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日祥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简称HP)是目前临床上急性中毒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强化HP能够提高血液中毒物的清除效率,在救治有机磷、百草枯、吡虫啉等中毒已经取得较好临床效果[1~3]。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无特效解毒剂,重度中毒患者可迅速出现多器官损害危及生命[4]。现将1例啶虫脒急性重度中毒应用强化HP救治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光晃;苏月南;黄锋;张奕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0d入院,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前壁肿块突入膀胱腔,手术切除包块,病理学检查报告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3个月复查膀胱超声和膀胱镜未见复发。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为罕见疾病,易误诊、误治。病史、B超、CT和MRI、膀胱镜检查等是诊断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重要手段,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作者:丁俊;殷德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麻醉下行胃ESD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维持麻醉组(A组)、丙泊酚诱导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组(B组);记录给药前(T0)及给药后1min(T1)、5min(T2)、10min(T3)、20min(T4)、30min(T5)、40min(T6)时的 HR、MAP、RR、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即刻下腹痛(VAS)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操作:(1)给药后A组T1~T3时点MAP、HR、RR较T0时点下降,T1~T2时点SpO2明显下降(P<0.05)。给药后B组T1~T5时点 HR较T0时点下降(P<0.05)。(2)组间比较A组T2~T3时点MAP较B组下降(P<0.05),而B组患者T2~T5时点HR明显低于同时间点 A组患者,B组患者在 T2时点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 A组(P<0.05)。(3)B组患者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发生率、苏醒后下腹痛低于 A组(P<0.05)。B组苏醒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啶用于无痛ESD ,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朱丽;刘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285例输尿管结石的腹部黑白超声探查结果,以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减少漏诊率。方法:前瞻性入选临床疑诊输尿管结石的患者300例,对患者主诉疼痛部位和超声结果显示的输尿管扩张程度、结石部位进行分析。结果:检出输尿管结石285例,合并同侧肾盂积水及输尿管近端扩张270例,其中重度扩张53例,由输尿管上段结石及中段结石引起,患者主诉的疼痛部位大多为上腹及腰部疼痛;中度扩张127例,83例由输尿管上、中段结石和44例由输尿管下段结石引起,患者主诉疼痛部位为腰部及下腹疼痛;轻度扩张90 例,多由下段中小型结石引起,患者主诉疼痛部位为下腹疼痛,并多伴盆腔不适感。15例无肾盂积水及输尿管扩张,均由下段小结石引起。结论:患者疼痛部位及输尿管扩张程度是判断结石位置的重要参考因素。
作者:范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组织中AGR2、P53、GST‐π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8例胃腺癌和98例正常胃壁组织的病理切片进行 H 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切片中AGR2、P53、GST‐π的表达。结果:AGR2、P53、GST‐π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量又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AGR2、P53、GST‐π在病理分期为Ⅰ~Ⅱ期的胃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病理分期为Ⅲ~Ⅳ期者,P<0.05。结论:AGR2、P53、GST‐π的高水平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综合评估AGR2、P53、GST‐π有助于胃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以进行预防性的治疗措施。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阻梗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5例结直肠癌性肠阻梗病患予以经鼻放置肠梗阻导管配合手术治疗,观察患者腹胀与腹痛症状的好转状况;观察导管位置、肠管的扩增状况与气液平面数等变化状况;观察腹围减小程度,总结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患均成功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置管12~36h后全部病患的腹痛与腹胀表现均得到改善,且置管后全部病患的腹围平均缩为(80.2±19.8)%,显著较置管前小(t=3.675,P=0.03<0.05),置管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肠梗阻置管予以减压及引流治疗后再予以切除吻合术,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的理想方法,值得在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方面大力推广。
作者:罗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情况,寻找影响血脂变化的因素。方法: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均禁食8h ,于次日早上8:00空腹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所检测的项目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结果:糖尿病组TC、TG、HDL‐C、LDL‐C的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4例糖尿病患者中70例血脂异常,占56.5%;对照组135例中12例血脂异常,占8.9%。糖尿病组的检测结果中,T G升高为明显。1型糖尿病54例,2型糖尿病70例,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的有25例,占46.3%,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的有45例,占64.3%,由此可以看出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的情况要高于1型糖尿病。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包括体重、膳食结构、吸烟饮酒。结论:糖尿病组患者的血脂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影响血脂异常的原因包括超重、饮食不合理、吸烟饮酒习惯。
作者:成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朴术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得膏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五味药材水提取得膏率较高,水提醇沉和50%醇提有效成分转移率较高;白术、陈皮、厚朴提取工艺,60%、70%、80%乙醇提取效果无明显差异,优于50%乙醇,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取时间、溶剂量为次要因素。结论:白术、陈皮、厚朴优提取工艺为A3B2C2,即60%乙醇提取3次,加入乙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6倍、4倍,1.5h/次。
作者:安芸;翟光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诊断与治疗外伤性肾损伤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外伤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治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中有26例采取卧床休息、使用止血药及抗生素等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治疗失败后转开放手术治疗的有1例,其余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另3例给予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肾修补术,行肾切除术的患者中有1例死亡,其余2例经治疗后出院。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诊断外伤性肾损伤的主要方法。治疗时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尽量保留患者的肾脏。
