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娜
目的:总结诊断与治疗外伤性肾损伤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外伤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治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中有26例采取卧床休息、使用止血药及抗生素等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治疗失败后转开放手术治疗的有1例,其余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另3例给予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肾修补术,行肾切除术的患者中有1例死亡,其余2例经治疗后出院。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诊断外伤性肾损伤的主要方法。治疗时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尽量保留患者的肾脏。
作者:蓝汉荣;胡万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本文对象为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就诊的肺炎患儿68例。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并进行护理对比观察。结果:综合护理组第1天控制住腹泻的23例,第2天9例,第3天2例;对照组第1天控制住腹泻的5例,第2天21例,第3天及以上8例;两组对比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综合护理可及时控制住患儿的腹泻情况,微生态制剂的提前预防以及发生腹泻后的综合护理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许新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麻醉下行胃ESD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维持麻醉组(A组)、丙泊酚诱导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组(B组);记录给药前(T0)及给药后1min(T1)、5min(T2)、10min(T3)、20min(T4)、30min(T5)、40min(T6)时的 HR、MAP、RR、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即刻下腹痛(VAS)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操作:(1)给药后A组T1~T3时点MAP、HR、RR较T0时点下降,T1~T2时点SpO2明显下降(P<0.05)。给药后B组T1~T5时点 HR较T0时点下降(P<0.05)。(2)组间比较A组T2~T3时点MAP较B组下降(P<0.05),而B组患者T2~T5时点HR明显低于同时间点 A组患者,B组患者在 T2时点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 A组(P<0.05)。(3)B组患者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发生率、苏醒后下腹痛低于 A组(P<0.05)。B组苏醒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啶用于无痛ESD ,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朱丽;刘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85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85例患者共透析8620次,其中低血压27例,发生次数为389次。结论:高低钠梯度透析、正确服用降压药、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血液透析膜和防止有效血容量骤减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从而改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通过CT导向定位,采取适宜分次定量抽吸、冰盐水冲洗及尿激酶溶解血肿。结果: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超早期单纯血肿抽吸(P<0.05),显著优于早期血肿抽吸加冰生理盐水冲洗(P<0.05),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再出血率优于超早期血肿抽吸。结论: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既能及早清除血肿,又能有效解决抽吸困难和再出血问题,达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福岭;谭卫卫;王丰慧;姜楠;姜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中阴道分娩7例,剖宫产45例,剖宫产率为86.5%,其中9例行B‐L y nch缝合,1例行子宫切除术。52例孕妇中双胎妊娠1例,共53例围生儿,<37周出生的有23例,其中有2例围生儿死亡;>37周的30例,无围生儿死亡,早产率为44.2%。结论:前置胎盘患者的类型与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产前出血量、新生儿结局有关。因此早期明确前置胎盘类型,并及时采取合理治疗,可降低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危害。
作者:刘国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120例,其中有肺部感染患者60例,为观察组;其余60例无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的吸烟史、饮酒史、昏迷史、误吸史、气管切开以及抗生素激素使用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吸烟人数41例,饮酒人数43例,昏迷人数18例,误吸人数53例,气管切开人数47例,发生抗生素及激素不合理使用情况人数57例;对照组的吸烟人数27例,饮酒人数31例,昏迷人数3例,误吸人数8例,气管切开人数31例,抗生素及激素不合理使用人数41例。结论:根据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患者恢复健康有很大帮助。
作者:杨福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需求以及影响居民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入户分层次系统抽样法调查社区居民的一般资料以及其对社区预防保健的需求情况。结果: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体检及妇女更年期保健是社区居民需求性高的三种预防保健需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表明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社区居民预防保健需求的两项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社区居民的预防保健需求产生重要影响,社区居民对于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体检及妇女更年期保健的需求性更高,今后的社区预防保健医学应注意以上调查结果,根据居民需求合理开展预防保健项目。
