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刘福岭;谭卫卫;王丰慧;姜楠;姜洁

关键词:超早期, 联合清除血肿, 脑出血
摘要:目的:分析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通过CT导向定位,采取适宜分次定量抽吸、冰盐水冲洗及尿激酶溶解血肿。结果: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超早期单纯血肿抽吸(P<0.05),显著优于早期血肿抽吸加冰生理盐水冲洗(P<0.05),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再出血率优于超早期血肿抽吸。结论: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既能及早清除血肿,又能有效解决抽吸困难和再出血问题,达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20例妊娠期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孕妇每天坚持服用钙剂,对照组孕妇不服用钙剂。两组平均每2周测量并记录数据。结果:坚持补钙的孕妇仅2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而未补钙的孕妇有6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孕期接受补钙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3.33%)明显低于未接受补钙的孕妇(10.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补钙能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姜清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动力取向治疗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针对动力取向治疗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文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抑郁症治疗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抑郁症程度采用抑郁症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的抑郁量表总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治疗中,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率。所以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动力取向治疗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以推广使用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杜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和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C V A的患儿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80例)进行抗炎、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不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拮抗剂);观察组(78例)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轻度C V A给予100μg/次,2次/d ,早晚各1次,中度:给予200μg/次,2次/d ,早晚各1次,孟鲁司特钠<5岁4mg/次,5~14岁5mg/次,1次/d ,睡前顿服或嚼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咳嗽减轻程度、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计算和比较复发率。结果:咳嗽消失或显著减轻:观察组76例(97.4%),FEV1占预计值%为85.7%;对照组70例(87.5%),FEV1占预计值%为75.8%,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9%,对照组83.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低,两组无明显差异( P>0.75);复发率:观察组为3.85%(3/78),对照组为15.0%(12/8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CVA疗效肯定,耐受性和安全性好,复发率低,药物不良反应轻微,较一般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秋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AECOPD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COPD患者每年约发生0.5~3.5次的急性加重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AECOPD是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支出部分。AECO‐P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进程和社会经济负担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预防、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 AECOPD是临床上的一项重大和艰巨的医疗任务[1]。因此,笔者将舒适护理应用于AECOPD患者,以观察其对AECOPD患者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低血糖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70例患者被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总结分析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对应的救治措施。结果:治疗组的成功救治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不良反应、低血糖复发方面,治疗组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部分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不够明显,但较容易诊断,救治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死亡率与精神后遗症率,需要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

    作者:杜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通过CT导向定位,采取适宜分次定量抽吸、冰盐水冲洗及尿激酶溶解血肿。结果: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超早期单纯血肿抽吸(P<0.05),显著优于早期血肿抽吸加冰生理盐水冲洗(P<0.05),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再出血率优于超早期血肿抽吸。结论: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既能及早清除血肿,又能有效解决抽吸困难和再出血问题,达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福岭;谭卫卫;王丰慧;姜楠;姜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胎儿泌尿系异常的超声系统产前诊断和产后转归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系统产前诊断胎儿泌尿系异常的准确率及产后转归。方法:随机对我院产前B超检查的孕中晚期孕妇64例胎儿泌尿系异常情况及产后转归进行比较,分析系统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及转归。结果:胎儿泌尿系异常总发生率为0.53%(64/12000),均经引产或分娩后随访证实,其中肾积水26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6例,巨膀胱6例,重复肾5例,异位肾4例,单或双侧肾缺如7例;产前超声诊断60例,准确率为93.75%(60/64),漏诊率为6.25%(其中异位肾2例,肾缺如2例),产后保留分娩31例,占48.44%,引产33例51.56%。结论:产前超声系统检查可较为准确判断胎儿泌尿系发育情况,对指导继续妊娠或引产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妙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例锁骨骨折漏诊原因分析及多体位投照方法价值

    锁骨骨折好发于锁骨中1/3处,多由间接暴力引起,成人多为短斜骨折,儿童可为青枝骨折。直接暴力可引起粉碎骨折,但较少。骨折后,近折端因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而向上、向后移位;远折端因受上肢重量的影响,向皮下移位,断端可重叠。一般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但有些情况下,因骨折的类型、摄片位置等不一样,临床表现、体征以及X线无法明确诊断,我院近几年漏诊2例患者,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康阳;谢昕;禹健;贾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途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234例脑出血患者为分析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44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都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性和健康教育质量,可缩短住院天数,明显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洪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朴术颗粒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研究朴术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得膏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五味药材水提取得膏率较高,水提醇沉和50%醇提有效成分转移率较高;白术、陈皮、厚朴提取工艺,60%、70%、80%乙醇提取效果无明显差异,优于50%乙醇,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取时间、溶剂量为次要因素。结论:白术、陈皮、厚朴优提取工艺为A3B2C2,即60%乙醇提取3次,加入乙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6倍、4倍,1.5h/次。

    作者:安芸;翟光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ABCD2评分评估短暂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研究现状

