炎、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不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拮抗剂);观察组(78例)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轻度C V A给予100μg/次,2次/d ,早晚各1次,中度:给予200μg/次,2次/d ,早晚各1次,孟鲁司特钠<5岁4mg/次,5~14岁5mg/次,1次/d ,睡前顿服或嚼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咳嗽减轻程度、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计算和比较复发率。结果:咳嗽消失或显著减轻:观察组76例(97.4%),FEV1占预计值%为85.7%;对照组70例(87.5%),FEV1占预计值%为75.8%,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9%,对照组83.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低,两组无明显差异( P>0.75);复发率:观察组为3.85%(3/78),对照组为15.0%(12/8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CVA疗效肯定,耐受性和安全性好,复发率低,药物不良反应轻微,较一般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秋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探讨和分析两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35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和复发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术治疗,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复发几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和负担。

    作者:凌云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20例妊娠期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孕妇每天坚持服用钙剂,对照组孕妇不服用钙剂。两组平均每2周测量并记录数据。结果:坚持补钙的孕妇仅2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而未补钙的孕妇有6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孕期接受补钙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3.33%)明显低于未接受补钙的孕妇(10.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补钙能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姜清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在SBK术后改善患者干眼症状的研究

    目的:研究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Keratomileusis ,SBK)术后改善患者干眼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中心2014年1-3月进行SBK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60只眼)。分别在患者术前、术后1周、4周、3个月时对其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和泪液分泌量测定。比较两组患者在以上测试数据项目的差异。结果:SBK术后1周时使用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的患者与未使用的患者在角膜荧光染色数据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3.841,P<0.05),泪膜破裂时间数据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8.764,P<0.05),泪液分泌量的数据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350,P>0.05)。术后4周和3个月时,以上三项检查项目的手术前后数据差值仍有差异,部分差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BK术后使用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和体征。

    作者:徐恒;陆鸣冈;邵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途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234例脑出血患者为分析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44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都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性和健康教育质量,可缩短住院天数,明显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洪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52例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中阴道分娩7例,剖宫产45例,剖宫产率为86.5%,其中9例行B‐L y nch缝合,1例行子宫切除术。52例孕妇中双胎妊娠1例,共53例围生儿,<37周出生的有23例,其中有2例围生儿死亡;>37周的30例,无围生儿死亡,早产率为44.2%。结论:前置胎盘患者的类型与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产前出血量、新生儿结局有关。因此早期明确前置胎盘类型,并及时采取合理治疗,可降低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危害。

    作者:刘国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动力取向治疗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针对动力取向治疗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文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抑郁症治疗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抑郁症程度采用抑郁症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的抑郁量表总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治疗中,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率。所以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动力取向治疗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以推广使用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杜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综合医院新生儿病区陪护人员的手卫生现状及干预措施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陪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程度及执行现状,探讨新生儿病区陪护人员手卫生宣教的必要性。方法: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新生儿病区陪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及执行情况。结果: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55份,实际回收55份,回收率100%,知晓陪护在院期间能传播给患儿一些疾病的占15%,洗手能减少患儿的医院感染机会占75%,医院感染知晓率占10%。在喂哺前几乎不洗手占20%,接触患儿前几乎不洗手占69%,接触患儿体液后几乎不洗手占73%,直接接触医院内物表后几乎不洗手占73%。结论:应加强新生儿科陪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宣教工作,提高陪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成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AGR2、P53、GST-π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组织中AGR2、P53、GST‐π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8例胃腺癌和98例正常胃壁组织的病理切片进行 H 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切片中AGR2、P53、GST‐π的表达。结果:AGR2、P53、GST‐π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量又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AGR2、P53、GST‐π在病理分期为Ⅰ~Ⅱ期的胃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病理分期为Ⅲ~Ⅳ期者,P<0.05。结论:AGR2、P53、GST‐π的高水平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综合评估AGR2、P53、GST‐π有助于胃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以进行预防性的治疗措施。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健康指导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物的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6例糖尿病口服降糖治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物用药原理、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不了解,有待糖尿病专科医护人员正确指导、教育。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方法需求有多样性,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护士与患者实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受到青睐。结论:护士对住院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时,要根据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内容及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周付华;王雪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AECOPD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COPD患者每年约发生0.5~3.5次的急性加重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AECOPD是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支出部分。AECO‐P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进程和社会经济负担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预防、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 AECOPD是临床上的一项重大和艰巨的医疗任务[1]。因此,笔者将舒适护理应用于AECOPD患者,以观察其对AECOPD患者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及疱疹消失时间,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消失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汪本龙;张颖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ABCD2评分评估短暂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研究现状

    ABCD2评分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短期、快速识别T IA患者中可能发生脑梗死高危人群的方法,可根据AB‐CD2评分对T IA患者进行早期病情评估,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将近年国内外ABCD2评分法评估短暂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尚迟;蒲国兴;周智;李君;孙维权;高淑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4例作为分析对象,患者均经B超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时间较长,但其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火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48例由退行性病变引起腰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的22例为单侧治疗组,采用双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治疗的26例为双侧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随访Cage植骨融合情况。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两组患者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较术前JOA及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方面,单侧治疗组明显优于双侧治疗组(P<0.01)。结论: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是行之有效的脊柱外科手术,同时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方面能取得同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相同的临床疗效。并且本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对脊柱破坏小、治疗费用低廉等优点,具有广阔临床应用空间。

    作者:李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