作者:黄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B超在腹腔实质性脏器外伤急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1例腹部实质性脏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超声检查,并将其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腹部实质性脏器外伤B超显像诊断符合79例,占86.81%,误诊12例,占13.19%。结论:在腹腔实质性脏器外伤急诊检查中,B超诊断符合率高,具有简便、快速、安全、无创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许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88例实施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护理组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可显著的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董学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组织中AGR2、P53、GST‐π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8例胃腺癌和98例正常胃壁组织的病理切片进行 H 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切片中AGR2、P53、GST‐π的表达。结果:AGR2、P53、GST‐π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量又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AGR2、P53、GST‐π在病理分期为Ⅰ~Ⅱ期的胃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病理分期为Ⅲ~Ⅳ期者,P<0.05。结论:AGR2、P53、GST‐π的高水平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综合评估AGR2、P53、GST‐π有助于胃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以进行预防性的治疗措施。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朴术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得膏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五味药材水提取得膏率较高,水提醇沉和50%醇提有效成分转移率较高;白术、陈皮、厚朴提取工艺,60%、70%、80%乙醇提取效果无明显差异,优于50%乙醇,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取时间、溶剂量为次要因素。结论:白术、陈皮、厚朴优提取工艺为A3B2C2,即60%乙醇提取3次,加入乙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6倍、4倍,1.5h/次。
作者:安芸;翟光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性。方法:对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头位难产,101例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占84.2%;8例阴道助产,占6.7%;11例剖宫产,占9.2%。母婴皆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手配合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措施,旋转胎头成功率高,使难产转为顺产,缩短产程,降低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沈淑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疗养院老年心肌缺血室性早搏发生部位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我疗养院的老年室性早搏老人172例,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有93例,未合并心肌缺血的选取健康人群79例,观察分析心肌缺血患者和未合并心肌缺血的健康人群左心室室性早搏发生部位和右心室室性早搏发生部位。结果: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心尖部位以及前壁的室性早搏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心肌缺血的健康人群(P<0.05);心肌缺血患者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合并心肌缺血的健康人群(P<0.05)。结论:心电图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估心肌缺血患者室性早搏的发作部位。
作者:杨晶;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同期双侧肺部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手术麻醉科接收的行同期双侧肺部手术患者为分析对象,其中双侧肺大疱气胸患者21例,行双侧大疱切除治疗,双侧肺癌患者14例行两侧肺叶切除手术治疗,12例一侧肺癌对侧肺结节患者行一侧肺叶切除联合对侧肺部分切除治疗,8例两肺结节患者给予双肺部分切除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麻醉处理,均顺利结束手术治疗。结论:根据患者的手术种类及其肺部功能情况进行同期双侧肺部手术的麻醉处理至关重要。
作者:李继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的急诊护理要点与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6日-2014年7月8日收治的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0.5~72h后,患者的心衰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结论:心力衰竭是生命紧急情况,医生和护士如能及时发现,且向患者实施正确的急诊抢救方法及护理方法,能有效控制和缓解病情,减少死亡率。
作者:林静娟;蔡美玲;戴海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及疱疹消失时间,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消失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汪本龙;张颖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组)50例,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SII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影响。结果:与MSII组相比,CSII组能显著快速改善血糖;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CSII能较迅速及平稳控制血糖,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崔芳;蔡可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简称HP)是目前临床上急性中毒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强化HP能够提高血液中毒物的清除效率,在救治有机磷、百草枯、吡虫啉等中毒已经取得较好临床效果[1~3]。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无特效解毒剂,重度中毒患者可迅速出现多器官损害危及生命[4]。现将1例啶虫脒急性重度中毒应用强化HP救治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光晃;苏月南;黄锋;张奕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2011年铁路某幼儿园水痘发病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以及流行特征,为基层单位做好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1托幼机构疫情报告和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对比分析,结合对个案病例的调查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4月13日-6月2日铁路辖区某托幼机构共发生水痘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男∶女=1∶1;发病年龄主要分布3~岁组、4~岁组,5~岁组各6例,占发病总数的90%(18/20);其次为2~岁组和6~岁组,各1例。发病时间在4~6月份,无重症病例。结论:2011年间,水痘流行强度明显增强,3~5岁年龄组是发病主要人群,托幼机构是聚集性病例的高发场所之一,卫生部门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李怀银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