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芸;翟光喜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近3年来我院共接收了333例需要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了8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且统计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预防对策。结果:84例患者术后共发生了25例并发症,并发率为29.8%。其中有5例出血过多,5例皮瓣坏死,5例皮下积液,4例上肢淋巴水肿,6例神经损伤。结论:对患者进行改良根治手术后会并发一些其他疾病。只有在手术中认真操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才能减少乳腺癌改良术的并发症。
作者:杨文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予药物治疗同时并予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每组疗程均为28d ,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1](HAMD)测定,经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前 HAMD评分(28±0.43)分,治疗后(13±0.50)分。观察组治疗前HAMD评分(28±0.39)分,治疗后(4±0.46)分。两组治疗后 HAMD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有效率67%( P<0.01)。结论:中国道家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能更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友根;余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朴术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得膏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五味药材水提取得膏率较高,水提醇沉和50%醇提有效成分转移率较高;白术、陈皮、厚朴提取工艺,60%、70%、80%乙醇提取效果无明显差异,优于50%乙醇,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取时间、溶剂量为次要因素。结论:白术、陈皮、厚朴优提取工艺为A3B2C2,即60%乙醇提取3次,加入乙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6倍、4倍,1.5h/次。
作者:安芸;翟光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234例脑出血患者为分析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44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都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性和健康教育质量,可缩短住院天数,明显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洪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合山市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到位情况,探索提高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的方法。方法: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合山市2009-2013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转诊、追踪及核查报表,对1320例需转诊患者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到位后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合山市2009-2013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分别为66.52%、65.10%、46.47%、52.46%、56.84%;追踪到位率分别为:89.86%、94.81%、95.76%、96.83%、94.96%;总体到位率分别为:96.92%、98.43%、98.14%、98.59%、97.89%;非结防机构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为59.54%,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为56.19%。结论:应继续加强结防机构和非结防机构的合作,加强县、乡、村三级结防网建设,完善非结防机构报告、转诊机制,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
作者:覃有泉;梁文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0d入院,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前壁肿块突入膀胱腔,手术切除包块,病理学检查报告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3个月复查膀胱超声和膀胱镜未见复发。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为罕见疾病,易误诊、误治。病史、B超、CT和MRI、膀胱镜检查等是诊断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重要手段,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作者:丁俊;殷德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微创自撑开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2年6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案,研究组采用微创自撑开钉内固定手术方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以及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半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术后即刻和术后半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自撑开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时间短、创伤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谌思;熊洋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ABCD2评分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短期、快速识别T IA患者中可能发生脑梗死高危人群的方法,可根据AB‐CD2评分对T IA患者进行早期病情评估,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将近年国内外ABCD2评分法评估短暂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尚迟;蒲国兴;周智;李君;孙维权;高淑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通过CT导向定位,采取适宜分次定量抽吸、冰盐水冲洗及尿激酶溶解血肿。结果: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超早期单纯血肿抽吸(P<0.05),显著优于早期血肿抽吸加冰生理盐水冲洗(P<0.05),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再出血率优于超早期血肿抽吸。结论: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既能及早清除血肿,又能有效解决抽吸困难和再出血问题,达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福岭;谭卫卫;王丰慧;姜楠;姜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家庭情感表达的干预,以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方法:筛选心身门诊抑郁症患者的主要家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人,实验组实施团体辅导,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干预结束后6个月进行比较,考察抑郁症家庭情感表达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作用。结果:实验组干预后CFI‐CV部分维度、SDSS、SDS和SAS心理测验评分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社会功能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与康复。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多发伤患者早期抗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抗休克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78例多发伤患者经早期抗休克治疗后,7例患者由于伤重休克恶化抢救无效死亡,71例患者血压持续回升至55~65mmHg(1mmHg=0.133kPa)以上,休克得到成功复苏;休克纠正后5d内12例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其余67例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多发伤早期抗休克治疗总有效率为85.9%。结论:多发伤早期抗休克有效治疗,能控制失血过多、呼吸障碍等原因引起的休克病情进展;有利于休克复苏成功的顺利进行,提高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存活率。
作者:冯日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儿科病房医院感染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500例患儿进行分析,探究儿内科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儿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41%,其中,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发生率分别是49.71%、44.00%,在45d~1岁发生医院感染率高,为4.56%。结论:医院儿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45d~1岁组感染发生率高,因此,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消毒工作,限制患儿家属陪护数量,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88例实施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护理组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可显著的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董学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物的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6例糖尿病口服降糖治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物用药原理、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不了解,有待糖尿病专科医护人员正确指导、教育。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方法需求有多样性,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护士与患者实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受到青睐。结论:护士对住院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时,要根据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内容及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周付华;王雪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陪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程度及执行现状,探讨新生儿病区陪护人员手卫生宣教的必要性。方法: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新生儿病区陪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及执行情况。结果: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55份,实际回收55份,回收率100%,知晓陪护在院期间能传播给患儿一些疾病的占15%,洗手能减少患儿的医院感染机会占75%,医院感染知晓率占10%。在喂哺前几乎不洗手占20%,接触患儿前几乎不洗手占69%,接触患儿体液后几乎不洗手占73%,直接接触医院内物表后几乎不洗手占73%。结论:应加强新生儿科陪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宣教工作,提高陪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成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头孢丙烯进行治疗,另一组采用头孢克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头孢丙烯组的总有效率(96.00%)高于头孢克洛组(90.00%) ,通过对患者恶心、呕吐、头晕、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的观察,发现头孢丙烯组不良反应率(8.00%)高于头孢克洛组(6.00%) ,但是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 P>0.05)。结论: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相近,但头孢丙烯具有更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惠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70例患者被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总结分析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对应的救治措施。结果:治疗组的成功救治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不良反应、低血糖复发方面,治疗组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部分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不够明显,但较容易诊断,救治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死亡率与精神后遗症率,需要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
作者:杜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患者的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酮酸症中毒患者给予饮食管理和健康教育,可缩短患者血糖控制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知识知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伶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测量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Mobetron ,获知它的电子线临床运用特性,并获得质量保证方法。方法:使用测量仪器包括三维水箱、剂量仪、0.6cc Farmer电离室,测量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Mobetron的临床运用数据。测量项目有各档能量电子线垂直于水模体表面的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和平行于水模体表面的射野离轴比、相对输出因子、每日质量保证(Q A )数据。测量时使限光筒端面与水面相切,标称源皮距为50cm。结果:各档能量电子线大剂量深度随限光筒倾斜角度增加而变浅,表面剂量随能量升高而增加,并且比常规加速器更高。对10cm直径、0°倾斜角的限光筒四档能量的大剂量深度依次为6、12、16、20mm ;有效治疗深度依次为0.9、1.9、2.7、3.6cm ;输出因子随能量、限光筒直径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有倾斜角的筒对称性和平坦度都较差;四档能量质量保证每日QA数据输出量依次为2.098、2.196、2.201、2.260Gy ,射线质依次为1.390、1.648、1.078、1.181Gy。结论:通过测量了解了Mobetron加速器的临床运用特性,获得了临床使用和每日QA的数据,为临床提供了质量保证的方法。
作者:沈文同;陈毅;张毅斌;赵胜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子宫瘢痕妊娠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21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将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21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术中出血量为(19.4±7.6)ml;血HCG水平值降至正常时间为(20.6±3.1)d;患者住院治疗天数为(10.1±1.2)d。结论:将子宫动脉栓塞方法应用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治疗中,其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并且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海凤;陈惠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