    ABCD2评分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短期、快速识别T IA患者中可能发生脑梗死高危人群的方法,可根据AB‐CD2评分对T IA患者进行早期病情评估,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将近年国内外ABCD2评分法评估短暂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尚迟;蒲国兴;周智;李君;孙维权;高淑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强化血液灌流成功救治啶虫脒急性重度中毒1例报告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简称HP)是目前临床上急性中毒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强化HP能够提高血液中毒物的清除效率,在救治有机磷、百草枯、吡虫啉等中毒已经取得较好临床效果[1~3]。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无特效解毒剂,重度中毒患者可迅速出现多器官损害危及生命[4]。现将1例啶虫脒急性重度中毒应用强化HP救治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光晃;苏月南;黄锋;张奕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4、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足的关系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足(DF)的关系。方法: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T2DM )患者51例(DM组),T2DM合并DF患者72例(DF组),门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收集基本临床资料,检测RBP4、hsCRP、FBG、HbA1c、UA、Cr、HOMA‐IR、WBC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F组的HbA1c、UA、Cr、HOMA‐IR、WBC、血清 RBP4和 hsCRP水平均高于 DM 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F组相关性分析示UA、Cr、年龄、BMI、HOMA‐IR、WBC、hsCRP与血清RBP4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sCRP(r=0.453,P<0.01)、HbA1c(r=0.551,P<0.01)、RBP4(r=0.362,P<0.01)是DF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RBP4、hsCRP与DF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是DF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艳;罗娜;冯尚勇;佘敦敏;陈晖;朱妍;张真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阻梗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5例结直肠癌性肠阻梗病患予以经鼻放置肠梗阻导管配合手术治疗,观察患者腹胀与腹痛症状的好转状况;观察导管位置、肠管的扩增状况与气液平面数等变化状况;观察腹围减小程度,总结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患均成功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置管12~36h后全部病患的腹痛与腹胀表现均得到改善,且置管后全部病患的腹围平均缩为(80.2±19.8)%,显著较置管前小(t=3.675,P=0.03<0.05),置管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肠梗阻置管予以减压及引流治疗后再予以切除吻合术,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的理想方法,值得在治疗结直肠癌性肠阻梗方面大力推广。

    作者:罗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5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上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上环后月经过多门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消炎及止血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6%与8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两组愈显率(82%与30%)比较,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较单纯常规消炎及止血治疗疗效要好。

    作者:唐琴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部黑白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285例的分析

    目的:分析285例输尿管结石的腹部黑白超声探查结果,以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减少漏诊率。方法:前瞻性入选临床疑诊输尿管结石的患者300例,对患者主诉疼痛部位和超声结果显示的输尿管扩张程度、结石部位进行分析。结果:检出输尿管结石285例,合并同侧肾盂积水及输尿管近端扩张270例,其中重度扩张53例,由输尿管上段结石及中段结石引起,患者主诉的疼痛部位大多为上腹及腰部疼痛;中度扩张127例,83例由输尿管上、中段结石和44例由输尿管下段结石引起,患者主诉疼痛部位为腰部及下腹疼痛;轻度扩张90 例,多由下段中小型结石引起,患者主诉疼痛部位为下腹疼痛,并多伴盆腔不适感。15例无肾盂积水及输尿管扩张,均由下段小结石引起。结论:患者疼痛部位及输尿管扩张程度是判断结石位置的重要参考因素。

    作者:范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外伤性肾损伤的临床诊疗价值探析

    目的:总结诊断与治疗外伤性肾损伤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外伤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治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中有26例采取卧床休息、使用止血药及抗生素等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治疗失败后转开放手术治疗的有1例,其余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另3例给予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肾修补术,行肾切除术的患者中有1例死亡,其余2例经治疗后出院。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诊断外伤性肾损伤的主要方法。治疗时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尽量保留患者的肾脏。

    作者:蓝汉荣;胡万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组)50例,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SII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影响。结果:与MSII组相比,CSII组能显著快速改善血糖;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CSII能较迅速及平稳控制血糖,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崔芳;蔡可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120例,其中有肺部感染患者60例,为观察组;其余60例无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的吸烟史、饮酒史、昏迷史、误吸史、气管切开以及抗生素激素使用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吸烟人数41例,饮酒人数43例,昏迷人数18例,误吸人数53例,气管切开人数47例,发生抗生素及激素不合理使用情况人数57例;对照组的吸烟人数27例,饮酒人数31例,昏迷人数3例,误吸人数8例,气管切开人数31例,抗生素及激素不合理使用人数41例。结论:根据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患者恢复健康有很大帮助。

    作者:杨福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应用BioZ ICG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选取10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速度指数(VI)、加速指数(ACI)、预射血期(PEP)、收缩时间比率(STR)对血流动力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明显提高(P<0.05),预射血期、收缩时间比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血浆脑利钠肽浓度(BNP)显著下降(P<0.05)。收缩压变化、速度指数、加速指数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着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评估心衰治疗的量化指标。

    作者:汪亚芸;陈曼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