作者:蓝汉荣;胡万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需求以及影响居民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入户分层次系统抽样法调查社区居民的一般资料以及其对社区预防保健的需求情况。结果: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体检及妇女更年期保健是社区居民需求性高的三种预防保健需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表明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社区居民预防保健需求的两项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社区居民的预防保健需求产生重要影响,社区居民对于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体检及妇女更年期保健的需求性更高,今后的社区预防保健医学应注意以上调查结果,根据居民需求合理开展预防保健项目。
作者:黄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性。方法:对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头位难产,101例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占84.2%;8例阴道助产,占6.7%;11例剖宫产,占9.2%。母婴皆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手配合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措施,旋转胎头成功率高,使难产转为顺产,缩短产程,降低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沈淑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测量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Mobetron ,获知它的电子线临床运用特性,并获得质量保证方法。方法:使用测量仪器包括三维水箱、剂量仪、0.6cc Farmer电离室,测量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Mobetron的临床运用数据。测量项目有各档能量电子线垂直于水模体表面的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和平行于水模体表面的射野离轴比、相对输出因子、每日质量保证(Q A )数据。测量时使限光筒端面与水面相切,标称源皮距为50cm。结果:各档能量电子线大剂量深度随限光筒倾斜角度增加而变浅,表面剂量随能量升高而增加,并且比常规加速器更高。对10cm直径、0°倾斜角的限光筒四档能量的大剂量深度依次为6、12、16、20mm ;有效治疗深度依次为0.9、1.9、2.7、3.6cm ;输出因子随能量、限光筒直径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有倾斜角的筒对称性和平坦度都较差;四档能量质量保证每日QA数据输出量依次为2.098、2.196、2.201、2.260Gy ,射线质依次为1.390、1.648、1.078、1.181Gy。结论:通过测量了解了Mobetron加速器的临床运用特性,获得了临床使用和每日QA的数据,为临床提供了质量保证的方法。
作者:沈文同;陈毅;张毅斌;赵胜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子宫瘢痕妊娠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21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将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21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术中出血量为(19.4±7.6)ml;血HCG水平值降至正常时间为(20.6±3.1)d;患者住院治疗天数为(10.1±1.2)d。结论:将子宫动脉栓塞方法应用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治疗中,其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并且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海凤;陈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予药物治疗同时并予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每组疗程均为28d ,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1](HAMD)测定,经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前 HAMD评分(28±0.43)分,治疗后(13±0.50)分。观察组治疗前HAMD评分(28±0.39)分,治疗后(4±0.46)分。两组治疗后 HAMD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有效率67%( P<0.01)。结论:中国道家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能更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友根;余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肺切除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03年7月-2014年5月行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手术类型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带蒂大网膜移植手术,对照组行胸廓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0%,复发和死亡率为5.0%;对照组治愈率66.7%,复发率为33.3%,死亡率为16.7%,经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带蒂大网膜移植术对于治疗肺切除后并发的支气管胸膜瘘有显著的效果,恢复时间短,疗效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先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Keratomileusis ,SBK)术后改善患者干眼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中心2014年1-3月进行SBK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60只眼)。分别在患者术前、术后1周、4周、3个月时对其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和泪液分泌量测定。比较两组患者在以上测试数据项目的差异。结果:SBK术后1周时使用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的患者与未使用的患者在角膜荧光染色数据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3.841,P<0.05),泪膜破裂时间数据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8.764,P<0.05),泪液分泌量的数据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350,P>0.05)。术后4周和3个月时,以上三项检查项目的手术前后数据差值仍有差异,部分差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BK术后使用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和体征。
作者:徐恒;陆鸣冈;邵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锁骨骨折好发于锁骨中1/3处,多由间接暴力引起,成人多为短斜骨折,儿童可为青枝骨折。直接暴力可引起粉碎骨折,但较少。骨折后,近折端因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而向上、向后移位;远折端因受上肢重量的影响,向皮下移位,断端可重叠。一般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但有些情况下,因骨折的类型、摄片位置等不一样,临床表现、体征以及X线无法明确诊断,我院近几年漏诊2例患者,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康阳;谢昕;禹健;贾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4例作为分析对象,患者均经B超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时间较长,但其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火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探讨和分析两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35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和复发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术治疗,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复发几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和负担。
作者:凌云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组)50例,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SII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影响。结果:与MSII组相比,CSII组能显著快速改善血糖;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CSII能较迅速及平稳控制血糖,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崔芳;蔡可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